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8-04 03:38:20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一】

从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到诸子百家盛况,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现在每年的“感动中国”,到齐心共筑的“中国梦”,无一不体现我们的中华精神,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是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如今传统美德已经深深的植根在我们每个二中人的身上。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校园,像阵阵微风,吹进全体师生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走进我们的校园,浓郁的国学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张贴、悬挂的孔子像,随处可见的国学格言,儒家经典的校本课程……优雅的校园里无处不透着浓浓的儒学气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只要你每天走进校园中,就会立该被校园内传来整齐的诵读声吸引。教室内课前诵读、老师办公室、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我们一边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一边大声朗诵着《弟子规》。这个最通俗,经典的《弟子规》,无声无息地触动着我们心灵最深处,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度春风化绸缪,五番秋雨洗鸿沟。老师,这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从现在开始向你们行“鞠躬礼”,是您教导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其实,传统美德就在我们身边: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举手整理教室图书的时候;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美德在我们心中,美德代代相传,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让美德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二】

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很多传统节日都被冷落了,诚然,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西方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从而忽视了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坚守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里面所蕴含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下,只要我们记住传统节日内涵,牢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刻韵味,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未尝不可。

当然,坚守传统文化内涵意在守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或固步自封,而应是呼应时代、顺应发展要求、创新形式和突破。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三】

时间在飞逝,人类在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上又多了无数深深的烙印。这其中就有令我们无比自豪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在那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那么多奇迹,那么多财富,令全世界都无比震惊,名声响彻云霄,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精神不可磨灭,并且还在一代一代的延续,更加的发扬光大。

祖先们是聪明的,也是无私的。他们把自己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毫不保留的传承给了我们。这里面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然而精神方面的财富才是永恒的。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带给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是这强大的力量使我们奋发图强,努力拼搏,进取创新。

显然这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影响了多少有志青年。因为它们是精华,是真理,是大家都承认和认可的。所以它才能世代相传,被子孙后代们继承和弘扬。

那么,作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呢?如何利用这批宝贵的精神食粮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广泛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本质与内涵,明白他们那崇高的思想。只有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才能谈该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作为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未来的接班人,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用不同的方式把传统美德传播发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理应看得更高,望的更远。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美德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让世人领悟我们的风采和强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民族才会更加团结。

我们都是有知识的青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理应知道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一生的作用。我们要时刻把这些传统美德放在心里,作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总则。继承和发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的。只是知道而不去实施,那么这些精华是绝对不会被继承下去的,更不能被发扬光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被遗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那是多么的可悲啊。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悲剧上演的。

作为志向高远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淋漓尽致的把它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吧。

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美德,将会是人类前进道路上一条永远亮丽的风景线,为了理想,创造奇迹,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四】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国学思想,“武夷书院讲坛”首场讲坛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启动。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打造传播儒学的平台。

作为讲坛首位演讲嘉宾,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系统地阐述了朱子文化对当代的价值。陈来说,宋代道学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是在广泛继承儒学文化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其中朱子便是最重要的实践者。

“朱熹思想强调 格物致知 , 格物 就是穷理,了解事物的本来道理,而途径就是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陈来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朱熹在其主政地区大兴学校,修订校规,强调“修身、处事、接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了解,“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7月,位于武夷宫的东方书院将落成,武夷山书院之风又将重现。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从14岁起便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朱子理学也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作为东亚文明的象征,朱子学传入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区后,至今影响深远。2010年,一幅刻有《朱子家训》中英文的石碑在马来西亚恩孝园落成。华东师范大学古籍部教授朱人杰说,在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普世意义的朱子文化将会促进中华文化海外的传播和交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五】

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英文版【六】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关于古诗背诵竞赛的形式是否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众说纷纭。然而,这种只存活于娱乐秀场上的文化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收视效应羡煞诸多媒体特别是许多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团队。而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好诗词》等等披着“弘扬传统文化”外衣的娱乐节目犹如雨后春笋般攻占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档。可是这些节目的制作人是本着对传动文化的弘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去制作这几档节目吗?显然不是,他们只不过是发现了现如今传统文化这块上好的热点材料,所以抓紧时机对其肆意消费。从其单一的背诵,填空的节目内容,多人同台竞争的节目形式中就不难看出这些节目是没有灵魂的,松竹梅傲人的风骨在这些节目中被娱乐油腻的脂粉所掩盖。这样随意消费传统文化的作秀与《我爱记歌词》这种世俗到最终被世俗抛弃的节目又有何区别?

换个角度去思考,为什么这样拿传统文化作秀的形式都能引起群众的一片叫好和阵阵掌声,归根到底是因为古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逐渐淡去,甚至可以说是日益消亡。在中国,除了中小学的课程及专业的学术研究,古诗词在这个大数据快节奏时代的作用越来越小;日常场合身着一袭汉服,难免也会令人侧目;书信也多用打印甚至通过网络传输的形式进行,文房四宝却难觅踪迹……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大多数出现的时候仅是一副失去了风骨的躯壳,用于表演,甚至是用于作秀来博人眼球等刻意而为之。有多少人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仅仅是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莫不因那是他们记忆力,学习能力的时候。

正因如此,让传统文化怎样能在除了娱乐的秀场之外的更广阔的方面重焕生机成了必须要攻克的难题。而现代诗人郑愁予则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最擅长于将古诗词的措词和意境与现代诗自由随意的风格融合起来,让读者在现代诗的形式之中亦能品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他也曾说过“让传统文化焕发第二春就是要令她在更现实的层面产生影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要去做郑愁予,而是尝试在日常表达中试着将其融入,这样不仅装饰了你的言语,更雍容了你的精神。

弘扬文化必先要尊重文化,而把传统文化作为可以任意消费从而获得利益的摇钱树,把传统文化搬上娱乐的秀场作秀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极不尊重。传统文化,更应该在书香的课堂中传递,在老少之谈中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弘扬。通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同是也是风靡全球的歌手的鲍勃?迪伦的例子更是证明了只要尊重文化,传递文化而非利用文化作秀,公共媒体同样能真正的对文化起到弘扬的作用。

让传统文化远离虚假的秀场,融入真正的生活,在一言一行中弘扬传统文化,在一举一动中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不需要作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