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过年作文(陕北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陕北过年作文(陕北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11 19:42:12
陕北过年作文(陕北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陕北过年作文【一】

春节前,爸爸就安排好了我们全家的哈尔滨之行。我听了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零下20几度,对我来说只是数字概念。大年初六到了,我们就登上了北上的飞机。和我们一起去的是顾小雨一家。我和小雨妹妹穿了非常多的衣服,因为大人也不知道那边会冷成什么样子。

到了哈尔滨,我们就跟着来接我们的车到了宾馆,原来北方的人都是用暖气的,他们室内的温度都20几度,感觉非常的温暖。我们是五点多到的,所以收拾一下东西就非常累了,大家吃好饭后都呼呼大睡。

在哈尔滨的几天,我去看了冰雕,去滑雪了,去看了东北虎,去了极地馆。这几天都非常顺利,唯一的小意外是,因为我穿得太多,热得竟然流鼻了。妈妈回来后说,我肯定是营养过剩了,才这样的`。在那里,我们也是吃着不同的风味的菜肴。感受着不同的文化氛围。

小雨妹妹也非常喜欢那里,她和我商量说一直呆在那里,等长大了直接去上海上班。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们还要回来上学的,学好了才会找到好的工作,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游览。

陕北过年作文【二】

(一

大雪纷飞,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即将启程,候车室内挤满了回家过年的小动物。袋鼠妈妈怀抱着小袋鼠第一个踏上火车,它披着火红的大衣,嘿!她说今年是她的本命年,穿红衣服图个吉利。“呼哧、呼哧!”猪阿聪、猪阿笨也急匆匆地跑上了火车,自从他们减肥成功后,高兴得要,虽然改不了吃零食的毛病,但他们牢记了绵羊小姐的话,加强了体育锻炼,这不,猪兄弟俩的体重一点也没超标。这时,窜上来一群小动物,那是淘气的小兔子和小松鼠们,黑兔爸爸搀扶着大腹便便的白兔妈妈在后面急切地呼唤着小兔们别跑的'太快,白兔妈妈又要生兔宝宝了,这次她要回南方生孩子……最后上来的是猴兄弟,他们排了三天队伍,才买到一张去花果山的车票。

“呜-----”火车带着大家回乡的热情启动了。

(二

车上,狐狸小姐坐在车窗边,翘着二郎腿,听着MP3,还不时地哼呢!大肚子的白兔妈妈被黑兔爸爸搀扶着坐在熊伯伯旁边,她的这些孩子可真调皮,他们从来没坐过火车,这回可兴奋了,到处乱跑。

“我的蜂蜜!”熊伯伯叫了起来,原来是小兔子跑得太快撞翻了熊伯伯的蜂蜜罐头。

“我的尾巴!”狐狸小姐尖叫起来。啊!不得了,准是小黑兔踩痛了她尾巴。

可怜的白兔妈妈只能不停地道歉,蜂蜜可是熊伯伯的最爱,幸亏他本性善良,没有一句怨言。

狐狸小姐就不一样了,她生气地直跺脚,幸亏有马大叔出面,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三

突然,警报声响了起来,里面传来了鹰司机急促的声音:“注音!大家注意!高速轨道被雪封住了,前面出现险情,列车紧急停车!”大家惊呆了,原来疯玩的小兔们停住了,原来被小兔踩到尾巴的狐狸不再尖叫,连兔妈妈也停止了给小兔们讲故事。

这时,强壮的黄牛大叔站出来说:“大家别紧张!我们赶紧组成一个抢险队,身强力壮的都跟我来!”大象叔叔、熊伯伯还有大狼狗挺身而出……大家纷纷下车冒雪抢险。

风雪如箭,但击不穿抢险队员们意志,他们的头上、肩上、背上都盖满了白雪。

这时,大家发现轨道边的山坡上有棵大树倒下了,正好压在铁轨上,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搬移大树,大象用鼻子卷,狗熊兄弟用手抬,黄牛用肩找扛……大树终于移动了,可是没想到大树根部的大石头却猛地滑了下来,大家都惊慌地往后退,只有黄牛大叔的肩上扛着树干,来不及后退,被石头重重地压在了下面。当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黄牛大叔抬进车厢里,黄牛大叔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用慈祥的目光望着大家,那种目光给了大家无穷的力量。“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黄牛大叔牺牲了,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都下了车,连骄傲的狐狸也加入了抢险的队伍里。

“人心齐,泰山移。”

列车带着对英雄黄牛大叔的思念又前进了……

陕北过年作文【三】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的。窑洞分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成各式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形式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陕北延安窑洞,其中夹杂着窑洞式平顶房。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挖洞造室修成的窑洞叫土窑洞,一般深7—8米,高3米多,宽3米左右,最深的可达20米。窗户有两种,一种是1平方米左右的小方窗;另一种是约3—4平方米的圆窗。其特点是冬暖夏凉。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叫石窑洞。砖窑的式样、建筑方法和石窑洞一样,外表美观。一院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窑洞一般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窑洞上面的脑畔多栽树木和花草。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陕北过年作文【四】

记忆中,爷爷家的春节充满了忙碌的年味。驱车回老家,刚下车还未进楼梯口,空气中迷漫着的或炖或煮或蒸或炸的各种食物香味便扑鼻而来,令人止不住地直咽口水。楼道里家家户户都开着门,烧着煤炉,各家都在忙碌地准备着:有的在包粽子,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炸春卷,有的在炖鸡……好像要把一年里的家务事都集中在过年前的这几天来完成。爷爷下楼来接我,我们每上一层楼,那开着的房门口就会出现一位热情的大爷或大妈,不停地和他打着招呼:“庄老师,孙子回来过年啦!”爷爷便咧着嘴不停地笑着回答:“是啊,是啊,回来了!”

大年初一到农村拜年更是热闹非凡,那时城市里已禁止燃放的烟花爆竹,在那里还能放,于是在村头的小店里总能看到几个缠着大人买小烟花、小摔炮的孩子。那些得到鞭炮的孩子们兴奋地凑到一起,胆大的捏在手里点,胆小的点燃后就捂着耳朵把它扔得远远的,有的还把它扔进了水塘里……笑声、惊呼声、爆竹声交织着回荡在乡间。便有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境。

今年回老家,发现楼道里家家户户门前的煤炉不见了,各家各户都房门紧闭,楼道变得安静、整洁。到了乡下,发现村子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村子的环境变美了,村头的`两个池塘四周建了围栏和连廊,池塘里的水也清了许多。村道上几乎看不到垃圾,一起少掉的还有孩子们追逐玩闹的嬉戏声和三五一群凑在一起打牌的身影……农村的年味也淡了。

年味真的淡了吗?当年三十哥哥嫂嫂带着去年刚出生的侄儿回到爷爷奶奶过年时,团团圆圆的年的味道就飘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当我们走进亲戚家的大门去拜年,看着热腾腾的馒头、肉圆、扣肉……被热情的主人一一摆上桌时,年的味道便从桌上的各色菜肴里,从主人热情地招呼声中流了出来。

时代变了,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过年的方式也在渐渐改变,但春节回家过年依然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期待团聚的习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