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考试一般会考的几种作文类型)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考试一般会考的几种作文类型)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0 17:40:18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考试一般会考的几种作文类型)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一】

前两天,妈妈从市场上买回来一只小乌龟,我高兴极了。

小乌龟的样子十分可爱。它的背上有一个坚硬的壳,壳被几条细细的纹路分割成一块块有规则的六角形,壳的颜色呈铝灰色,中间还夹杂一点绿色。它的肚皮是金黄色的,通过肚皮的颜色我猜测它应该出生时间不长。小乌龟长着一个三角形的脑袋和一条短短的尾巴,四只脚上长着尖尖的脚趾。小乌龟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圆鼓鼓的眼睛,前端有两个孔状的东西突出来,你一定以为那是小乌龟的嘴巴吧,错了,那是小乌龟的鼻子,藏在下面的才是小乌龟的嘴巴呢。小乌龟有时把头伸得很长,好像很威武的样子,但一遇到危险,就会迅速把头缩到硬壳下面,还真用上那个词——“缩头乌龟”。

小乌龟的饮食十分有趣。每次我都喂一些虫子给它吃,它一看见虫子就会迅速游过来,张开大口,一下子把虫子吞了进去。但小乌龟也比较挑剔,它一般都是吃活的虫子,虫子是不屑一顾的。

小乌龟比较讲究卫生。每天我都要给它换一次清水。如果盆里有食物残渣或者它的排泄物,它就会爬在盆里一动不动,就是你给他食物它也不一定会吃。但如果你给它换上清水,它马上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在盆里爬来爬去,好不快活。

小乌龟,你可爱、调皮,你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我非常喜欢你!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二】

1)笔记本。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2)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

3)卡片。好处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

4)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5)全文复印。重要读书材料,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复印编目分类留用。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三】

即。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也叫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四】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

1.1词性

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ge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change同样如此。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demands是名词,change是动词。

1.2名词(修饰语+名词

1.2.1复合名词或名词短语

(2an English teacher

此例在书面语中易引起歧义:(1一位教英语的老师。English teacher是一个复合名词。(2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师。English作为修饰语加在名词前构成名词短语。

1.2.2-ing+名词

(3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也产生了两种意思:(1驾驶飞机会是危险的。Flying是动名词。(2正在驾驶的飞机会有危险。Fling是现在分词,作形容词用。

1.3带有’s的名词所有格

(4This is his teacher’s book.

句子中teacher’s book可以是一个整体,即“教师用书”。但his teacher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即“他的老师”。所以此句产生了两个意思:(1这是他的教师用书。(2这是他老师的书。

1.4不定式动词短语

(5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此例也有两种含义:(1这只老虎太小以致于不能伤人。此意对tiger来说,是主动的动作。(2这只老虎太小了,还不能被。此意对tiger来说,是被动的动作。

1.5“及物动词+宾语”结构

(6I found Jim an experienced teacher.

及物动词found后面接了两个名词Jim和an experienced teacher。这句话有两个意思:(1我发现吉姆原来是一位有的老师。(2我为吉姆找到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1.6并列连词and

(7Tom and Lucy are married.

此句可理解为:(1汤姆和露西两个成了亲。其中and连接两个名词,构成一个简单句。(2汤姆和露西两个都已结婚。该句可看作一个并列句。

1.7悬挂式否定词not

(8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此句产生的两种意思为:(1他的目的不是吃。作此意讲时,is和not的关系紧密,可写作isn’t。(2他的目的是绝食。作此意讲时,not与to eat的关系紧密,形成“绝食”的含义。因此not是悬挂式的(即可以自由摆动。

1.8悬挂式代词

(9The man informed his brother that he should lose weight.

人称代词he位于两个名词the man和his brother之后,句意变得模糊:(1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自己应该减肥。人称代词he代指the man。(2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应该减肥。这时人称代词he代指his brother。

1.9悬挂式状语修饰成分

(10The people who saw the play frequently praised it.

这里的frequently很难说是修饰saw the play还是praised的,因为状语修饰成分是“悬挂的”,所以产生了两个意思:(1经常看戏的人们称赞了它。(2看了这出戏的人们频繁地称赞它。

1.10悬挂式定语修饰成分

(11Lily likes the vase on the table which she bought yesterday.

此句中的which she bought yesterday是定语从句,这个定语从句可认为是修饰vase,也可以认为是修饰table。也引起了歧义:(1莉莉喜欢放在桌子上的那个昨天买的花瓶。(2莉莉喜欢放在昨天买的桌子上的那个花瓶。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五】

许多研究语言中的歧义现象的学者都认为,我们说话和写文章都应力求“准确、简明、生动”,避免歧义。不过歧义也并不只有消极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歧义同样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在商业广告、政治宣传中,歧义都达到了很好的幽默诙谐的效果。本文从语法、词汇和语音的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的歧义类型。当然,有些提法还有待商榷(比如因“完全同形同音异义词”引起的词汇歧义,由“意义不同、但某些语法形式相同的词”引起的语音歧义等,以便进一步探讨。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六】

桂花鸭是南京的著名小吃,这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又因最好吃的鸭在桂花盛开的季节制作,所以又有桂花鸭的美称。

中秋节时,我和妈妈来到南京,就是为了尝一尝这驰名中外的.桂花鸭。

制作桂花鸭一点也不难,先准备一只光鸭,里外用盐擦匀;将料酒和桂花糖放入碗内调匀,将碗放入砂锅中,锅中注入半锅清水,再搁一个“井”字竹架,将鸭子放在架子上,盖上盖。先用旺火蒸1小时,后用小火蒸30分钟左右,一直蒸到香气扑鼻为止。开锅,取出大碗,将碗内余汁浇于鸭面上即可。

等了好久,服务员才端来一盘白嫩嫩、油光光的桂花鸭。

桂花鸭的样子也不赖,肉切得大小适中,白花花的鸭皮盖在又肥又嫩的鸭肉上,在鸭骨头上还有小块的、又香又脆的鸭脆骨,看了就让我垂涎三尺!

桂花鸭不仅样子好看,味道也是一流哦!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就往嘴里送,吃一口,肉嫩多汁,咸淡适中,香而不膻。让那无与伦比的味道在嘴中回荡,真是回味无穷啊!每一块鸭肉都又酥又嫩,里面不但有桂花的清香,还有鸭子的鲜美,不愧有“桂花鸭”的美誉。

蘸上桂花卤的桂花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那味道清香爽口,香鲜味美,真是鸭子中的极品啊!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的嘴巴是不是“蠢蠢欲动”了呢?那就快来南京吃最正宗的桂花鸭吧!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七】

①写背景,形态。这两部份可依需要而顺序对调.以映衬法写其背景,如写家人,就写家境;如写伟人,就写时代;如写学者,就写当时学术思潮等.以细叙法写其外在相貌。

②写个性,情感,思想等。描写人的情感,可用其语言,更可用其行事。例如朱自清的《背影》,藉其父亲在月台上困难地爬上爬下帮他买橘子,以描写父爱。

③记其特殊事件。如果是写自己的亲人或好朋友等,需记其与众不同之处,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之事。如果是记载伟人,需记载其伟大之事。如果是记载某一平凡人的特殊事件,则应特别重视该特殊事件的描写,甚至可忽略其余与该特殊事件无关的部份。

④记叙多人,宜分主客。多用映衬法,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考试通常会考什么类型的作文【八】

[1]Lyons,J.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2]Saeed,J.I.Semantics[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 Itd,1997.

[3]陈汉生.基础英语中的几种歧义现象[J].外国语,1994,(4:72-74.

[4]侯国金.英语语言学精要回答与指南[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5]胡壮麟,刘润清,李延福.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修订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7]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8]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9]周立人.英语歧义类例论析[J].国外外语教学,1997,(1:1-7.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