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作文800字(天籁之声作文素材)

天籁作文800字(天籁之声作文素材)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1 05:54:22
天籁作文800字(天籁之声作文素材)

天籁作文800字【一】

这部电影上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毫无声息,对于文艺片,票房也不太友好,但还是要强烈推荐一下,不为别的,只因这是一部非常真诚的作品。

这是一部描述藏区盲童梦想的电影,其实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就有不少描述藏区题材的作品,比如《金珠玛米》、《冈仁波齐》、《七十七天》等等,其中后两部电影在如今这个市场环境下所获得的票房,可以说是创造了不大不小的商业奇迹。而《天籁梦想》的风格,虽不像《冈仁波齐》讲述了庄重的朝圣,但更像是《七十七天》那样,一人一车横穿羌塘无人区,但本片的特殊性在于,电影的主角,是一群盲人藏区孩子。

《天籁梦想》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一群盲童为了给同伴治疗眼睛,为了实现唱歌的梦想,偷偷从盲人学校跑出来,飞到深圳参加电视综艺节目,经过很多意想不到的坎坷,最后圆梦,用歌声感动了大家的故事,其中的小伙伴也接受手术治疗,重见了光明。

这样的故事,算是励志电影吗?算,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影的故事涉及到平民上综艺、梦想实现的元素,说是俗套也不为过,但特殊的地方,本片的主角们可都是一群盲人啊,就连饰演几位盲童的演员,也是真正的盲人。

盲人题材、藏区地域,决定了这部电影小众,也决定了真诚。

电影让人想起了当年娄烨的《推拿》,《推拿》的躁动与《天籁梦想》的平和,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类型,而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在于,作为讲述盲人的电影,电影并没有夹杂任何多余情绪在里面,没有提倡关注弱势群体,没有突出社会底层博得同情,更没有廉价的反衬社会不公。电影只是在讲述一群特殊群体的故事,而且都是从盲人的角度来深入盲人的世界,是一部“可以听见的电影”。

《推拿》用模糊失焦、闪烁的背景光来描述盲人的世界,而《天籁梦想》则是以第三人称温暖的镜头,镜子影像甚至漆黑一片的主视角还原盲人的生活。刻意放大的背景声是该片的特殊之处,哈雷摩托的发动机的声音,风铃摆动、脚步声,汽车发动等等,当然还有穿插电影的主题烘托——那美妙的歌手,让观众更多的从听觉上去感受盲人的世界。

《天籁梦想》的故事非常简单,但正因为电影的风格化很重,且表达方面意象化很重,还是精神层面的属性。整部电影温和平淡,长镜头居多,缓慢的镜头语言娓娓道来,这是一部平静的不能再平静的电影,就像一面湖水,时不时的激起波澜拨动观众的心弦。在电影中角色与社会的不断冲撞中,来自天籁的盲童与哈雷摩托车手的相遇,容纳于其中的就是典型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冲突,观众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巨变下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从而激发思考和获得启示。

没有任何说教的意味,就是真实的记录,故事发生在藏区,也没有高举高打的传播佛学,电影外在甚至没有任何佛教的影子。电影的剧情发展和情节走向是深入人内心的,用镜头语言去甄别角色的状态,感受内心的波动。因此欣赏这部电影要拥有一颗极为平静的内心,简言之,《天籁梦想》是一部拥有极高精神属性的作品,其内核正是佛教所追求的那种平静修为。

回到开篇,《天籁梦想》是一部纯粹的艺术片,绝对不适合休闲娱乐,在这个商业化的电影世界里,算的是非主流,但电影拍出来就有相应的受众,相信这部特殊的盲人题材作品会让一些观众照见心灵。

天籁作文800字【二】

欣赏音乐=陶冶情操和享受生活之美。没错,这个等号标得并不虚假。欣赏音乐可以调节心情,让你悲伤时忘记伤痛;兴奋时渐渐地平静下来。但我个人认为,无论民歌还是流行歌都远远比不上天籁之音,也就是说在倾听大自然中的音乐,那种音是十分让我难忘的。

我曾经去过雅安的生态区,在那里是我对天籁之声的第一次接触。行走在生态风景中,走长时间后,就会感到苦闷,再加上下雨,旅途中也就更加枯糙了。渐渐地,雨下小了,就在这时,小雨滴落在河面上,很有节奏地滴滴嗒嗒响了起来,叶子上,石头上,路面上,也相继发出细小的声音,虽然没有琴声优美,但却比琴声更加自然、和谐。这种声音在城镇中只会被嘈杂声盖过,而不会如此清脆。雨停了,太阳渐渐出来了,大自然中的音乐又响起了,小鸟的声音,划破雨后天地间的寂静,那好听的声音回荡在山中,回荡在树林中,回荡在我耳边。鸟儿三五成群地飞出树林,擦过树叶的沙沙声配着草丛中的`小虫的叫声,在大自然的衬托下,格外地有节奏性,也格外的好听。听着瀑布流水声,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景色便浮现在眼前,雨滴、鸟叫、树叶的沙沙声,小虫们的二重奏以及那自然的瀑布流水声使我陶醉,醉倒在天籁之音中,这种音乐是在电视和和录音机中找不到的,这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美,这种高山流水的妙和美比那些音乐更能陶冶情操。我与孔子一样,听完美曲就有种三个月不知肉之香的感觉,只不过我这种天籁更好些。天籁之音,确实美,但对于我们接触是比较少的,若想享受生活之美,就得听音乐,还要学会选择。心情低落时,那些比较平调的音乐或许能抚平你那低落的心情;气愤时,听古典乐曲消消气;高兴时,听听流行音乐,让自己别太激动。说了这么多我对音乐的欣赏和感受也不知道究竟对否(毕竟不是研究音乐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若不是音乐,我们的苦闷又会放哪儿,而这种天籁之音又怎么会被我欣赏呢?

真没想到,我酷爱了六年的音乐,竞然在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地欣赏与体味到了它的美。

天籁作文800字【三】

盲人习惯戴墨镜。

普通人在生活中偶遇盲人,看到最多的是盲杖,很少看到眼睛。

墨镜就像一条无形的河,盲人在河的那边,我们在河的这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跟盲人之间没有窗户,同情心肯定是有的,但心灵彼此不灵。

《天籁梦想》的导演张唯,把镜头对准盲人的眼睛,不戴墨镜的盲人的眼睛,跟着他们拜佛、上课、组团、出发、一路跋涉、坐飞机、去海边、做节目、上电视。

他用镜头替我们的眼睛,去跟每一位盲人交换心灵。

他希望观众懂,不交流的同情是歧视,不舒服,没结果。

当栏目导演安排盲童卓玛脱掉藏袍,穿上露肩装,化上明星妆,走上舞台,而卓玛一声不吭就放弃的时候。

我能感受卓玛的愤怒和失望,一个为收视率而消费别人梦想的节目,甚至都不能坚持选手的本色了。

当一直戴着墨镜的尼达校长,最终在真心的掌声中,摘掉墨镜,面对观众,双手合十,鞠躬致谢。

那一刻,我知道他的心灵在说:文明也是光明。

天籁作文800字【四】

藏区题材电影,一直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里最神奇和热门的一脉,仅去年就有张扬《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杨蕊《金珠玛米》,赵汉唐《七十七天》等片子面世。最近有幸提前观影的《天籁梦想》有些不同,它是一部简单真诚的电影,小成本,以情动人,听说1月9日终于要上映了,期待会有一些同样真诚的反馈。

《天籁梦想》故事不复杂,片子也不长,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群盲童为了给同伴治疗眼睛,为了实现唱歌的梦想,偷偷从盲人学校跑出来,飞到深圳参加电视综艺节目,经过很多意想不到的坎坷,最后圆梦,用歌声感动了大家的故事,其中的小伙伴也接受手术治疗,重见了光明。

片子前半部分孩子们离开位于藏南地区江孜的家乡前往拉萨,一路走走停停,跨越高山大河、村庄牧场,就像一部简洁的公路电影,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困难是,四个人只有其中一个人有一只眼睛勉强看得见,导致行动缓慢,他们也没有多少盘缠;另一个难题是,他们内部意见不统一,常常吵架,冒出要调头放弃的念头。

好在孩子们内心干净,天性纯粹,最终还是决定要去远方,去唱歌给很多人听。千辛万苦到达深圳,他们又经历了一次内心震荡,演出过程中大家出现了一些争执,节目搞砸了,这时又是好心人帮了一把,让他们可以再一次重登舞台,放下一切去唱出真情实感。

这些年,中国电影票房总量一路走高,在商业浪潮的席卷下,公益电影反而稀缺,《天籁之梦》这样的片子不是出现在CCTV6,而是在影院上映,可能也是一种机缘。在大银幕上感受藏南之美,盲童们内心之美,以及音乐之美,作为有机会提前看片的人,还是觉得是很享受的事情。

这样的电影不好拍,第一是找投资难,愿意投资的人不多,第二是创作难,很难拍出孩子们自然真挚的内心世界,第三难是发行难,在院线里分一杯羹有些难,尤其像《天籁梦想》还是讲盲童,也就是说,拍好这样的电影,可能真的要有一颗纯真的心,需要一些打动别人的东西。这方面,享誉世界的伊朗电影是我们的榜样,《天堂的颜色》《小鞋子》《苹果》《醉马时刻》等等,这些都是感动了无数人的经典。

《天籁梦想》有其纯净的地方,片中盲童主观视角的大胆运用,朦胧,晃荡,却美好;盲童准备去外面,在有声地图上丈量拉萨到深圳的距离,他发现“只有一个手肘那么长”,天真得让人捧腹。

此外,让我难忘的是孩子们没有盘缠,就摘了故乡的一大袋鸭梨背在身上,既是食物,也是回馈给恩人们的礼物,一路走,一路贴身相伴,一只只静静的黄橙橙的鸭梨,就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面孔。

为了强调真实、亲切的基调,片子选用了非职业演员,片子的主角们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盲童,他们在里面就像演自己,不用刻意模仿和发挥已经动人,唱歌、表演,不带一丝杂质,确实难能可贵。片中选用的西藏音乐是童声演唱的《洁白的仙鹤》,清澈,悦耳,丰盈,仿佛来自天籁深处,和片子的名称、和孩子们的内心很接近。

通过电影也透露了一个现实信息,由于高海拔、日照强烈,比起其他地方,西藏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很高,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患病,看不清世界,为今后的人生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如果电影上映后,能引起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可谓善莫大焉。

如果对《天籁梦想》这个片子有兴趣,真的要去影院支持一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