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文1950年代(历史作文大全5000字)

历史作文1950年代(历史作文大全50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3 22:53:12
历史作文1950年代(历史作文大全5000字)

历史作文1950年代【一】

近期,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觉醒年代》这部作品。这部电视剧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尚未完结,虽说只看了几集,但给我的感触颇深。等不到看完便来写这心得,以下便是我的观感。

《觉醒年代》从新文化运动讲起,陈独秀历尽艰辛从日本回国之后,以文学为基,创办《青年杂志》,力求从思想上改变中国新青年,进行讨袁运动。中国当时处在一个迷茫的路口,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领导者不知道中国应该走哪一条路。袁世凯渴望恢复帝制,开倒车的行为为各路人士所不耻。新一代有思想的人不畏压力将自己的考量,思路说与人们,中国的思想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不断发展。片中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独秀由《国际歌》歌词有感说出的话:大到国家,小到个体,自己的命运自己争取。当初的中国刚刚推翻几千年的帝制,新制度正在萌芽阶段,袁世凯却到处借款,依托外国支持,打击新思想,新制度,这是不可取的。且不说袁世凯有复辟之心,就借外债、依托外国过活这一举动来说,他就已经失去了独立之心,一个国家,如果连自立自强,独立更生都做不到,依托外国,与殖民地何异。中国要想发展,独立是必须的,必须有骨气有方向,自己的命运自己争取,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个人。这句话一律适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独立之心,没了前行道路,说句不好听的,这样活着和等没有区别。天下的路是给天下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当时的中国需要一条独立,民主,科学的道路,陈独秀他们便将民主科学的道路展示给众人看。

历史作文1950年代【二】

江山阅年,觉醒改天——观《觉醒年代》

当丧权辱国的条约被敲下许可的印章,当共和将倾,国将不国。无尽仁人志士化作响锤,敲响众人,立志改天换地,跨过荆棘丛,找到一张救国救民的药方。

或许在《觉醒年代》这部剧中,仲甫先生与守常先生更像是璀璨发光的明星,是指引那个时代青年们走出阴霾,踏入光明的一道光。其实小生初阅此剧,第一崇敬的人还是蔡元培先生。当然,陈、李、蔡等人都像极了天上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作为当代青年们的领头人,都各自有各自的闪光点。可我却偏爱蔡公的兼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从小说到大的道理,但在现代社会,处处充斥着极端,自私与狭隘,网络发言处处横跳的是“二极管”。他们用自己狭隘的价值观扭曲了这个本不绝对的世界,而蔡公的“兼容”,是对他们这种思想最大的轻蔑与讽刺。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蔡公听诸导百家之言,集众智以探索救国之路。这是他长远的眼界与宽大的格局。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究竟是马克思主义能救中国还是空想社会主义亦或是杜威实验主义。当大家都在为把谁关在外面而争论不休时,蔡公却笑盈盈地把门打开,先让外面的各种人一同迎进来,然后再不缓不慢地将那些不必要的人清理出去。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公的兼容是有智慧的,他集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将“囊括百家,合成一统”各取其优的智慧用在了治理北大上。在1919年的北大,不仅能听到外街传来的抗议演讲声,或许还能看到一群长衫老儒坐在一起吹烟喝茶,闲谈国事。这是蔡公营造的北大,是当年那个国内各类思想交汇最繁荣活跃的北大,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襁褓。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一百个人发出一百种声音后,他们能彼此尊重。”

蔡公或许深谙其意。在新旧文化的对抗战中,他从未因自己的思想而去驱赶异类,反而敞开了胸怀,也大大方方的迎接老儒生们,让老将新将一起上,大家一起探索思想异同,才有了陈独秀辜鸿铭能笑见握手的一幕。“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我想这也是北大思想上能如此繁荣兴起的原因。的确,没有辜鸿铭,新思想或许不会成为新思想,而北大,也就算不得北大了。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长青。”

先生千古。先生的兼容精神千古。

历史作文1950年代【三】

《觉醒年代》讲述了革命人士找到的冲破旧思想的罗网,看一场有意义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而后来的五四运动证实了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这部电影从另一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由纪律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一个奋斗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侧面也让我体会到中华民族探索求知的精神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在这部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独秀,他曾经是清朝秀才,后来参加了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1915年,在上海出版《青年》,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在五四运动间,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思想。他提倡民主与科学,还形象地称它们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的英文译音,是德摩克拉西,科学的英文译音,是赛因斯)。他曾经说过:“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之脑神经十之九焉。”在他看来,青年,不是有多小的年龄或有多光滑的面容,皮囊上那气沉沉的灵魂,在于内在的思想是否“新鲜活泼”。青年应是洗涤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青年,于个人,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那初升的太阳;青年,与社会,是叶与根那息息相通的脉搏;青年,于时代,是对国家的责任与牵挂。

历史作文1950年代【四】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段历史展开的叙述。

这段时间是一个动荡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艰难时世,当时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混乱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无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图复辟帝制,同时也有一大批青年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国民哄动,让在国外留学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钊等人愤愤不平,他们纷纷回国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李大钊说:“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时陈独秀也创办了《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倡导白话文,为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打开了新思想涌流的闸门。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们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革命观点。

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北京大学”里,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随后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编辑部”。此时北京大学的一些顽固的保皇党也与新青年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化。

在探索和发展真理时,十分艰难。在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交锋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加上白话文的迅速传播,如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巨作横空出世,大大推动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国道路的步伐。

这部剧中也有很多风云人物,他们的服饰习惯也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繁杂和混乱。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张勋的辫子军领兵复辟及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人,这些极具色彩与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观众眼帘。而且他们的人物特点也十分鲜明。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的青年学子也让我们过目不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有一批爱国人士正在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成功之路使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演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以深刻的历史意义揭示了这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同时赞扬了觉醒年代时期一批共产主义者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这部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负众望。

历史作文1950年代【五】

古今多豪杰,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之水深火热。——题记

回溯到100多年前,那是一个动荡不安,时局不稳的年代,却也是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觉醒的年代。辛亥革命以来,整个民众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中国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踏上了探索国家新出路的征途。

在这样一个时代,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为了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也为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创一个崭新的国家,陈独秀先生首当其冲。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棵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甚至开出灿烂的花。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陈独秀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惊人的才华和毅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话文白话诗。

“如今我们回来了,请你们看分晓吧!”这是胡适之说过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我们”——中国有着拳拳之心的青年们回来了,他们将要献身于国家,为国家的尊严、人民的生存而奋斗!那些欺辱中国人、瞧不起中国的人们,请你们看看吧!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要醒过来了,它一定会成为世界强国,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每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一百年前的中国,有正直的易白沙、忧国忧民的李大钊、弃医从文的鲁迅;如今,有我们!

我将无我,不负国家。我们身为青少年,应该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待,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报效祖国。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历史作文1950年代【六】

2021年的寒假生活结束了,在此期间,我曾观看了几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内心收获满满。其中,我觉得电视剧《觉醒年代》最能打动我的心,它让我想起了那个时代的中国……

那个时代的中国:战火硝烟,国民愚昧无知,国君袁世凯复辟帝制,镇压了二次革命。最先开始的陈独秀离开日本稻田大学,回国途中,看到已被德国占领的胶州湾,悲愤不已,到上海发表了讨伐信奉五教三纲的袁世凯等人的檄文,也是唤醒国民愚昧思想的良药——《青年杂志》(从第二版起改名为《新青年》,并使新文化运动逐渐兴盛起来了。新文化运动,就好比一株刚萌发的芽儿,一些《新青年》的同人编辑主将的加入,犹如为其增添了养分。而那些毒害国民思想的保皇派与新文化运动所发生的冲突,好像虫子在啃食其茎叶。在与旧文化的搏斗中,战场搬到了北大,斗争也十分的激烈……

在新文化运动已成长到一株能承受风雨的小树时,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李大钊推行马列主义,并与陈独秀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红船精神,由此,中国人民逐渐走向了正确的道路。

当我看完《觉醒年代》时,把自己跟这里面的人物进行了一次对比,差距就出来了。当时很多人说“这个中国没救了!”如果我是当时的李大钊,我就想逃避,但是李大钊却反驳了那些人的观点,在与陈独秀的一次谈话中说:“我认为这个国家还是有救的!”很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这个爱国者的伟大情怀,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当段祺瑞要求蔡元培恢复克德莱的职位时,如果我是蔡元培,我会听从上级的安排,但蔡校长却竭尽全力地反对。正因如此,新文化运动才会成功;共产党才会成立;中国才会焕然一新。正如陈独秀而言:“新文化运动,当下最需要的是人,而不是钱。”

正是有这样的革命先烈,我们才有如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使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传承..

历史作文1950年代【七】

春天的味道是什么?一枝怒放的花会在枝头告诉你。或是一场春雨,在清凉的洗涤下,让你品味春天的味道。

而这种味道却摇身一变,悄悄地飘到海外的落叶上,飘进了那个别样的深秋。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一个被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浓烟所笼罩的时代!之所以称之为“年代”,而非“时代”,大概是因为它蒙上了历史的面纱,虽久远却不得不被铭记——因为正是那个年代,正是那个年代里的那些人,以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了我们今天的新中华!

还记得那个衣着破破烂烂、浑身长满了虱子,但眼睛炯炯有神、为人善良开朗、气方刚的“乞丐”吗?没错,他就是创办了《青年杂志》的陈独秀,也就是那个用科学与民主照耀中国的革命家!正因为他独特的方式、细致的思虑,让身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大钊由衷地感叹:“现在虽然是深秋,但我从他的《青年杂志》中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

然而,春天不会只停留在一处。

一碗清水里也有春天!你瞧,那只欢快的小蚂蚁还在游泳呢!正在码头劳作的延年见了他,没有粗暴地将他丢弃,而是轻轻地将他捏起,放在碧绿的叶片上,让他来一场森林之旅。一盘荷叶黄牛蹄里也有春天!虽然只是一只无辜的小青蛙,已上餐桌的它却没遭扼,借仲甫的手,又回归了自然,回到了清澈的小池塘里,继续自由地生活。

春天的味道竟如此美妙,但在一个个革命家庭里,却如此可遇不可求!

有一对兄妹正在提一个沉重的水桶,要把水倒进水缸里。这时走进了一个人,他“八字胡”,身着长袍,提着木箱,热情地帮助他们,结果却被这一家错认成了“黄鼠狼”!好一只“黄鼠狼”啊,那就是兄妹俩的父亲——李大钊!

为了探索救国之路,多少革命家长居海外,刻苦钻研!看着他亲切地喊一声:“姐,我回来了。”那种久别重逢的团聚不也是春天的味道吗?看着他柔情地抱起女儿,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我真想激动地喊一声:“春天真美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