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鱼写作文(描写鱼的观察日记350字)

观察鱼写作文(描写鱼的观察日记35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19 15:11:33
观察鱼写作文(描写鱼的观察日记350字)

观察鱼写作文【一】

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我带了一条从山溪里捉来得小花鱼。看到这条五彩斑斓得小鱼,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呢。

这条小鱼眼睛鼓鼓得、黑亮亮得,金黄色得身体上夹杂着棕色得条纹。它长得很结实,肚子圆滚滚得,嘴巴不停得一张一合,还不时地吐出一串串得水泡泡,谁看上一眼都会马上喜欢上它。

我准备了一大盆水,可是小鱼使劲摇着尾巴不愿意从塑料袋里出来,还溅了我一脸水。我只好用武力强行捉住它,小心翼翼地放进水里。小花鱼一进水,就变得生龙活虎起来,欢快得在水里游来游去,尾巴击打着水面,激起点点水花。

我在水盆中间放了两个海贝壳,小鱼马上游过来,围着贝壳团团转,陌生得盯着贝壳,仔细得观察着敌情。当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得时候,小鱼才放开胆子蹭着贝壳玩耍起来。看到小鱼小心翼翼得样子,我哈哈大笑起来。

每天放学回来,我得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小鱼,逗它在水里扑愣愣地游来游去。一次我发现小鱼没精打采得、好像走不动路一样,爸爸说小鱼可能是太饿了。我急忙拿来一团米饭洒在盆里,躲进屋里,从门缝里看着小鱼。小鱼一见没有什么动静了,便吸着饭粒一会又精神十足得摇摆着尾巴,还猛地跃出水面,漏出雪白得肚皮,落下来又溅起了朵朵晶莹剔透得水花,好像在感谢地说:小主人,你真好。

自从小鱼蹦出水面以后,我便发了愁:水盆很浅,假如小鱼哪次蹦到了盆外,会不会?我越想越担心。放学路过市场看到有卖鱼人得网罩,我马上用早点钱买了一张回来盖在水盆上,心想这次小鱼再也不会蹦出去了,大概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吧。

可是不出两天,小鱼呆呆得、又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可爱得了,用手去触摸它,也不那么活泛了。是不是鱼儿见了网也有抵触情绪啊?我想肯定是渔网干得好事,于是我毫不犹豫得把渔网去掉了。

下午放学回家,小鱼已经恢复了过去得调皮好动,正在水里转悠呢。我洒了几粒米饭,不一会它就吃得一干二净。

看到小鱼不断得长大,我心里充满着喜悦。有时晚上只要听到小鱼得一丝响动,我就会一骨碌爬起来,有时候连鞋都顾不上穿呢。一次小鱼不小心蹦出了水盆,使劲翘着头和尾巴,在地板上拼命地挣扎。我连忙抓住小鱼放进水盆里。我发现小鱼身上少了一块鳞,我心疼极了。不久,小鱼得那片鱼鳞奇迹般得长出来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哼着歌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妈妈,妈妈也笑得合不拢嘴。

我每个星期给小鱼换一次水,有时还搅动水给它增加氧气。换水得时候小鱼总是很听话,不像以前那样调皮了。

我很喜欢这条活泼、可爱、调皮、健康得小鱼。小鱼一天天地长大,我得生活也一天天更加多姿多彩了。

观察鱼写作文【二】

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有着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它们是一条外貌奇丑无比的鱼和一簇闪闪发光的珊瑚。

鱼非常羡慕对对珊瑚说:“珊瑚朋友,你为什么这么漂亮呀?”

珊瑚回答道:“我不漂亮呀!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些不起眼的石灰呢!”

“那为什么我就那么难看呢?你和我相比,还是你好看多了!”鱼百思不得其解,非常委屈地说着。

“那我也不知道。可能你天生就这个样子的吧。”珊瑚猜测道。

鱼听了这句话,伤心地哭了。珊瑚劝道:“朋友,别哭了。”可是,鱼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不住地往下流。她哭了三天三夜,才停下来。珊瑚不解地问:“我的朋友,你为什么哭呀?”

鱼反问道:“我天生就那么难看,难道我全身都是毛病,没有优点吗?我就是为这个而悲伤的呀!”

珊瑚微笑着答道:“你也有好的一面呀!”

鱼心里想:我有什么好的呢?她问珊瑚问道:“请你告诉我,我好在哪里?”

“你能在水中游呀,”珊瑚温和地回答,“而我不能,只能静静地站在这儿。”

鱼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也有我的长处,珊瑚也有珊瑚的短处呀!”

观察鱼写作文【三】

一天,它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用力一摆尾巴,跳到了岸上。

小鲤鱼眼前出现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花和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微风轻抚着它的脸颊,带来阵阵清香。哇!这个黑白相间的庞然大物就是青蛙说的牛吧,牛的肚子下面真有一个红色的大袋子呀,听说里面装满了牛奶,有机会我真想去尝一尝!原来,鸟除了会在天上飞,还能在树上唱歌和建房子啊!远处还有青蛙说的穿着衣服的人,他们正牵着一根线在那里跑来跑去,真是奇怪……

“喂,你快把我压了……”“是谁?”小鲤鱼有些害怕地问。“你连我都不认识?我可是这个地盘上的老大,大名鼎鼎的蚂蚁王子!”只见一个米粒般大小的黑点翘着脑袋答道。“很高兴认识你!”小鲤鱼挪了挪压在蚂蚁身上的尾巴,礼貌地说。蚂蚁在它身边转了几圈:“我自认为我还是挺见多识广的,很少有我不认识的东西,可偏偏你,我还没见过。”小鲤鱼一听立马答道:“哦!我叫鲤鱼。”“鲤鱼朋友,我一看你就不是这里的动物,你一定对很多东西都很好奇,我带你去别的地方看看吧!”蚂蚁晃了晃头上的触须,走到小鲤鱼的面前说。

它们商量好之后就准备出发了,小鲤鱼试着摆动身体向前滑行,可是,它发现一点力气都使不上,呼吸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口非常的渴。蚂蚁见它呆在原地不动,疑惑地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小鲤鱼艰难地开口:“我应该是缺水了,你能不能把我推进池塘里,我想喝水……”蚂蚁用脑袋顶住小鲤鱼的身体,使劲地推,可是推了半天小鲤鱼还是一动不动,蚂蚁急得像在热锅上一样团团转。

鲤鱼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就在它快要去的时候,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了过来。她看见奄奄一息的鲤鱼,温柔地将它抱起,一边往池塘走一边轻抚着小鲤鱼的身体说:“你怎么会在这里呢?你应该在水里呀。”小女孩来到池塘边,小心翼翼地将小鲤鱼放入了水中。清澈的河水从它的身旁流过,浸润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它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每一滴水似乎都在告诉它,这里才是它的家。

小鲤鱼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青蛙朋友对它说的话——鱼就是鱼。

观察鱼写作文【四】

一天,它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用力一摆尾巴,跳到了岸上。

小鲤鱼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的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像条无边无际的绿毯;草地上许多小朋友跑来跑去地放着风筝;不远处一头黑白相间的奶牛悠闲地吃着青草;几只五颜六色的\'小鸟正挥动着翅膀在空中欢快地跳着舞……

小鲤鱼正兴致勃勃地窥视着这让它感到惊奇的一切时,一个不明物体向它走了过来。这个不明物体全身长满了黑色的羽毛,就像穿着一件黑色的铠甲,尖尖的嘴巴像极了平常人类用来钓鱼的鱼钩,一双黑得发亮的眼睛,看起来可怕极了。

“你是谁呀?”小鲤鱼怯怯地问。不明物体用沙哑的声音答道:“我是老鹰。”小鲤鱼想起了鹭姐姐和它说过的话——老鹰可以翱翔千里。如果老鹰能带上我的话,我不是能看到青蛙都没见过的东西啦。于是,它小声地向老鹰恳求道:“鹰大哥,您能带我去看看外面的景物吗?”老鹰犹豫了一会说:“可以,但是你应该生活在水里的呀?你离开了水,恐怕会有生命危险。”“没关系的,只要您愿意带上我。”小鲤鱼摆了摆尾巴打断了老鹰的话。

老鹰无奈地点了点头,用爪子抓起小鲤鱼,飞到了天上。小鲤鱼感觉像是自己长了翅膀似的,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蓝天。一阵风吹过,轻抚着小鲤鱼的鳍和尾巴,这可是它从未体验过的啊,这种感受真是太奇妙了。太阳公公也连忙赶来凑热闹,可是温暖的阳光对离开了水的小鲤鱼来说并不友好,它被晒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嗓子里像要冒烟似的。于是,它用微弱的声音对老鹰说道:“鹰大哥,快快放我下去吧,这里让我难受极了。”老鹰快速地俯冲到地面,将小鲤鱼放到了草坪上。小鲤鱼躺在草坪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全身酸痛,感觉生命正在慢慢地消逝。它惊恐地瞪大了眼睛:难道我要在这个草坪上终结自己的梦想了吗?早知道,我就不该出来的。

正在小鲤鱼懊悔之际,一个小朋友的风筝落到了它的身边。小朋友跑过来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小鲤鱼,便忙对同伴们喊道:“你们快来看,我发现了一条快要掉的鱼。”“我们把它放生吧!”一个小伙伴提议道。“好呀,好呀。”其他的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小朋友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把它送回了“家”——池塘。

小鲤鱼溜进池塘就开始贪婪地喝起水,此时它似乎觉得,这之前在它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水,此刻竟是如此的甘甜。池塘边的小朋友们看见小鲤鱼又恢复了生机,便开心地朝小鲤鱼挥了挥手说:“小鱼儿,池塘才是你的家,以后可别再调皮地跳到陆地上来了哦。”小鲤鱼摆了摆尾巴,好像在说:“我知道了,谢谢你们救了我。”

阳光穿过树林,透到波光粼粼的池塘上,小鲤鱼对着正在荷叶上坐着的好朋友青蛙说:“你说得没错,鱼就是鱼,水才是属于我们的世界。”

观察鱼写作文【五】

池塘里,小蝌蚪和小鱼在一起游来游去,形影不离。

有一天,小蝌蚪突然自惭地说:“小鱼姐姐,我们为什么长这个模样呢——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小鱼说:“这难道不好吗?我们都很喜欢呢。”

在小鱼的鼓励下,小蝌蚪似乎忘记了自卑。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后腿。它觉得事情更是古怪,心想:“上帝怎么这么爱作弄人呢?我们本来就长得够丑的了,现在居然又长出两条后腿,这不是都成了丑八怪吗?”整天整天,它都在暗地里长吁短叹。

小鱼看到这个情形,又主动地走过去对小蝌蚪说:“长出两条后腿有什么不好吗?我们都求之不得呢?要是我们也长出这样的腿呀,哼!我看我们将来就要冲破这水的局限,跳出水面,到陆地上去谋发展啦!”

一席话,说得小蝌蚪不再唉声叹气了,而且完全沉浸在小鱼姐姐述说的美好憧憬里。

就是后来,它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它也见怪不怪。因为它觉得在小鱼姐姐的眼里,它都是美的。

果然,到后来,小蝌蚪变成了青蛙,跳出了水面,在陆地上大显身手,成了保护庄稼的卫士,但它不忘常到池塘里去看看,看看曾经给它自尊与自信的小鱼姐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