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王李世民作文300字(李世民作文素材)

大唐帝王李世民作文300字(李世民作文素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11 07:14:17
大唐帝王李世民作文300字(李世民作文素材)

大唐帝王李世民作文300字【一】

高僧玄奘由黄晓明饰演,黄晓明本就是小麦肤色,搭配上僧袍,俨然一副真的高僧形象。在片中他是一个一心去西天取经,并无二心的“心眼”僧人,在旅途中历经磨难,重重阻碍,可他丝毫没有畏惧,把每一个情节应有的情绪都表达得准确到位,富有感染力,也让观者容易与之共情。可以说这一次黄晓明的表演是值得点赞的。

全片最为感动之处是高僧玄奘在最后一次磨难的时候,生命危在旦夕,识途的老马就仿若通人性一样,它可能记得这个主人在自己濒临亡的时候还喂它水喝,老马就像是懂得感恩的人,在玄奘倒地不起的时候,老马迅速趴下,引导僧人玄奘爬上他的马背,载着他找到了那个湖。找到水源的那一刻,玄奘开心的`跳入水中。可以说黄晓明的演技确实不赖,把一个人物从绝境到久旱逢甘霖的过程中应该有的表现演活了。

都说天时、地利、人和,玄奘是幸运的,虽然一路上经历各种磨难并且数次命悬一线,但每一次在将之时,都会遇到幸运,先是遇到木叉法师,但木叉法师最后败给了玄奘的修行;之后又遇到驻守西域边陲烽火台的孤独大将王祥,玄奘帮其解了心结,于是他将玄奘放走;后来又遇到了瓜州太守李昌,从相信玄奘再到敬佩玄奘,最后冒讲玄奘放走。这都是玄奘一路上遇到的贵人。更令人感慨的是,在没水喝、人马都将的时候,茫茫大漠居然下起了一场阵雨,这一场及时雨再次救了玄奘的命。所有的这些命中注定的事件,都说明了僧人玄奘确实得到了天时和地利。最后的人和,全因玄奘这个僧人内心中始终不变的信念,无论遭遇了什么,他都从未想过要放弃,哪怕是去,他也没有想过要回头。就是因为这样坚不可摧并且常人不可及的信念,助力玄奘完成了这一段不可能的旅程。

片中很多有关佛学的知识都很有道理,有关人生,也有关人心。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参悟不到的道理,但玄奘在取经的漫长19年中都已经参悟了。比如人们经常说起的“念念不忘”,念是念顷,佛学中表示是很短的时间,在片中高僧详细的解释了什么叫做所谓的“一念之间”。在这样种种的道理中玄奘最后参悟了自己的一生。

而他所认为的他的一生,就是为取经而生。历经19年,取回真经,并且不顾昼夜的把经书翻译成汉文,最后编纂成册,为后人学习和参悟,整个过程都是他所喜欢的,向往的,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高僧玄奘人生的意义。他的人生真谛或者说他向往的极乐世界就在于此。

就是这样一部充满艰难险阻和苦难的电影,看过令人久久不能平静。最想感慨的就是,每个人存活于世一定要有一个目标,那个目标会让你想要往前走,让你敢于与一切邪恶力量作对,战胜他人,也要战胜自己,最后才能到达自己的极乐世界。

大唐帝王李世民作文300字【二】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在封建帝王中是一流的,他手下的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时人杰,这其中最有名的就算魏征了。

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魏征敢于直言,唐太宗虚怀纳谏。魏征后,太宗数日不朝,还把魏征比作镜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实际上还有一个不普及的情节更为感人。

魏征病重时,唐太宗带着小女儿来到魏征床前,他拉着魏征的手说:“这就是你的儿媳妇,你看一眼吧。”千古君臣,做到这个份儿上,已属极致。

可是……这地球上的事,写文章的事,一说“可是”二字,就知道下面要说到不好的.东西了。

魏征亡后,有人闻知太宗又是画像又是写诗又是“照镜子”的,免不了心生妒意,开始他们只是指责魏征推荐的杜正伦、侯君集罢官谋反事,太宗已上火,后来又有人说魏征每次和皇帝谏争胜利后都把这些过程说给史官禇遂良听了。唐太宗大怒,他命人去推倒自己亲笔给魏征写的墓碑,衡山公主和魏征子叔玉的婚事也取消了。

虽然后来唐太宗在征高丽不利时又想起了魏征的好处,又去把那块碑立了起来,婚事终究还是未提。

相比之下,魏征还算幸运,大唐的另一位功臣徐茂公①与唐太宗相处则更危险,他差点儿掉了脑袋。

有一次,李世民留徐茂公喝酒,喝着喝着,李世民冷不丁地说了一句“朕思属幼孤,无易公者,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意思是“看你这么忠心,我要托孤,将来皇太子就全靠你辅佐了。”徐茂公当时是“啮指流”表示了感谢。之后“大醉”。帝“亲解衣覆之”。

这戏,演的真叫一个好。以后,如果你李世民把托孤当醉语,我徐茂公就以醉语忘之,如果你李世民当真要托孤,我徐茂公也可当真,全力辅之。

而后面的事就不是演戏了。

唐太宗病重期间,将没有任何过错的徐茂公贬为叠州都督。徐茂公毫无怨言,令到之日马上去上任,连家都没回。

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李世民自己作了解释,他对太子李治说:“他徐茂公的才智很高,但你与他没有恩情,怕是不会服你。我今天贬了他,如果他马上走了,我之后,你就用他当宰相,可以信任他。如果他接了命令却徘徊不去……”太子问:“那怎么办?”李世民道:“当之耳。”

看看,这就是一个圣明帝王对一个有功之臣的表情。破敌百万,功劳无数,只落得一个“当之耳”。

所以,跟当权者适当地聊聊“天气怎么样?”,“中午吃什么?”是可以的,别聊政治,一聊政治,他们的表情都是这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