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以走近杜甫为题作文)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以走近杜甫为题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2 08:42:49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以走近杜甫为题作文)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一】

今天,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和佳佳姐、杨杨姐一同来到成都杜甫草堂参观。

听解说员说,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杜甫在成都西郊风景入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 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

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 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 >、>、>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 匡世济民的责任感始终存在于他的心底,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一旦现实中出现促使他 的忧患意识复苏的因素,诗人便又回到忧国忧民的创作轨道上,著名的 >以及>、>等诗篇,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成的。正因为杜甫写下了这些不朽的诗作,所以后世把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我们依次递进是大庙、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其中大庙、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诗史堂正中是杜甫立像,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

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XX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参观完后,我们恋恋不忘地离开了杜甫草堂。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二】

今天,是我来到四川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坐着小车车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杜甫草堂”。

大家知道杜甫是谁吗?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十分崇拜他。我之所以崇拜他,并不是因为他写了很多诗,而是因为他忧国忧民,上思报效国家,下忧百姓疾苦,即使在屋漏衾寒之际,心心念念的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这列“小火车”随着人群进入了草堂。依次穿过大廨、诗史堂、柴门和工部祠,便来到了杜甫住的房子——茅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如今的草堂,不见杜甫身影,也不见迎客的'繁花,只有一条长满青苔的石子小路,无声地凝视来往的游人。游人如织,或满脸含笑,自拍留念打卡;或一脸凝重,眉头紧锁,轻轻抚摸这里的一草一木,碑石题字;最惹眼的是我们这些从广州远道而来的小学生,静静地立在茅屋前,专注地听老师追溯草堂过往,杜甫晚年人生历程。

据说,安史之乱余波平息后,杜甫一家来到成都后,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住进了茅屋。我不禁仔细端详茅屋。茅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破烂——屋顶上的几块茅草不知飞到了哪去,发黄的墙壁被划破了,露出了条条竹子。屋子里面,也是一片冷清。唯一的优势是,屋子里还是挺大的。

时光倒回到风雨飘摇时的唐朝,在八月的一个深秋,狂风怒号,刮走了屋顶上的几层茅草。茅草到处乱飞,有的掉进了池塘,有的挂上了柳梢。一群儿童将茅草抢走了,杜甫因为年迈了追不上,倚着竹杖独自叹息。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雨,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妻儿又饿又冷,唯一可以御寒的是一床盖了多年的布衾,又冷又硬的被子,早就被孩子蹬破了……杜甫晚年的生活可真是凄苦啊!可是即使这样,他仍不忘忧心天下寒士,在这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怪不得人们叫他“诗圣”!

凉风拂面,打断了这场时空穿梭之旅。我心弦微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晨!漫步草堂翠幕荫,鸣蝉尽,群雁绮霞中。

依依不舍地走出草堂,我在心里默默跟杜甫说再见。但是他忧国忧民的精神正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也将在无数个少年的心里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三】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成都,作为诗歌中的“锦官城”,这里有非常多的古迹,其中一个就是杜甫曾住过的地方,叫做杜甫草堂,我想起我背过很多杜甫的诗:《春夜喜雨》《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所以我们决定到了成都第一站就去这里。

进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更像一个大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池中的荷叶和锦鲤让我想到一首乐府诗——《江南》,真正看到了“鱼戏莲叶间”的有趣景象。

穿过一座小桥,再往里走几步,远远就看到掩映在竹林中的茅屋,妈妈说,这里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到成都时的故居。虽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安史之乱”,但我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又多了几分好奇。

茅屋简朴清净,屋外是杜甫的塑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碑。杜甫的塑像很清瘦,爸爸说这更能体现了诗人神韵和风骨。我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神韵和风骨,但仿佛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一点点。

出来时我看到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做义务讲解员,我也要好好学习,希望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再讲给大家听。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四】

清晨,杜甫推开窗,望着外面——他惊呆了!门前柳树在河边梳理着头发,仿佛在和杜甫道着你好。翠绿柳树上,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莺在树上吟唱着。它们时而高歌,时而浅唱,在这片清新春意中传递着鸟的语言。

杜甫抬头一看,只见一行白鹭排着队飞上天空。它们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直到空中只留下几声鸟鸣。它们向着太阳飞去,朝去朵飞去,朝蓝天飞去。杜甫看到了远方山上的积雪,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杜甫再看门前的小河,呀!这不是东吴来的船吗?杜甫心中忐忑我的家乡肯定解放了!我年迈的父母亲还好吗?我的儿女幸福吗?我的妻子好吗?杜甫激动之后,立刻有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杜甫回到房间,立刻提笔写下了《绝句》这首诗。

关于走近杜甫的作文【五】

近来可好?

我在外游乐也有一段时间了,兴致仍不减初游之时,贤弟你是否仍长居家中?你应该也抛开烦心之事,如愚兄这般,畅游天地之间,心旷神怡,又何乐不为?

愚兄曾独坐于敬亭山上,看众鸟高飞尽后,余留闲云,而无兴致索然。我登过许多山,憩过许多亭,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多希望你与我一道敬亭山上坐,饮酒赋诗,而眼下,空留我一人,独坐看闲云。

我也去了庐山,看了那瀑布,不曾细看时,竟有紫烟飘飘袅袅地升起。而庐山瀑布真如众口相传那般美妙,银河般璀璨的瀑布挂于川上,使我不忍提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般美景,可惜愚兄不才,无法绘于纸上,予你一睹为快。我只好以笔代画,与你一赏,时里,深深沉醉难自拔。

有友人汪伦曾致信于我,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我至此地后,才知汪伦之意:桃花潭闻名并非因其潭边有十里桃花,而只是纯为潭水名尔尔;万家酒店也非是上万家酒店,是一户万姓人家的酒店。汪伦是为投我所好,邀我畅饮谈乐于潭边,我也逗留些时日,其间想起你于案前伏笔,全无我这般悠然自在,不禁在心里暗暗叹惜。临别时,我立于船头,友人挥手与我相别,汪伦沿着潭岸追逐而下,直至尽头。潭水纵有千尺之深,也不及汪伦别我一片情。

贤弟,你可曾游过天门山?我行舟江面上,远望得见天门中断楚山开。我俯首视江,却见东流碧水激转回旋,我伫立船头,船家的长篙击阻后浪,那声音却悦耳动听,两岸青山在船入弯时,相对着迎我一般而出,红日打照我身上,微闭着眼,感受此景雄伟之美,和乏缺行伴的`失落之感。

愚兄又忆起你眉头紧锁,伏于文案无乐的样子,想我曾于一次饮酒兴头上,天子召我,我借酒之兴,与太监曰我乃酒中之仙,以此不面圣。那也只是我一世一次的难得痛快之事。如今我已鲜问政事,天地之间,皆能栖身,宫廷之事只使我郁闷不畅,这山这水这造化,我的心已然洗尽澄清,也只有这番天地,使我心灵轻盈不已。

贤弟,愚兄也不强你之难,若你觉疲,而我也仍能行往自如,愿意随时同你再上敬亭山享闲云众鸟闲趣之乐,观庐山落瀑之美,望天门山开阔壮丽之势。眼下,愚兄思忖着年老后,也学陶潜寻一无车马喧之地,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远。

望你一切安好!

愚兄 李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