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平凡与伟大作文素材积累)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平凡与伟大作文素材积累)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1 12:53:39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平凡与伟大作文素材积累)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一】

20世纪,有这样一批天才,他们以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拼命码字,擦亮了“文学”这块“金字招牌”;那些年,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在病榻上交出了《追忆似水年华》的手稿;艾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为文学圈奉上了《尤利西斯》。就在整个欧洲都仰起高傲的头颅,将文字打造的桂冠戴在额上的时候,三个美国人也点燃了心火,向对岸的大师们发起挑战,他们分别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天使,望故乡》的作者托马斯·沃尔夫,以及《永别了,武器》的作者海明威。

这三个人,无论经历还是性情都大相径庭,却以振聋发聩的大手笔为20世纪美国文学登上巅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请相信,他们跟所有天才作家一样,在成名之前都是穷光蛋,擅长与孤独为伍,脾气各有各的古怪,甚至称得上是“有毛病”的。所以他们注定要先苦练筋骨,抱紧对文学的执念,眼巴巴地等着有“贵人”伸出一只手,送他们上青云。

幸运的是,他们遇到的是同一位贵人;这位贵人不是什么大文豪,熟悉他的人曾经吐槽他拼写能力差、不会用标点符号,阅读速度“慢得像头牛”。可正是这样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神之手”,一把擒住了困境中的天才们,他说服了出版社资助贫困中的菲茨杰拉德,把他从绝望里救了出来;在那个保守的年代拼着老命与海明威磕小说手稿里那些“屎屁尿”的脏字眼,让他的东西得以见天日;与托马斯·沃尔夫的拉锯战更是惊天动地,愣是把他数千页的手稿压缩、删减、整合,让读者能够享受阅读的快感,领略托马斯诗一般精致瑰丽的文学语言。

这位贵人唤作麦克斯·珀金斯,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编辑之一,他在斯克里布纳出版社担任主编的时候,以敏锐的直觉、超凡的眼光,“收割”起一批名垂千古的天才作家。作为伯乐中的“战斗机”,珀金斯一直西装笔挺地站在天才们的背后,为他们打亮希望之灯。

就在这台标准的“天才收割机”入土69年后,有心的电影人终于按捺不住崇敬之情,将他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一直致力于拍摄莎翁作品的英国导演迈克尔·格兰达吉,用昏黄的底调渲染出一个时代的荣光,他截取了麦克斯·珀金斯与托马斯·沃尔夫的交往片断,将抛到一边,带着某种深刻到几近尖锐的企图心,打造出电影《天才捕手》。

毫无疑问,《天才捕手》是有针对性的,那就是细究天才与“天才捕手”之间撞击出的火花。凭借《国王的演讲》拿下奥斯卡影帝桂冠的英国戏骨科林·费尔斯诠释了这位目光如炬的“捕手”珀金斯;电影打从一开始,就在不停强调他的“正常”,有个正常美满的家庭,穿着举止是最正常的绅士风,上班的时候也会理智地判断哪些书可以赚钱,哪些却不行。但是,当他拿起了一个陌生青年的书稿并开始阅读的时候,他沉沦了,一切都朝着与“世故”背道而驰的方向狂奔,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托马斯·沃尔夫以惊才绝艳的文字抓住了他的灵魂。

扮演托马斯·沃尔夫的英国演员裘德·洛则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他孤傲、单纯、热情,对文学有最偏执的理解,甚至完全看不起自己赖以养家糊口的编剧工作。裘德·洛从前也曾在《天才雷普利》之类的作品里扮演过面容俊俏且如火如荼的男神角色;但是这一次,在“天才捕手”面前,他是不畏现实折磨的标准“文学青年”,外形意外得邋遢。

电影告诉我们,如果说这两位大人物的相识是托马斯的坚持与才华促成的;那么他们的交往以及交锋,却是“固执”搭建出来的效果。要知道,《天使,望故乡》的中文版小说超过了400页,起码有近百万字。之后,托马斯将《时间与河流》原手稿拿到珀金斯的办公室时,是请三个壮汉用箱子装着抬进来的,这意味着,珀金斯得用“慢得像牛一样”的速度读完好几百万字的小说。审稿也许只是费时而已,但是他还得承担起“剪刀手”的职责,在删减篇幅的情节里,我们看到的是托马斯暴跳如雷、张扬舞爪地跟珀金斯大吵,他们甚至会因为一句话、一个字而翻脸拍桌。凭借我自己的出版小说,遇到这样的“魔鬼编辑”确实是很头痛的事情,他看起来就像你的天敌,要把你辛苦耕耘得到的收成轻易减半;可电影却迅速地让我对珀金斯产生了新的认知,面对疯子一般的天才,他是既疼爱又烦恼的,这些作家本身与平凡社会格格不入,要让他们的东西能为世人所接受,就必须做到“壮士断腕”。

另一个有意思的角色,自然是凭借《洛城机密》红遍全球的澳洲实力派演员盖·皮尔斯扮演的菲茨杰拉德;如果说珀金斯对托马斯·沃尔夫只是单纯的知遇提携之恩,那么另一边他几乎是拯救了菲茨杰拉德的人生,盖·皮尔斯以颓糜而绝望的腔调精确演绎了一位天才在酒精中迷失自我的状态,相形托马斯的高产,他已经写不出半个字;也是珀金斯一次又一次拜访他,把他从泥潭里拉出来。这是珀金斯的执念在“作祟”,天才一时的堕落无伤大雅,他宁愿放弃与家人外出度假的机会,也要留在他们身边,指引他们的方向。而珀金斯与放浪不羁的海明威之相处,电影只用了一场戏便交待了,那场戏里,珀金斯也是非常坚持要让这位大作家改掉坏毛病,以符合出版需要。

繁简分明的电影脉络,勾勒了一位看似平常的“怪咖”,珀金斯衣冠楚楚的外表下隐藏的炽烈雄心被挖掘的淋漓尽致;甚至连妮可·基德曼扮演的托马斯情人也要对他心生怨恨,因为他让自己的丈夫变成了“名流”,他不再只属于她一个人了。

精确且传统范儿十足的英伦气质,令《天才捕手》抛开了一切花俏的“炫技”成分,得到了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及31届西班牙戈雅最佳欧洲电影奖提名。

之所以会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青睐,是因为无论在文学还是电影领域,所有的天才都需要拥有这样一台“收割机”,让“怀才不遇”的遗憾压缩到极少数的范围。在这个奇幻动作大片吸引了最多眼球的捞金时代,也正是那些坚持捍卫作品尊严的电影人,令“天才”这种难能可贵的生物得以延续,乃至万古长青。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二】

对于我这样曾做过编辑的人而言,去看《天才捕手》,还是倍感新鲜。当然我是杂志,大名鼎鼎的麦克斯威尔·伯金斯从事的是书籍。惟一的共同点,我们都会对作者的标题进行修正。好比《马尔乔在西卵》被改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又或者影片中所提到的托玛斯·沃尔夫的成名作《天使望故乡》,原名是叫《啊,失落》。无论是从销路考量,还是仅从韵味而言,不难看出,伯金斯自有他的独道之处。

科林·费斯饰金牌编辑麦可思·伯金斯,裘德·洛饰作家托马斯·沃尔夫

我在做编辑的时候,大多时候不对文章内容有大幅度的增删和改订。起码从字数上来说,是提前就敲定的。这应是杂志和图书,在面对稿件时的另一差异。在《天才捕手》里最吸引我的,自然是五千页的稿纸如何变成几百页的书册。从影片的表现来看,这是金牌编辑伯金斯和天才作家沃尔夫的珠联璧合,感觉作主导的还是那个基本不摘礼帽的伯金斯。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伯乐和千里马,更像是骑师与良驹的绝配。

凡知冷知热,且自身也有温度的文字,都应划学这一范畴。而高级的文学,它的体温是浮在空中的。所以,也有人说,真正呕心沥,并心灿然之作,它的读者最多只有两个,一个是作者本人,一个是另一个“作者”。这个“作者”在技术和艺术上与你完全合拍,在心智和情商上与你高度吻合,伯金斯和沃尔夫就是这样的一种类伯牙子期式的灵魂伴侣。两个人若真的心有灵犀,绝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功名利禄,而是精神边界的一再重合。这样的情感交织,应该说几百年来才会落到几个人身上,但命数的无常就在于,不管你如何珍惜、培植,愈美好的愈容易走失。《天才捕手》讲述的就是这一令人扼腕的过程。

所以,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幕,是沃尔夫领着伯金斯去了一家爵士酒吧,《爱乐之城》也有类似的桥段,其说辞也一样。大意是爵士乐的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艺术再创造,它的迷人之处就是它千变万化的即兴色彩。《爱乐之城》的这段台词到最后是不了了之,《天才捕手》则是借爵士乐,那等待每一次改写的神奇魅力,来暗喻一个编辑和作者之间的美妙关系。若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那是二人在一起最甜美的精神蜜月。这比沃尔夫给伯金斯送行时,情难自制高声喊叫的“我爱你”要更加缠绵细微。不少人认为这两人的关系,就差被掰弯,在这个腐文化盛行的时代,我只能保留我的最后一点老派,我一直坚持人的交往是能超越性别的。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爵士酒吧,貌似有些刻板的伯金斯在那样的一个声色场所,好像一直保持着一个局外人的状态。但他也自有他的舒服受用,他能一口气读完沃尔夫反文学与生活这双重常规的《天使望故乡》,就已说明他亦有我心狂野的一面,他大概常冀盼着有那样一种不管不顾的文字,把他的陈规旧礼在内心深处去捣个稀巴烂。但这一时刻,并不是偶尔的心灵出轨令他人声鼎沸的所在去甘之如饴,而是他作为一个精神上的“父亲”,看到子一代如此健康、充盈和活力四射,涌上心头的一种满足感。接下来,沃尔夫大展他的撩妹技能,而且是双撩,太过倜傥的沃尔夫,闲庭信步般同时把住了两个妹。这不是《发条桔子》中尽显颓靡的让动物性战胜人性,而是生命力的自由挥洒。伯金斯再度尽了他作为编辑的职责所在,他愿意当一个愉快的看客。

要求每一个观众在看《天才捕手》之前,先成为《天使望故乡》的读者,是有些强人所难了。但假如你因这部电影,而对沃尔夫的成名作有了翻阅的,那这电影也是建了一番功德。《天使望故乡》是进入《天才捕手》的钥匙,这是一部典型的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尤金就是沃尔夫,他的父亲甘特是个有艺术天分却从未成功的雕刻家,书中称他为石匠。

王牌编辑伯金斯就是沃尔夫父亲形象的延伸,正是经伯金斯的妙手,沃尔夫这块顽石才变成了一尊熠熠生辉的美玉。由此,沃尔夫对伯金斯既有子对父的依赖,又隐隐地裹挟着弑父情结。同时,还藏掖着对这“父爱”的独亨,他对另一位经伯金斯点石成金的大作家菲茨杰拉德,就免不了要夹枪带棒,一逞口舌之快,这也是两位最优秀的编辑和作者分道扬镳的起端。男人之间,也可说人与人之间,都应验了李宗盛的一句歌词:我只见过合久的分,没见过分久的合。但又一想,人生正是因为不完满所以才完满的,也就了然加释然了。

最后想说一下妮可·基德曼,她夺得奥斯卡影后的《时时刻刻》中扮演的是位神经质的女作家,恰巧也叫沃尔夫(中译一般称为伍尔夫。她此次扮演的艾琳·伯恩斯坦是位戏剧舞台服装设计师,也是有点神经质。她在片中最惊艳的亮相,是她去火车站接沃尔夫,而沃尔夫舍下美艳不可方物的她,毅然和伯金斯同行。她处在镜头的中央,两侧是与她逆行的男子,不少人被基德曼的冷峻惊着了,以为这里有着不与男性同行的女权意识。实际她在片中那些歇斯底里的表现,跟中国妇人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没什么区别。那么这一幕要表现的无非是她无法进入男人的世界。

这个男人的世界是孤独的,孤独从来不是一个人来完成的,那是孤单。孤独通常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天才捕手》所要讲述的,就是这些。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三】

??责任有关的议论文素材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

要使周围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应该像蜡烛那样燃烧。(高尔基《蟑螂的故事》)

20世纪初弗兰克开办了一家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使储户失去了存款。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他说:“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一个男孩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他要赔12。5美元。父亲拿出12。5美元,说一年后要还给他。男孩便开始打工。半年后,他把这“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他就是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他还回忆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千百年来,人类拥有上苍赐予的许许多多美好的品质与情感,强烈的责任感就是其中的一点美丽的光芒,在一颗颗忠义的赤子之心中闪耀着。

乘着时光的快车,我看到了蔺相如那举璧抵柱、智对强秦的身影和那泰然自若的神情。秦王倚仗国家强大的那点儿神气,此刻在相如冲天的豪气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是什么给了相如这莫大的自信?是保护赵国子民使其免于阶下囚的责任。

明亮的烛光下,诸葛亮在写着什么。是呀,在这出师的前夜,他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时刻牵挂的后主说啊!“鞠躬尽瘁,而后已……”写罢,他不禁抬头仰望苍穹,目光闪烁。是什么让孔明如此夜不能寐?是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辅佐后主强国安民的责任。

岳阳楼下,滔滔江水拍打着江岸;岳阳楼上,范仲淹难抑心潮的荡漾,放声高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使他这般情感激扬?是一切为了天下百姓的责任。

蔺相如、诸葛亮、范仲淹,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光辉的一笔。他们把谋求人民的幸福看成自己的责任,这是无比珍贵的情感。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闪耀着责任光芒的“平凡人”。因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这些平凡人拥有了新的称谓--“感动中国人物”。

杨利伟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成功地完成了国家和人民交付给他的伟大使命,肩负着神圣的'责任遨游于浩渺的宇宙。

任长霞巾帼不让须眉,纵横于穷凶极恶的匪徒之间,肩负着保护百姓生命安全的责任。结果虽悲而壮,他依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姚明是遥远的美利坚众异国面孔中屹立的东方小巨人,他身上有着数不清的中国球迷的期望。他的责任就是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奋斗的激情,不懈的毅力。他做得很好,他担起了责任,他不辱使命。

……

他们留给我们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各种各样的责任压在了他们的肩上,正是他们勇于担当责任、不辱使命的做法,才铸就了他们的辉煌。

对于责任,西塞罗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是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刘易斯的这句话更是言辞犀利:“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朋友们,让我们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吧!让我们继承这上苍赐予祖先们的优秀品质吧!让责任的光芒永远在我们身上传递,并且愈发闪亮吧!

是什么让霍去病发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呐喊?是什么让陆游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慨叹?又是什么让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是责任,是无数仁人志士记在心上、扛在肩上的责任!正是这责任,推动了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也正是这责任,闪耀着人性中至真至纯的光芒。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美国总统林肯21岁那年,在一家商店里当雇员。一天,一位老妇人来买纺织品,由于一时大意,他多收了老妇人12美分。当发现后,在当晚,他赶了六英里的路,将多收的钱还给了老妇人。正是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林肯才敢于正视自己的过失,并设法进行补救;也正是因为林肯敢于承担责任,才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与支持。在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只要我们心怀责任,敢于面对和承担责任,就一定能做一个像林肯那样诚实而勇敢的人。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坚守自己的诺言。上海知青陈健,为了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长达37年。他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只因心底的那个承诺,那份责任。信守诺言,肩扛责任,陈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亿万个中国人。相反,那些不负责任而到处乱喊“狼来了”的人,注定会被狼吃掉。“人无信不立。”我们要心怀责任,时刻铭记自己的诺言,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要时刻心怀责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它做好。正是有了让种族繁衍下去的责任,南美蚂蚁在大火中抱成一团,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不惧怕熊熊烈火,勇敢地冲出了火海;正是有了将每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的责任,王顺友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正是有了报效祖国的责任,一大批如华罗庚、李四光等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像一位学者所讲的那样:中国不需要每个人都做雷锋,只需要每个中国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中国的腾飞就指日可待了。在人生路上,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四】

平凡,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人,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但同样是凡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却截然不同,有的大放光彩,有的却只能是碌碌无为。

周国平曾说过:“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返璞归真的平凡,在我看来就是真正掌握了知识,能够造福于国家、造福于社会的平凡人物。徐立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火药雕刻师,只在毫厘之间,给导弹进行微整形,28年来,一直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精益求精,这样的一个大国工匠,可谓真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平凡。

我们都是平凡之人,但是我们不甘于平庸,因而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的不是摆脱平凡,我们为的是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或许我们不能够做到像徐立平那样伟大,但我们能够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活出自己的风采。

平凡中的伟大,不光是像徐立平那样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更多的是我们身边的小人物,突发脑溢却挺住把车停稳的公交司机,双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教师,甚至是那些辛勤把我们抚养成人的父母,他们的身上,都散发着平凡的伟大。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五】

平凡中的伟大来自于生活。在学校,老师是必不可缺的,他们无私地奉献着。在社会上,有着正义感的人,总会出现在需要帮助的地方。

我们的老师,三尺讲台,一生的倾注。老师在各自的岗位认真备着课,认真的批改作业,认真的教导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他们就像一只只粉笔,为学生铺写了前进道路的路口。或许是老师随时带着火种,点燃了我们内心中的心灵之火。

当蔡加芹在贵州大山深处支教的时候,知晓了有10个孩子最大的梦想是“看看山外的世界”。之后女老师蔡加芹和一些热心网友,在虚拟与现实间游走。当等到了好的时机时,帮助那10个孩子成就了一段“不可能的旅程”。然而,当她重新回到大山深处时,土坯房依旧阴暗、潮湿,想着曾经那美好的旅程会否又成残忍。谁能够告诉我们,这些孩子未来将经历怎样的人生。或许,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双脚,穿过泥泞,走向人生的世博。在校期间,她参加公益活动,利用周末下乡,一直在保持在觉得初心,致力于改善偏远山区的孩子的读书环境。而在一次下乡途中因意外摔伤,右膝前交叉韧带受损。这样的无私奉献,让人在心中牢牢记住了她,记住了她做过的事。她的坚持改变着偏远山区的孩子的生活。

沙子是平凡的,却是不可缺少的。在最开始时,虽一粒小沙子并不能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但它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献,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东西。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在2012年5月29号那天,杭州长运公司司机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州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因铁块的冲击力特大,直接击碎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内骨被撞断,肝肺也被击碎。然而吴斌并没有就此放开了方向盘,而是忍着剧烈的疼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打开车门并通知乘客下车。他在危机时刻勇于担当、坚守岗位、为着车上的乘客着想,很好地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在危机的那一刻,从他身上折射出的光芒,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他的无私行为让人无比的震撼。

平凡中有着让人心灵温暖的伟大,也有着让人无比震撼的伟大。平凡中的伟大让人无法忘怀。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伟大与卑微的作文素材【六】

??承与创新的作文素材

继承是我们学习技能的开始,对于文化的珍惜,对于先人的尊敬;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注入新的元素,使文化与时俱进,更加具备先进性,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1、闻一多——舍生取义的弘扬者

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的着火,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

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面对日寇来袭,面对国民党的专制与迫害,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犹记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你发表了生命中最后一场演讲,是什么最后的奏唱。

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2、王国维——用生命树起民族文化的大旗

厦之将倾,方显英雄本色;国难当头,彰显赤子真魂。

他曾是指点江山,吞吐日月的国学大师,也曾是挥戈漠北、千骑逐虏的英武将才,却终于投水颐园,含恨而去。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开国学文化之门;他以文人的坚守传递文化传承之火;他以不屈的脊梁支撑文化将倾之厦。他把生命中的力量化为一缕星光,想要点亮文化的黑夜,他把古籍中的精华化为一只舟楫,想要横渡国难的海洋。

他就是王国维,国学大师,文之大者,人之至伟。

一部《人间词话》,百代诗词高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对中华文化的颓势,他去无法力挽狂澜。是他对文化的不懈追求成就了他,却也是他对文化的炽热眷恋毁灭了他。“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他,只想徜徉历史文化,愿意用生命为文化献祭。面对破碎的`山河,他用生命向历史叩问;面对文化的覆灭,他用生命向古人探求。他在清水湖泊的纵身一跃,激起来自历史深处的声声呜咽。

3、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余秋雨

静坐寒窗苦守,动辄行者无疆。他是长江边的艄公,溯流而上行一段苦旅;他上高山下的愚叟,舞起双臂铲除文化的劣根;他是高明的外科医生,剜除传统中的千年病灶。九万六千平方公里,满满的是他探求文化根源的脚印。游历欧洲十国,不变的是他永无止境的文化反思。千万里溯源之路,十余载文化苦旅。秦汉烽烟、魏晋霜雪,在他的笔下再生;唐诗平仄,宋词韵律,在他的手里跳动。

静看历史千层浪,最是智慧余秋雨。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他一直在行走,走遍中国,又走向海外。为深刻理解中华文化,他追根溯源;为全面剖析传统思想,他游历世界。他结束了中华文化盲目自信的历史,他为国人打开了真正的开放之门。

4、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引向世界

从生命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华丽的出演,他的一生就像一场永远听不到尽头的京剧。幼年的苦练,青年的继承,壮年的弘扬,成就了这位将我国的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

有的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他的灵魂却愈加丰盈;有的人被禁锢在闭塞的山村,他的歌喉却可以飞跃千山万水。他没有出生在京剧世家,也无天赋可作径,他的生命中本无乐符,可他却用勤勉继承了中华戏曲文化的精髓,唱响了京剧的大美。

他倾其一生在弘扬京剧的土壤上耕耘,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曾赴日,赴美,赴苏,将京剧艺术引向了世界。创作如歌,弘扬作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5、当年明月

敢于突破,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大胆突破,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努力,真的不容易。然而,当年明月做到了。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写史高手,以《明朝那些事儿》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清晰深刻、丰润圆满的还原在大家面前。当年明月,以其生动犀利、幽默诙谐的文字,使人性之善透过历史灰霾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他大胆突破经典史书的呆板生硬,写出了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著作,也正因如此,他仅用一年时间便成功跻身“中国作家富豪榜”,创造了辉煌的事业。

当年明月曾说过:我其实是个特别平凡的人,我只想做个有勇气的人。人生只有在不断的突破与迎接挑站,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