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7-13 14:36:05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一】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数学老师把昨天叫到的三位同学带到了餐厅,我们要自己动手为全校同学包饺子。

开始包饺子了,大家一拥而上,我终于在拥挤的`人群里抢到了一片饺子皮。生活老师给我放好了馅儿,我使劲儿把饺子皮捏在一起,没想到下面的皮却烂了。我没有办法,又赶紧把下面的捏好,可上面的皮却又烂了,就这样反反复复,我花了好半天时间才包好一个饺子,但这时别人已经把皮全拿完了。

我闲着没事干,看到碗里有许多面粉,就伸手抹了一下,看着手上一片雪白的面粉,再看看坐在椅子的同学,我忽然有了个坏坏的点子。我蹑手蹑脚走到同学面前说:“李云泽,我给你看个东西。”李云泽好奇地把头伸过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我就一巴掌抹在了他的脸上,他立马就像一个胖乎乎的雪人了。他被我出其不意的攻击惹怒了,眼睛里像是在冒火,大声说:“温嘉豪,我跟你没完!”说完,他也抹了一点儿面粉,准备反击。我看见情况不妙,二话不说,直接跑掉了。

最后几分钟时间,我们又拿了一大盘面皮,我开始用心包起饺子来。我轻轻的给馅儿披上了“被子”,然后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

真没想到,这包饺子比赛还真是乐趣多呀!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二】

我的家乡在富饶美丽、山青水秀的甘肃。当冬天刚刚离去,小草就开始吐芽了。鸟儿在树枝上唱着欢快的歌。我常常驻足聆听。

苹果树、梨树、李子树花团锦簇。草地上鲜花星罗棋布,身边柳絮飘舞。农民伯伯们忙碌着耕种,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一起玩小石子、木屑和土块。春天来到了。

夏天,万物进入了一个新的生长阶段。在庭院和草地上到处都可见鲜花怒放,其间蜜蜂采蜜、蝴蝶飞舞。不知名的昆虫到处吟唱、跳跃,我们常常喜欢捕捉它们并把它们装进小笼子里。我们也常常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一条小溪从山脚下流过,我们常常去里面捕捉小鱼,而每到雨后傍晚时分,溪边常能听到蛙声一片。另外我们也常常追逐牛、羊、马玩耍。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麦浪翻滚,果实压枝。庭院里到处挂满了玉米棒和辣椒,一派丰收的景象。晚秋,在清凉的秋风里大雁南飞。此时谷物入仓,牛羊肥壮。农民伯伯们把一年的丰收写在了脸上。

冬天是严酷的季节。早晨起来,推开窗门,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午饭后,我常常和妹妹一起去河边散步,嬉戏追逐,看着河里的野鸭来回游弋,冰雪将融,春天不远了。

我的家乡如此美丽,我爱我的家乡。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三】

去年冬天,在机缘巧合之下去了甘肃省博物馆。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历史类的博物馆。我们一行人刚到博物馆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庄严肃穆的博物馆大楼。博物馆可以参观的有三层楼,包括了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展、甘肃佛教艺术展等多个展厅。游览的时候我们没有请博物馆解说员,我们咨询的语音讲解自助服务后来也无疾而终。但后来有幸蹭到其他讲解员的解说,确实有不错的效果。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城市,曾经也是盛极一时。从精湛的马踏飞燕、色彩艳丽的玻璃莲花托展中似乎可以窥见一二;馆中魏晋丰富的壁画墓砖向后人生动的展示着当时人民的田园生活和家居生活;形象逼真的彩绘泥俑透露着当时社会的人情风貌和精湛卓越的手工技巧。

在游览完博物馆后,不禁感叹,博物馆真是一个集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相比学校教育,参观博物馆的第一感觉是自由,没有固定的参观顺序,没有一成不变的说教,可以自由的徜徉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并且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没有课业压力,参观什么藏品全凭兴趣爱好。所以这一整个过程完全是美与知识的享受。

我们一直在说“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博物馆的藏品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参观博物馆既是寻根寻源的的探索,也是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

博物馆教育是对历史的探寻、文化的传承,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比起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有许多优势。

首先博物馆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局限,以实物为媒介,能创设出更加直观和真实的教育情景,用强烈的视觉冲突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比起传统课堂上的说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发展。

其次,博物馆课程更具综合性,既有对历史的探寻,也有美与情感的享受。这就对于分科课程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博物馆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可以由工作人员讲解,可以讲解加动手制作,也可以模拟实地考察。多样的教育方式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使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四】

去年冬天,在机缘巧合之下去了甘肃省博物馆。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历史类的博物馆。我们一行人刚到博物馆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庄严肃穆的博物馆大楼。博物馆可以参观的有三层楼,包括了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展、甘肃佛教艺术展等多个展厅。游览的时候我们没有请博物馆解说员,我们咨询的语音讲解自助服务后来也无疾而终。但后来有幸蹭到其他讲解员的解说,确实有不错的效果。

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城市,曾经也是盛极一时。从精湛的马踏飞燕、色彩艳丽的玻璃莲花托展中似乎可以窥见一二;馆中魏晋丰富的壁画墓砖向后人生动的'展示着当时人民的田园生活和家居生活;形象逼真的彩绘泥俑透露着当时社会的人情风貌和精湛卓越的手工技巧。

在游览完博物馆后,不禁感叹,博物馆真是一个集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相比学校教育,参观博物馆的第一感觉是自由,没有固定的参观顺序,没有一成不变的说教,可以自由的徜徉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并且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没有课业压力,参观什么藏品全凭兴趣爱好。所以这一整个过程完全是美与知识的享受。

我们一直在说“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博物馆的藏品无一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参观博物馆既是寻根寻源的的探索,也是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

博物馆教育是对历史的探寻、文化的传承,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一种情感的熏陶。比起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有许多优势。

首先博物馆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局限,以实物为媒介,能创设出更加直观和真实的教育情景,用强烈的视觉冲突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比起传统课堂上的说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更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发展。

其次,博物馆课程更具综合性,既有对历史的探寻,也有美与情感的享受。这就对于分科课程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博物馆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可以由工作人员讲解,可以讲解加动手制作,也可以模拟实地考察。多样的教育方式既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使中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甘肃省大学生作文大赛【五】

刚进展厅就看到“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几个大字,我非常兴奋,情不自禁就迈开步子往里走。因为以前就非常向往走丝绸之路,之后也跟着司英春老师学习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司老师也提到她当时在“甘肃省博物馆”的所见,还带着我们一起画了汉砖,所以在进入博物馆之后,有一种再回顾学习的感觉。

进入博物馆内看到的展品大多是东汉,西汉的文物。看着这些文物,不仅仅被它们外形的大气、敦厚所吸引,更吸引我的还是文物上面刻画出或者展现出的生活的气息。

其中有一个汉代的“绢底平绣人像”,画面展现的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对话。男人上身向后倾,面带微笑双手向下前方托出,女子微胖,同样面带微笑左手叉腰,右手指向男人。两人的形态仿佛是在跳舞,细看还能看到女子有着长长的眼睫毛。各种细节都展现出汉代当时的文明,能够绢秀在布艺上,就又表现出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2000多年后的我们所向往的是一致的。我在这副画前我驻足了很久,越看又觉得有意思,越看越也觉得他们离我们并不远。

再有是“马踏飞燕”这件文物,也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一次见到真实的物品,比在书上看到的亲切多了,它实实在在的在我面前,仿佛是一段可以触碰的历史。当我从正前方观察它的时候,突然能理解马踏到飞燕时的感受,它为什么要张大嘴巴,为什么尾巴要翘的高高的,这些都不专家科学的力学之类的解释可以解释的。

从博物馆出来,我还意犹未尽,跟同伴约好回北京再去国博,再好好的去会一会“情人”们!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