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王勃的作文600字(对王勃的评价800字作文)

写王勃的作文600字(对王勃的评价800字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7-18 21:43:29
写王勃的作文600字(对王勃的评价800字作文)

写王勃的作文600字【一】

“你带着雷电的气息,必将与长风同行。”

这是电影中王勃在狱中见到杜镜时,对杜镜发出的感慨。

杜镜,既是王勃著名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主角,因为史书中对这位杜少府没有什么记载,所以杜镜此名实是影片的虚构。

雷电,往往代表着变革,代表着不屈服于世俗权贵的骄傲,也代表着生机。对,正是生机。王勃评价完朋友后又云,“而我,浑身却泛着腐烂的气味”。将杜镜与自身对比,一生一“”,一个生机盎然,一个气沉沉。而杜镜也确实给王勃带来了“生气”和生机。在狱中也好,在刑场上也好,王勃毕竟是少年人,在生面前,在煎熬面前,他也会绝望,会恐惧。每当此时,带着“雷电气息”的杜镜便能以自己的方式来安抚他的恐惧,拨散笼罩在王勃身上的气。杜镜的2次安慰都令人非常惊艳,第一次是在狱中,王勃对生和自己的才华产生迷惘和绝望时,他突然解散头发,转过身去对王勃说,“我恨不能与你同去”;第二次则是在刑场上,王勃正惊惧间,杜镜牵着一只画着美人的风筝奔上了城楼,向王勃遥遥喊道“黄泉路上,有此青春佳人陪伴,你不会寂寞的!”看着风筝飞向高空,王勃突然胸中一片开阔,大笑“知我者惟杜镜也!”

杜镜不仅带去了生气,也给王勃带来了生机。在刑场上,如果不是杜镜那一出,王勃早已身首异处,哪能等到大赦天下呢?

所以,我认为,在这部片子中,杜镜不仅仅代表着知己,还象征着“生”。

杜镜有一段话也很有意思,“司马迁当年为著《史记》,不惜苟且偷生,难道你就不能隐忍一时?你自己不是常常说,还没有写下足以传世的文章吗?”私以为,影片就是借杜镜之口,铺垫了王勃接下来的命运。影片最后王勃为什么蹈海而?一是因为曹夫人的话,受到刺激有所感悟,二来也是因为这时他也已经写下了足以流芳百世的名篇《滕王阁序》。

杜镜的最后一次出镜,就是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了(笑)。在这里,影片的表现非常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宣纸被风吹走,杜镜和王勃皆付之一笑,杜镜展开了自己披风,让王勃题诗在披风的内衬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记得看过一个评论,说影片中的杜镜才有大唐男儿的气概。他不畏强权,冒着仕途受损的危险前去狱中看望朋友,还想为朋友翻案;在得知大赦后,他显得比当事人王勃还要高兴;在宴会上,高兴时便兴起作舞;他还是个热青年,年纪轻轻便往蜀川这个“风雨欲来”之地……

《王勃之》是部浪漫主义的影片,如果说《大明宫词》是一部莎士比亚式浪漫的电视剧的话,那《王勃之》就完全是中国古典式的浪漫。影片尽管有很多不足,但瑕不掩瑜。而杜镜,正是影片中的一个大大的亮点。透过他,我们了解了影片中的王勃,透过他,我们感受到了导演想要我们了解的大唐。

写王勃的作文600字【二】

短短的初中三年的时光已如风般悄然逝去,而那些青春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每当独自一人时,眼前总会像放电影一样,闪现出曾经的一幕幕,或是某一次运动会,或是一次小小的争吵,或是一次和老师的短短谈话,亦或只是一次的简简单单的几句调侃...

在初中,我们的班几乎被公认为是全年级最乱的`一个班,因为我们班经常出现打架事件,或有些坏事总能牵扯到我们班,而我们的平均成绩也总是倒数(即使班里有几个顶梁的精英。除此之外,我们班的风气似乎是最不好的,在初一时曾几次众人抵制班主任,黑板上写满了尖锐的字眼;在一次两个班之间的拔河比赛中,我们故意输给别人好让班主任难堪...

但有时我们班同学的行动也是别的班所想不到的。

在初二时,我们换了个班主任,也是教英语的,她是个很要强的老师。但有一次,她竟被我们气哭了。我记得很清楚,他的眼睛通红,但却有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说了几句话,然后就跑出了教室。与平常不同,教室里静得出奇,几乎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接着,两个班长互相低声说了点儿什么,然后也慢慢走出了教室...

后来的几节英语课,老师仍每节课都准时出现,只是不像从前那么有激情了...

几天后,正巧是圣诞节。不知是谁发起的,买了棵圣诞树,装饰得挺漂亮,上面还挂了一个圣诞果,班里所有的人都在上面签了字,还附了一封信,由两个班长送到班主任办公室...

美好的初中生活,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他们将被我藏在心底,直到...永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