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我眼中的中美教育异同作文)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我眼中的中美教育异同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5-19 07:40:41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我眼中的中美教育异同作文)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一】

例如:试验甲乙两教授法之优劣,则必将试验时一切情形,归于一致。盖必先一其教师,一其教材,一其设备,一其时间,一起地方。而所较之学生又须年龄等,男女等,家境等,程度等,然后施以各异之教法,乃可知结果之攸归;屡试而验,然后二法之优劣,乃可得而发明焉。故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旧之方。试验者,去就之方也。盖赏论之,教育之所以旧者五,革而新之,其惟试验。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二】

在序言中,陶行知说,这本书是他在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的几线光明,从教书写到教学,从教学写到教学做,看似前后矛盾,恰恰体现了作者长进之处。此处,我深以为然,为学日增,今日之我必胜昨日之我。故,看似矛盾处,恰是长进处。

陶行知力图改造中国教育,所以,在选择旧稿时,凡是为外国教育制度拉多上车的文字一概删除,不留。“所留的都是我所体验出来的,所以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

这便是陶行知的教育原则: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其名字也可窥其一斑。做中学,实践出真知,杜威思想之根基。陶行知的主张看似和王守仁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完全相反,但是,阳明的“知”正如苏格拉底的“知善者必能行善”中的“知”,不是知识,而是内心的信念。所以,窃以为他们并无本质的不同。

陶行知之所以要改造中国教育,根源在于传承母亲那份对孩子的爱心,这被作者视为母亲留给他最好的精神。母亲60寿宴时,作为对母亲的寿礼,作者立志将父母传给他的精神在中国教育上表现出来。母亲所喜爱的是她的四个孙儿,她称呼他们为她的蟠桃。因此,作者立志要把母亲爱蟠桃的心推广出去,使全国的蟠桃们都能得到他们应得的爱护。

从这天起,陶行知便深刻地注意到小朋友们所受的教育。当时的教育现状是:蟠桃园已经由玉皇大帝交给猴子看管了。之所以叫他看管,是怕他“后来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了,庶免别生事端”。谁知猴子不当一件事儿做,往往在园子里耍了一会儿,吃了几个桃子,变成二寸长的一个人儿,在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

这不是中国儿童教育的缩影吗?作者要想彻底改造蟠桃园,不但要请出如来法掌去收服猴王,还要“瑶池王母自栽培”,才能使“夭夭灼灼花楹树,颗颗株株果压枝。”同时,他甚至还呼吁说,纸上的教育改造能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象个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这部书最多不过是换了几条路线吧,倘使遇不着有心改造的人,便与废纸何异?

其心殷切,其情真挚。所以,后来,他开办晓庄师范学校,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的教师,影响深远。陶行知的主要观点: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他认为的新教育是:“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也就是说,新旧教育的区别在于发明能力。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三】

改善试验者役物而不为物所役;制天而不为天所制,惟其以人力胜天工,故能探其奥蕴,常保其新焉。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四】

强调试验者要有计划,有方法,视阻力为当然,失败为难免,具有百折不回之气概,再接再厉之精神。总之,试验主义既能塞陈旧之道,复能开常新之源,试验之用,岂不大哉!

陶行知认为,新旧教育之分在于能否发明,而发明之道在于试验。的确,他说的十分在理。只是,试验之说不就是杜威的做中学吗?只是因为时代背景不同,陶行知力图“嫁接”杜威的思想,使之本土化,中国化。除此,基本无他。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教育作文【五】

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叫《中国式离婚》那歇斯底里内战和冷漠残酷的冷战让人触目惊心,但也是真实,而今,我打出“中国式教育—补课”的题目,竟发现这不是我第一个先说的,有共鸣的人太多。太多的人攻击从事老师这个职业人的素质和品质,这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我是极其反对补课,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办的有偿补课班,不去还不行,老师会一直以极其负责为你家孩子学习着想的工作态度给家长打电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导,你最后都感觉,你不让孩子去参加补课,不仅对不起孩子,更对不起老师的那份“操劳”的心。这种情况下,你再不识相不补课,孩子在班级被点名,调座位,孩子如果学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问老师,老师冷言冷语,带搭不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是一种价值服务,否则免谈。

或许是我们这代人没有这样的学习模式,记得上小学,我们的范老师中午自己花钱买面包和汽水给那几个没学会的学生,吃完后重新教,直到你会了为止,晚上家长给钱,老师都不要。而今……除了边远山区老师和支边老师真的会以人为本,本着“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的慈悲心教育心吧。

听别人说,孩子上高中不需要再补课,因为几乎所有学习的时间都在学校。孩子都是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九点放学,十五个小时的学习,听起来都感觉累,真的很心疼很可怜中国的学生们。但是不补课,我还真的窃喜一阵,结果好景不长,十月份开始,孩子被告知每周三晚上九点二十到十点半数学补课,每人每节70元,明天交钱。

半夜补课,老师真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不愧是燃烧的红烛,吐丝的春蚕,如此的疼爱关心学生。让我怎么敬重你啊!

我坚决不同意补课,一方面时间太晚,接送不方面,安全无保障;一方面孩子学一天了,身心疲惫,精力有限,再学毫无效果可言。谁知,老师居然打电话告知孩子爸爸,美名曰,孩子数学成绩一般,需要补课,别枉费老师的一片苦心。孩子的爸爸同意,这些年他也一直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补课班,想必是怕被埋怨,家长尽职了,钱也花了,学不学那都是孩子的事了。花钱解决的事就不是事,至于花钱后的学习效果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可以不在考虑之中。原以为孩子也不会愿意,没想到孩子说,别人都去,补就补呗。我的决定1比3,败了--

这几年来的补课,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好像不参加补课才是不对的,这是很可怕的`一种习惯和适应。当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成为一种自然和常态的时候,我们早已经偏离了教育本身轨道。我为这种毫无意义的补课义愤填膺,孩子完全成了学习的机器,还是一个不能正常运行的填鸭式教育机器,我感到可悲可憎可气。夜里看着孩子手臂处一块很显眼的淤青,女儿说:“补课时就是算题,然后老师讲解,我太困了,自己掐自己还不起作用,我就让身边的同学使劲的掐我一下,我疼的差点叫出声。”我瞬间真想问候老师的老母。

夜深了,路灯昏昏暗暗,偶见几辆出租车不紧不慢的在路上溜达着,我想匿名发信息给老师,要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就取消半夜补课,平时好好上课。想向学校、教育局领导反映这问题,我知道我这样做不会有什么结果,弄不好,让老师查出是我,那我孩子的学习真就是问题了,我没那么勇敢,也只是想想而已。

国家和政府也三令五申的严肃查处老师补课现象,但是老师补课如那枯黄的野草就一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从未铲除过。中国式的教育补课,正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着,大有可以燎原的趋势,我们的孩子就行走在补课的路上,一直没有停歇--

前不久一位在学校当老师的朋友,电话通知我贺楼,这已经是第三次贺楼了,平时每次聚会,她总会抱怨当老师太累,没有时间。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即使十一期间她也在认真负责的给学生补课,挣着辛苦钱,买了房子买了车供着儿子在国外读书。

哼!我也没时间更没心情去参加这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贺楼,我忙着在接送孩子补课的路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