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作文600字

古韵作文6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6 21:23:52
古韵作文600字

古韵作文600字【一】

深冬,清晨,站在阳台上,遥望东方。此时,太阳还没露脸,只见东方呈一抹晕黄,那天空如一幅暖色调油画,好美。远处,三两只布谷鸟要又在叫了,咕……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窗外,无风,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一份好心情在清晨放飞。

时光流逝着,转眼又是新的一年。新年第一天,一大早,友人就发来信息:新年伊始,相守依旧。读来,心瞬间柔软,为她的这份淡淡的约定,而感动。我们都是淡然的女子,平时都不大交流,可是我知道,她在,一直都在。轻轻的把这棵像征友谊的幼苗,种植到我的庭院里。

坐在冬的深处,看着窗外的阳光,不禁想念,千里之外的良人。想起,有一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阳光灿烂的下午时光。记得,那一年,九月份,我生一场大病,良人特请了假在家照顾我。某天,良人硬是扶我出来,帶我到菜地边,看他起花生。那会,我们还住在厂区里,厂区有许多的空地,婆婆就开了一片地,种菜,也种花生。良人在菜地的树下,放了一把藤椅,把我安置在藤椅上,并细心的找来薄毛毯给我盖着。

我在树下静静的坐着,看着良人拿着铁锹挖花生。妹妹,(我的小名你看,这棵花生结了好多。妹妹,你看这棵花生,还有许多嫩果,没长好,可惜了。妹妹,这棵花生上结了一个小公鸡(家乡,把结一个壳三个果的花生,称小公鸡送给我最美丽,可爱的妹妹……良人一边挖花生,一边一刻不停的和我唠叨着,我知道,那是逗我开心。那个下午,阳光灿烂着,风儿柔和着,那温馨的画面,永远记在了脑海里,时时翻阅,时时温暖。此后经年,我们为生活忙忙碌碌,极少有机会呆在一起,享受那般悠然时光。

白音格力说,心细腻的人,内心就有旖旎风光,能从一些细小处,瞧见美好。也许吧,我也是一个内心有旖旎风光的人,常常的,能发现一些细小的美景,因那美景,还会痴念一个人。少女时,某次,在路边池塘边,看见一少年,在柳树下站着钓鱼。那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啊,一方池塘,一池闪耀金色光芒的水面,一排杨柳,一个少年。那少年周身,仿佛也发出金色光芒,于是就痴了,醉了,于那一刻喜欢上那个少年,放在心里暗暗喜欢好多年。现在回头想想,只不过喜欢那景罢了。

偶然间,发现小区绿化带一角有一株梅,遥遥的看去,满枝的黄色花苞苞。等到近前,只见有几朵已然开了,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一样,挂在枝头,那香,只能用暗香袭人来形容,梅,经了一冬严寒的洗礼,开出的花,香味,令人迷醉。那天,我也穿了件黄羽绒服,发暨上别了一个深黄发夹,和这梅花正好相和,一株梅,一个人相映成趣。久久的在花下陶醉着,不肯离去,那一刻,已把心花开在那一株梅上了。

此时,一抹冬的斜阳,透过玻璃窗,淡淡地照在书桌上,虽已没了温度,内心依然欢喜着,因那是我喜欢的一抹暖色,它和我气息相绕,温柔契合。阳台上,秋菊却在这冬里,寂静地开着。采一朵,写上小字,寄给天涯那个人。一阵风吹来,花枝拂动,清香四溢。安静地坐在红尘一角,在一份静中,细看心中那一抹暖色。最温暖的心事,莫过于,彼此牵念,花枝拂香,而我在字里行间,碎碎的把你,温暖念起。

古韵作文600字【二】

下了船,我们来到拱宸桥上。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上最古老的桥之一,运河水在古老而雄伟的桥下从古流到今,流淌了上千年。

我们走进运河文化博物馆,看见一艘大船“迎面驶来”,脚下“水波起伏”,头顶上是“蓝天白云”,就好像在运河上漫步一样。墙上有一幅世界地图浮雕,标示了世界各地的运河。京航大运河居然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运河。

我们在展厅里看到了一些在大运河出土的陶器、铁器、钱币等文物,以及修筑大运河时的场景和各种运河上的船只的模型。通过图片和运河模型展示,我了解到大运河是在战国时期开始修建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隋朝时南北贯通,它从北京开始,流经天津、济宁、扬州、苏州等很多城市,杭州是它最南端的城市。大运河的贯通,使杭州日益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是宋朝的大词人柳永在《望海潮》里所描绘的杭州。大运河对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南方的粮食、生活用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运往北方。《清明上河图》描绘地正是大运河的一部分——汴河沿途的风土人情。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功能衰退了。但它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它和长城一样,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古韵作文600字【三】

细雨听古韵,锦书画初春。一袭烟雨,得闲情几许,看冬去春来,黄梅凌乱成泥,杨柳吐新绿,看寒冷减却,春风似剪,天地渐湿。

——题记

细雨霏霏,将这个三月的早春,渲染的一片朦胧,那千丝万缕、绵延不绝的雨丝,系着整个季节的希望,在人间挥洒。清风徐来,雨滴便如一种情感,平平仄仄的游走在诗人的笔尖,最终绽放出灿烂的芳华。这种情感,是绵长的,也是唯美的,如天籁一般,横亘在我们心头,久久不肯散去。

雨滴,落在发梢上,衣襟上,我想伸手挽留,却总是若有若无。自雨中远远望去,但见草木黄绿相间,山色空濛飘渺,真是美不胜收。恍惚间,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行云流水般的琴声,更为这份意境增添了无限的神往与美妙。

那琴声,若即若离,令人忍不住想上前探个究竟。琴声悠悠,古韵深深,越过流岚一般的烟雨,仿佛把人们带进了那个久远的世纪。迎着那吹面不寒的春风,我似乎忘记了尘世的冗杂,似乎忘记了生活中所有的酸甜苦辣。天地间,似乎只有自我,在沉静中渐渐的回归,回归到那个最真的我。温暖和安宁,占据了我的心扉,只此一瞬,仿佛已是永远。

我最终打住了去探寻的念头,想来,那奏琴的主人,也沉浸在这细雨朦胧的意境中不愿被打扰吧。我们在生活中背负前行,难得有闲暇来照顾和审视自己的灵魂。物质的快速发展需要精神的进一步提高,才能在尘世的喧嚣中,寻求一隅宁静的港湾,才能在碌碌的生活中,觅得一席精神的桃花源。

这短暂的沉静与祥和,也许会温暖着以后许多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吧。世事荣禄,坎坷沉浮,难寻一席休憩之所,而如今,我却在早春的雨中,在悠远美妙的琴声的聆听中,让身心得到了温暖和升华。生活中,安静的做自己,把自己牵挂的人,放在内心的一隅,不去惊扰,不如意的`事,放逐山水,随风而去,便是这雨中古韵给予的启示吧。

初春的烟雨,在古韵中,显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了。古代的诗人们,也趁早春之际,写下了诸如“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美妙诗篇。而很多画家们,也用自己的水墨丹青描绘了大量的春和景明的气象。著名的有徐悲鸿的《春之歌》、《漓江春雨》等。这些诗情喷薄、惟妙惟肖的书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细雨蒙蒙中,黄柳条湿,玉兰吐蕊,迎春盛开。在百花还未来得及展示婀娜风情时,迎春率先开放。在街道两旁,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甚至在邻家的窗台,都有它的踪影。“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春不惧寒冷,最终赢得“百花千卉共芬芳”。

自雨中望去,一片片迎春,正开的如火如荼。那纤细的枝条,随风舒展成优美的弧度。那弧度上,兀自盛开着一团团一簇簇鲜艳的小花儿,正在跟雨滴调皮的眨着眼。迎春花,坚强的扎根于适合自己的土壤中,不与梅雪并春,不与桃李争艳,用自己特有的品质,来迎接春的到来。这种看似柔弱,实则坚韧与顽强的精神,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时,琴声古韵已渐渐远去了,周遭一片宁静,偶有飞鸟下来觅食,看到有人,便仓惶飞走。春雨更加细密了,雨雾升腾,如梦如幻,真是醉了春韵,美了诗行!那早春的景色,在氤氲中更加生机勃发,显示了春天的精彩与活力。

而我相信,雨后的早春,会更加清新与明媚。那涤荡人心的新绿,也最终会收获岁月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场春与雨的邂逅,成就了明媚与芳菲的相约。一场萌动与收获的交替,写满了四季的沧桑和不屈。一如人生,历经岁月的洗礼,四季的交替,依然明媚如初,尽管容颜老去,但内心的风景,依然如春。

细雨听古韵,锦书画初春。这个早春,在细雨古韵的萦绕中,我用内心写就了简单的文字。没有浩浩汤汤,没有惊鸿一瞬,只有简洁和自持,顽强和不屈。我想,倘使这样,那么再沧桑坎坷,再跌宕起伏的人生,也会从此云淡风轻、明媚如春了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