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春天提纲和作文(北方的春作文初二)

北方的春天提纲和作文(北方的春作文初二)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30 12:06:01
北方的春天提纲和作文(北方的春作文初二)

北方的春天提纲和作文【一】

北方的初春,时常下几场雪。南方人见了春天的雪,可能会感到奇怪:春天来了,应该是诧紫嫣红,百花争艳;应该是莺歌燕舞,丝雨绵绵。怎么还会有雪呢?而对于我们北国的孩子来说却平淡无奇。与冬雪相比,春雪变得温柔了许多。雪花也更加晶莹,一片一片挺大,密密麻麻的在天空飞舞。认真地看,会使人眼花缭乱,就像无数满天飞舞的小飞虫,簌簌地下降。雪花落到脸上,冷丝丝的,凉爽极了。很快,房顶上、马路上......都铺了一层薄薄的积雪,白花花的真美啊。

北方入春比南方要晚些,虽然已经立春,冬天的寒冷并没有离开。风儿已经不再扎人,吹在脸上,如丝一般地滑过,很舒服,但还是冷,却早已冻人不冻水了。

北方的春风也和南方的不一样。他像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出来就一副得意的样子。恣意地把树枝上吹起了无数的`小苞苞;树儿绽开了绿色的容颜,再不像以前的干枯败落。柳条舒展起婀娜的腰枝,在空中飞舞飘荡;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急急忙忙地把冬衣脱下,换上了碧青嫩绿的服装。梅花在雪光的辉映中冰清玉洁,可爱极了。大自然一改水瘦寒山的景象,刚健与秀美浑然一体,充满着活力,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

北国的春天,是那样的新奇,一天一个样,引起了我们无数的好奇心。在野外,我们细细地看着冰雪的融化,仿佛尝到了雪水渗入大地的甘甜;在田边,我们静静地注视着小草发芽,仿佛听到了无数的小生命破土而出的声响;在船上,我们凝视着那些扇动翅膀的白鹅,仿佛感受到了春江的水暖;在教室,我们轻轻地翻一翻卷边的书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勤奋之心油然而起。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大好的春光里,更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在这早春的日子里,尽管还有雪,可寒冷不再是主旋律。树儿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小鸟儿从暖暖的巢中醒来;青蛙也从湿湿的泥土中醒来。一切都在苏醒着,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我们也象那欢快的鸟儿,脱去厚厚的冬衣,尽情嬉戏在冬寒未尽的大自然的怀抱。在这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日子里,最高兴的就数我们这些活泼可爱的少年了。我们相约到野地里踏青,到树林中呼吸,去采来满把的野花,把春天带回家。我们更喜欢放起五彩的风筝。风筝高高地飞,我们的心也随着风筝飞上了蓝蓝的天空。天空有多大,我们的理想就有多大,让我们的理想在空中不断地延伸、延伸……

我习惯了北方的春天,我爱北方的春天。

北方的春天提纲和作文【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为了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而撰写的一份提纲,这份提纲后来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后,才公开发表。恩格斯给予了这份提纲高度的评价,认为它是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份提纲的发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实践观。整篇提纲不足1500字,一共分为11条。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