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满分作文活在树上的人)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满分作文活在树上的人)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18 19:51:17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满分作文活在树上的人)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一】

职责——永不凋零的花

将士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国泰民安时依旧艰苦训练; 白帆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风平浪静时依旧鼓足勇气; 蜜蜂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丰衣足食时依旧辛勤工作。 而当那吃着鲜美的鱼的小猫依旧不忘职责去捕鼠之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叩问自己的心灵——我们的职责是否该铭记于心。

职责是一盏明灯,它亮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让我们时刻铭记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当朋友把幼小的孩子和丢弃给他时,他明了自己身上那份卸不下的职责,从此,他日夜奔波,将汗水汇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滋润着朋友家人的心田。然而生命对于他过于苛刻,朋友的妻子患病在床,年幼的孩子又需要照顾,他还要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所有的艰难一时间都重重地压在这个并不健壮的男人身上。这时的他就是抛弃他们而寻求自己的生命之美本无可厚非,可这个伟大的男人从未忘记过那份职责,他坚强地承担着,用自己的行为谱写着一首充满仁义的职责之歌。他就是朱邦月,一个感动了千万人的牢记职责的英雄。

职责是一朵芬芳的花,它开在我们人生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时刻感受着它的芳香和美丽。在四川地震中,一个中年男子为了自己的职责护住了身下的四名孩子,他似乎微笑着感受着人么用无限的崇敬为其铺就的天路,那路旁的花朵是孩子们的微笑,那芬芳也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他那份为了职责而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永恒,在这个世界屹立成一座也不退色的丰碑。谭千秋,这个在危难之时固守职责的人民教师所带给沃恩的感动,将如其名字般千秋永传诵。

职责是一曲悠扬的歌,它回荡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传诵着我们不同的生命之美。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忠诚之语付出沉重的代价,宫刑这个折磨着他的灵魂和身体的酷刑,如一把扎在他胸口的刀,让他生不如,但就在这最痛苦之时,他没有舍弃自己的职责而安度晚年,他忍痛写作,为了“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职责,为了父亲生前的遗愿,他苟且偷生,备受鄙视却著成了“史家之绝唱”。司马迁这个可怜的人啊,在巨大的痛苦中仍坚守职责,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情怀?

当我们拥有了可以不去捕鼠亦可以生活美满幸福时,别忽略了那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职责!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二】

??在树上的小孩2000字记叙文

黄昏,和往常一样,我喜欢泡杯茶,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抱着一本喜爱的诗看。

阳台上的花盆里,小小的植物长出了翠绿的叶子,有些早春的花朵也已经开了,淡淡的芬芳,我喜欢这样的时候,我喜欢俯身轻轻的抚摸这些事物,喜欢听抚摸他们时发出的声音,很轻很轻的声音,他们不会说话却让我忘记了时间。

我想,现在的我和往常应该是一样没有什么分别的,放同样一杯茶在同样的桌上,在同样的一把摇椅上用同样的姿势坐下,打开一直喜欢的同样的诗,我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是啊,这样有什么不好呢,我甚至不需要寻找象呼吸一样的我很快很自然的便能够找到往常同样的感受。但是在摇晃中,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把注意力放在诗上,甚至阳台上小小的花草也无法吸引我的注意力。阳台外边的大树已经发芽了,他们好绿啊,绿绿的在风中摇摆着……只要我抬头总是能看见他们。我站起转身取了茶放了很多很多的冰块,喝下,一种清冽的冷,坐下,继续读诗。诗中夹着一些小小的植物,他们都是我外出采摘的花草和叶子,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被我制成了标本,虽然有些黄了但从他们略带潮湿湿润的身上还散发着往日淡淡的芬芳。翻着诗,不是我,是风,他吹着诗页,他吹到了哪一页我便看见到了那一页……放下诗,不是风,是我,抬头,阳台外的一棵树跳了出来,黄昏的斜阳照着他,蛊惑般的也给他披上了一层金黄色,他长的好快,比起去年今年他竟然长的那么高了还发了那么多叶子,最上面的叶子是一抹嫩绿在风中轻轻的摇摆着,有一刹那我甚至怀疑那里不是有一抹绿在风中摇摆而是黄昏中在撒满斜阳的路上有一抹绿在摇摇晃晃的走着……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路开始分岔……

我竟然被他,一抹绿,带起往前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发生了。往前走,往前走,往前走,我不知道要去到哪里,尽处,我确信是我从未去过的地方,但他又是很熟悉的样子,不是荒野,也不是葱郁的原野,但在草地上,我看见了熟悉的小树林,好象是我喜欢常去的林子,但又不象,我知道是我迷路了,去了一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我想转身离开,但这时,那带着我的一抹绿竟然变成了一个穿着绿衣服的小孩转身站在了我的面前。

“难道不想去我的小屋看看么”,一个很干净的孩子的脸,却又带着一种不容争辩的摸样,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面前竟然冒出了一个绿色的小房子,可是刚刚明明什么也还没有。

“进来啊”,他站在门口招着手,走进去,那是怎样的小房子啊,假如那还可以叫做房子,房间里空荡荡的暗淡无光,我努力找了找可看见的东西,墙壁,墙壁,墙壁,数了数,刚好四个。数完墙壁,转了一圈,房子也变的更黑了。

“你在干什么呢?你朝这边看啊……黑暗中,我听见了他的声音,我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过去,奇怪?黑暗中,我怎么看见了他的手指?但此刻我已正被使我更奇怪的事情吸引着,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我看见了一扇透明的'门通往阳台,阳台也好象不是用水泥制成的倒象是用柔软的草铺成的,上面还零零星星的开着小花。

假如把身子靠上去那果然应该是多么舒服惬意的事情。

“不想看看外边么?”他斜斜的依靠着栏杆问。

我顺从他,试着向外边探出去,风轻轻吹过,一阵清幽淡淡的芬芳,我忍不住闭上眼睛吸了口气。

当我睁开眼睛时差些没有倒吸一口冷气,天啊,我竟然悬空在了半空中,在几千米的下面是怪石淋漓着的荒漠,我“啊”的大叫一声,迅速的退到了靠门的地方蜷缩成了一团,我想此刻我的脸是苍白的,我听见了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他好象已经不是我的了,他要跳出去,跳出去,跳出去!在我吓得大口喘气的时候,他转身看着我,他竟然还敢转身面对我?!我用愤怒又几乎是带哭的声音冲他喊道:骗子!

他诧异的望着我,一脸无辜,“你这是往哪里怎么看的啊”然后他转身不再理我,继续望着远方。一副悠然自得陶醉享受的样子。

我不由得心里又开始痒痒的,忘记了刚刚的恐惧,站起了身。

他转身,用手指着远方说:“看……”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是一只鸟儿,漂亮的小鸟儿,闪烁的黑色的眼睛,花朵般嫩嫩的小嘴儿,雪白色的羽毛。我看见了鸟儿看见的事物,上边是兰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下边是红色的花朵,青青的草坪,叮叮当当唱着歌的小溪。我看见小鸟儿拍拍翅膀只啾的一声便飞去了他想去的地方。

我转身看着他的手指,那是怎样的手指啊,仿佛是带了魔法似的。

“不想看得更远么?”他没有转身只是望着远方问。

“恩!”

于是,我学着他,又向外边探了去,这时候,我的身子差不多已有一半是露在了阳台的外边了。

但是我却看见了更多的事物,辽阔的天空,绿色的原野,还有很多很多的树,树上住着很多很多的小孩子,奇怪的是所有的小孩都是探出身子朝着同一个方向看。

在那更远远更远更远的地方,闪着金色的玫瑰色的光芒的地方,有种声音,天籁般的声音似远似近断断续续的飘了过来,好象教堂中童声的合音,安宁,却又自由和愉快,而这种使人迷恋着的感受好象只有在小时侯做婴儿睡在摇篮的时候,或长大偶尔做白日梦的时候曾浮现过。但他现在竟然出现在了前边。

可是要看见他,我必须要把身子再探出去一些,那时候,在半空中,我的手将脱离了栏杆。

这时,远处那种天籁般的声音也似乎变得更大了。

还要犹豫么,假如松开手,将身子狠狠的朝外探出去。

于是,我听见了一声尖叫。

我看见,有个身子,整个的,朝着东边,飞了出去。

……

这时候,我突然醒了,从摇椅上坐起,醒了。我不知道是我醒了,还是梦醒了。我听见我的心跳声,砰,砰,砰,往外跳。黄昏的夕阳,他好红。放在身边的诗斜斜滑落在了地上,从里面轻轻的飘出一片嫩绿色的小叶子。……

阳台外的小树上,小小的嫩绿的叶子在风中轻轻的招摇着……而年年的春天来到的时候,不都是这样,在田野,在山冈,在公园,在有树的地方,在不放弃希望的地方,无论是一棵小树,或者有很多年轮的树,或者任何的一棵树,只要春天到了,一棵树木都会这样,趁着温暖的阳光,送出怯生生的嫩芽,并且总是把这最嫩绿的一片叶子举在最上边,当小小的嫩叶站在最上边的时候,沿途,他一定经过了凋落,枯萎。葱郁的叶子,可是,当他站在了高处,他一定也学会了不再害怕,一棵树木也愿意这样去做,当他使用着这片嫩芽,使用着他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一定也是新鲜,辽阔。明亮。清晰的,而这片嫩芽也使整个树木变的年轻,似乎展开翅膀带着整个大树离开地面向着天空飞去。我想,人们常说的返老还童是不是正是这个道理,当他毫无遮拦的向着世界打开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可是,这也是他获得心安的最好的方法吧,据说,幸福也总是喜欢寻着这些单纯的目光而至的啊……

现在已是晚上,房间里很安宁。我坐在桌前,灯光洒在柔软的白纸上,我把刚刚发生的记录了下来,我不知道黄昏里发生的一切是我在摇椅上做的一个梦,还是确实曾遇见了谁去过了某个地方,以至于在我记录这件事情的时候感受还是那么清晰,但我不知道那个穿绿衣服的小孩,那个阳台,以及那个飞出去的身子,他们去了哪里,因为,在一声尖叫中,一切已经被打断了,而眼睛告诉我的也不会更多了,所以,我只能写到这里。窗外,夜已经很深了,星星在闪烁着。但那个更远更远更远金色的,闪着玫瑰色光芒,有天籁声音传出的地方,却好象并没有消失,他有种很奇怪的方式留了下来,仿是黑暗中,从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看过来的一双温柔慈悲的眼睛,穿越黑暗,只要我迎向他的目光,很奇怪的便住在了一个明亮清澈而又新鲜的早晨了……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三】

价值之花缀于责任枝头

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种尊严,让山花烂漫,山风拂面,让每个角落都透着梦的语言,让我们的价值在太阳下展现;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种磅礴,让小船远航,鱼儿欢畅,让我的价值随水儿流淌。

——题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如果你选择的是双翅,就去拥抱整片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鱼鳍,就去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就去莽莽绿林。而我选择的'是责任,是价值,我要让我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清崖间,须行既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在朝为官,他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作为诗仙的他,怎能忍受官场的黑暗与倾轧。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诗仙的责任不就是如此吗?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挡不住李白对自己责任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如此大的灾难,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上受到了极大地刺激,他曾一度想自,但想起父亲的遗言,且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有为鼓励自己,终于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牢中生活,他终于完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它是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写出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巨著。司马迁为何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完成这一部令世人震惊的巨著?那不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吗?正是这一点让他成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董事长。即便他自己有很大的资产,也不忘去创造更方便的产品让人们享受。随身听就是他在晨跑期间看见一位老朋友提着一个很笨重的收音机而生的灵感。他觉得如果生产一种小型收音机那大家不就方便了吗?于是他又一次令世人震惊。正是她的责任心让他的价值尽情展现。

是鸟,就应该飞向蓝天;是鱼,就应该游向大海;正如是猫儿就应该捉老鼠。无论怎样的诱惑,我们都应当记住自己的责任,让自己的价值像七色光般绽放光彩!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五】

曾经,我们对饮于清辉之下,赏明月,共话婵娟;而如今,小学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颗寂的星球。那么,再当你执起酒杯时,是否还有"但愿人长久"的忧情?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带来便利、知识的同时,也将我们仅剩的一点意象剥夺了。在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存一份谨慎之心,与美好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灵,徊徉于红尘的林徽因便是如此。当一位才华横溢的小生为你作出人生第一篇,当一位才子手执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静静守候只为与你擦肩而过,敏感的心难道不曾为此动容?然而,爱情至美,青涩的花果采摘下恐怕终究会成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坚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个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不至于让徐志摩和自己都受伤。在这若既(即若离的朦胧距离中,他们在对方眼中都变得更美好了。

张爱玲曾经说:"白的.天上是一轮明月,而红的则是墙上的一滩蚊子。红的成为了一朵红玫瑰,而白的便成了一粒饭米粒。"她这般说,自己也确有这般。曾经,她相信爱情,相信胡兰成,然而情感与空间距离的愈来愈近,却将两人都撕扯得体无完肤。距离的接近并没有给他们之间以丝毫的美感,反而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科技馆中,曾经保持着一份童真,对着美丽的蝴蝶有着无限的幻想的同学们是否依然有着对美的幻想?看过蝴蝶的翅膀结构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看见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诗意,而只能联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结构了。

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之间的一尺距离,人与事之间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会在瞬间瓦解。

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你在我眼中更美。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六】

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啻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

少年时,热爱那甜甜的滋味。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裴点世界。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还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是一个热爱美好的境界,是以,许多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已誉满世界;年轻的丁俊晖向世界冠军叫板;仍带着稚嫩的郎朗正优雅地为人们送来悦耳琴音……少年时,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进军。中年时,已识了尝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欢又苦又甜的感觉。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时,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氤氲出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携幼负老,中年又是个责任的时期。惟咖啡,苦甜参半,才彰显中年之况味与魅力。

到了老年,大约人生之百味已遍尝。互相帮助之甘甜,梦想之芬芳,责任给人的愁与乐,落井下石之苦极,过河拆桥之辛辣……最后糅杂成了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正如白色,其实是由七色汇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饱经风霜之后,心底经过大风大浪归于平静。世界的风浪,击不起心底一丝涟漪。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双真正宠辱不惊的眼看世界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也只有这般闲适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却浓郁的感觉。

人生必然是这样,渐行渐远。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从单纯到复杂,又归于平静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我们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种滋味,感受每一种境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纯生活之意义。

高考满分作文我住在树上【七】

种子向往光与热,所以愿意奋力挣扎,冲破黑暗的桎酷;新芽爱恋雨与露,所以愿意经受风尘侵扰,舒展叶片;绿叶眷恋于树木,所以愿意陪伴其度过一载春夏秋冬,一轮雨晴雪雾,当它们被问为何如此,不过说一句,“我向往,我爱,所以我愿意。”

西边山脚的鸟儿向往东边天际的彩云,所以不顾饥寒风雨,毅然而上。纵使受伤,纵使落泪,在苍穹之下也无怨无悔。

他便是那样的鸟儿,费尽一生飞往高处。谈迁自幼家境贫寒,但其人穷志不穷。及近而立之年,他展开了国史的修订工作。探民间,访古迹,查典籍。前进之路风雨兼程。二十七轮四季镌刻了白纸黑字,也染白了鬓角的霜花。他以为他已经看到了璀璨的彩云,却又有狂风骤雨将其拉下——巨著被偷走了。多年心付诸东流水,命运的折磨让其快要倒下,但他还向往着那一天啊。于是又是八年,从头再来,终成《国榷》。

因为向往,所以愿意忍受劫难,惟心中之志引导人生之路。而这之中的.苦难,便也甘之如饴。

儿子深爱着父亲,纵是无言也能静静陪伴,不须言语与呼号,物质与欣喜,便也有幸福。

雅士林逋时常执一双木桨,乘一叶扁舟游于西湖之上。隔绝了金钱与物欲,喧闹与繁华,惟有注月光为酒,化绿水为诗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当然不解,远离舒适的日子,来这里过清贫的日子图什么?而他却说:“吾志之所适也,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爱这空山新雨,爱这碧波浅荡,便愿意抛弃世俗与浮尘,放浪形骸于天地间。

因为热爱,所以愿意趋于宁静,即使没有戏台上的一颦一笑,没有炊烟之下的欢声笑语,自然也能给其慰藉。

反观如今社会,所愿真源于所向、所爱吗?利欲熏心、铜臭扰人,人们多已忘了为何在这世上;竞争激烈,身不由己,还有谁能不顾他人言语凭内心做出选择?向往便攀登吧,无畏险阻;爱便追求吧,不需证明。

那么,“向心之所向,爱心之所爱,所以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