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每周作文(三年级孩子每周一篇作文)

三年级每周作文(三年级孩子每周一篇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23 13:22:21
三年级每周作文(三年级孩子每周一篇作文)

三年级每周作文【一】

过了一天,老虎藏在狐狸家不远处一片茂盛的草丛里,心想:狐狸要是出来,我就趁他不注意,一下子扑上去,直接把他制服。可是,老虎太大意了,根本没发现自己的尾巴正不安分地在草丛上方摇来摇去。而谨慎的狐狸每次出门前都会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这次,他一眼就看到老虎的尾巴了。于是,狐狸钻进废弃的下水管道,在门前挖了个洞。然后,他若无其事地从洞口走了过去。老虎猛地扑了过来,可没注意脚下,一眨眼就掉进了洞里,摔得鼻青脸肿。老虎气得一拳捶向地面,发誓要狐狸好看!

三年级每周作文【二】

这是关于一只小绵羊的故事。这只小绵羊是猎人家养的,除了它,猎人还有一群绵羊。小羊们白天就在山坡上自由地吃草,到了晚上就在羊圈里睡觉。这天猎人看到市场上卖着铃铛就觉得这东西好用,每只小羊都挂上,这样他们去哪里我就好找了。于是买回来的当天晚上就给每只小绵羊的脖子挂上了。“叮铃铃”这声音真好听,小羊们只要一动,挂在脖子上的铃铛就发出清澈悦耳的响声。这响声不仅好听,也救了小绵羊一命。

这天太阳害羞地躲在云层里,偶尔露出来替猎人瞧瞧小羊们,多像在捉迷藏啊。小绵羊在山坡上吃着草,互相开着玩笑。主人公小绵羊是只想冒险的羊,看着大家嬉戏打闹,自己瞧瞧地溜出去了。“啊,这边的草更青,看起来更好吃。我要去远一点的地方,那边的草肯定更鲜美。”说着,跑得更远了些。“啊,好口渴啊,诶,那边有水。”于是就“哧溜”一下跑过去欢快地喝了起来。它不知道,此时危险正在慢慢地靠近。一只狼留着口水悄悄逼近,一把把小绵羊抓了过来,“你个小肥羊,终于我的午餐有着落了,哈哈哈哈。”小绵羊一看,呀,狼!不行,得想个方法,“狼先生,我吃太撑了,还没消化过来呢。等会儿你吃进去的都是草。你让我运动运动,这样我就能把草变成了肉,您就可以享用了。”狼转了圈眼珠子,心想反正绵羊也跑不了,让它蹦蹦跳跳也好。于是就把小绵羊放了下来。小绵羊使劲浑身的劲跳了起来。“叮铃铃叮铃铃”,脖子上的铃铛也因此响个不停。这铃铛声也挺好听的,小羊跳得也挺好玩的,有得看有得听,关键是等会儿还有得吃,人生就是这么有滋味。狼美滋滋地感慨着,其实不知这是小绵羊的计策,心里一直祈祷着“猎人先生,快点来找找我吧,我在这里。”于是就跳得更猛烈了。“好了,我看无聊了。小绵羊,我要吃了你。”狼正要伸出魔爪的时候,“砰”猎人一枪把狼解决了。小绵羊得救了。

三年级每周作文【三】

自从老虎上了了狐狸的当以后,狐狸整日得意洋洋,到处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这话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老虎的耳朵里。老虎知道了真相之后,十分气愤,恨不得把老虎碎尸万断,以洗奇耻大辱。

一日,老虎去森林找食物,恰好跟狐狸相遇了。老虎顿时火冒三丈,它两眼一瞪,张牙舞爪地向狐狸扑去,一下子就把狐狸抓住了,恶狠狠地说:“你这个不知活的家活,意然敢骗到你虎爷爷的头上来,看我不把你千刀万剐。”狐狸看见这形式,心想:看来这次再用“狐假虎威”是行不通的啦!我得另想一个办法。这时,狐狸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只见狐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虎爷爷,虎大王,您就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我的小命,我已经知道错了,为了弥补我的过错,表示我对您的忠诚,我甘愿被咬。但是,我请求您呆会再把我咬,因为我爹刚捉到一只大野猪,那肉真是香得不得了,您可以先吃野猪再吃我也不迟,反正我也跑不掉。”老虎听了,觉得狐狸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就点头同意了。

老虎紧跟在狐狸的后面,走着 、走着,一条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狐狸神气地说:“我爸爸是跳远高手,每次都有能跳过去,虎大王,您行吗?要是不行的话,您就别冒这个险了。”老虎听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大王的威风,在狐狸面前表现一番。于是老虎猛地腾空而起,它后脚蹬前脚扑,可是只跳到河中间就掉下去了。

狐狸见了嘲笑道:“虎大王,您可比我爸爸可差远了。”说完,头也不回,向远处走去了。

三年级每周作文【四】

老虎知道上一次狐狸是借助自己的威风吓跑众兽的,便发誓一定要捉住狐狸,并且吃了它。

有一天,老虎和狐狸狭路相逢,老虎怒气冲天,立刻张牙舞爪,粗声粗气地说:“狐狸,这会我捉住了你,你再没话说了吧?”狐狸知道靠硬拼逃不了,再来一次“狐假虎威”老虎肯定不吃那一套了,它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狐狸装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说:“刚才,因为我正在找食,没有发现你,如果发现你,靠我‘森林长跑名将’的本领,准能跑掉。”老虎听了不大高兴,说:“什么?你也配当‘森林长跑名将’?”狐狸说:“那当然了,就连袋鼠都跑不过我呢!”老虎说:“既然这样,我们赌一赌:从这个山头跑到那个山头,如果你赢了,我就不吃你,如果你输了,嘿!嘿!那就对不起了。”狐狸马上同意,“开始!”老虎一声令下,向前飞奔而去,而狐狸却掉转头,一溜便逃跑了。

老虎发现自己又上当时,狐狸早已没了影子了。

三年级每周作文【五】

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应该不过分,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谈到、听到的几乎都是如何挣钱、如何处理感情、如何升职成功,但似乎少有人关心,我们对待诸如此类的事情的方式是否正确。相比较我们接收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信息,谈论探讨这些方法论就显得枯燥乏味。而实际上,潜藏在每个人大脑中的信息处理器如何组织、如何分解信息,以何种逻辑顺序处理工作,依据的却是各种底层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很少谈及它们,而它们却无比重要。

《如何阅读一本书》写成于1940年,作者莫提莫.艾德勒在销售30年后又修改了一次。他和另一位作者是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很多书单里都推荐过这本书,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读过。没有读,是因为自己脑子里总是在告诉自己:都看了一辈子书了,还需要别人告诉你怎么读书末?但越是这样,越想一探究竟,于是在想要开始写一年读书笔记的开始,终于拿起这本书看起来。

这本书基本分为四篇内容,分别讲述了作者想要介绍的四种阅读方式: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就是读者能看懂书中的字句,并且不会被语法和文章结构阻碍住,能够掌握主要句子和章节的意义。检视阅读一是指通过阅读目录、索引、作者介绍、摘要、后记以及少数内容,对书籍的内容做以了解;检视阅读是指一路阅读下来,不去关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对书的架构和大概内容进行了解。分析阅读部分是全书的重点,作者花了大幅篇幅详细的进行了说明。分析阅读是指读者对一本书类别目标比较明确的选择、能够总结书的内容、能够重现书的框架纲要、找出作者要问或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找出作者的关键字、关键句(主旨和对问题的基本论述(读者总结出来的作者的架构和对问题的基本解答。最后,对这本书进行自己的评论。主题阅读是指为了一个题目进行的跨越多作者和多门类的阅读。

显然,第一部分的阅读凡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能达到;第二种阅读方法实际上就是略读,这种方法大家经常用;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在学校时老师提的最多的要求,就是精读;第四种方法是大学里写毕业论文时必须要采用的,博采众长以完成一个课题。艾德勒在书中谈到,其实这四种阅读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包容的,比如第分析阅读是包含第一种和第二种阅读方法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进行全部内容的精读和分析;而主题阅读则包含了以上三种阅读形式。

对于不同种类的书籍,作者列出了如何阅读实用型书籍、想象文学、历史、抒情诗、哲学、社会科学、科学与数学书等不同类型读物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字典、百科全书、工具书等等,可谓体贴入微,用心良苦。

比如艾德勒说,实用型书籍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书,它们只传递知识;另一类是实用性的,是有关行动的问题。作者认为任何实用性的书本身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赚钱,是需要你自己去行动来解决的,它没办法解决你没钱的实际问题。因此如果读者认同书中这些规则,是要加上一点自己的想法、头脑清楚的应用这些规则,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一本书是否是真正的实用性书籍,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读者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并付诸行动。如果只是表面上接受,而没用去行动,那么这本书还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实用性书籍。(他的观点,其实就是中国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以规则为主的实用型的书,读这本书就需要读者找寻到这些规则;评判内容是否真实后,才能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应用,才能显现出这本书的实用性,才能证明读者阅读此书的价值。

再比如如何阅读想象文学。艾德勒说“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作者一种享受。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但是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教导我们衍生的意义。不要用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作者认为阅读小说的读者只要去体会小说中发生的故事,享受带来的愉悦即可,不必像读实用型书籍一样对故事创造本身质疑。——作者列举了《奥赛罗》和欧亨利的书,我想艾德勒在写书的时候市面上可能滥书还比较少——“你越能明白指出诗或小说带给你的喜悦的原因,你就越了解这本书的.优点是什么。你会慢慢建立起批评的标准,你也会发现许多跟你有同样品味的人与你一起分享你的论点。你还可能会发现一件我们相信如此的事:懂得阅读方法的人,文学品味都很高。”

我以前看过芭芭拉明托写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写的是如何说、写出清晰明白的逻辑论述,而《如何阅读一本书》则是说如何分析作者的文章框架和写书意图。两位作者仿佛是棋逢对手的武林高手,从正反两面互相拆解对方的招数。

我们自以为很了解自己所做的事,但实际上离了解还差得很远,因为我们没有遇到真正了解的人。艾德勒这本方法论的书籍,点出了阅读的重点和态度,提出了指导人们有效读书的规则。正因为如此,这本书经历70年仍被人常常提起。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正在读大量书籍的人,比如中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甚至是有孩子的父母——他们应该从小给孩子养成一个科学有效的读书习惯。反观自己,虽然我也读过不少书,但是真正达到分析阅读程度的书籍,恐怕只有备考教科书了... ...对于获取知识,我的读书方法还不够深入细致。要达到“读过的书可以扔掉了”的程度,让知识真正成为我自己的认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