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金鱼的作文(作文小金鱼怎么写)

有小金鱼的作文(作文小金鱼怎么写)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4-17 05:55:24
有小金鱼的作文(作文小金鱼怎么写)

有小金鱼的作文【一】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金鱼。

奶奶家就有两条小金鱼,一条短小精干,我叫它“王子”;另一条优雅修长,我叫它“公主”。

它们全身都是橘红色的;眼睛又大又圆,像黑珍珠;嘴巴扁扁的;全身的鳞片排列整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王子”的尾巴像一把扇子,“公主”的尾巴像一条美丽的长裙。“王子”一刻也不闲着,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在水底,时而围着“公主”游来游去,好像生怕“公主”看不见它。

当它们看见我时,就游出水面,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在说:“我饿了,我饿了。”我把鱼食撒在水面上,它们先闻一闻,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王子”很顽皮,吃两口,吐几个泡泡,再继续吃。而“公主”在水里很优雅地吃。

它们住在自己的王国——鱼缸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很快乐。有时相互追逐,有时会碰碰身子,碰碰嘴,好像在说悄悄话。

有小金鱼的作文【二】

在一个池塘里,住着一条快乐的小金鱼和一只勤劳的癞蛤蟆。他们仍然是一对好朋友。每天黎明前,蛤蟆都在稻田里忙着抓害虫,直到晚上才回家。

小金鱼想和蛤蟆玩,但是一直找不到。有一天,小金鱼终于在稻田边看到了蛤蟆。他笑着说:“你真是个傻瓜。你不是出去玩,而是整天呆在地里抓一些害虫。看我多开心!抓害虫有什么意义?一点都不好玩。”蛤蟆不理小金鱼,照常去田里抓害虫。

秋天到了,稻子熟了,农夫的叔叔夸蛤蟆。“你整天帮我们抓田里的害虫,却不跟朋友玩。谢谢。”他的话被在池塘里玩耍的小金鱼听到了,小金鱼的脸变红了。

有小金鱼的作文【三】

一个小小的身体,头上鼓着一对大大的眼睛,还有一个机灵的大脑袋,天天在小鱼缸里窜来窜去,那就是我最可爱的小金鱼。

小金鱼的机灵更表现在它的玩相和吃相中。

小金鱼在吃东西上还是蛮有技巧的,我一把鱼食放下去,它就从水底慢慢地浮起来,然后用嘴巴上面的那一块地方碰一下食物,好像是在看这个东西能不能吃。之后就向上一跃,在空中把嘴张大,对准食物扑下去,一口吞进食物,这之后就沉到水底去慢慢享用自己的美食了。

水金鱼的玩相就更有意思了。它们最喜欢的就是玩赛跑了,两条小金鱼一比就要比上好几圈,而且不跑得很快,常常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场面十分有趣。但小鱼们都很诚实,从来没有一条鱼去超鱼池中间的近路。除了赛跑,小金鱼还很爱玩“倒立”。小金鱼的“倒立”就是把尾巴碰到池底,把头向上抬,把身体垂直立在池底。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对小金鱼来说是很难的,因为小金鱼的尾巴不太用得了力。

小金鱼真是太机灵太有意思了,我非常喜欢这个小伙伴!

有小金鱼的作文【四】

阴阴的天气一直持续到今天才放晴了。天气好了,心情自然就好了。我早上一起床就推开书房的玻璃门去阳台上看一下我和爸爸养的小金鱼。

鱼缸里养着两条小金鱼,一条是橘红色的,还有一条是白色的。它们有着大大、圆圆的眼睛,就好像一颗黑宝石嵌在它脸的两侧,一眨也不眨,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是,金鱼的眼睛一点儿都没有神情,胖嘟嘟的,可爱极了!小小的嘴巴一张一闭,就好像我们在游泳练换气呢。小金鱼的身上还披着细细的鱼鏻片,鏻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亮晶晶地真是刺眼。

我希望我可爱的小金鱼,在我和爸爸精心喂养下能健康地活着!

有小金鱼的作文【五】

大家好啊!我是一只红背白肚的大眼金鱼,我想我已经很老了,但这一点儿也没有关系。扑通!我来个小金鱼跳龙门,这龙门其实是一些水生植物,大概是竹子什么的吧。咚!一不小心我又撞上龙门了,天知道主人为什么把它们放在这里,纵横交错,每天都撞得我眼冒金星。

我每天都在鱼缸里游啊游,除了一只比我还要老的金鱼,我没见过任何别的生命,直到那天

梦中醒来,我发现两条动个不停的小东西惊恐地望着我,一个是蝌蚪,另一个是孑孓。蝌蚪是益虫青蛙的儿女,孑孓是危害主人的可恶蚊子的儿女!想到这里,我怒火中烧,对着蚊子就是一口。没想到它竟跑了!再来一口,再一口太棒了!我为主人除害,虽然没有把孑孓咬,但是把它累了,主人还奖我一勺饲料呢!我高兴极了,给你打包票,一个小金鱼跳龙门都可以把我弹到九云霄外去!

经过与孑孓斗法,我的自信心大大的有,相信自己可以和老鹰争雄,但事实显然没那么简单。当时的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在某天清晨,一跳跳到鱼缸顶上对我大唱特唱。我也想上去,和它一起一览众山小。但是我天天蹦啊跳啊,寒来暑往,我都没能上的去。我的同胞一条大概五六岁的金鱼告诉我:我今生今世都不可能跳上去,只因为我们金鱼,永永远远离不开水,陆地上的生活是鱼的奢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梦。

好吧,我承认!有梦想的鱼好,但不能想入非非,事实可是胜于雄辩的我只是一条纯粹的金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