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写草原上的蒙古包的作文)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写草原上的蒙古包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4 16:08:31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写草原上的蒙古包的作文)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一】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天蓝蓝的,白云一片一片飘在空中,似乎离我们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我和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还有金豆豆姐姐一起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微风轻轻吹拂,草原变成了一浪接一浪的.茫茫绿海,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一个个雪莲花般的蒙古包,恰似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还有那些羊群、马群和牛群,它们都在悠然自得地吃着青翠欲滴、鲜嫩可口的青草。

我和金豆豆姐姐兴奋地叫着、跑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蒙古包前。这蒙古包真像一朵洁白的花装点在绿色的地毯上,浅红色的木门敞开着,绣花的布帘向上卷挂,随时欢迎客人的到来。

主人迎了出来,高兴地拍手,示意我们进去。我和金豆豆姐姐迫不及待地冲进蒙古包里。“咦,凳子呢?”金豆豆姐姐问道。“这不是吗?”主人指着炕,笑着说,“客人来了就当凳子,晚上就当床。”我们好奇地爬上炕,兴奋地蹦了起来。过了一会,主人端来了鲜香的奶茶、诱人的奶酪、令人口水直流的酸奶和饼子,还有冒着热气、香气扑鼻的烤羊肉。我迅速拿起一块奶酪放进嘴里,不禁感叹道:“哇,香气浓郁!”它和我们平时吃的硬硬的奶酪可不一样,一到嘴里就化开了。我又迫不及待地尝了尝烤羊肉,没有一点膻味!我闭上眼睛,仔细品味,好像品出了草原的味道。

我们一直玩到傍晚6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啊,我忘不了美丽的大草原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更忘不了那神奇的蒙古包!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二】

哈萨克电影《鲜花》是第一个讲述哈萨克民族女阿肯的故事:

阿肯:是哈萨克群众对民间歌手的称谓。阿肯知识丰富感情充沛 文思敏捷 即兴弹唱 出口成章。他们除了能弹会唱,还会背诵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并能创作。可以说既是民间文学的继承者和整理者又是艺术表演家。

冬布拉:草原上的阿肯无论骑马漫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身不离“冬布拉”。冬布拉是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乐器。它有两根弦 左手按弦 右手弹拨。这种乐器十分轻巧 音质优美 哈萨克牧民都会制作。

电影讲述女阿肯鲜花的成长故事 爱情亲情故事简单直白 音乐服饰 帐篷里的色彩 风趣的哈萨克谚语直接是哈萨克语言的表述所有形式都那么哈萨克风情 就获奖了国外的据说2010年夏天 上映的时候 把住在北京所有所有的哈民聚集一起免费给观摩了 看看看看少数民族的力量!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三】

一大早,我就穿上燕尾服,来到了比赛现场。我一去,全场都轰动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穿了燕尾服,他们都在夸我帅,甚至有些小朋友还在质问爸妈为什么不给自己准备。我感激地看了看妈妈,她对我的事总是那么尽心。开始抽签了,我运气不佳,抽到了84号,要等很久呢!

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一个地去比赛,我真是无聊透顶,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来练习一下吧!一不做,而不休,说干就干!我拿起萨克斯一吹,咦?这高音怎么吹不上去呢?看我再吹一遍,扎稳马步,气运丹田……咋还是吹不上去呢?一定是哨片出了问题。临时换一片肯定不行,只能球老天保佑了!

紧张的时刻总是过得超快,一眨眼,就轮到我了!管它呢?闭上眼吹,豁出去了!

……

“停!”

唉,这么快就喊停,一定是被刷了!我睁开眼,发现评委笑眯眯地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着:恭喜84号小选手成功入围。

哈哈哈,我终于成功了!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四】

白云朵朵,蓝天有了斑斓;歌声悠悠,不再寂寥;衣襟飘飘,居住神舟一方;点点蒙古包,增添色彩于草原。蒙古族,以游牧为生,以草原为家。

历经长途跋涉,终从那头翻山越岭来到此地。寻找适宜气候,养育一群牛羊。你也许会问,他们有家吗?有人答,是蒙古包。风很紧,吹舞着道道彩旗;光甚强,照射着一方草地。蒙古包简易却坚固,朴素却绚丽。你,是茫茫草原里的一丝波涛;你,是寂寞途中的一个依靠;你,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以你为家,或许不错。

但又有人提议,游牧人总会换着自己居处,蒙古包太孤独,不能为家。在荒芜人烟的草原中,有位牧民拖沓着艰难步履,跟随这一波牛羊,徒步于此。天辽辽,地广广,天地之间,何处为家?牧民把自己的身躯带在途中,把自己的灵魂献于牛羊。季节在变,牧人在游,牛羊在奔。相伴,安详。也许你和蒙古包都可与牛羊相伴,以牛羊为家,不再孤独。

牧民伙伴,是牛羊;牧民之家,也是牛羊吗?细细想来,其实不然。牛羊也终会离他而去,当只有孤身一人之时,是否意味着,只是有处所可去,却无家可归。后来才知,原来草原是牧民永远的家。他在奔走,但不过是在草原咫尺之间,身影永归草原。草原上,如雨的马蹄,如琴的歌谣,如梦的画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伴,以蒙古包为依靠,牧民恪守本分,奔波一生。他厌过,一生如此反复;但他终热爱草原,热爱自己的家。这个家,把蒙古包、牧人、牛羊永远牵扯在一起,让他们远离孤独。

广袤草原,一人,一歌声,一群牛羊,一个蒙古包而已。说其单调,也不完全是。说起繁华,也不完全是。其实,这样刚刚好。宁静却不孤独。这样,一处居所可以自由穿梭各大草原;这样,一位牧民可以随意行走于神圣土地;这样,一个歌声可以任意飘荡在朗爽空气。

有了草原,有了牛羊。蒙古包,在漂泊,却不孤独。

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的作文【五】

鲜花,这个名字并不符合影片的名族风格。哈萨克,很陌生的民族,生活在边疆草原,冬不拉和阿肯,整个影片给了我全新的异族风貌。厚厚的雪、辽阔的草原、草原上的鲜花点点、策马、歌声。。。。我们对西北草原的所有向往,它都有。影片在优美的风光里讲述着现代对传统的侵袭,一个女子对传统的坚持。

影片可以看到整个中国现状的影子。不仅在边疆,纵便是在江南的农村,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如何保持古老的传统,如何融入奔腾的现代?我们常常在各类文字、各种荧幕上看到很多人对此的探讨。矛盾的《香市》就是其中之一,当然,香市 所表达的主题完全不同,不过我们倒也可以借此思考,现代对传统的侵蚀,背后宏大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呢?

一个极富天赋的草原女子,为着唱歌,在爱情、亲情、传统之情之间。

这类影片有一个共同的旋律,抚平伤痛,抚平冲突,我想我们也可以理解,这么优美的风光里,再激烈的冲突也能缓下脚步。

鲜花在库尔邦节降生,这就像我们的神话传说,一个有特色的人出生总会有一个有特色的出生故事。父亲的突然去世,哑巴开口,第一句话是唱给父亲的哀歌,忙忙的雪,哀哀的歌,深深的情,在小鲜花的眸眼与皓齿中,叫人动人流泪。鸽子飞了,老阿肯走了。

在爱情的抉择上,王子和公主没有选择 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路子,在现实面前,鲜花选择了 日子,选择了平静。爱,是可以培养的;情,是可以日月积累的。在生活面前,我们并不一定会选择 我们曾经的砰然心动,我们选择了细水长流。《鹰隼大队》中沙溢扮演的角色 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选择。

陌生而新鲜的旋律,优美而诗意的语言,在冬不拉的弹奏里,风情别样。一个民族的符号,总是值得我们钦佩的。我总感叹中华的博大,东南西北,同一个国度,风俗差距这么大。不过,本质却是相通的,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毡房里的对歌和刘三姐的对歌不是很相像吗?

同样的故事,如果放在我们的芝麻琐碎里,它一点都不值得谈起,当同样的故事用一个我们不了解充满好奇的瓶子装起时,它有了异样的光彩。所有的传统,无论哪个民族,都值得尊重,都值得我们品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