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学生作文(美国初中生写的作文)

法国中学生作文(美国初中生写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2 10:20:25
法国中学生作文(美国初中生写的作文)

法国中学生作文【一】

法国,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使它成为欧洲的天然大国;巴黎,文化、艺术之都,让每一个喜爱历史的人都流连忘返。法国是我很喜欢的国家之一,三次法国之行,法国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浪漫、开朗、大方、热情,颇具亲切感。

大国崛起法国篇重点介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社会变革,及此后法国陷入长期社会动荡的情况。1789年之后不到100年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三个共和国。激烈而反复多次的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消耗着法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动荡的局势使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稳定的社会基础,法国的大国之路因而变得格外曲折。

编者拿法国与隔海相望的英国作了比较: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始出现,英国是1485年,法国是1589年;开始进行由专制走向民主的社会变革,英国是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法国是通过1789年的大革命。相对于两个100年的时间差而言,影响两国更大的变革方式的不同:在法国经历着百年动荡的时刻,以和平方式完成社会变革的老对手英国已经在进行一场工业的革命。在这一轮的国家竞争中,法国遗憾地错失了时机,不得不始终居于“第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同样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的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两者也相差了100年,如果中国政府能认真、耐心地学习其他强国的崛起之路,吸引他们的教训,强国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法国在17-18世纪中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他们给世界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其中有: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伏尔泰的《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即三权分立方式保障公民权利说;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

法国中学生作文【二】

法兰西这个民族是个浪漫的民族,他们对思想和艺术的重视胜过一切,先贤祠安葬的伟人当中仅有11人是政治家,其余多数是思想家和艺术家以及科学家。谁有资格在先贤祠安葬时要经过全民讨论的,由此可见全体法国人民对思想和艺术的崇拜。我想这种崇拜源于他们对思想和艺术的作用的肯定,他们认为思想和艺术有某种巨大的力量,正如英国人认为蒸汽机是一种力量一样。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全民性的认识,才使得法兰西一直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他独特的声音。也许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一个国家经济的力量就像一个人的体魄,而它的全民思想和意志则好比一个人的信念,如果光有强壮的体魄,而没有对自己必胜的信念,无论多强壮,它也必定会输,相反,如果具有必胜的信念,即使没有强健的体魄,它也有赢的机会。这也许就是法国为什么能在经受了德国侵略后还能保住自己的文化和恢复自己国度的原因,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更是这一点的最佳诠释,中国当时经济相当落后,但只要思想不倒,依然可以打败侵略者。

而思想本身的确也给了法兰西甚至整个世界以力量,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石性著作《社会契约论》就出自法国人卢梭之手,在整个启蒙运动中,法国思想家占了多数,他们的思想的传播在民众中碰撞出火花,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可见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它指导行动的方向,并为行动提供动力。

与其说法兰西是以其经济力量跻身世界大国,不如说是以其思想和独立性而受到世界的肯定。在政治上,它并不像英国和日本一样唯美国马首是瞻。经济和技术上,它也不像日本一样一味引进它国的原创,然后做创新设计,而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也许这样做对经济的增长没有日本的方式有效,但它胜在独特上,每一步都是自己走过, 这正是一条求异的艺术之路,它对世界多元化的贡献不容忽视。因此即使它经济力量上不如美国、德国,但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依然毫不逊色,因为法兰西就是法兰西,世界上唯一的一个。

法国中学生作文【三】

巴黎也是真正的鲜花之都。称之为“花都”毫不为过。无论是在餐桌上、阳台上、院落中,还是在橱窗前、街道旁、人们的怀抱里,满眼都是盛开的鲜花,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芳香。而那些五彩缤纷的花店和花团锦簇的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巴黎的标志——埃菲尔铁塔,高320.7米,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重达9000吨,共用了1.8万余个金属部件,以100余万个铆钉铆成一体,全靠四条粗大的用水泥浇灌的塔墩支撑。全塔分为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115米,第三层高276米。每层都设有带高栏的平台,供游人眺望那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美景。晴空万里之时,人们可以从铁塔上看到远达70公里处的景色。据说,登上艾菲尔铁塔的游客早已超过1亿人次。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这座铁塔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建造的,以其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命名。埃菲尔铁塔同巴黎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它是巴黎的象征,是法国人民的骄傲。铁塔周围的市中心区为行政区,法国国家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外国使馆均设于此,名胜古迹也十分密集。

位于凯旋门前宽敞的爱丽舍田园大街上的爱丽舍宫,历来是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府所在地,它正好是在这条大街圆形交叉路口的东北方,与“大宫”(巴黎的艺术展览馆隔街相望。爱丽舍宫始建于18世纪初,1718年落成。原是举行舞会的活动场所,后举办过几次大型博览会,也曾用作外国首脑访法时的宫邸。自1873年起作为法国总统府,至今经历了20位总统。

卢浮宫是一座艺术宝库,集中了世界文化艺术之精华。它位于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190年,原是菲利浦亲王的城堡,18世纪被查尔斯五世改为王宫。1793年法国大革命中,正式改为国立艺术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卢浮宫共珍藏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品20多万件,它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卢浮宫原是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之一。

提起巴黎圣母院,许多人都不禁会联想起雨果的同名小说。19世纪初,雨果小说的发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立即决定对当时已经颓败的圣母院加以重修。

法国中学生作文【四】

如果我能去一个新国度,那我会选择只身漫步于巴黎。

——题记

巴黎,是一座带着浪漫主义气息的城市,特别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闻名遐迩。这种镂空式结构的建筑在世界独出一帜。我喜爱晚上站在埃菲尔铁塔的最高处,眺望整个巴黎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还有贯穿巴黎的塞纳河。晚上微凉的清风徐徐拂过脸庞,如同少女般纤细又温柔的手,小心般呵护着。还有一闪一闪的星星悬挂在浩瀚天空,站在铁塔,仿佛一伸手便能将那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摘下。再听着轮船缓缓驶过塞纳河的鸣笛声,绷紧的心弦顿时放松许多。在铁塔下,还有一座铁塔建造者的塑像——埃菲尔。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建筑师!他不管反对者和群众的斥责声,自己倾尽毕生的心,在巴黎铸造了永不朽的传奇!他的勇敢和毅力使我深深感动。

当然,巴黎不止是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还有在埃菲尔铁塔旁的`塞纳河。我喜欢漫步游览。在晚上,泛着微光的湖水,微波粼粼,随着风荡起一圈圈涟漪。河岸边那一间间小商铺摆放着的商品玲琅满目,走进一家商店,你不仅会被那一件件商品所吸引,而且会被巴黎悠久而古老的历史所深深打动。巴黎人从来都是热情好客的。或许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那不怎么流利的英语为你讲述那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会让你久久不能离去。

谢绝了巴黎人的热情,我又继续了我的旅行。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巴黎圣母院,眼前的这座带有哥特式的建筑也让人难以忘怀。思绪仿佛回到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中。我想到了书中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爱上了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的故事,我觉得善良和丑陋并不矛盾,一个丑陋的人也会有一颗纯洁和善良的心。

旅行中有太多的感动和回忆,我独自一人背着行囊,在朝前不停的走着和感受着。不会觉得累,因为故事太美好,风景太留恋,疲惫也在旅途中忘得一干二净。当然我一直在想象着这座美丽动人的城市,想象是一直都不会停止的,我想这段旅程仍将继续。

如果,我能去一个新国度,那么它,就是巴黎了。

法国中学生作文【五】

看电影《蝴蝶》观后感,今天中午我们观看了一部名叫《蝴蝶》的法国电影。说的是一个小女孩爱丽莎和一个老人朱利安到山上去抓一种名叫伊莎贝拉的蝴蝶。虽然故事情节很简单,大多数都是女孩和老人的对话,但从对话中可以让我们觉得可爱又有哲理。一个放学后找不到妈妈的小女孩和一个为了履行对儿子承诺的老人一起去爬一千八百米的`山就为了找一种全欧洲最稀有的蝴蝶——伊莎贝拉蝶。这趟远足很辛苦,途中他们有争吵,有相互关心,可是最后他们都找到了各自想要找的东西,小女孩看到了满天飞舞的蝴蝶,找到了她妈妈的爱,而老人也了了一桩心愿,履行了他对儿子的承诺。

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当身边的亲人和爱人都还在的时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亲人才通过实现当初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回忆和遗憾,这是老人给我们的启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为最亲的人在身边就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心,爱是需要沟通的,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不要让身边的人受到冷落,这是那对母女的启示。

而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更多了,老人和女孩在寻找伊莎贝拉蝶的过程中,女孩不停地问问题,而且她的问题非常地天真有趣,虽然老人觉得她一直问一直问很烦,但还是认真地回答了她。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就像影片中的小女孩那样天真、可爱,经常问一些有趣的问题,有的问题连我们老师也一时回答不上来。而作为老师应该多与幼儿交流、沟通。当他们问我们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地听,还要像老人那样认真地回答,如果碰到回答不出来的,我们也不能不耐烦地批评他们,应该跟他们解释:“老师现在也不知道,等我到网上找一找,找到了再告诉你们,好吗?”只有这样,幼儿才会跟我们交流、跟我们谈心。不然的话就会末幼儿求知的,而幼儿也会变得沉默寡言。 smtxjs.com

影片的片尾曲非常地好听。歌词就是故事中女孩和老人的对话,听了后感觉非常地生动。在清新活泼和旋律中,小姑娘问爷爷没完没了的问题:

“为什么鸡会下蛋?” ,“为什么情侣们要亲吻?”,“为什么漂亮的花会凋谢?”……

法国中学生作文【六】

昨天,我看了《蝴蝶》后,我又多了一些知识:知道了小青虫、毛毛虫它们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蝴蝶的。

电影以老人朱利安,小女孩丽莎为主人公。丽莎的母亲19岁就生下丽莎,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丽莎经常独自在家,快要9岁的丽莎一次放学,妈妈去朋友家过夜。丽莎要上楼的时候,无意间听到她家楼下的朱利安要上山抓一种叫伊莎贝尔的罕见的蝴蝶,朱利安家就在丽莎的楼下,他家有很多蝴蝶的标本,还养了很多蝴蝶。丽莎独自一个人悄悄跟着朱利安上了路,朱利安本来不肯带她去的,丽莎为自己求情,说自己多寂寞,后来朱利安说她要懂规矩才可以跟他一起去。

他们长途跋涉的去抓那只蝴蝶。在路上丽莎闯了不少祸。年纪还小的她什么也不懂,不懂什么是“火灶”、“流星”……朱利安便告诉她。上山后,他们抓了一只蝴蝶,准备做成标本。晚上,他们把一块屏障挂起,在旁边挂了一个灯,蝴蝶来了,便可以看到蝴蝶的影子。而此时,丽莎的妈妈正四处登寻人启事。当他们看到了伊莎贝尔的时候,丽莎不小心把屏障弄倒了,蝴蝶飞走了。朱利安很生气,不让她进帐蓬睡觉,第二天,丽莎不见了。她掉进了一个随时可能崩塌的山洞里。朱利安只好报了警,而他自己切以拐骗儿童被抓走了。丽莎被救后,说明了一切,朱利安被放了出来。丽莎的妈妈也终于找到了丽莎,她也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

最后,朱利安家养的毛毛虫结下了茧,到了第六天,丽莎匆匆地赶到朱利安家,看虫子怎样变成蝴蝶,小青虫从茧钻出来,扇动着翅膀,飞到树藤上,小青虫慢慢展开翅膀,翅膀越变越漂亮。这只长大的蝴蝶刚好是他们要找的伊莎贝尔。最后他们把它放生了,让它获得自由。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母亲永远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一个母亲,她唯一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爱他的只有说出三个字,就是“我爱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