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法(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17 19:16:21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常用的八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一】

在一个夏夜,池塘里静悄悄地,只听到谁在哭泣。一只小蚂蚁走啦过来,它奇怪地说:“平常这里不是很热闹的吗?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好像还有谁在哭呢!我得去看看。”

它走过去,看到一只小青蛙在哭泣,于是奇怪地问:“你怎么啦?”小青蛙哭着说:“原来我的家很漂亮,荷花姐姐、荷叶哥哥每天和我一起玩,还有美味的蜗牛吃,可现在,我的朋友搬走啦,荷花姐姐、荷叶哥哥也啦!这一切都是人类不环保造成的呀!他们往我家里乱扔垃圾,还把树伯伯砍掉,池塘没啦大树的遮挡,全部干掉啦。最可怕的,是他们把污水排入草丛,让蜗牛搬啦家,因为这里的环境已经没法住啦,所以三天前爸爸出去寻找新的家啦,今天早上我们所以的粮食和水也都吃完啦,所以下午妈妈去给我找食物啦,可是,妈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呜呜……!”

小蚂蚁回家后,把这件事情告诉啦蚁后,经过商议,它们想出啦一个办法。蚁后发动几亿只蚂蚁在一夜之间,在市民中心门口排出啦大大的一行字:请给我们一个家吧!然后请小青蛙站在前面。

早上,很多人来到市民中心上班,突然看到小蚂蚁们排成的大字,都奇怪的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当大家看到这些字居然是小蚂蚁和小青蛙排成的,都惊呆啦,问:“发生什么事啦?”“你们没家啦?”小青蛙说:“你们总是把污水排入草丛,连虫都受不啦搬家啦,我们的食物都没有啦,连树伯伯都不能幸免!现在,我无家可归,该怎么办呢?”说着,小青蛙带着大家来到啦池塘边,指着池塘说:“看,这儿就是我家,都已经干啦!”

于是,这件事被发布在啦电视上。人们知道啦这件事,立即行动起来。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小青蛙的家园恢复啦往日的生机,已经搬走的朋友又搬啦回来,小青蛙和它的爸爸妈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二】

2、炽热的阳光强烈地照射着广袤大地上的生命。(改写成比喻句)

3、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慢慢地走着。(改写成拟人句)

4、春风一吹,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改写成拟人句)

5、临近期末了,同学们尽全力投入到复习中去。(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6、六年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全班同学都铭记在心。(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7、办公室的同志对我说:“经理让我叫你过去开会。”(改写成转述句)

8、王芳通知我:“傍晚去老师办公室取回你和我的书。”(改写成转述句)

9、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不会远了。(改写成反问句)

10、对班级中的违纪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改写成反问句)

11、听了他的英雄事迹,使我感动得流泪。(修改病句)

12、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的圆明园。(修改病句)

13、去年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

14、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缩句)

15、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一直停在细细的电线上。(缩句)

16、那是一件由她的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出来的棉袄。(缩句)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三】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中,斯霞教师强调:“为人师者,异常是小学教师,被孩子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言行的典范,稍有不慎就会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这样那样的错觉。所以,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这是多么贴切的总结,这是多么深刻的认识。让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受到洗礼。

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会用微笑来欣赏每个学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活力,更有利于让学生构成良好的思想品行,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正所谓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赞扬一则让他们渴望赏识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二则在满足的情景下能够作到洗耳恭听,甘愿理解自我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既尊重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不挫伤其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对犯错误的学生,不用尖刻的语言去批评他,而是换个方式,换种说法,让学生从我的语言中明白自我所犯错误,并能自觉地改正错误,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的个性特点各具形态,对于学生的某些个性特征,比如内向、好动、烦躁等,应循循善诱,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粗鲁的扼制。

每个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人生世界,我们要经过多方面多渠道的疏通,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教师或朋友的身份展开谈话,以进取乐观的态度引导学生,为人师表。那么,我们必须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四】

《教师主角与教师发展新探》是一本与未来教师探讨关于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的著作。叶澜教授把教师职业存在的状态分为三种,即以此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状态、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状态、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状态。“我是一个怎样的教师?”多少次我想过这个问题,现实中“生存型”的教师确实不少,他们或将自我的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或默默牺牲将吃苦视为享受,可是,我也看到了更多“享受型”的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们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我的信念,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把学生的成长当成自我最大的欢乐。他们默默地奉献着,也享受着奉献之后的欢乐。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是一位幸福教师,我也是一个把学生的成长当成自我最大的欢乐”的教师,在体验人生和品位幸福的享受状态下,服务着社会,完善着自我的发展状态。回想自我欢乐地与学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自我教育教学中的成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欢乐。诚然,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更应当调节好自我的情绪,进取地投入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发展型”教师是我们始终追求的一种境界和目标,教育发展的关键又在于教师素质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教育者自觉完善自我的同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五】

一天,乌鸦老师布置啦作业:“明天考察大家的生存能力,考场就在森林,大家什么都不用带,我会让老鹰大叔把你们用降落伞投到某个地方。所有人来一次比赛,看谁先到指定地点拿到小红旗并回到老师家,就可以夺得相应的奖牌。”所有的“同学”一听都举起爪子异口同声地喊道:“太好啦!”

比赛的前一天,小兔子高高兴兴地来到啦学校,因为他把比赛常识背得滚瓜烂熟,所以,信心十足。而狡猾的小狐狸仗着爸爸有钱,没等天亮就偷偷地坐着家里的直升机去找小红旗啦,沿路还做啦记号。

比赛开始啦!小兔子依靠自己在百科全书上学到的知识爬到啦山坡,努力地寻找着红色。终于,他隐隐约约地发现远方有一个红色的东西!于是,他就风风火火地跑啦过去,心中喜悦至极!可是,还是晚啦一步,小狐狸没费吹灰之力就按着自己做的记号下拿走啦第一面红旗……

第一回合,狐狸获胜啦。可接下来的第二关更有挑战性!要比一比谁能在黑夜里先找到小红旗!

终于,值夜班的月亮姐姐爬上啦树梢。朦胧中,一切都变得那么神秘。小白兔在夜色中,到处寻找着。可当他找到小红旗的时候,而小狐狸却早到啦!因为,它使用啦指南针。

最后的比赛结果是:小狐狸第一,小兔子第二。而乌鸦老师公布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小兔子第一,小狐狸被取消成绩!”小狐狸怒气冲天:“为什么凭什么,我才是真正的第一名!”乌鸦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你以为你作弊就没人知道呀,你分别使用啦直升机和指南针,而我们却在你的身上安装啦窃!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听到这,小狐狸的脸一下子就红啦,哑口无言啦。

哎,做事一定要诚实呀,否则,会适得其反的!

小学语文作文教法【六】

学生提高语文方面的能力,主要有两个基础,一是阅读,一是生活,但学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亲自体验,只能通过读书来增加阅历,所以阅读是增强语文能力最根本的环节。语文教材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理解课文是训练自能读书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好教材,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1、做到多读、多思,“熟读”与“精思”相结合。

诵读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作品时,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扫清阅读障碍。同时借助工具书,将生字难词辨形,理意,正音。诵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大声诵读以至反复吟咏,容易入境入情,帮助理解。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我们主张多读,更主张“熟读”与“精思”相结合。朱熹曾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想作者之所想,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一味地强调多读,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我们要反对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做到“熟读”与“精思”相结合,我们花了更多的心思和精力。例如,备课时备读;学生每次读书有明确的目的,避免为读而读;根据每次读书的目的确定读的形式;朗读、默读要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要使全体学生切实受到读的训练。

2、阅读教学与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话、阅读教学,着重进行理解能力的训练;说话、作文教学,着重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听、说、读、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阅读教学与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既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其他语文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一个听、说、写能力都较强的人必定也是一个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人。

(1)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说得很多,学生却由于听讲抓不住要点而有点云里雾里;教师提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却只有“半截话”,甚至只用一两个词来回答??听、说天天有,而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强。我力求为学生作出示范,用准确、生动、规范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他们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听、说的训练。

A、重述。课堂上教师提问、讲述或学生发言之后,指定学生重述其内容,强化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同时训练学生说话。

B、听辨。有时候为了突出对课文中某一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可以采用换词、换句的办法。如把课文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听听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过比较、体会,加深对原词、原句的理解并体会到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

C、评价。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的发言水平参差不齐或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应当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展开讨论,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D、结合课文说话。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谈谈体会、收获,续说故事等,不但训练了说话,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多写。

A、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首先要进行读的训练,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其次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一篇课文只能从某一方面、最多是一两个方面学习表达,不可贪多求全,否则只能是蜻蜓点水,一无所获。当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时,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B、多读、多写

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多读多写。这是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我为同学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能力提高。

多读:我在班级办了个“小图书馆”,有多种读物,供大家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充分利用每周三去校图书馆借阅的时间,帮助他们找好书、看好书;节假除了要求他们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求用一小时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使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长了知识。每星期的读报时间,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的目的。

多写:笔勤出好文。我们几个班坚持每周一篇读后感及一篇周记,两周一篇大作,这样,每周动笔进行写作练习,思路才会开、笔头才会活、文章才会精。

(3)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凭借这些课文训练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地独立阅读、理解教材以外的书籍报刊,达到最终目的——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