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小学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小学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03 16:29:55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小学阅读题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一】

在排比概括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例子时,可以概括摘取生活中或新闻报道中的事件的实例,可以概述作文题本身所提供的材料,用“由此我想到……”“它给我这样的`启示……”“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这些事例难道它们不正在向我们诉说……吗?”等等句式,引出中心论点,做到开门见山、高屋建瓴、旗帜鲜明,发挥其提起一纲而振起全文的作用。

例:未来就在你脚下,只要你坚持前行,便有那一步又一步的辉煌。欧姆从小在父亲的制锁作坊里练出一双巧手,后来在一所中学教书,一直忙于教学工作,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导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欧姆定律。然而这一欧姆为之付出了十年心的研究成果公布后,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重视,反而受到一些人的怀疑甚至攻击。在德国只有少数科学家承认欧姆定律,其中有位叫施威格的给了欧姆很大支持,为欧姆发表论文,并写信给欧姆:“请你相信,在乌云和尘埃后面的真理之光最终会透射出来,并含笑驱散它们。”英国皇家学会1841年授予欧姆以开普勒奖章,这是当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从此欧姆的工作才得到了普遍承认。

自信是成功的催化剂,是开启人生和未知世界大门的金钥匙。欧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就能把成功必须的事情坚持下来。

讲析:

段首:以“未来就在你脚下,只要你坚持前行,便有那一步又一步的辉煌。”领起分论点。

中间:以欧姆研究“欧姆定律”为例论证。

过渡段:分析论据论证了论点。

在写作中,过渡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克服文章结构不清晰、条理混乱、中心不明确、叙事啰嗦的毛病。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二】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三】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

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5、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6、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四】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五】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

6、不能。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六】

文章的内容是一步步发展的,前边讲过的内容,后边荷必要交代一下》后面要说的内容,前面诟要提一下,这种前后内容的联系叫“照应”。常见的有前后照应,首堪照应和文题照应。

1、前后照应。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唤和照应。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

2、首尾照应。指文窜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街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Ifll答;或开头flP发悄怀,结尾深化主题。

文题照应。这是指文帘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壁。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七】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小学阅读理解和写作文技巧和方法【八】

例:那是一个落叶满地的秋天。在校运会上,我参加了400米比赛项目,这是我的优势项,第一没有悬念一定是我的。比赛开始,我一路领先,但在最后一个弯道上我的脚扭伤了。脚部的剧痛一下子打蒙了我,我不能赢了,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刘伟,站起来!胜利一定是你的!”看台上响起了班主任亲切的呼唤。我站起来,不再理会脚痛,往前方终点冲去。

啊!老师,我至今还记得您大喊“站起来!”时的神情,那是鼓励与希望。“站起来!”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是为达到目的而努力的动力。

讲析:

段首:那是一个落叶满地的秋天。(这是用写景作过渡,给故事发生设置了一个美的情境。)

中间叙事。

用独立的段落作总结过渡。点明中心,扣紧题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