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竹的作文(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作文八百字)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作文八百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4 19:33:15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作文八百字)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一】

我家的老房子在山腰上。山叫龙虎山,名字很威风,可从未见龙和虎,也未见像龙虎一样厉害的人物。我们院子里有几户人家,大多数种田,普普通通。我们院前的几丛竹子,参差生长。很难说清哪儿是谁家的。种竹不为好看,多是实用的。而竹子又是肯生长的,种它不费力。只需埋下一两棵竹子的根部,两三年时间,便发生了一大蓬。风一吹,那些无论新的老的竹影儿都在老墙上跃动起来。

先前,陈先生是我们院中唯一的知识分子。他是个小学退休老教师。在我上小学一到三年级时,他是我的免费家教。他教我写生字、组词、造句等。那时 ,我就写我们院中的竹子。说那些竹子不仅给我们带来阴凉,还能让我们砍下来编成劳动工具,我们还能在月下的竹边听大人讲故事。陈先生说好,写出了竹子的伟大。

苏东坡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他很新奇,我倒觉得普通,因为我们所听的许多故事都是在月下的竹影中讲的。所以那些竹影怎么在脚边划过,又发出怎样的声响,是不需要通过读书而可得来的。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二】

在我们仪陇的乡下山里,你若要寻人家,只需看哪儿有竹子。有竹子的地方,一般都有人家隐在中间,一家,两家,三四家。每天三顿饭之前,白色的炊烟都从那些青翠的竹林间升起。再近些,你可以听到竹林中传来的鸡鸣犬吠。没有竹子的地方,倒也有人家,不过很少。

屋子周围种上竹子,好听风声雨声。

可乡下的人,并不觉得风声雨声有什么好听。他们一辈子就浸在这些平凡的声音中。若有城里来的人,在夜中卧听这么一两次,还是会感觉惬意新奇的,感到有一点点所谓的诗意。因为他们所听的,向来都是打在金属雨篷上的金属雨声,或者从铝合金的窗缝里,挤进来的风声,呜呜咽咽,使人不舒服。

在我看来,我们乡下的那些声音完全就是自然的,是人为不了的。雨自百年的檐头落下,打在青石板上,点点滴滴,绵绵不绝。三五之夜,清风入篁,只有叶子相互摩擦的声响。若三四月间,春风正劲,那些竹子在夜晚拼命地摇来摇去,还伴随笋壳掉落的声音,竹干破裂的声音。平明,风声骤停,天地澄清,呈现出一种似乎从未有过的安宁。只见满地枯黄的竹叶(原来竹子也是掉叶子的,不过,掉过之后,依然苍翠)。

而就是这些简单的东西,伴我渐渐长大,伴我翅膀长硬,又离它而去。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三】

大型豫剧《清吏郑板桥》是一部触碰灵魂的作品,一曲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感人赞歌,一部扣准时代脉搏的大戏。看完之后我深受震撼、深受教育,也深受启示。

《清吏郑板桥》歌颂了郑板桥在范县当县令时的事迹。虽是赞颂历史人物,恰恰反映了当代现实。语言很现代,舞蹈也有意识地掺合现代舞的成分;在布景设置上,运用声光电也很成功,比如,黄河发大水,郑板桥查看灾情,后面的'屏幕上就直接出现了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和舞台交相辉映,给人以实地感;经典名句很多;唱腔也很好。该剧在富有强烈戏剧张力的情节烘托下,充分发挥豫剧声腔的艺术魅力和感情穿透力,以深沉的人生况味和人生价值思索,透露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剧中,郑板桥坚信“官职不在大小,为民办事就好”,智惩恶绅姚百万,为周氏索回了家传大缸;黄河泛滥之时,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亲自组织参与搜救落水百姓;他“为百姓绝不做犬儒懦夫”,甘冒罢官头之险,开仓放粮,赈灾救民。在演出现场,演职人员全情投入,成功再现了郑板桥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爱民如子的感人事迹。

该剧不但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清吏郑板桥》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修身时刻要抓紧、慎初不可途中废、齐家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点滴小事中锤炼作风,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习惯,以人格的力量凝聚群众,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取信于群众。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四】

在初夏之时,姹紫嫣红的花园中,往往一片喧闹的场景,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娇艳的玫瑰,有傲立的菊花,还有……看着人们在花圃中挤来挤去,争先恐后地想一睹它们的风姿,而我,就想静静的看着竹子发呆。

竹,是雅物。每当晚霞铺天,夕阳西沉的时候,那由一株株亭亭玉立的竹子构成的一把把绿绒大伞,在微风的吹拂、夕阳的照耀下,与天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难怪千百年来,竹一直被艺人所雕刻,被诗人所赞美,被游人所向往……正当我心潮澎湃、无限感慨之时,一阵阵微风夹着一缕缕清香向我袭来。"什么香?如此淡雅?"我深深地陶醉了,急切地来到翠竹边,我望着那青翠欲滴的竹叶镶嵌在挺拔的竹竿上,不禁思绪万千,便低声吟诵起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今中外,是谁,在白茫茫的世界中撑起一片难得一观的绿色?是竹子;地北天南,是谁,在大地冰封之时在黑暗的泥土中孕育了一片片的勃勃生机?是竹子!

我爱竹子那高大挺拔的身躯,我爱竹子那青翠欲滴的'绿叶,我爱竹子那优雅高贵的品质,但是,我更爱竹子那坚韧不拔的精神!

郑板桥画竹的作文【五】

我原本是想去公园玩的,但在父母亲的渲染下,不知不觉一起跟来了。爷爷甚是爱它,我总是弄不清是为何。

窗外春光无限,几十种花草躺在土壤中享受着太阳带来的惬意,黄莺在枝头鸣叫,好似再说:“如此好风光,快出来踏青吧!”

我们一家人走向了踏青点——竹林。还未入竹园,首先就是一阵清爽舒适的雅香飘来。啊,那就是竹韵吗?

爷爷第一个进入竹海,我和父亲、母亲随之跟上。爷爷说:“你看,这竹多么的青翠,多么的富有生机啊!在这种地方居住的话,都舍不得离开了。”是啊,这儿的确一处好地儿。这就是爷爷对竹钟情的`原因。

母亲在一旁道:“宁可是无肉,不可居无竹。”父亲马上回应:“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看着这竹,我们都相视而笑了。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我走到一株小竹前,欲将它拔下,拿着玩耍。在手即将开始行动时,只听爷爷一声:“不要拔!”我的手突然悬在了空中,转身。爷爷疼惜地看着竹,吁了一口气,带着愠色的目光看向我,我已不知所措了,两手不停的交织着,眼神早已飘到了父母亲的身上,不敢再去看爷爷。

不知何时,爷爷又变回了一脸和蔼了,他问我:“为什么要拔它呢?”我随意回了一句:“看它好玩,想拔下来欣赏欣赏。”爷爷拉着我的小手说:“孩子,竹也是有生命的,你看它不畏生活的艰难,毅然要在石缝中生长出芽儿,这需要多大的努力呀!你难道就忍心摧残了它吗?”我听了爷爷的话默默地低下了头。

想了一会,我明白了爷爷为什么对竹如此珍爱了。它不就像一个人的生活历程吗?我怀着歉意及明白了的目光投向了爷爷,爷爷好似懂我的意,回了我一个温馨抚慰的笑。

这样,我们伴着夕阳的一点点的下坠,告别了竹林。竹中我懂得了它的清高淡雅、幽然清逸和它那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