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绝杀作文500字(欧文作文素材事例简短)

欧文绝杀作文500字(欧文作文素材事例简短)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9-06 20:34:44
欧文绝杀作文500字(欧文作文素材事例简短)

欧文绝作文500字【一】

前几天我看了《绝慕尼黑》这本电影,感触非常的深。

这本电影讲述的是苏联国家篮球队历尽艰辛、努力拼搏打败了美国篮球队的故事。他们队的十号谢尔盖有着精湛的个人技术,常常能在场上一冲到底。不传球就能把球打进。可教练却批评他,非要叫他传球,不能一直一个人打,因为篮球是项团队运动。一开始他不能理解,但是在后来的比赛中他也领会到了团队合作的精髓,对教练非常的钦佩。我们平时打比赛也要合作,不能只想着自己投篮得分,一定要学会团队合作才有更大的获胜的机会。

当时,苏联经济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教练为了争取和美国大学生切磋的机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终于争取到了出国比赛的机会,可在比赛的前两局中,他们输得很惨,教练在比赛中不教他们方法,也不进行指导,一言不发却在低头写着什么,大家一头雾水。可第三局的时候,教练却像打了鸡一样,在场上奋力指挥,不停地叫着暂停,指导他们变换打法。原来,教练在前两局,是在专心研究美国人的打法。所以在第三局可以如此娴熟地指导球员,获得了大比分领先的胜利。这真是太机智了,原来打篮球不仅要靠技术还要靠脑子,我以后在比赛中也要多用脑子来想,抓住每个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赢球。

电影中,还有特别感人的一段。在苏联队中有一个人得了罕见的心脏病,只能活一年了,可是他看好了病又开始融入球队,不停地练习,把自己的生命全部交给了篮球。在看病时,教练把给自己儿子治病的钱为他垫付了医药费,这让球员很感动,努力地打好比赛。在德国的世界杯决赛,苏联在还有三秒的时候叫了暂停。那时他们落后一分,在最后的三秒钟,正是这个得了心脏病的人,打中了绝,获得了胜利。队员们把比赛获胜的奖金都送给了教练,好让他可以给儿子看病,这让教练也十分的感动。这种坚持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就像他们说的。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

这部影片太好看了。讲述了许多的道理,值得人们思考。

欧文绝作文500字【二】

《绝慕尼黑》也是俄罗斯本土公认的近年来的现象级话题电影之一,上映之后该片展现了极强的票房号召力,以30亿卢布创下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奇迹,并将纪录保持至今,甚至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公开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绝慕尼黑》讲的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绝,苏联51:50击败在奥运会上从来没有败过的美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绝慕尼黑》高度还原了那场热沸腾的比赛,电影节奏也十分紧凑,同时也反应了“不抛弃、不放弃、拼到最后三秒钟”的顽强精神。

在电影《绝慕尼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苏联队员,在教练带领下,从毫无章法到不断学习、借鉴、训练,同时演练战术的过程。而最后的奥运会决赛,这部电影更是几乎还原现场的进程,重现了比赛现场。而在镜头上,电影巧妙的运用了激烈和快速运动中的定格和慢镜,在关键时刻带来时间停止般的紧张感,带动观众屏住呼吸的等待,然后突然一个节奏还原,给观众带来极具视觉和情绪冲击力的精彩时刻。

《绝慕尼黑》电影的整体视觉效果出色,很有“战斗民族”的风范,同时显得含情脉脉,这让这部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元素。片中有纠结的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有那个时代的羞羞答答的爱情,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是充满了特别的趣味。

看这部电影就要去体会其中苏联队员与外部世界交互的幽默时刻,去感受其中亲情爱情的温情表现,而影片最后40分钟的“高保真”时刻,更是会带给我们体育电影的燃情冲击,一起去体会那体育史上最具戏剧性的绝时刻,去感受这部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冠军的魅力!

欧文绝作文500字【三】

刚刚上映的《绝慕尼黑》里,战斗民族俄罗斯带观众重温了了47年前苏联的荣耀。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上,苏联队在最后三秒钟,绝反击,赢了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对于经常看NBA的人来说,好像没有那么的震撼,毕竟,绝的好戏经常上演,而且没有任何艺术的渲染。但是,对于体育小白来说,这部电影的确非常的打动人,看完以后热沸腾。

看完这部片,不知不觉让我想到了中国女排,想到中国女排精神。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又一次捍卫了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

《绝慕尼黑》也是奔着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坚强拼搏的精神去的。我觉得《绝慕尼黑》有几个地方做的很好。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绝慕尼黑》很“燃”这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而苏联队则一团糟,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队全员将士众志成城,最终获得了冠军,之所以说这部电影“燃”,是因为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欧文绝作文500字【四】

《绝慕尼黑》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篮球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

在影片中,苏联队先是换了一个新的教练加兰任,然后在第一次训练时在原队员中留下了让他认可的队员,组成了一个新的球队开始了他的训练方式。 一开始队员们都看不惯这个新教练,但是在逐渐的接触中,教练对他们十分关心照顾,对球队也非常注重,队员们被感动了,开始接受遵守教练的训练方式。 在一次和大学的篮球队比赛中,队员萨沙骤发了心脏病,因为当时是在美国比赛,医疗费十分昂贵,且苏联国家体育部并不看好他们能战胜美国,所以不打算给他们经费,从而没有足够的钱来给萨沙治病。这时,教练为了救下萨沙把自己本来将准备给自己儿子治腿的钱去给萨沙治疗,暂时保住了萨沙的生命。

就是在这样几乎没有人看好苏联队的情况下,因为队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斗志以及教练的辛勤付出和临场的战术规划,他们走进了决赛。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三秒的时候,美国队以一分的优势领先苏联队,此时美国队已经开始欢呼了,但就在这最后三秒,苏联队一个超远距离的传球到篮下,随后扣篮得分,就是这关键的三秒让苏联队的比分从49:50板回到了51:50,成功拿下了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的冠军。 其次,还有一点令我回味,无论对手如何,最重要的守住本心。在决赛时,美国队频频使出下三滥的手段,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况且裁判对此也持着包容之心,可以说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苏联对面对这样的手段,并没有选择使用,而是让众人所能接受的手段,这源于他们对篮球这项绅士运动的尊重。 最后,教练加兰任的一句话使我感触很深:没有永远屹立不倒的王者。是啊,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就能战胜王者,获得成功。

欧文绝作文500字【五】

初次看到电影名《绝慕尼黑》,想到它可能又是要走常规篮球影视作品的老路,领先、落后、逆转、绝。不过看到“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介绍,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这部电影的可观赏性。于是就着空闲实际,跑去电影院刷了一波。在最后队员将奖金送到教练面前时,几欲落泪。

一场体育比赛,充其量就就是一场游戏(Game)。固然,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它间接展现了参与国的国力。比赛的胜负,表现了参与国的体育运动发展水平。胜了,确实能够提振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输了,回去努力一把,下次再来。但也仅此而已。但是赛场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丘吉尔是二战期间英国的首相,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一次,在给上万名大学生做讲演中,有人问他:“您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呢?请讲讲您的秘诀。”丘吉尔从容地说:获得成功,有三条秘诀——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一句决不放弃,道出了成功的秘诀;两句决不放弃,道出了人生的哲理;三句决不放弃,道出了生命的真谛。

不抛弃、不放弃。怎么能放弃,又怎么能抛弃呢?生命因此而精彩,生命因此有活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