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中李四的故事的作文(李四和宝葫芦的故事作文100字)

宝葫芦的秘密中李四的故事的作文(李四和宝葫芦的故事作文1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24 02:55:43
宝葫芦的秘密中李四的故事的作文(李四和宝葫芦的故事作文100字)

宝葫芦的秘密中李四的故事的作文【一】

从前,世界上有一个宝葫芦。只要得到这个宝葫芦,人们就能完成任何愿望。

有一天,有一个叫赵六的人。他在他的田地里面干活。忽然,他挖到一个很硬的东西,他把那个东西挖出来,是个葫芦,他刚开始还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葫芦,也没有多想,扔在了一边,继续锄地。忽然,那个宝葫芦金光一闪,周围一片光亮,赵六下意识的捂住眼睛。过了一会儿,金光渐渐消失,赵六松开了眼睛,发现光亮的来源是那个宝葫芦,只见宝葫芦慢慢地裂开一条缝,长出了嘴,然后又裂开了几条缝,长出了手和脚。赵六看到这一幕,吓坏了,还以为是神仙转世,连忙扔下手里的工具跪在地上拜了拜,宝葫芦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四周,发现了赵六,他好奇地问他:“是你把我从地里挖出来的吗?”赵六连忙点头,说到:“对,对,是我是我……”宝葫芦说道:“既然你把我挖了出来,那你就是我的新主人了,对了,主人,你叫什么名字?”赵六吓了一大跳,赶紧哆嗦着说道:“赵、赵赵、赵,赵六”宝葫芦看见他这个样子笑了笑说:“主人,我是宝葫芦,以后你就是我的主人了。”赵六愣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看了看宝葫芦,又看了看地上的.工具。宝葫芦对着赵六说:“主人,你有什么愿望尽管提出来吧,我什么愿望都可以满足,我是无所不能的”赵六发呆了一会儿,喃喃的说道:“我想去大城市看看。”宝葫芦说:“没问题。”说完它打了一个响指。

亮光一闪,赵六和宝葫芦就出现在城市里。赵六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哇,真的可以呀。”忽然,他们听见有一个女人在喊:“抢钱啦,抢钱啦,有人抢我钱包啦。”赵六闻声望去,看见一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拿这一个钱包在前面跑,还时不时的向后看看。一个妇女则在后面拼命的追,并且大喊着。赵六皱了皱眉头,说道:“宝葫芦,你能让他停下来吗?”宝葫芦说:“没问题。”说罢,那个小偷发现,无论他怎么跑都走不动了。过了一会儿,警察来了,把那个小偷抓了起来。警察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会站在那里不动?赵六和宝葫芦悄悄的离开了。

后来的几天,赵六和宝葫芦一直在城市里面做好事。他们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他们帮助完别人后,都是默默的离开,从来不会上前大声的炫耀一番。

后来,赵六长大了,可宝葫芦也走了。虽然没有了宝葫芦,可赵六依旧在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

宝葫芦的秘密中李四的故事的作文【二】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宝葫芦的秘密》,心里感悟很深。

这本书主要写了:小主人公王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了一个神奇得令人不可思议的葫芦。这个葫芦能够做许多事,帮人钓鱼、变出许多美味的食物、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王葆想借的书转移到他的书包里,还能够做他想要的机器人模型,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做不出考题……

幸福是靠自我争取的,如果我们都像王葆那样利用宝葫芦完成自我渴望的东西,到最终你会发现这是毫无意义的,甚至会弄巧成拙,不劳而获只能带来烦恼和痛苦,投机取巧而不付出自我的努力是不会成功的,必须要经过自我的努力才能成功。我明白了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不能不劳而获,不能贪图小利。就像宝葫芦,也许你会觉得要什么有什么是很欢乐的事情,但当你明白了这是偷来的你还会高兴吗仅有经过自我的努力得到的劳动成果,才是最珍贵的。我们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享受着自我应得的会很高兴,因为这是你自我劳动而来的。文中王保的爸爸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不要把自我的细心眼用到干坏事上,如果用到学习上,那么学习必须会好的“

其实学习生活中的我也有和王葆一样的经历。我期望自我有一个三头六臂的机器人,帮我写作业,帮我穿衣服,帮我收拾书包……这样多舒服啊!以往有这样一件事:以前我不会系鞋带,总是妈妈帮我系。有一次上体育课,我的鞋带开了,不明白该怎样系,就随便系了个团,结果一会儿就又开了,一跑就摔倒了。最终我最终忍不住回到家里和妈妈学习系鞋带。学会了系鞋带后,对我帮忙可不小,开了还能再系上,也不会摔倒了,这下系鞋带就难不倒我了。有时候,我的题做错了,想偷懒就不管错在哪里,直接问妈妈:”哪里错了“妈妈总是回答我:”自我好好看看。“我就不得不自我认真地检查演算,最终总能查出错在哪里,这样一来到锻炼了我的检查本事,学会了检查可是个好事情,每次考试都能查出错误来,这样就能考出好成绩。

如果只靠别人,自我也会变得懒惰,变得依靠别人,变得不爱动脑筋,生活中基本技能也不会了。我们应当多动脑、勤动手,学习上开阔思维,勤于思考,做个勤学好问的好孩子。《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这些道理,受益匪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