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英语作文(人文地理的英语作文)

人文地理英语作文(人文地理的英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29 08:20:02
人文地理英语作文(人文地理的英语作文)

人文地理英语作文【一】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人文地理英语作文【二】

1.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2009年,复旦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89所院校1282名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有63.2%的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这种普遍懈怠状态正是大学综合英语定位在基础英语,造成学习内容重复和应试教学而产生的。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从心理上来讲,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心理得到的满足会相应递减。简单地说,一个人得到的享受会随着的不断满足而不断减弱,最后变成反感。我国小学阶段就开设了英语课,这属于基础英语,教学语法是为了升学。到了中学甚至大学,学生们还在学习基础英语,还是语法分析,还是为了考试。12年的英语学习内容相同、目的相同,学生最初的新鲜感、享受感会随着学习效用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去,乃至消失。英语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为了考试,这不得不说是极大的浪费。

2.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科学

大学基本上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英语教材都是为了适合或针对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而开设和编写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很自然地把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定位在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上。而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后,一部分学生又会按照自身的需求再接再厉地考英语六级、考口译、考研、考托福。可见,如果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只是为了打基础,只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那么只会把我国大学英语引向应试教学。综观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现有的高校英语教学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只是一味地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摆脱不了语法结构的束缚。教师与学生都被文章中的语法结构驾驭,使得英语教学从根本上停留在语篇结构的层面,在低水平阶段循环反复,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匮乏,教学效果不理想,从而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生态学整体性、联系性、系统性等原则,课堂生态系统不是静态的、孤立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联系的、开放的、发展的整体,课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而发生着联系。在课堂生态系统内部,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师生,师生与环境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着彼此间的有机联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流通,并通过反馈机制调整和协调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英语是一门兼知识性、工具性、实践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加强人文教育,这是由英语学科的性质和本质决定的,也是英语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的融合。

人文地理英语作文【三】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