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2-06-14 20:50:00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一】

春节是我们乡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刻。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猪的高峰期,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的'声音。

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打糍粑场面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忙,你帮完我,我再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家的手里生产出来。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这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晚上大人就会进行“刮嘴”,在新年里就会不乱说话。当除夕的交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年。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年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惯。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家打发一些新年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习俗基本上已经退出它的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二】

婚姻是人一生中最大事情之一,所以人们办得十分隆重,为了庆祝这件喜庆的大事,所以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同庆贺,因此从古至今流传了很多的风俗习惯。

我的父母是做婚庆工作的,对婚姻的风俗了解不少,我从他们口中也了解了一些习俗,耳闻目睹是我对我国的传统婚俗很感兴趣,也曾跟随父母参加过几次婚礼,不同的地方婚礼风俗不同。

大红的喜字贴起来,大红的鞭炮放起来,以红色为主调,因为人们认为红色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所以传统的婚礼综艺红色来烘托结婚的喜庆和热烈的气氛。结婚当天,所有东西上都贴满了喜字,红色的朝阳映着红色的地毯,十分喜气!

我们传统的婚礼莫过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这么简单,因为听奶奶说她们那时就找一位有学问的“明白人”来主持,程序特别简单,最好的就是迎娶的时候能坐上一辆马车。现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婚俗受到了西方的文化化冲击,白色的婚纱逐步走进了新人们的婚礼中,在中国传统以红色为主调的婚礼中有了白色,但老人总不希望有白色出现。

听父亲说,在开业之初,有一位在大城市生活的一对新人穿了婚纱,结果新娘的奶奶看见后连连摆手,很是生气。父亲说那是第一次在农村出现了婚纱,后来穿婚纱的人逐年增加,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国与社会接轨,形成了中西文化的'结合。这几年我跟随父母参加了不少场婚礼,发现全部的新娘都穿着婚纱,就连老人也都习惯了。

西方文化的渗入是现代的婚礼变得十分喜庆,但我们一些传统习俗还是保留的更多,当典礼结束后,新娘仍要换上大红的旗袍。

在婚礼中新人喝的交杯酒俗称合欢酒,新婚夫妻共饮交杯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自此同结永好,而且也含有让新人同甘共苦的深意。

在婚礼中每每听到祝福声中,除了白头偕老之外,更多的就是早生贵子,有不少家庭会在新人床的四角放四个碗,用红纸封着,里面装有“枣、花生、桂圆、莲子”取谐音便为“枣生桂子”在床头贴着的一对金童玉女,也寓意着早生贵子。在窗户上也贴了红色的窗花,窗花是两条大鱼,也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我认为时代在变化,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风俗和习惯也在变化,现在婚庆更加体现了时尚、隆重、体面、喜庆、热闹,虽引进了西方的文化,但中国的传统不变,千变万变都是对新人的祝福不变,对人生这一重大事情的庆贺不变。中华文化民俗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共同去探求!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300字左右【三】

亲爱的妈妈:

“儿子,快趁热吃饭,别让饭凉啦!”,“儿子,这本作业本别忘带!”,妈妈的唠叨声又在耳边响起,就像复读机一样,说了一遍又一遍,烦透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复读机”又开始复读了,“儿子,这菜快趁热…”,“不要烦了,我不想再听到你的唠叨声了,以后别再说了,烦了!”我气愤地说道。妈妈的表情僵硬,非常的无奈,吃饭的过程中格外的清静 ,因为没有妈妈的'唠叨了,我感觉好极了,就像一只逃出笼子束缚的小鸟,在空中自由翱翔。晚上洗完澡,妈妈递给我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似乎要说什么,但又把话咽了回去,但我也没怎么注意。我理好书包,就关灯睡觉了。第二天,来到学校,在交作业的时候发现有一本作业本没带,怎么找也找不到,最后被老师批评了一顿,最后自己还自言自语:“没了妈妈的帮助,我照样能行!”

可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这么一帆风顺,第二天,作业本全带齐了,但一本地理书没带。看来,没了妈妈真的不行。回到家,总觉得有点不适应,原来家里妈妈等我到家,就端茶送水的,现在只剩下桌子上的一杯热茶了,家里冷清多了,我也渐渐觉得自己好像被孤立,没有受到家人的关心,我错了。在吃饭的时候,我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没有你的唠叨,我还真不习惯,我需要你的提醒和关心。”妈妈顿时紧皱者的眉头舒展了,笑了。妈妈和蔼地说道:“这几天,我也想了想,我也不该说太多,影响心情,你也已经是大孩子了,说一遍就好了,不用重复。”说着说着,我们都欣慰的笑了。

妈妈还是“复读机”,但这次意义却不同,是一台能反复传播母子之间爱的机器。这份爱促使我进步,跨越了我与妈妈之间的代沟,缩短了距离。

你的孩子:

时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