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高考满分作文有批注和点评)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高考满分作文有批注和点评)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5 08:50:48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高考满分作文有批注和点评)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一】

一语中的——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

标题清楚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够迅速透过所提供的材料的表象发现照片的本质,即“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它的功能在于记忆和记录。

文章以辩证的眼光,指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技术并不重要,量多量少也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拍摄者应“用心体验”和“用心记录”生活,这才是拍照的\'真正目的。只要用心观察和记录,就能够“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文章内容完全符合题意,而且立意颇为深刻。作者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举了一正一反两个生动事例,来印证自己对拍照“真正目的”的领悟过程。文中多次出现“用心”一词,紧扣标题。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并有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文面整洁。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二】

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三】

风过,叶落。翩翩黄叶飘然而下,化作泥土,以期滋养大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古落叶归根,滋养大地,生命的终结便在于此,为绿树提供养料……这便是落叶的使命,亦是叶一生的结点。

叶过无痕,我亦不曾对那随处可见但翠绿盎然的叶施以关注。直至那日,忽忆花边叶,难得注意起叶来……

满树的绿叶,春意盎然,那翠绿如青春的色彩,为绿树祖国装点光彩,每片叶皆各有千秋,形态各异。独一无二的它们在树枝间伸展、招摇,迎接春天,欢迎它们生命的巅峰。

风过,满树翠绿随风摆动,清脆的声音与诱人的青翠成了我的世界中唯一的色彩与声音……直至,叶落……几片枯黄的叶子飘然而下,姿态优美地去拥抱大地,却无从掩盖其之苍老,它们便用尽生命去大地长眠……土地上不知何时飘落的黄叶正静静腐烂着,经脉间隐约可见它们身前的英姿……它们正用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去回报大树,去滋养那些年轻美丽的新一代……

那一瞬间,我受到了深深地触动——落叶归根,滋养大树,哺育新一代,我们的老一代人亦何偿不是如此呢?随着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的成长,那些老一代的人亦在逐渐老去。他们又何偿不如枯叶一般,用最后一点微小的生命之火去装点我们的祖国,去哺育我们这些小一辈呢?

生命无常,自古谁能无?区别不过是你对社会的贡献不同罢了。我们的生命源于何处,自当结于何处,必当用那最后的,微小亦是巨大的生命之火,去点亮祖国,去装点祖国的万里江山!

正当青春的我们,还未到那用尽生命去回报社会、祖国的时候,却亦需努力成长,用着年轻的生命为祖国增添光彩与活力,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让祖国变得更加美好!

落叶翩翩,飘然而下;滋养绿树,哺育绿叶……落叶有落叶的使命,我们亦有我们的使命,我们定当不负老一辈的期望,为祖国的发展、为祖国建设用尽全力!

落叶,翩翩……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四】

在万千的世界中,大自然是我们以及万物的母亲,她孕育我们,同时也教导我们,给予我们提示,让我们悟出人生的真谛。“母亲”总在用自己创造的一些事物来试图让我们去思考,悟出道理。

一个泛黄的秋天,枫叶从树上落下,在风中跳着最后一只离别的舞,向树呼喊着永别。之后遍缓缓的落在冰凉的土地上,经过雪与风雨的洗礼,幻化作泥,回归树根,为树根提供茁壮的养料。

落叶归根,在亡的来临时,回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出生地,回归故乡,报答故乡,是何其幸福与快乐。游子在四方游历,游览过万水千山,经历过风霜的劈打。最终到衰老时,无论如何,就算去,遗体都要回归到故乡的土地,也许这样灵魂才会得到安息吧,只因它回到了起点,也是终点,那里的气息勾起你千丝万缕的乡愁。

风起风落间,一片落叶在空中飞舞,是那么轻盈,飘逸,它在奉献,它在感恩。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茫茫的人海中有这样一个典范,具有像落叶般的袁隆平,曾被世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就在当年人民处于饥饿的挣扎中,为了救人民于水火的困境之中,他一边教书一边开始了他不息的奋斗。“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他,出没于田间,虽默默无闻,心却怀雄心壮志,为了那一个梦想,他用自己流不尽的汗水,用不完的智慧去实践,终于有了成就,圆了梦想。就是为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的饥饿之中这一雄心壮志,使他誉满天下。然而他却抛弃了功名利禄,一如既往地出没于田野间,就算你看到了,还以为他是个农民大叔呢,却是真正的高手。他遵守自己为社会奉献而奋斗不息饿原则。

蜡烛有情,于是她能垂泪;杨柳有义,于是她能低头沉思;百花有心,于是它们在阳光里飘出青春深处的芳馨。落叶有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把自己奉献给创造自己的树木。袁隆平不也是位为人民奉献,付出,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伟人吗?何其神圣,何其伟大。大自然总在无息之间提示着我们。只是需要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向外面望望,去观察,去感悟,去感动。去打开它吧~!如落叶一样感人的故事在大自然中甚多,去被它们感动,久久的感动吧。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五】

赏析人:胡家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

高考评卷在内容方面以“切题”为第一考察点,本文围绕“常识”这一主题词作文,对“常识”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作者从“易有三训”开始,导引出“常识”的三种境界。然后从如何应用“常识”的三种境界,分别论述对于“常识”,要知之,要行之,要思之,层层深入。相对于众多考生对于“常识”的平面理解,该考生的理解深刻程度是要高人一筹的。

在表达方面,本文论证技巧运用娴熟,把丰富的材料信手拈来,运用到文章中去,论据的使用精而恰当。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互相照应,浑然一体。文章语言流畅,且略带古典气息。说这是一篇有一定文化含量的高考作文,实为不过。

当然,本文也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运用古语时,记得不够准确。例如:“老子曰:‘大象若希’”应为“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希形。”还有“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原文来自《大学》,应为:“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考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致记得古籍的意思,尽管引用还不够准确,但瑕不掩瑜,作者的阅读视野、文化底蕴还是值得肯定,值得学习的。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六】

我趴在窗口,心中满是落寞,望着远处的山林,还有那随风飘落的落叶,我感慨道,秋,来了。泪,无声的划过,划过脸颊,划过发梢,划过心田。雨,像舞动的小精灵,缓缓的落下,眼前又出现我们一起玩乐的情景,我向门外疯跑出去,跑过那片树林,跑到你的心中。

题记

四季轮回,秋,又来了。抬头仰望天空,雁群飞过,不离不弃,多美。可惜,这种美不会在我身上灵验,因为,我们不是同一世界的人,我们的心,有着无边的距离。

记得吗?我们的相识就在这个季节,就在这片树林,就在这个地方,记住我们许下的`承诺,我永远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那是一个秋雨兮兮的天气,我又坐在了那个大树下,倚着树干,凝视着远方,无视身上的雨水,突然,头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把伞,我抬头望去,看着陌生的你虎着脸,蹲下身说:‘喂,淋雨会生病的,快回家去吧。’我诧异地望着你这个假小子,摇了摇头说:\'不,雨是最圣洁的,它可以冲洗掉秽物,还有生活中的不开心我喜欢淋雨。’而你则赌气似的扔掉雨伞说:‘是吗?那我们一起吧。’于是便坐到我身旁。一会儿后,雨停了,

‘嗯?雨停了你叫什么名字啊?你也喜欢淋雨?’我惊奇的望着这个假小子。‘嗯?是啊,拜你所赐啊。’你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我?是吗?那你可得谢谢我啊?’‘你这个丫头,我们做好朋友吧、’我抬起头,对上了你那双真诚的眼,点点头说;‘好啊,不过,你是男是女啊?’我看见你的脸一阵白一阵红,便知道大事不好,向远处跑去,无奈的是还没跑几步,便被你捉住,吃了一顿爆炒栗子。我捂着头,与你倚在树干上,一会后,你说;‘嘻嘻,我是男的。’你转过头来,看着我一脸不信的样子,自以为是的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啊?’人家知道自己长得帅的了啦。’我哈哈大笑;‘是啊,向蟋蟀啊。’你像是没听到似的还是怎么的,望着远处喃喃道;‘好久没怎么开心过了·····’就这样沉默了一会儿,天黑了,我们相是约定过似的,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向远处走去,第二天,又在同一地方嬉戏玩乐。日子过得好快,一个月后,你说你要走了,还说你会回来的,我说我会等你回来,抢你的零食之类的一大堆傻话,你还是走了。

我抱着我们共同取下名字的小傻,也就是一个胖嘟嘟的小猪,坐在那片树林下,等你回来·····

我向远方的落叶走去,拾起,你就如这片落叶,我会把你珍藏到回忆里。

高考优秀作文有赏析和旁批【七】

瓦楞,青石板,落叶,堆砌起我童年的影像,构筑起我心中的天堂。

从前,我和你家,后门连着前门,中间那条小巷,便是我们最自由的地方。依稀只记得青石板很滑,就算不是下雨天也不见干,那时的我们还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是赤脚滑还是穿鞋滑。可能是贪玩的缘故,我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赤脚很好走。

从此我们来回小巷便拎了拖鞋打赤脚,冬天倒没有试过,反正夏天踩上去是很凉爽的。小巷挺窄,但两边房屋也都不高,头顶上的天空也还算开阔。夏夜,曾经的我们还将凉席拖到屋外,铺在巷中,两人躺在席上看月亮、数星星,屋檐上的黑猫迈着高傲的步伐。

我指着斜对面一家翘起的瓦楞,问道:“你说,这像不像老鹰?”你“嗯”了一声,问:“老鹰吃猫不?”我下意识环顾四周,猛然发现,黑暗中那幽幽的眸子不知何时从屋檐上“飞”下,转眼到了离我很近的地方,幽绿的光吓了我一大跳。你站起来凶狠地一跺脚,那猫一溜烟钻进了苍茫的夜色中,你说:“别怕,它要再来,我变成狗狗咬它!”但是因为我生性胆小,后来也就没再“月夜枕席乘凉”了,这一段也算是美好的回忆吧。

你陪伴了我四个秋天,在最后一个秋天,你告诉我:你以后不住在这个城市里了,爸爸妈妈要带你去他们身边。那年的秋天,似也来得特别早,一阵冷空气后,隔壁院子里一棵据说很老很传奇的树上的叶子不再像先前黄叶只是稀稀拉拉的样子了。一夜的秋雨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我迷迷蒙蒙地半夜起来看窗外,你家窗子还亮着,便再也睡不着。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没有跟你好好地道别。你恐怕会生气的吧,我没去见你,没去送你,你会认为我在赌气吧。

其实不是,我无意睡过了时间,你故意不想惊扰我,你只是想悄然而去,就像四年前你来一样。只是现在,我才懂。你就像这叶,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只是我没想到,从你身上汲取了那么多欢乐。那天早上,我捧起一堆落叶,捏紧,原以为焦黄的树叶很轻易就会碎,可是,没有,如此坚韧,离开了母体,竟然变得更坚强了。我希望你也是。

你走了,留下了一地的黄叶,层层的树叶在风中摇啊摇,每片叶子上都印着我们的过往,在这如此多的回忆,终究,叶还是要落的,仍是会“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但我知道,你给我的回忆,会伴着这条落叶巷馨香永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