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四年级下册游西溪湿地500字作文)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四年级下册游西溪湿地500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5-30 14:41:03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四年级下册游西溪湿地500字作文)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一】

西溪湿地,是世界罕见的地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冷并称为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集地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令我非常兴奋的是,在“五一”假里,我去了西溪湿地博物馆。

一进西溪湿地博物馆的大门就仿佛进入了大自然的森林里。里面到处摆满了动物的模型,真是栩栩如生啊!刚好这段时间展出恐龙化石,我们看着那些古老的化石,仿佛已经回到了恐龙的世界似地,有说不出的趣味。接下来我们去了解了西溪湿地的历史,看着那些蓑衣和劳动用的工具,真想象不出他们是如何用手工做出那样精细的东西的。之后,我们又顺着馆部中心的旋转楼梯往下走,梯的一侧挂着各种照片,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在走下楼梯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整个博物馆的屋顶,它是由两根粗铁丝相互交叉,在空处搭上厚厚的玻璃组成的,真是妙不可言。

走进湿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又高又大的土黄色芦苇,这些芦苇至少有两个叔叔那么高,看得我目瞪口呆,湿地的芦苇长得真是生机勃勃啊!走着走着,一丛紫红色的小草“平躺”在大地上,它的颜色娇艳,身体优美,看起来像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是什么草啊?哦!原来是紫海棠呀!真是太神奇了!我们边走边看风景,微风从旁边的湖上吹来,让我们神清气爽,湖水清澈见底,岸上的奇花异草和清澈的湖水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画。

我们走到了旋转楼梯的最底部,那里放着一块让人赞不绝口的古代大石头,若是不走近,你根本认不出那些栩栩如生、尘埃累累的石头是用泡沫做的,我们也是走近了才发现的。再看看那几个庞然大物,真是会让你浮想联翩……

西溪之重,重在生态。为加强生态保护,在湿地内设置了费家搪,虾龙滩,朝天幕羡三大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入口处设湿地科普展示馆,园区内有三个生物修复池和一块湿地生态观赏区。

我们的西溪湿地之旅就这样结束了,从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知识,例如:湿地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等等。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二】

刚进入大门,几个月前的花朝节牌子仍未摘下,而花仍有几朵绽开,黄黄的,小小的,簇拥在一起,一看还以为是精致的巨大花朵。而那个往日郁郁葱葱的花柱只剩下几株小草。

往里深入,曾经抓鱼的小泥滩长上了一丛丛芦苇,它们不知何时已绽开花朵,黄黄的,嫩嫩的,而花蕾中燃烧的火红色让人到它的内柔外刚,底下的花茎是墨绿的,残留着一片片枯叶。一旁的荷花却仍有绽放,在杭城“独特”的日光下依然微笑,那白里微微透红的颜色,清新脱俗,不像在西湖看到的荷花,红的\'热情。我擦擦汗,往前缓步走去,这往日人山人海的湿地只剩下大片的绿和零星的五彩缤纷,可这片绿却不显得空洞,在烈日下有嫩绿的与浅绿纵横交叉,翻翻草丛,一股鲜艳的色彩羞羞地冒出来,别有一番风趣。而在树荫下,深绿似乎笼罩这世界,走两步又投入烈日的怀抱。

走着走着,我来到一个小亭,正如西湖边的小亭一样平凡普通。不过这条路却到头了。走进凉亭,忽然瞟见了两丛小树间悄悄延伸过去一条弯弯的石板路,我不禁感到叹: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西溪湿地原来如此美丽!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三】

今天翻开我小时候的相册,随手拿起一张照片。哎!我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西溪湿地。

第一次游西溪的情景浮现眼前。记得那是一个星期日的早上,我们9点就到了西溪湿地。一幅如诗如画的水村田园风光,就慢慢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西溪湿地果然名不虚传,放眼望去,水绿如蓝,鲜花开的如火如荼,远的青山,近的溪水,丝毫没有尘世间的一点喧哗。岸上的柳树,樟树,梅树,柿子树。柿子树上结满了又圆又大的果实,红得像灯笼一般。元宝树上挂满了元宝状的花串,既漂亮有喜庆。看着这硕果累累的.景象,不自觉的微笑,心情喜悦。绿叶肥大的桑树、竹、芦苇等各色亚热带植物,深深浅浅,层层叠叠。水面上点缀着一些凤眼莲、青萍、绿荷……看我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朗润的花、果、草的香甜气息,微风抚来,香气沁人心脾。

绕着沿水环堤的小径一路而行,停伫在古朴的小桥上,波光摇曳,竹林茅舍,烟树人家,让我心生宁静和喜悦。

走过小石桥就到了渔村,这里的房子就更别有一番风味了。白墙黛瓦,纯洁的墙,配上恨的瓦,真的是非常协调的搭配,房子傍依这小溪。小溪边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船。一条船上还站着一个渔夫,由于刚下过雨,都还披着蓑戴着笠,船上的鱼篓里还有几条小鱼。一幅捕鱼而归的收获场景。房舍上炊烟袅袅升起,是农家在烧晚饭了。炊烟慢慢在弥漫、升腾,俨然一幅烟树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天色已晚。这时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也该回去了。依依不舍的走出西溪,我还陶醉在,西溪的美景中。

放下手中的照片,西溪的那些树,那些花,那些水,那些竹子。都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这些都深深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四】

西溪湿地是国家公园,在杭州的西面。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西溪湿地里的迎春花和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小野花都开了,梅花也绽开了笑脸。那里的西溪梅粉红粉红的,还是梅中极品呢!每年初春游客们都从四面八方而来,拍照留念这些美丽的梅花。

夏天,莺歌燕舞,树木长得茂盛,知了在枝头不停的叫着,到处哇鸣悠扬,小朋友们有的在河里游泳,有的在石缝里摸小鱼、小虾,他们都非常快活。末夏,好吃的菱角成熟了,一个个都漂在平静的湖面上。

秋天,当然就是柿子了,一个个像小灯笼一样。注意品种有火柿、盆柿、方柿三个载培种,但吃法各异。金秋时节,九十月份,是品尝柿子的好时机,人们都特地赶来亲自采摘和品尝正宗的五常柿子,西溪湿地里热闹极了!

冬天,天上飘着雪,地上的雪又松有软,像给大地披上一层白衣。这时的西溪湿地白茫茫的。那里一片片的芦苇荡,只见草长云低、风吹波皱,芦花漫天。

西溪湿地的一年四季真美啊!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五】

这几天我一直闷在家里,今天我终于可以在这喧闹的环境中放风心情,我们一家要到国家自然公园西溪湿地享受野外的乐趣。

一走进湿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水潭,一丛丛的树木,小路边各种野草、野花随处可见。有红的、黄的、蓝的……照亮了我们的眼睛。再走进一些,看见一棵棵大树上结满了一个个火红火红的柿子,远远望去,就象一个个小红灯笼。一阵惬意的秋风吹来,我闻到了柿子的香味,空气中也夹带着甜甜的味道,耳边时儿从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叫,两三只美丽的蝴蝶在我们身边翩翩起舞,一会儿落在我们身上,一会儿落入了花草中。我们静静地走在用小石子铺成的\'小路上,脚边那些野花,虽然那么不起眼,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欣喜,路边的芦苇草随风摆动着,各种水生植物随处可见。

我们来到了深潭口,上了一只摇撸船,我们坐在上面,船儿摇摇摆摆,坐在那里分外舒服,让人心旷神怡。一阵甜甜的秋风吹来,河面上泛起一片波纹,看着两岸的风景慢慢从我眼前移过,我仿佛在诗画中漫游。我忽然看到远处两只美丽的白鹭浮在幽静的河面上,一会儿功夫,它们轻轻地飞上空中,那优美的身影仿佛在象我们展示西溪湿地的美丽。

在这里,我不仅闻到了秋的气息,看到了秋的景象,还学到了一些知识呢。西溪湿地真是一个自然、幽静、美丽于一体的好地方。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六】

湿地公园的景色不错,有柳树、有青草,还有小鸟……

春天,春风吹拂着柳树,轻轻摆动,鸟儿从南方赶来,也在为春天的到来祝贺。在美丽的湖面上,有几只浅黄色的小鸭子在快乐的嬉戏,荡起了一波波浪花,涌向远处……

夏天,公园里面的树林就成了乘凉的好地方。因为树林里面的枝叶很是茂盛,林荫遍地,又有微风吹过,所以很是凉快。走出树林,在湖畔的凉亭里坐下,你会听到一场鸟儿的音乐会,欢快的旋律陪伴着你。

秋天,天空高远了许多,公园里面的树叶也变得五颜六色,但缺少了鸟儿们美妙的歌声,不再那么热闹了,真个世界都安静了许多。

冬天,树上边的光秃秃的,但是树下的小草却还是笔直的立着,像是一队队坚强的战士。不怕冷的小鸟还在跳上跳下的唱着歌,很是欢快。

湿地公园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这儿是鸟儿们的天堂,也是我们休息的好地方,我喜欢它!

西溪湿地的玩耍作文【七】

西溪湿地是一幅景色宜人的画卷;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是一个彩虹般绚烂的仙境。

西溪湿地不仅景色优美,还笼罩着一层悠久的文化,那就是西溪湿地博物馆,一个徘徊着文化的书卷;一个弥漫着历史的书阁。还有许多高科技的物品,不仅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知识,还能切身体验实践科技的快速发展等等。

跟随着小鸟唱出的旋律,我们来到了西溪湿地博物馆。刚进门,就看到一块高高的水泥墙,上面有许多游动的小鱼,那是用光印出来的,在水泥墙上显得格外清晰。来到湿地博物馆内,第一眼就看到了一间比教室小几平方米的,像电影院似的小屋子,里面的墙上印着西溪湿地的文化短片,后面还有几个整洁精致的小凳子,那几个小凳子好像在向我们召唤着:“喂!快来看看,了解下我们西溪湿地的文化吧!”

接着,我们从鱼皮做的蓑衣,稻草编织的凉草鞋……欣赏到手摸的资料器,和放大镜的播放器,真是从古代穿越到了现代啊!我深深地感到现代科学发展真是飞速啊!

接着,我们又看到了许多野生动物的活化石和仿真像,真是栩栩如生,我仿佛融入,进了大自然……

在西溪湿地博物馆,我学到了无穷的知识,畅游在高科技之中,真的是感受深刻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