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游花博园作文4年级380字)

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游花博园作文4年级38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15 01:34:59
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游花博园作文4年级380字)

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一】

今年寒假,我们一家第一次到邓州的伯伯家过春节,大年初一,我们就和爷爷奶奶一起游览了邓州的千年学府——花洲书院。花洲书院最初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时,为培养人才而创建,现在的花洲书院是邓州市2002年后重新修复的,由百花洲园林、书院和范文正公祠等三部分组成。

园林·引人入胜

走过范公桥,穿过高大的牌楼,沿古城墙东行百余米,我们先来到了花洲书院的最高点——春风阁脚下,只见她高耸于百花洲畔,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阁内四壁悬挂着历代名人的诗词文赋,当登上她的三层顶楼时,深切地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惊喜啊!仿佛瞬间从中原大地来到了江南,只见眼前亭台楼阁、湖水碧绿,芳草萋萋,苏州园林的风景神奇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一阵清风扑面而来,我立刻陶醉在这美妙的意境里了!

迫不及待地下了春风阁,置身于灵动柔媚的“百花洲”,潺潺的水声从太湖石之间喷薄而出,给冬日的湖水增添了无穷的生机。湖水中调皮的鱼儿随着大人小孩撒下的鱼食忽左忽右的'游动,还有曲径通幽的石洞,翘首矗立的龙首山,都令我们这些小孩子流连忘返!。

沿着蜿蜒曲折的游廊,一路观赏闲吟亭、琴韵书声、学海行舟及听雨轩、百花堂等景点,只见层层叠叠的太湖石,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不时有清香扑面而来,原来是岁寒三友之一——腊梅!她小小的花瓣骄傲地绽放着,仿佛一粒粒有着无穷能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游人的目光,又为这座千年书院增添了暗香一抹。

书院·古朴幽深

在百花洲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走进古色古香,幽静雅致的书院去体会一番吧!

书院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据说古时候学子入学,过了棂星门,就可除去顽皮,变得聪颖可爱(我听了就特意多过了几遍棂星门,以后我若聪颖无敌,大家一定也要多去哪里走走哈),再往前就是精致非凡的“状元桥”了,短短的桥面两步就能跨过去,怪不得这里出了那么多的状元郎呢!桥下的千年清泉,柔柔媚媚,清澈见底,只见水流,不闻水声,大概是怕惊扰了大家的状元梦吧!

再往前走,就到了“春风堂”。春风堂原是范仲淹讲学的地方,著名的《岳阳楼记》就诞生于此。只见堂前两棵范先生亲手植种的桂花树,虽已落叶,却依然蕴藏生机。驻足春风堂,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北宋年间,坐在这间教室里,聆听范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体味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豪放情怀……

拜过了先圣殿,瞻仰了咏梅园、万卷阁,我们又参观了范文正公祠、邓州名人馆、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古碑廊、中国书法大观廊。真没想到,这千年书院,装载着这么多的历史和文化,让我在这兔年的第一天品尝到这么多的文化大餐,太值了!

文人·层出不穷

爷爷告诉我,花洲书院书香不断,文人辈出,一直是邓州的教育圣地,风景胜迹。邓州的众多名人才俊大都曾学于花洲书院。古有范仲淹和他的儿子范纯仁,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宋元祜时的邓州知州韩维等;今有河南辛亥革命先驱王庚先、抗日英雄梁雷、儿童教育家韩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和二月河等都是花洲书院培养起来的精英。现在的邓州一高中,也是在花洲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我的表哥去年刚从这里毕业考上了全国一流的大学……

夕阳西下,我又一次站在范仲淹铜像前,和妈妈一起吟诵着《岳阳楼记》,仿佛范先生就站在旁边,和我们一起看这千年书院旧貌换新颜……

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二】

我的`家乡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人的乐园”。而花博园更是尤其美丽!

还未进入大门,就见到了一面翠绿的屏风,上面镶嵌着“第十四届中国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几个大字,进入大门,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的世界,不仅使我眼前一亮,更让我沉醉其中,缕缕芳香沁人心脾,我随着这缕缕芳香向前走,看见了一个大花园,花坛上面有四只仙鹤,仙鹤们姿势各不相同,有的抬起右脚,展开翅膀,像是要飞走似的;有的高昂着头,仰望天空,像一位思乡的诗人;有的站在上面,翅膀张开着,嘴里似乎还有食物,像是刚觅食归来;还有的翩翩起舞,像一名舞蹈家。在仙鹤的中心,有一个喷泉,喷出礼花一样的水花,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花博园内春夏秋冬景皆不同,各有各的风景。

春天,花博园内春意浓浓,小草钻出了地面,树木吐出了嫩芽,百花齐放,这时,牡丹花也开花了,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竞相开放,像是在参加选美大赛。西湖周围被柳树包围着,风姑娘的来到,让溪水叮叮咚咚的发出了响声,也让柳树姑娘的发辫随风舞起。

夏天,花博园成了人们乘荫的好去处。园内树木茂盛,枝繁叶茂,层层枝叶像一把把大伞,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荷花池里开满了荷花,翠绿的荷叶丛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朵朵荷花犹如一把把伞,一把挨着一把,为鱼儿遮挡阳光。

秋天,花博园内菊花争向绽放,有白色、黄色、紫色,一个个花中隐士成群结队的怒放着,把花博园装扮得绚丽多彩,你瞧,那菊花多么鲜艳、美丽。细长的茎,下面是灰棕色,往上逐渐变成绿色,茎顶上盛开着菊花,浅浅的黄色,花瓣细长,微微往里卷着,重重叠叠数不清有多少花瓣,围绕着黄绿色的小圆花心,紧紧拧成一团,像个小绣球。再看那细细的、金黄的花瓣儿,向上卷着、翘着,像女孩的卷发一样非常美丽。秋海棠开得很特别,它不是一朵一朵的含苞开放,而是一片一片分布在那手掌似的花枝上,每片小花形似一把小小葵扇,鲜红,艳丽!而杜鹃、串红、月季、百日红……则让花博园增添了几分韵味。

冬天,花博园内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唯有蜡梅花在这凜冽的冬风里悄然开放,在这白茫茫的世界中有了不一样的色彩,在这寒冷的冬天,蜡梅依然是那么的好看,不怕寒冷,不怕风欺雪压,它是多么的坚强啊!我们应该学习蜡梅那不向强势低头的精神。

这就是美丽的花博园,我爱这一年四季各有奇景的花博园!

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三】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去游刚刚修复的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在其原址上扩建而成,位于(邓州)市区东南,人民路与穰城路交口北角,毗邻邓州市一高(现为邓州市花洲实险高中),占地100多亩。

9时许,我们穿过高高挺立的“景范坊”,跨过外城河石拱桥从南大门步入花洲书院景区。景区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拾级而上古城墙,沿级垒石成景,夹道翠柏成荫。蹲伏在城墙上的状公似小松鼠的室外音乐器,从通红的壳体内奏出邓州籍古筝大师曹东扶先生的经典名曲《高山流水》,筝鸣叮咚,曲声悠扬。

站上城墙,举目四望,自西而东筑有览秀亭、春风阁;折向北又有文昌阁,北至尽头则是纪念造字祖师的连廊仓颉亭。

顺级而下,迎面是黝黑的范仲淹墨玉雕像,似在照示范公劳碌奔波、治国戍边、饱经风霜不平凡的一生。范公身后的照壁上镌刻着邓州籍著名书法家张志和手书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照壁西边为旧时书生洗墨的砚池,池中屹立着后人为纪念范公建筑的“景范亭”。壁内状元苑内筑有“不欺堂”,是为纪念范公书赠邓州新科状元贾黯“不欺”二字的故事。

背依古城墙东北角叠石为山,流水飞瀑。其上三层四角的春风阁尚未竣工。完工之后,登临眺望,书院全景定能一览无余。

转过照壁,自西而东,依次建有名人馆、范文公祠、花洲书院。书院之东,集水筑山,建亭筑廊,雕梁花栋,自状元苑以北春风堂、松风轩、百花洲、学海书舟、清风天籁、闲呤亭、嘉赏殿等组成了天学书海景观群。

名人馆中汇集邓州古今名人,碑壁连廊,奇山点缀,书画飘香,建有医圣张仲景展览馆、当代文学大师姚雪垠文学馆。从中可了解邓州古今灿若星汉的大家名流:霍去病、杜茂、宗炳、岑参、铁铉、韩作黎、张新芳、卢直夫……

范文正公祠向世人展示了范公苦学、报国忧民的伟大的一生。范公幼孤,就读古寺,划粥断韭。1015年进士及第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以治国,武以戍边。主持“庆历新政”失败后,于1045年谪知邓州。

范公在邓州勤政为民,息诉兴教,修建花洲书院。在此写下饱含忧乐精神的《岳阳楼记》。扩建后的花洲书院用实物图画展示了古代书院变迁史。并依制建有先圣殿、藏书楼。

走出书院,向东信步进入景区,从不欺堂向北,牡丹院内郁郁丛丛,红的、黄的、白的牡丹争奇斗艳,在和风中向游客频频含首。

山洞内溪水淙淙,游廊之侧彩鱼戏嬉。清风天籁亭中,似闻风声雨声读书声。书海亭上,若见文波诗涛。

景区尽头,自西而东,一条长廊曲折往复,拾级皆景,攀上古城墙,廊尽有亭,是为仓颉亭。

漫步花洲书院,心灵之弦为范公的精神轻拢慢拈,感慨颇多,以诗抒怀:

庆历六年

九月十五夜

皓月千里

飘渺如烟

水样流动的月华

洇润花洲书院

览秀亭上

您拈笔凝望

《洞庭晚秋图》

浩淼湖波

浮光跃金

您的神思

乘清风明月

畅游洞庭

仙临岳阳新楼

放眼

湖光山色绘就的

帧帧美图

就在这花洲书院

携神侣仙的圣贤

挥岳阳楼为妙笔

濡洞庭湖水做华章

一曲忧乐天下倡

扶倚亭阁楼台

画枋雕栏

我与大宋宰辅手搭着手

拂拾史海翻腾的浪花

如理您风中飘逸的袍服

岳阳楼擎起千古忧乐炬帜

洞庭湖波荡范公情思神理

览秀亭蕴星月风云四季画

花洲雨霖圣学春华秋实多

……

关于游花博汇的作文【四】

今年的暑假,我们全家跟随着旅游团去了位于银川的沙坡头滑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

到了目的地时,我放眼向四周望去仿佛到了沙的海洋。周围都是被风“修砌”成的沙山,我急忙把鞋子脱掉在沙子上即快乐又疯狂地奔跑起来。就在这时,我忽然发觉这里的沙子不是我们平时看见的那种颗粒状的沙粒,而是那种摸起来柔绵的粉状的沙面,怪不得摸着是那么的舒服呀!。而且被阳光一照十分的耀眼,好像是洒满了金子般。

向下一看,一条漂亮的银色“项链”弯弯曲曲从沙山之中穿过。啊!原来那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从高处看那黄河水是那么得文静、缓缓地、无声的流着。伴随着人流我们一起来到了滑沙处,在爸爸的再三鼓励下我终于鼓足勇气坐上了滑板,飞快地向下“冲”去,当时真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到了黄河岸边,这时再看黄河水已不像刚才那么平静了。当遇到大石块或漩涡时也会翻起一层层的浪花。岸边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和供游客们休息的八角亭及回廊。不时的能看到沙漠中那特有的植被“骆驼刺”。

爸爸为了锻炼我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我们又乘上黄河岸边的人们,常用的一种独一无二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在水流湍急的河水中进行了惊险的漂流。再回去的途中,我们坐在享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背上。伴随着落日的余辉,倾听着那清脆的驼铃声,结束了一天的旅途。我的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沙湖之行让我回味无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