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资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资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7-22 00:24:49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资写作水平的最好方法)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一】

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的工作,早已让教师忘记了最初的教学理想,冷却了教学的热情。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

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1、“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我是谁?这里我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

《教学勇气》如同一位深刻的挚友,让自己在思考与追问中卸去去满身的浮躁和疲乏!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二】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三】

本文对边远地区艺术生的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学水平的策略,希望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四】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怎样提高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五】

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弘扬人文,不是照搬过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赋予它时代的精神。今日的语文教育要有中国特色,就要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就要有面向新世纪的浓郁的时代进取精神,变语言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变低效率为高效率,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探索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

——《我的语文教育观·人文说:我的语文性质观》

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努力争取做个教育家,做个“育人”的专家。

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学“文”,作“文”,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教学生学“做人”因为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语文教师的胸中要有“教文育人”的清晰蓝图,这张蓝图必须由三个部分有机组成:一是培养目标,即明白未来建设者应该具有的总体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情操、科学素养;二是了解学生现状,即通过读、闻、问、阅和材料跟踪等方法,了解、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性格、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语文基础、语文能力等方面实际情况,以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三是要明确实现“教文育人”培养目标所要攀登的阶梯,即教师心中要有强烈的阶段感,要引导学生在一定学习阶段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循序渐进,拾级而上,重点突出,步步踩在实地。

语文教学“教文育人”的大目标,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之上的。

建立在“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上。“目中有人”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建立在时代的要求和我的使命意识之上。今天语文学科的育人目标,就是从语文的教育功能出发,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能力、智力的明日建设者。对这个“现代人”的内涵,我的理解是“思想活跃,富于理想,自学能力强,善于吸收各种新信息,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勇于改革创新”,“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的精神,有追求真知的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的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

建立在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之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当“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情操陶冶”多管齐下,语文教学才能收整体之效。这个整体之效又绝不是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而是事半功倍之“积”。

——《我的语文教育观·教文育人:我的语文教学观》

“教文育人”的语文教学观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课文的表层,而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作品中或显现或蕴含的思想高地、智慧高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思想一些严肃的而又不是唾手就可解答的问题:生活道路的走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善待生命的美好、如何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生命的价值……我们要引领着学生在先哲先贤、在思想者和践行者们那一篇篇充满睿智的的文章和一部部感人肺腑的作品中去感悟社会与人生,去实现精神的觉醒,灵魂的提升。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总是“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影响。

大语文观要求课内促进课外,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语文活动,更要积极热必地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他们读收的嗜好,使他们做到精读、博览相辅相成。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博览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博览是应用。一定要让学生“嗜”书,不“嗜”必然知识浅薄,视野狭窄。学生嗜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靠引导,靠培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嗜好,就等于帮他们找到源远流长的知识的泉眼。并且让学生在人类、社会、生命的层面上来学习语文,在这儿追寻真,追寻善,追寻美,吮吸民族语言的精粹,民族精神的精华,最终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的.语文教育观·走向广阔天地:我的大语文观》

语文课“要教出情趣来”,“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矻矻、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语文学科的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语言文字千变万化的运用接触学生思想情感的,有它独特的引人入胜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到文章的‘味’,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在语文水平上获得提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怎样才能把课上得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呢?一、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面孔;二、课要有趣味性;三、课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四、课要有时代的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

激发兴趣的活的教学法:首先是把学生领进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其次是“主阵地”上力求方法多变,课型常新。三是用知识的“磁力”吸引学生的兴趣。

——《我的语文教育观·营造“磁力”效应:我的语文学习兴趣说》

出色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让学生在艰巨的、不轻松的、有时是复杂甚至痛苦的思维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欢乐,产生一种自己能够驾驭知识、驾驭自己成长过程的自豪感。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学生成为积极的思考者和真理的发现者。“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我的语文教育观·培养“发现者”: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