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句子摘抄200字)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句子摘抄2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1 21:22:10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句子摘抄200字)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一】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眼里有诗,自在远方。”

我不喜欢综艺,或者说大部分国内综艺我是颇为讨厌的,因为失真,近乎所有综艺都是有剧本,看点无非也是答题、明星、游戏或者闯关如此云云。先不谈内容创意大多抄袭跟风毫无创意,单说部分明星的矫揉造作就俗不可耐。

但是今年10月26日上映的这部《央视主持人大赛》真的是打破了我对国产综艺的所有偏见,果然是央视出品必属精品。这部综艺节目其实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了,今年的是第六届。

内容很简单粗暴但是很硬核,就是优秀的主持人之间相互比拼专业技能。

这档节目每周六晚八点播出一集,但是很不巧明天11月2日的第二集由于由于频道节目的特殊编排,暂时停播。

第一场比赛是新闻类和文艺类两组相关领域的主持人共12人参赛,每组六人,每组的前三名将晋级全国三十名。我不想比较选手之间谁更优秀,我能形容这部综艺的就是“神仙打架”。因为他们每一个都很优秀,尤其是在90s即兴发挥环节,看完题目直接主持,不得不叹服主持功底的深厚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能看得出来有些选手是紧张的,但是仍然能在台上保持台风与表述,真的是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的人都有两把刷子,或者说我感觉是都有二十把刷子(手动笑cry)。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我是个文盲,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且知识的空缺,作为一个自媒体作者我有愧作者两字。

这些选手们有的代表中国声音,有些写下自己经历让人关注,有些带人走进家乡,有些新型立题以“非代表性”突出重围,我印象最深的体育主持人跨界,虽然他没留下来但是台风都被他把握得很好,能登上这个舞台我就为他们深感骄傲。

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风格,有的不卑不亢沉稳诉说中国声音,有的幽默风趣诙谐讲述个人经历,有人旧题新解,有人立意标新,有人温柔细腻,有人自信动人,有人骄傲磅礴,有人内敛沉着,他们在没有比我大几岁的年纪,行过太多的路,看过太多的书,牺牲不少娱乐和自身生活,却终于活成了闪闪发光的模样。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二】

不论是新闻播音还是文艺节目,最后面向的群体都是广大民众。民众说他好,他就好。大众不喜欢这个主持人,那他就不好。在这广大民众之中,真正的专业人士能占有几成?

迟茜的整个表现过程惊艳了屏幕前的我们,我们因为她的落选而抱怨,有人说我们是外行,根本不懂。好,那当时坐在台下的参赛选手也为迟茜的表现拍手叫好,难道他们也是外行?也不懂专业知识?而且有一说一,董卿老师最后的点评属实牵强,尤其那句“没什么毛病未必是最高

个人很喜欢董卿老师,但是董卿老师对于迟茜的这段

最后还是为迟茜感到惋惜,很可惜。但是年轻,必然充满无限希望。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三】

要说当下最火的电视节目,非央视综合频道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莫属了!

1000个人眼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喜欢的是谁?新闻类的刘妙然、邹韵、刘仲萌?还是文艺类的李七月、蔡紫、俞熙雯?

在前天的18强之战中,新闻类刘仲萌的表现堪称专业级别。如果给你两条信息两个人,一个是伸出双臂勇救坠楼少女的“最美妈妈”,一个是稳如泰山迫降故障飞机的“最帅机长”,放在感动中国节目当中,你该如何在三分钟内一气呵成?

首先,找到关键词,就是你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有一个抓手,便于你的表述。在讲完“最美妈妈”后,刘仲萌亮出他的关键词“安全落地”!最美妈妈用她瞬间的壮举让坠落的少女“安全落地”,自己的胳膊却粉碎性骨折,体现的是她一贯的舍己为人。

再来看凭过人的专业技能让128人“安全落地”的“最帅机长”。在飞机突遇不测时,他沉着冷静,指挥机组人员安全降落,体现出他长期练就的扎实功底。

刘仲萌将两件事件用一个结果关联起来,其间“瞬间”与“长期”互相呼应,“奋不顾身”与“沉着冷静”相得益彰,事件转承自然,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三分钟自己也“安全落地”,体现了他扎实的主持功力和高超的舞台掌控能力。如此努力,如此优秀,何尝不会感动中国呢?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四】

央视20xx主持人大赛近日开播,才播出一期就上了不少热搜。自我介绍?过往成绩?背景详述?和主持人唠嗑?通通都没有。代表着当今中国主持界最高水准的选手、评委和点评嘉宾,本来就是“高配”,再加上不拖泥带水的风格,受到网友的好评。还有人评价,主持人们的3分钟自我展示,加上90秒即兴考核,“一开口就是满分作文”。

一点惊喜

记忆中的画风变了,没有拖沓和煽情

说起央视主持人大赛,许多网友还记得,此次的大赛主持人撒贝宁也是从这个比赛出来的,20xx年第三届的选手。资料显示,从1988年至20xx年,该大赛举办过六届,鞠萍、张泽群、撒贝宁、王志、胡蝶等名嘴都是从主持人大赛中脱颖而出的。第一届主持人大赛,鞠萍拿下金奖,当下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则在第二届大赛中一炮而红。此次是央视时隔8年再次举办主持人大赛。依然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电视主持人才,有不少来自各地方台与省级卫视,并不乏已经拥有不低知名度的选手。

时间来到20xx年,经过海选,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位优秀主持人集结于此,分为5组开始比拼,第1轮比赛每组晋级6人:新闻类3名,文艺类3名,直接刷掉一半,竞争十分激烈。

相比于各种娱乐综艺节目,央视主持人大赛之所以圈粉,与其干净利落的画风有关:没有选手的背景介绍,也没有串场的拖沓,3分钟自我展示加90秒即兴考核,选手争分夺秒展现台风、应变能力、言语组织能力和现场感染力,处处体现着最高水准的专业度。有网友表示,“太吓人了,看惯了各路卫视的注水综艺,习惯了个人介绍三分钟,导师点评三分钟,煽情五分钟,‘我最后还想再说一句’两分钟,这样拖沓无节制的流程,央视主持人大赛可以说让我非常不习惯了。”

除了“智慧”董卿,还有“被黑”小撒

一众央视名嘴当然也是看点之一。“医生是在看人的病,记者是在看病的人”“有时候不在于唱得有多好,而在于合适”……现场董卿的点评获得好评,网友认为客观公允,直切要害,既能点明问题又不会让选手难堪。如果说董卿是全场智慧担当,那么康辉和撒贝宁就是全场笑点担当。撒贝宁说,“康辉还有一个外号,叫做‘当代怼言大师’,康辉今天又要怼谁呢?”康辉立即还击,“不是怼(第三声,是怼(第四声,你又要扣200块钱!”再比如撒贝宁自诩“我是盛世美颜”,康辉点破:“我看你是手机美颜”……

一点思考

跨界选手出彩,学霸写代码作诗调侃小撒

互联网时代,AI主播兴起的当下,我们还会对传统主持人报以什么样的期待呢?虽然节目中没有介绍,但记者了解到,大赛全国60强选手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超过40%,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毕业生。“90后”和“95后”选手超50%,成主要新生力量,金融精英、资深程序员等跨界型选手不在少数。

有新闻基础扎实、“声音、节奏、气场简直无可挑剔”的,比如首场新闻类排名第一的选手邹韵凭借沉稳大气的表现得到网友的一致认可。作为拥有将近四年驻外报道经验的CGTN出镜记者,邹韵极具国际化视野。在比赛现场,她将自己置身于国际语境中,从中国话、中国茶等细节看到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呈现出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形象,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中国之声”。

而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艺类选手龚凡是理工科学霸,曾在硅谷担任IT咨询师,她在比赛中就展现了理工科思维搭配文艺类的“非典型”主持风格,夺得本场文艺类第一。现场她用自己设计的程序为撒贝宁现场作诗,活泼有趣的小诗逗乐了评委和观众。“玉容风骨些许矮”这样的字眼,也让小撒欲上场拔掉电源。光是口才好,成不了优秀主持人。

基本每位主持人都是掐着点完美结束陈述的,整体素质颇强。网友点评说,“90秒那个就是活生生一道面试社会现象题,这水平在公务员考试中秒全场了。”“第一位小姐姐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的节奏,第二位小姐姐是教师资格证面试的节奏”,“随便出口就是一篇申论范文”。

虚拟主播来了,更期待复合型、个性化主播

另外,还有带着融媒体搭档为自己“加分”的。新闻类选手果欣禹携手以其为原型打造的人工智能虚拟主播“小果果”同台亮相,配合默契。以“合作”应对康辉有关机器人能否取代人类主播的提问,也颇到位。融媒体时代,全方位、复合型主持人才成为新需求。

来自湖南卫视的李莎旻子虽然是位90后主播,但已经是参赛者中颇为“脸熟”的选手。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已经是网红主播,在湖南卫视也参与到跨年晚会、热门综艺的节目主持中,因此给不少观众留下印象。但她在比赛中以《热爱》为题讲述,却有网友认为其肢体动作过多,这并不是《演说家》节目。但大赛对于李莎旻子颇具综艺感的风格持开放包容态度,董卿认为她的表达很有对象感,节奏感几乎是完美的。最终,李莎旻子获得晋级。

央视主持人鲁健对记者表示,大赛将具备过硬导向把控能力、新闻直播互动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以及人格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新标准。当下的媒体环境和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主持人会更看重知识、精英型人才,注重思辨力、知识储备,讲究字正腔圆,“现在传播环境不同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知识传播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希望能看到个性化的选手,在某一个方面的特质突出、极致化。”但所谓的“个性”并不是单纯的外在性格显现,鲁健说,“选手的个性化特质依赖于知识、情感能力、才艺都可以,是和能力、专业结合起来的个性,能充分展现出和其他人不同的特征。”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五】

“去掉一个最高分,97.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93分,最后专业评审团得分95.467分。”

在《主持人大赛》的评分环节,我们总会听到撒贝宁在宣读结果前说出这样一段表达。近年来的各种电视竞技中,这种打分方式我们很少听到。最好的成绩去掉了,最差的成绩也去掉了,这是为什么?

对“上了年纪的”观众应该对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并不陌生——央视主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每年都是按照这一模式进行打分。

和《青歌赛》一样,《主持人大赛》也是一个专业导向的比赛。所以也沿用了这一评分方法。

怎么理解这种“专业导向”呢?

就是说,比赛的评判标准不是单纯依靠现场观众投票,也不是靠场外的粉丝Pick,就是主要依靠专业人士对其专业表现进行评判!

这意味着,比赛的评判权掌握在少数业内人士手中。他们是谁?有总台每一个频道的资深主持人,有频道总监,有传媒学院的资深老师,还有造型团队的负责人……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任何一个行业,大大小小都是一个“圈”。在唱歌界和主持界,都一样。坐在评委席的老师,通常都是业内的“大家”,而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业内新生力量的佼佼者。他们中,有的是师生关系、有的是私交甚好的同行,还有的还有着“知遇之恩”。

就比如这位江西台主持人尹颂,他曾经主持过江西分会场的春晚,就是被坐在评委席的时任春晚导演陈临春选中的。

当时撒贝宁就调侃说,陈主任的分一会儿可能会被去掉。

果不其然被小撒言中,他打出了99的高分。

一旁的康辉也笑出了声。

而这位勇夺第一期新闻类第一名的选手邹韵,则是同样来自CGTN,是评委席刘欣的同行。

还有来自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参加比赛,而评委席上坐着的,就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的资深教授。

可见,去掉一个最高分的意义多么重要!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评委因为日常表现和社会关系,为选手打出超出比赛范围的“情感分”。

那为什么又要去掉最低分呢?同样,是为了避免专业评分时走向另一个极端。

仔细分析评委团队,你会发现,他们中有资深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也有文艺类主播。更重要的是,还有学术界的力量,还有造型团队的专家。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更何况,参加专业比赛的选手,通常还会有明显的类型区分。青歌赛会区分不同的唱法,《主持人大赛》则分成了新闻类和文艺类。

即便根源上是同一个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但在评判标准上还是有些许差距。根据实际情况你会发现,这两个大类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垂直类型。例如文艺类中还有专门的少儿节目主持人“芝麻哥哥”,他的表达方式,和一般的主持人大不相同,你必须要放置在一个给“少年儿童”主持节目的语境去理解他的“专业”。

再比如,比赛时有的评委认为选手的基本功还不到位,但从造型的角度来看,选手展现的形象,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文艺类主持人。

因此,去掉最低分,就可以避免因为选手的类型不同、评委的个人喜好不同,而给选手给出了个别的“极端否定”。

所以,别小看这个每一次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极值的背后,不仅仅是统计学公认的公平算法,背后还能规避掉观众量大最敏感的问题——

1.避免比赛中“关系户”效应

任何比赛,摆在导演组第一位的事情就是维持公平。围绕着比赛,观众最容易讨论的就是“黑幕”。

《主持人大赛》的打分环节是最严肃的环节,不仅每一个选手的评分实时公开,而且每一个分数都会对应到打分的评委。

公布最高分和最低分时,镜头还会给到打出相应分数的评委。

应该说,实名制评分,给了评委很大的压力,他们很难因为社会关系,去给出“感情分”,从而保证了节目公平公正。

2.避免比赛情绪化

没有感情分,并不代表没有“情绪分”。有的专家评委会出于“惜才”的考虑,多打高分,也会因为从不适合“为我所用”的考虑打出低分,这都是情绪化评分的表现。

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可以保证评委打分时处于冷静、理性的状态。如果多次出现由ta打出的最高分或最低分,那么这位评委就会自动调整自己的评判标准。

这是个好规则,它也意味着央视的《主持人大赛》不会被“情感充斥”,更不会被“情绪化”的判断左右比赛结果。

这也注定《青歌赛》永远成不了“超级女声”,它不会引起观众乃至粉丝的狂欢式参与,而是仅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专业大礼堂”,去冷静理性地分析小数点后三位的细微差距,一起让这个专业的舞台变得“好”和“更好”。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六】

央视《主持人大赛》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在刚刚结束的第八期《主持人大赛》中,来自新闻组的种子选手邹韵、姚轶滨也强势晋级。第二阶段比赛中文艺组的蔡紫、李七月等实力派已经晋级,李沙妟子、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等“实力派”也高分晋级,她们朝着自己的央视主持人梦想越走越近,未来或许会成为李思思、董卿的接班人。

董卿、撒贝宁、尼格买提以及央视各个频道的资深优秀主持人坐镇,他们作为出题官带着自己的“保留”节目与选手切磋、交流,让选手提前适应央视节目的主持。

不过遗憾的是,曾经的《主持人大赛》冠军张蕾并没有出现在这个舞台上,其实她是最有发言权的央视主持人。央视《主持人大赛》前身是《挑战主持人》,20xx年开播、20xx年停播,中间数次改版,也选拔出了像张蕾这样的优秀主持人。

央视主持人张蕾参加20xx年《挑战主持人》节目中脱颖而出,从11000多名选手获得第一名,从而进入中央电视台并主持《欢乐中国行》,实力毋庸置疑。工作十余年,张蕾一直有一张冻龄的脸庞和越来越游刃有余的主持功力。张蕾长着一张主播范儿的高级脸,在镜头前的表现专业而优雅,容貌端庄秀丽,主持风格亲切大方,思维清晰敏捷,众多女人的优秀特质于一身才是真正令人折服的美。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如今的张蕾在央视综艺频道中越来越没有了存在感,如今主持的几档综艺收视率也不高,像《综艺盛典》等等,是大妈大叔爱看的节目,所以张蕾在年轻人中的观众缘并不高。此外,因为李思思得到了提拔,多次登上央视春晚主会场,成为了董卿的接班人,所以张蕾被“孤立”,定位也不清不楚,很尴尬。

当然,虽然是央视知名主持人,但是张蕾本人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她选择在不同的年龄段做不同的事。生孩子期间,为了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她休息了一年多。而同样是生过孩子的李思思,在产后没几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张蕾今年40岁,本应该是女主持人最好的年华,但是她懂得享受生活,做自己能做的事、想做的事,把工作压力降到最低,这应该是一个刚刚步入中年的女性最理想的生活态度。

主持人大赛作文素材金句【七】

7月3日的深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节目组和专家刚刚开完10多个小时的会议,结束了又一次大赛选手的筛选工作。因为报名踊跃,这种工作状况自大赛报名通道开启以来,已经成为节目组的一种常态。

《主持人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电视大赛,也是集合了总台优势制作和传播资源推出的一个创新型融媒体产品,旨在为优秀主持人搭建一个顶级的展示平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全媒体、全球化、复合型主持人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说,这次大赛注重考查选手的综合素养,“我们将为具备良好政治素养、高超业务能力的新时代主持人搭建展示平台,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

“高新尖”成本届主持人大赛选手新特点

《主持人大赛》在报名阶段就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半个主持界为大赛发声力挺,百所高校竞相推荐,所以也吸引了大量人才踊跃报名。

“耳目一新,我们导演在观看选手资料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直观感受。”央视创造传媒总编辑过彤作为大赛的联合制作方,也感受了总台成立后第一次主持人大赛的一些变化。通过后台选手数据分析显示,本次大赛选手呈现出“高新尖”的特点。首先,选手整体素质高,硕士、博士和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知人才多。从专业分布看,更加多元,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理工专业的选手明显增加。其次,新生力量占主流,80、90后的年轻群体成为主力军,提交的面试视频素材也呈现出多样化、创意化的特点,守正创新的自我展示充满朝气、希望和向上的力量。最后,行业内“顶尖”选手报名踊跃,既有在地方兄弟卫视、电视台、广播台工作的已成名的“腕儿”报名参赛,也有正在学习之中的“潜力股”积极参与,希望在全国顶级舞台上展示风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高,就是选手知识层次普遍较高;新,就是年轻富有朝气的.80、90后新生力量成为这次报名参赛的主力军;尖,就是一批兄弟电视台和不同领域的冒尖儿人才踊跃报名参赛。这样的选手构成,一定会给大家奉献一次精彩的大赛。”

《主持人大赛》在业内获得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节目组表示一方面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另一种压力,“我们一定要做出总台的水准。”

不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与《主持人大赛》有着很深的渊源,当年还是在读大学生的撒贝宁凭借超强实力获得主持人大赛金奖,张泽群、陈伟鸿、胡蝶、王宁等一批优秀主持人也是从大赛中走出来的。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在朋友圈分享说:“我是1998年首届大赛的参与者,感恩总台培养,期待你的精彩!等你来!”作为第一届“如意杯”主持人大赛的金奖获得者,鞠萍成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央视“名嘴”。另一位央视知名主持人倪萍也在微博中表示:“中央台的主持人大赛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主持人,撒贝宁、陈伟鸿……那年我做评委,见证了他们成功的开始。这样的大赛你值得来参加!”海霞、陈伟鸿、尼格买提、朱迅、王雪纯、李思思、朱广权、任鲁豫、张斌、鲁健、郭志坚、胡蝶、徐卓阳、舒冬等总台主持人也通过各种渠道为《主持人大赛》发声。

《主持人大赛》也获得了业内“名嘴”的支持,主持人何炅通过视频分享自己20xx年的主持心境并称“机会的大门已经开启,这里有梦想和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大家把握机会。主持人鲁豫表达了自己对主持不止不休的热忱之心,激励大家 “找寻自我,为梦发声”。北京卫视当家主持人栗坤发文寄语参赛选手,“前方有光,是梦想的方向,希望每一个热爱主持的你都能拥有那束光。”著名主持人华少、林海、春妮、伊一、百克力、强子、程雷等多位业内知名主持人也发声力荐。

主持界“半壁江山”集体发声让《主持人大赛》成为了新媒体的热,微博覆盖用户超3亿人次,相关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00万,微信指数最高达60余万,超过多数同期热播节目。网友感慨节目影响力,留言评论道:“这就是总台!还有什么节目能让半个主持圈集体发声?”

百所名校力荐,“这将是我20xx最想看的节目!”

自从《主持人大赛》报名的消息放出之后,网友的反馈特别热情,翻开评论区,“好期待《主持人大赛》啊!”“一定很精彩,期待播出!”“终于等到了,又可以看大神‘打架’了,毕竟是自己儿时十多年的梦想啊!”“我心心念念的主持人大赛终于又办了!!强大的主持人阵容,期待!!!”“哇,我又有新节目追了吗!”这样的留言随处可见。

《主持人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个重磅融媒体电视赛事,因此非常注意节目在青年群体的反响,节目组和高校合作拓展了专门针对青年群体的信息传播渠道,各大院校给予了节目全面有力的支持,不仅面向在校的学生,还扩展到已经毕业的校友当中去,甚至有老师针对特别优秀校友一对一沟通鼓励他们报名参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百余所高校在官方渠道发布了大赛的相关信息,并在校园内张贴报名海报,鼓励学生把握机会、踊跃参与。

“这将是我20xx最想看的节目!20xx年前就是被撒撒(撒贝宁的机敏吸引的,20xx年后再来主持自己曾经夺冠的比赛,好有趣的缘分。”《主持人大赛》7月5日将结束报名,随后在北京、上海、重庆、西安、长春五大城市开始的初选活动,将在已有的热度上再次加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