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故居作文600字(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作文)

叶挺故居作文600字(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05 06:07:56
叶挺故居作文600字(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作文)

叶挺故居作文600字【一】

您好!

我是来自您的家乡——归善县(1911年改名为惠阳县)第八小学的一位学生。我最近看了一本关于描写您一生的书:《叶挺传》,顿时,我对您起了敬仰之心!

您是中国人所敬仰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行了毕生的奋斗。您从小便不畏邪恶,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参加革命后,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驰骋疆场,威震敌胆,立下赫赫战功,功勋显著;在敌人的囚牢中,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您还在可怕的囚牢中创造了《囚歌》这首令世人敬佩的诗。五年又两个月,多么漫长啊!国民曾几次劝您投降,大摆酒宴。在物质和权力的诱惑下,您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真如那傲雪青松。我感到十分自豪,为中国,为共产党,为新四军能够拥有您这样一位好将军感到高兴,感到自豪。您一生光明磊落,坚强刚毅,热爱人民,忠诚于党,鞠躬尽瘁,而后已,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3月4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强烈要求下,你与其他的革命者出狱了。看到这里,我心里难免一阵高兴和欢喜:我们的好将军终于回来了!五年多的囚牢之灾终于了结了。自您出狱以来,不顾自己身体虚弱,主动向党要求分配工作给自己,经常参加重庆的各类集会与活动,只为了在中国实现真正的和平民主奔跑。我写到这里,心里很感动,那是应为您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4月8日,一个悲惨令人伤心的日子!您一家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黄齐生等人乘机前往延安。因天气恶劣,飞机不幸在山西兴县西茶山遇险焚毁,您以及机上全部人员都不幸遇难。我读到这里,心里有无限的无奈与惋惜,无奈的`是老天弄人,使中国失去了一位好将军,可谁又能掌握生呢?惋惜的是叶挺将军不能再为中国做出贡献,不能再为人民做出贡献。

全国哀悼,有很多悼词,悼诗:吴玉章撰写《痛悼》,您生前的老战友陈毅挥笔写下了一首长达100多行的长诗《哭叶军长希夷同志》;您生前至交郭沫若写下了一篇诗:《哭希夷》;甚至许多跟您素不相识的人都写下了悼词,这证明您的对人民来说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无可补偿的损失。我记得剧作家田汉写的一首诗:铁甲旧侣几奇男,但拯元元九甘,十二金牌双鬓雪,将军惆怅忆江南。(忆希夷先生)这写的何其之对呀!

您真是我国的骄傲!我对您十分敬仰!

祝:

流芳百世

叶挺故居作文600字【二】

首先介绍一下老蒋: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生于清朝末年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县)。国民 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 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国民 党政府总统等职务。1949年国 民党与共产党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1975年逝世于台湾的住所士林官邸内。

介绍完了,我们就要去与他一生紧紧相连的地方:国民 党的民国大杂院。一进外院,就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军人的气息,旁边摆着老式的吉普车、简陋的黄包车、威风的拖斗,正前面还有一个蒋介石骑马时候的雕像,他不像关羽那样威风凛凛,而是有一种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我还上去拍了张照呢!到了里面,这种军人的气息越来越强烈了,展台里放满了手 枪、滑膛枪、手 雷、步枪、军刀、照明弹、子弹四周就是那些以前的寝室、照片、家具。这次又得说说正中央了,上面摆着蒋介石穿军装的照片,下面摆两把豪华的椅子和一张小方桌,我和爸爸妈妈都合了张照。再往右拐,军人的气息依旧不减,右边是蒋介石制造的著名事件和开国元帅、将军照片,而左边是一个军 火库,有大炮、弹 药箱、各种子弹、高射炮等等,种类非常之多。咱们继续往前走,吸引你的肯定是左边的.大型家具,家具我不用多说,无非就是缝纫机、大便桶、婴儿车、椅子之类的东西,周围呢,就是蒋介石的各种照片、事迹。直走左拐,也不知道是谁设的孔子教学图(全是雕像),后面就越来越离谱了,是罗汉洞,里面可有八百罗汉呢!然后就是四大天王雕像、千手观音雕像、如来佛雕像,终于走出罗汉洞了,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游乐设施,有迫击炮打靶、鱼跃龙门、轨道车,我一次玩了个痛快,真开心啊!我们又走进了一间屋子,那里面有皇帝坐的地方,我还坐上去当了一回小皇帝呢!走出这间屋子,才知道要走了,由于是时间关系,就去了一下雪窦山就回去了。

蒋介石的故居是如此的吸引人,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古老历史魅力,如果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哦!

叶挺故居作文600字【三】

今天,我们去参观刘氏三兄弟的故居。刘氏故居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坐西朝东,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是一座普通的清末江南民居。

走进大门,院两侧的天竺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天竺是刘氏三兄弟的父亲刘宝珊亲手栽种的,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珊瑚珠似的小红豆点缀在绿叶丛中,为这儿添了几分高洁、幽雅。从它细弱而又倔强生存的枝干上,我似乎看到了刘氏三兄弟的影子。

迈过一道门槛,我进入了第一进序厅。正中墙上高挂一块匾额,上书“刘氏三杰,江阴之光”,仔细一看,还是冰心奶奶的亲笔题词呢!匾下是刘氏三兄弟的巨幅头像,他们都微微含笑,默默地注视着人们。这就是刘氏三兄弟:文学家刘半农,二胡演奏家刘天华,音乐家刘北茂。左右两侧的墙面上贴着他们的生平事迹概述,仔细一看,让人不由得啧啧赞叹。起初还以为刘氏故居土得掉渣的'我,一下子被三兄弟的杰出成就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折服,故居在我眼中也高大了许多。

正堂右侧是刘氏兄弟的父母刘宝珊夫妇的卧室,一张老式木床,几个已经掉漆的衣柜,一切都显得那么简陋。左侧便是刘家私塾,正面挂着孔子的画像,靠墙整齐地摆放着四张长条桌子,那是孩子的课桌。当年三兄弟和周围的孩子在他父亲的指导下,在这里读书、习字、对课,刻苦地学习着。虽然他们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但他们没有因此自卑、痛苦,而是执着追求、自强不息,真让人深深敬佩。

穿过中间的天井,我们踏着幽幽的青石路,走进故居的第二进,中间是思夏堂,是刘氏兄弟为了纪念他们的祖母——夏氏而题此名。思夏堂两侧分别是刘半农和刘天华的卧室,卧室不足十平方米,摆上几件简单的家具就显得很拥挤了。刘天华的卧室里还摆放着二胡、琵琶这些他时时演奏的乐器,是他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和琵琶,从民间推向了世界,《光明行》《良宵》等不朽名曲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

顺着青石路继续向前走,穿过“老井”“晒酱台”“厨房间”,我来到了刘氏三兄弟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小院儿——竹园中。那几枝细细的翠竹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显得小巧朴素,可这小园留下了刘氏兄弟多少童年快乐的记忆。难怪,刘半农用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千古传唱的诗作为世人讲述了这深深故乡情!

走出故居,回首遥望,《光明行》高亢激越的旋律仿佛在我胸中升腾,刘氏兄弟执着奋斗追求光明的精神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

叶挺故居作文600字【四】

我的家乡在江阴,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旅行家徐霞客,有教育家顾明远,有前新华社社长朱穆之……但我最敬仰的还是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今天,我们就怀着一股敬仰之情参观了他们的故居。

迈步走进故居的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丛百年天竺,虽然饱经风霜却依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据说,它们是刘氏三杰的父亲,刘宝珊先生亲手栽种的,每到秋天还会结出累累红果。看着看着,我禁想起了刘氏兄弟,他们多么像天竺呀!经过自己的奋力拼搏,获得巨大的成就。

看过了天竺,我踏进序厅,一下子就被墙上那八个大字“刘氏三杰,江阴之光”给吸引了过去,它们金光闪闪,刚劲有力,听老师说,那是冰心奶奶亲手题的呢!

我由序厅向左一转,便来到了当年刘氏兄弟读书的私塾。墙上的孔子像下整齐地排列四张课桌,桌上摆放着八只砚台。看着空空荡荡的桌椅,我仿佛回到了从前,我仿佛看到了学生们正在刘宝珊先生的带领下咿咿呀呀地读书,我又仿佛看到了学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练字,先生在讲台前讲解着运笔的要领……

接着,我从两棵桂花树下穿过,来到了刘天华的卧室,除了一般的陈设以外,里面还摆放着一顶蚊帐,关于这顶蚊帐,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有一次一个客人到了他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这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那位客人这才发现,刘天华先生坐在蚊帐里,不顾早已满头大汗,正刻苦练琴呢!刘天华练琴如此认真,也难怪他能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大音乐家!而顺着刘天华的卧室继续走,便是后院了,我们的参观也即将结束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