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李字的演变适合小学生的讲解)

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李字的演变适合小学生的讲解)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1 08:05:00
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李字的演变适合小学生的讲解)

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一】

在学校的食堂旁,有一排红叶李。

红叶李,又叫紫叶李。那四季常在的叶片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紫红紫红的光。

春天刚来,红叶李开花了。从远处看去,李花既似晶莹的雪花缀满枝头,又像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在枝头上飞舞。走近细看,红叶李花跟梅花差不多大,跟梨花的颜色差不多,它还跟桃花的花蕊一样。没有见过它的人,保证不知道它是什么怪花!

到了四月,李子树结出了果实。李子紫盈盈的,只有小珠子那么大。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团;更多是是犹如葡萄一样成串地长着。走近细看,这些小李子像保龄球似的,圆圆的,十分可爱。有些淘气的小男生趁老师不注意,从地上抓起一把李子就往裤兜里塞。淘气的小姑娘呢,掰下一颗就往嘴里放,只可惜红叶李还没有成熟,刚吃到嘴里就被吐了出来。

到了五六月,果实成熟了。又大又圆的李子一丛丛,一簇簇,把枝条越压越弯。一个个红叶李不再像以前那样又瘦又小,反而变得像一个缩小版的乒乓球,变得饱满起来。虽然我没有吃到成熟的红叶李,但我想成熟的红叶李一定比以前的`红叶李更酸甜。

我喜欢校园里的红叶李。

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二】

汉字的演变可划分为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隶书对古文字形体进行了重大变革,因而成了古今文字的分界线.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主要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以及秦代小篆;隶书以后是今文字阶段,包括隶书和楷书;至于草书和行书可说是书体的演变,而不是字体的演变.

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三】

在我们的校园操场边种着一排美丽的红叶李。你看,今年的红叶李花开得格外灿烂,那应该是春姑娘用她那甜美的声音把它们都唤醒了,露出脑袋出来呼吸着新鲜空气!

红叶李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小姑娘依偎在一起,躺在床上,沐浴着阳光浴,美美地睡觉呢!又仿佛是春姑娘把自己的画桶给打倒了,描绘出了这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画上那白雪般的小花,火一般的叶子,简直美极了;它们又像是一团顽固坚强的白雪,连在炽热的烈火中也烧不化!我欣喜地跑到红叶李的跟前,啊!近看的红叶李又有另外一种美丽,每一朵红叶李上都有着五个洁白如玉的花瓣,挨挨挤挤的,好不热闹!中间黄黄的花蕊像一根根小小的豆芽。红叶李的花,千姿百态,瞧:有的全展开了,像一个个美丽的小姑娘露出了可爱的笑脸;有的含苞欲放,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钻石点缀着红叶李树;还有的才是花骨朵儿,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婴儿把自已裹得严严实实的……

一阵微风吹来,树枝随风摇动,花瓣纷纷洋洋,从树枝上落下,好像在为人们表演空中舞蹈呢!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已仿佛就是一朵红叶李花,为蜜蜂提供食堂,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这时,小朋友从我的脚下走过,告诉我学习的乐趣,小鸟停在枝头,尖尖的嘴巴藏在我的身体中,像个害羞的姑娘。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自已不是红叶李而是在观赏红叶李。

啊!我爱红叶李,更爱书声郎郎的校园!

李的5个演变过程作文400字【四】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进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发现,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因此,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