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千年古镇作文(美丽的镇远古镇作文400字)

探访千年古镇作文(美丽的镇远古镇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5 04:57:40
探访千年古镇作文(美丽的镇远古镇作文400字)

探访千年古镇作文【一】

??千年古镇-西塘作文素材

着时,爸爸妈妈总算同意了。啊,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清晨的西塘古镇游客熙熙攘攘,面对着此情景,我的心也冷了一半。只好折回宾馆,先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大觉。

夕阳西下,许多游客都回去了,我沿着小路,走近古镇。一进镇,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跨过卧龙桥,信步在北栅街,河埠头,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夕阳从山头洒下来,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走过送子来凤桥便是烟雨长廊。延伸的长廊似乎走不到尽头,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感。漫步醉园街,无论是白墙灰砖还是红瓦黑檐都显出江南人家特有的风格。两旁是墨绿色的草坪,柳树轻柔横斜,瓜藤沿壁缠绕,闻着清香,“舔”着美景,我寻径而去。走累了,我找了块干净的石凳坐下来。河上,成双成对的白鹅寻寻觅觅,偶尔蜻蜓点水,泛出一个个水圈儿,打破了河面原有的平静。房外是青山,青山下有碧水,整个古镇仿佛一幅水墨画。

西塘的'特产也是闻名中外呀!比如说,豆腐花、臭豆腐、八珍糕、芡实糕等等。呵,特别是那个臭豆腐和芡实糕,一块一块金黄色的臭豆腐涂上一层辣椒酱,咬上一口,油酥酥的,臭里带香,味道好极了!游人们边走边吃,整个古镇尽是那诱人的香味.再说芡实糕,糕肉饱满松软,清爽可口,真让人馋涎欲滴呀。

到了西塘,晚饭后可千万别错过去乘一乘乌篷船。船上亮起了红灯笼,与岸边屋檐下的灯笼交相辉映,坐在乌篷船的船头,品着清茶,迎着凉风,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月光、灯光倒映水面,似点点火星点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河水因此增了暖色,真是“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转眼望去,碧空苍穹下,星星在对我微笑。清秀淡雅的月光勾画出小镇的安逸。我陶醉地依偎在夜幕之中……

探访千年古镇作文【二】

这是我和春第一次去陵园看望亡友。我们心情都有些沉重。一路上我们听了几首音乐,低低絮絮说了不少话。车驶入陵园,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清静,肃穆。天高云淡。苍翠整齐的柏树从山坡上铺下来,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墓碑寂寞地肃立着,掩映其中。徐来的罡风,吹乱了丹和春的发,也吹痛了我们的心。这里是怎样的一种寂寥啊,只有我们轻轻的脚步和林间的鸟儿偶尔打破一般的沉寂。

我捧着鲜花,一袭黑衣的现代的丹和身着旗袍古典的春走在前面。拾级而上。几年没来,这里的“长住人口”增加了许多。寿终正寝的老人、风华正茂的男女、鲜活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照片在碑上无声地看着我们的来临。心中感觉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沉重,我们把脚步放轻再放轻,唯恐打扰他们的宁静。

这么多人,可是我们今天来看的AN君在哪儿呢?

我们从坡底爬到坡顶,丹和春互相搀扶着,急切的寻找着,汗珠从她们的脸上滚落。目光所及之处,安息在片山坡上的人,这些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来过的人,曾经鲜活的人,如今只余一坯净土,一米见方的碑座,只有小小的墓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

“快看,AN在这儿!”丹第一个轻轻的叫出来。我们走过去,果然看见熟悉的'AN君在向我们微笑。我轻轻的把怀中的菊花放在他碑座的左边。AN君的墓碑很新很小很普通,前面整齐的摆放着一排酒盅,旁边还有一个空酒瓶。我和AN君交往不深,但知他是个才子,读过他的文字,欣赏他的文笔。知其也是性情中人,略知他喜欢喝酒。惺惺相惜,惜其怀才不遇,惜其英年早逝。丹和他交往多些,友情深些,曾在AN生病时去看过。春呢,是因为他在网上欣赏她的诗歌,引为知己,不意相见即成永诀。在得知AN病故的那天晚上,春一夜没睡,为他写了一首诗纪念他。

丹轻轻啜泣起来。我和春默然站立一旁。天地之间,此刻只剩微风。生之间,有花魂与鸟魂。春也开始涕泣。我把纸巾轻轻递给她们。春拿出为纪念AN写的诗,丹看看了,问我“有打火机吗?”“没有。”我轻轻说,“放在他面前吧!”我想,AN君若果地下有知,应该能看到的。

尔今去侬来祭,他年祭侬知是谁?!

想到这里,心中也非常感伤!我揿下快门,把这一刻定格在了我们的生命里。良久,我轻轻的说:“走吧!”我们缓缓离去,带着一种释然。

四周比初来时更加的寂静。那是一种让人的灵魂彻底安宁的静谧。“后,我也要永远留在这里。”我喃喃地说。“我也是。”丹说。

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路沉默着。也没放音乐。

探访千年古镇作文【三】

陌路上,花非花,木非木,千年魂,今安在?

当我生涩地走到历史的发端,我无从下手地埋着头。依稀听到了历史的低语,我抬头了。眼前一瞬间豁然开朗,似乎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历史,对我这个陌生人竟有这般神奇的力量,让我瞬间沉沦。

于是,我与历史结伴而行,开始了千年旅程。

站在春秋末年的历史长河边,孔子的忧虑和抱负历历在目。他的“仁”、“礼”为历史陈铺了一条继往开来的路,似乎确定了我们将要走过。我有些胆怯地在历史边缘徘徊,但也只旁观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之道,“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治国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的中庸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为学之道。于是发现,历史已摇摇起步。

刹那间,我随历史置身于烽烟四起的.三国战乱中。于是发现,原来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宽仁长厚的刘备,雄韬伟略的曹操,忠贞不二的关羽,儒雅的周瑜等等,共同充实着它。我不禁嘘唏着,曹操,虽说是乱世奸雄,使我服也。那“古今奸雄第一人”,演绎着为政者的种种性格:他拥有统治者的奸诈、残暴、自私、嫉妒,却也同时拥有封建政治家的延揽人才、纵横捭阖、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问远大的才能与品质。

终于,伴着历史辗转于帝制的尾端,遥望那演绎着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在那封建专制的腐朽年代,仍然上演着神圣的爱情。走进曹雪芹的“红楼”,于是发现,贾宝玉多情与自由,林黛玉的绝尘,薛宝钗的稳重,王熙凤的精明能干。似乎很美的爱情,也很独特的人,本该演绎着幸福的生活,却遭遇了封建官场浮沉的悲剧。悲剧的脉络让我注意了薛宝钗。在皇商家庭的她为自己打造封建淑女的仪态,和对不同的人自有一套不同的“社交”方式。平易近人,不端架子,这样的她本该是大家闺秀的模范,却成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为了“金玉良缘”那徒具形式的婚姻,走上了悲剧结局。我看到了历史沉痛的脸庞,我已无法思考,愿同历史悲伤。

在长河岸边,历史同我告别了。我知道,这是一个趋势,是一开始辗转至今的结果,因为得开始另一段新的历史了。思绪在千年的历史上,走过一段又一段的陌路。突然发现,原来一直不曾陌生。因为有千千万万人走过,留下了阵阵的清香,牵引你来到千年的末端,然后开始另一段千年之旅。有那豪情壮志,有那温雅婉约,有那悲伤逆流,有那愁思满怀。尘埃同归,淋漓尽致。

于是,陌路上,花非花,木非木,千年魂,今犹在。

探访千年古镇作文【四】

中国自古出人才,周馥家族人才济济,对我国有着重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探访周馥故里,体验周馥家风带来的文化熏陶。

周馥生活的那个村庄叫周村,现在也叫周馥村。

一进村口,便能看见周馥出外求学时跟妈妈告别的伫望亭。在外求学的周馥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的时候才能回来,周馥的母亲能不牵挂吗?周馥出门拜师虽对家有很多的不舍,却更希望求得知识。所以周馥的母亲伫望周馥“远从师,含泪别”最终,周馥不负众望,考上状元,挥笔写下“忆少年事”。

周村很大。在一个山坡上,我们能望见两个孩童在打水的情景,打水的孩童分别是周繇和周繁,后来两个人都进考取了进士。旁边是里湮窟,那里的水甘甜清透,是自然的山泉,是可以喝的。这里有景有路又有水,令看过的人都心生喜爱。

周馥的宗祠被誉为“中国20世纪建筑文化遗产”。虽然现在有些简陋,但仍能感受得到昔日的辉煌。中国建筑公司与中国文化公司在一根柱子上粘的荣誉徽章,闪耀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周馥宗祠前面的接官厅是四合院结构,中间是露天的。红色的瓦块,深红的柱子,接官厅里周馥和周学熙的画像赫然在目。谢老师给我们讲了周学熙小时候的`故事,真是又好笑,又引人深思。故事教我们“做人要理智”的道理,但对一些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是不可能讲得通的。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已经习惯把周村叫做周馥村。周馥村的文化遗产宝藏多得数不胜数。周馥家族世世代代,做了许多善举,比如修建万善桥,治理洪水等,他们谨记家规“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优秀的品德延续了6代人,创造了百年家风。谢校长说:“周馥家族每一代至少会出一位名人,他的家族之庞大、学识之广博甚至都可以自办一所大学了。周馥是东至的名人,也是中国历史人物中一颗闪耀的星星!”

离开周馥村庄,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周馥家族的优秀品德、求学精神、处事智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学习周馥精神,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长大后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给后代做好榜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