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博物馆简单介绍英语作文)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博物馆简单介绍英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09 20:21:18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博物馆简单介绍英语作文)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一】

今天,我到博物馆参观。

来到大厅,我看见指示牌上左边是宜昌出土文物展,右边是宜昌民俗文化展。

我想了想:还是先参观民俗文化吧!走进民俗文化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嫘祖文化展,嫘祖是5000年前西陵部落的首领,她出生在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据说嫘祖降生时云雾笼罩凤龙腾空。

嫘祖在丝织坪开创了丝绢制衣发祥地,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时代;第二个厅展示的是屈原文化,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他一心想富国强民,主张任用贤能,厉行法制,但遭小人迫害,当楚国面临亡国危机时,他悲愤无比投汨罗江而,因此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将粽子等食物抛入江中喂鱼,来纪念屈原。

我又参观了出土文物展,有金老虎、各种铜鼎、各式各样精美的陶器……但我最喜欢的是金老虎。

金老虎是1972年在宜昌当阳出土的,是东西汉时期的佩饰,重量不足七克,但做工相当精巧。

在博物馆三楼还有魅力文化展,由于时间的限制,我没有去,之后我在一楼回顾了一遍民俗文化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这次八艺节博物馆的展出,让我感受到古文化以及文物的精妙之处,我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一饱眼福,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再去参观。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二】

今天,田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三峡博物馆。冒着蒙蒙细雨,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展馆大门口,高高的`玻璃墙上写着繁体字“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回头望去,壮观的人民大礼堂隔着宽广的人民广场与我们遥遥相望,在这雨雾弥漫之中如仙境一般美丽。

漂亮的讲解员姐姐带领我们依次参观了“壮丽的三峡”、“远古巴渝——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四个主题陈列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重庆城市之路”主题展馆中的“山城漫步”展厅,绕过巴渝人家典型的石门,漫步于山城古老的石板路上,领略到老重庆特色的巴渝风情和商贸街区的市井百态。“人道美”是重庆有名的油蜡铺,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些东西在油蜡铺里都能买到。“人道美”始建于1936年,今天依然存在于解放碑。 沿街第二家店是裁缝店,“裁缝、裁缝”——自然裁比缝更重要,老板在墙上挂了一把张小泉的大号剪刀,他是想告诉客户他的剪裁功夫非常了得。

由于地理与气候的影响,重庆夏季高温而冬天阴冷潮湿,于是重庆人爱吃辛辣,用以祛风除湿,就有了重庆人重麻辣爱油荤的饮食习惯,重庆火锅也成了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讲解员姐姐告诉我们,以前吃火锅在锅里会放格子,是因为以前吃火锅不相识的人会坐在一桌,自己点自己的菜,在自己的格子里烫着吃,吃完以后只需要付自己点的菜钱就行了,也就在现在流行的AA制,真是太有意思了。还有卖合川桃片的店铺,现在都是机器切,很薄的一片,当年的都是手工切割的,那可是需要相当的手艺。我们还参观了棉花店、古玩店、打铁铺、剃头铺、铜元局、茶馆等展区,各种店铺琳琅满目,让我们对旧重庆城区的概貌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三峡博物馆真是个既好玩又能学知识的好地方。今天的收获很大,我们不仅了解了重庆三峡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民族生活习俗,还仿佛带我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多年前的家乡生活场景。我也要学习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走多看,增长见识。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三】

沿途的风景很美,一阵阵的桂花香,让我忘记了还有没做完的作业,让妈妈忘记了晕车,让爸爸忘记了开车的辛苦... 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海底世界。

进入“海底世界”里面的灯光不是很亮,有仿佛置身海底的.感觉。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五颜六色漂亮极了,还有鲨鱼是活的哦,还有海龟,海狮,海豹。。。等等好多的海洋生物,看的我应接不暇,这时候广播响起说让游客们去欣赏‘人鲨共舞’的表演,我和妈妈也赶紧过去看表演了:里面的饲养员穿着潜水服,带着氧气罩,正准备和鲨鱼一起跳舞呢!伴随这掌声表演开始了,首先表演了给魔鬼鱼喂食,因为这种鱼的眼睛是长在背上,而嘴巴却长在肚子这边,在加上像大扇子一样的身体,估计吃东西的时候它自己是看不见的吧,可是它接饲养员投过来的小鱼功夫却是一点都不含糊的,都没有失手过呢,不时的引来游客的阵阵笑声......

接下来还请了几百岁的海龟出来和大家问好,最后总算主角鲨鱼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大鲨鱼一口就把那个饲养员给吃了,可是鲨鱼和饲养员配合的天衣无缝,完美的完成360度的把身体转成一个圈的演出,平时大家看到的凶狠的鲨鱼在这儿变得可温顺了。接下来还有海狮表演,海豹表演等等。看完表演我们去看了一场3D电影“海龟之旅”,虽然时间不长只有15分钟左右,但是我看到了海龟从出生到找到群伴的历险旅程,戴着3D眼睛看电影,真的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海里的珊瑚真的好美呀,好想伸手摘一个,当看到海鸥的长嘴巴啄过来的时候,我好像感觉我的鼻子也被叼走了一样,还有大鲨鱼张开大嘴的一瞬间仿佛我也被吞到它的肚子里去了......这种3D电影的效果可真有趣啊!

离开了海底世界之后我和妈妈去租了一辆双人骑的自行车,绕西湖骑了一圈,边享受双人骑车的乐趣边欣赏西湖的美景,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四】

今天,我和爸爸去河南博物馆参观、玩乐,非常高兴,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们在售票处买了门票,检票后进入博物馆。

走进大厅,一眼就看见大厅中央一个嫦娥1号模型挺立在我的眼前,中间是红色的,两边是白色的,宽约3米,整体看来,非常壮观。

解说员讲解的非常细致,我听得很认真,懂得了一些天文知识。

我又来到展示实验结果的地方,那里真好玩!最有趣的还要算是地震了。

8个人站在上面,服务员一按按钮,踏板就震动起来,开始是1级,然后级数越来越高,直到9级才停止了地震演习,我被晃得头晕脑胀,觉得非常好玩,学到了有关地震知识:只要人们破坏地球,就容易引起地震。

我又玩了战斗机,我坐在战斗机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认真地操纵着战斗机,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很有趣。

今天,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玩得非常开心。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五】

游览普陀博物馆当然要先了解他咯,游览的的前一个晚上,我在电脑里查了有关普陀博物馆的资料,这样可以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普陀博物馆,了解普陀悠久的文化历史。

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来到普陀博物馆,走进大厅,一艘大捕船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据了解大捕船是普陀早年沿用的`捕捞船只,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拐进右边一个房间,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段古木。听说,这根古木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从朱家尖沙滩底下挖出来的。我一转身看到的是几十艘渔船模型,有大捕船、小木船……旁边是一根鲸鱼肋骨,我看了看,哇,比我的手臂还要长!真是令我大开眼界。走进另一个房间,里面展出的是各种捕鱼的网具,比如蟹笼、拖网等等,可以捕各种鱼、虾、蟹。一旁则展出了沈家门的渔船从小木船到机帆船变迁的过程。

原来,在以前,渔民们没有钱,只能造一些小木船出海捕鱼,一遇到风浪就会翻沉。而现在,渔港里没有了过去的小木船,而是一艘艘钢制、木制的大渔船,抗风浪能力明显增强。“变化真大!”我由衷的感叹道。

小半天的游览结束了,这次游览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六】

早就听说博物馆要搞“海洋动物展览”了,我心动了很长时间,一直盼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这天早晨,爸爸打算带我去,我一路想像着里面的情景,不一会儿到了博物馆,门口大条幅上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海洋动物展览”。

走进里面,哇!真漂亮!我看见里面有:海星、海苹果等等很多很多的动物。

我考一下同学,你们可知道“海苹果”是什么吗?它就是海里的.一种动物。

它可漂亮了!我还看见了一条真的鲨鱼,它的个头可真大呀,我看它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丝的紧张,因为经常从电视里看到鲨鱼吃人的可怕事情。

但是,这种紧张只是一下,因为它只是标本,我怕什么呢?

我看得很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依依不舍地和爸爸回家了。

今天我不仅有知识上的收获,我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爸爸买门票的时候,还赠送了一个美丽的珍珠脚镯。

可漂亮了,我可喜欢了。

我今天可真快乐呀!

描述博物馆的英语作文【七】

在暑假第一周里,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但让我觉得最值得一写的还是今天去游览三峡博物馆。

我来到三峡博物馆外面,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白色的椭圆形的建筑,很像一个放倒的巨型鸡蛋----这就是博物馆。

重庆三峡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原名西南博物馆,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展示三峡文物抢救成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9月成立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这里收藏着17万余件文物,包括陶器。

瓷器。铜器。书画。玉器等23个文物类别。展厅内有《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4个基本陈列。还有6个专题陈列,为人们展示中国精美绝妙的陶瓷。书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的汉代雕塑艺术,琳琅满目的历代钱币和独具特色的西南名族风情。这些都让我流连忘返。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壮丽三峡》展厅。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峡瀑石。三峡瀑石是在长江三峡蓄水前抢救切割而来,它们原来在称为“天开一线,峡张一门”的蔓门边上。经过长年累月江水的拍打和冲刷,岩石上形成了一道道水槽,因其性质像瀑布落下,故取名为瀑石。看到这三峡瀑石我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

我一边看一边走,来到了《远古巴渝》展厅。里面陈列着很多出土文物,有陶器。玉器。这些都是我以往没有看到过的,特别是看到文物下面贴的出土地址居然有我的家乡出土的,我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真的没有想到我一直生活的地方原来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看来我要重新认识我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历史了。随着同样兴奋的人群我来到了一个很大的雕塑面前,那是一个纤夫拉船的场景雕塑。十几个纤夫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在他们的肩头是粗粗的钢缆。

有的都几乎是爬在地上前行,从他们栩栩如生的表情中不难想象出他们的生活艰辛和船支的沉重。再看看他们脚底下的岩石。经过他们经年累月的拉船,岩石上已经有了触目惊心的圆柱状痕迹!这样的痕迹要经过多久多重才会磨成这样啊。抚摸着那些岩石我不由感慨万千。

我又去参观了其他展馆,觉得我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大,不仅了解了重庆的历史文化,各民族的生活习俗,还看到了抗战中的重庆人民,我真的很高兴。我想告诉我的所有朋友们,有机会的话,大家也来参观一下吧,相信你的收获也会很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