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00字15篇)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00字15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08 16:05:41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00字15篇)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一】

以前对宋家三姐妹只是浅层次的了解,只知道是三位很厉害的女性,对宋美龄的影响最为深刻,看完这本书后,看到她们的父亲查理在对家庭的教育和方式非常具有前瞻性,影响最深刻的是对小孩解放天性的支持,包括他们的母亲在文化素养上的培养,完全脱离了旧社会的规矩,造就了孩子们长大后的开放、先进的思想。

宋查理开明的西方现代思想,倪桂珍善良,温柔,田园牧歌式的家庭教育,优越的家庭条件造就了宋氏六人的传奇人生。

本书讲述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的成长故事,她们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对社会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如此优秀的三姐妹,得力于父亲宋耀如和母亲倪桂珍从小对她们的教育。在宋氏家庭中,一直充满着民主气氛、宗教色彩、艺术精神和田园牧歌式的宁静。

宋霭龄天生的企业家;宋庆龄天生的政治家;宋美龄天生的外交家。

这一切都离不开宋查理和倪桂珍的用心栽培和无心插柳。

在宋氏家族中,父亲宋查理和母亲倪桂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信仰老子的“无为而治”和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教育。教育孩子要自食、自立、自信、自强,树立男女都一样的平等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

在既有基督教严格的生活秩序,又有和谐、欢乐和诗意的家庭气氛里,人各有志,霭龄继承了父亲了唱歌,庆龄继承了母亲的弹琴,而美龄学会了跳舞、作画,这种选择也影响了她们日后的性格,一个爱财,一个爱国,一个爱权。她们也拥有了不同的人生,大姐宋霭龄联姻山西首富孔祥熙,善于积才,富甲天下。宋庆龄嫁给孙中山,成为国母,爱国爱民,万民敬仰。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在整个政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唱歌使霭龄泼辣,跳舞使美龄活泼,而弹琴则使庆龄内向深沉。这种性格又使她们在动乱的社会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若摒弃阶级斗争的观念,她们无疑都是事业的成功者。

在穿戴上,美龄喜红,红给人热情之感;庆龄喜绿,绿给人自然之意;霭龄喜蓝,蓝给人朴实高洁之魅力。在发型上,美龄烫发偏洋,庆龄挽髻偏中,而大姐霭龄则不中不洋,十分随意。

如果说这三位夫人嫁得好,不如说三位宋氏夫人本身就很优秀。宋家三姐妹的能力和才识及魄力均不可小觑,她们思想先进,自由独立,并不被历史浪潮的动乱所裹挟,在那样的年代,这三位女性柔中带刚的个性,无不让人尊重与敬佩!

三个姊妹花,在中国近代民国史上各领风。同时,因为政治意见的分歧,骨肉亲情和个人政治发展道路冲突夹杂其间,家国情感纠缠,三姐妹分分合合,书写着每个人不同的传奇人生。

民国时期,乱世岁月,宋氏姐妹,用她们的美丽和智慧书写了各自的传奇历史。

宋氏三姐妹身为女人:一个雍容华贵,一个简单朴实,一个娇美灵动;从才华上看:一个精明狭隘,一个聪慧沉稳,一个才思敏捷敢于冒险;从政治立场上看:一个寓政治为谋财,一个立政治为爱国,一个玩政治为谋权;从最终归宿看:一个归隐他乡而终寂,一个为历代世人所敬仰,一个为国功与害各有千秋。

乱世风云,最耀眼最优秀的姐妹组合,客观翔实,感谢作者的精彩呈现!

风华不过百年,但仍是历史浓墨重彩记载的重要时代人物。宋氏三姐妹是世人眼中璀璨的明星,是女性心目中的楷模和偶像。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二】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

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三】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了。

玉帝知道以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中国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四】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民间生活中的第一位。旧时每年小年,家家户户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来代替旧的:约莫16开纸张大小,上部绘一座宫殿,书“广德宫”,中间为神像,像下有五个小孩捧铜钱、元宝,寓意“五子登科”“招财进宝”,左右联为“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祭灶神的贡品不需鸡鸭鱼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 让灶神尝点儿甜头,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还给灶王爷的坐骑准备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五】

本书记录了宋氏三姐妹一生的美丽与哀愁,让人惊叹,羡慕与惋惜!

宋氏三姐妹的个人成长史、奋斗史、成功史,本书披露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一生的风雨历程,尤其详细地记录了她们的婚姻经历在山河飘零的民国时期,她们代表了中国时代女性的不同选择与归宿。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民国时代女性,因着她们独特的魅力和她们不凡的婚姻,成为几十年来盛传不衰的历史。宋氏三姐妹的人生理想差别是如此之大,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信仰又好强,她们为自己的信仰奋斗终身。

大姐宋霭龄信仰金钱。如果放到今天,她很可能就是驰骋华尔街的女高管,专心致志地打造自己的金钱帝国。而在民国,她的投资策略依然可以写成一本商业教材。

二姐宋庆龄信仰正义。她把自己的爱国之心终身许给了孙中山,这个个头不高但是精神世界格外强大的男人,也给了他的三民主义。为此她选择了一条艰辛而又伟大的道路,孤独前行。

小妹宋美龄信仰权力。她喜好权力,一如她喜爱表演,喜爱在镁光灯下生活。她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由于受到自身的局限,x终和夫君蒋介石一道落败。

本书丰富而翔实地揭露了宋氏三姐妹的一生,语言幽默又不失真情,能够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迅速揭开历史的面纱,去探察一个权贵家族在民国的飘摇河山中,所起到的雷霆之力。从三个女人的万种风情中,了解民国历史的风风雨雨。

三姐妹中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宋霭龄最终嫁给了世俗的富贵;宋庆龄嫁给了崇高的理想;宋美龄嫁给了现实的权力。

活在革命时期,即使出生名门,很多事也是身不由己。

一样的水养百样的人,虽然生活在一起,接受的教育也相同,但三姐妹的性格不同却可以改变她们的命运。爱钱也好、爱国也好、爱权也罢,虽各有目标,彼此有矛盾,政治立场也不同到最后还是有亲情牵绊,那样的不凡却又平凡。

与陈廷一版本的相比,我比较喜欢陈达萌所写的本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万种人,晓万般事。前尘逐旧梦,余生沐晚风。

天寒气静,愿安心读书,好好保重。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六】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

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宋氏的由来500字作文【七】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是公历元月一日。然而提起元旦节的来历,那就有些源远流长了。

中国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3]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