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2021年江西语文中考试卷作文满分)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2021年江西语文中考试卷作文满分)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15 08:21:51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2021年江西语文中考试卷作文满分)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一】

写文章时,边写边问自己有关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前因后果,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追问清楚。俄国作家陀思妥夫斯基曾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话不够具体,应改为:“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 ”为何要这样改呢?因为它具体形象地回答了:从哪里落的?怎样落的`?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同理,如果我们写“夕阳西下”,这样来追问:夕阳依着什么落下去的?怎样落的?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就可以写成:“红彤彤的太阳,紧贴着崇山峻岭,一步三回头,慢慢下坠,万道余晖撒满大地。爷爷的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房子的百墙变成红的了,柳树的枝条变成黄的了。”“夕阳西下”这一情景就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色彩和气势了。写一次活动,也可以边写边问:活动地点在哪里?天气、环境怎样?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同学们干得怎样?谁表现得最好?为什么最好,到底是怎样干的?干的结果如何?这样一步步追问,就能具体地追出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和重点景物的形状、颜色、动态、声音、气味。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二】

学习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传统的优良美德,可是当我看完这几幅画后,真为当今人们的思想感到不安。

你瞧,是谁在出板报呢?喔,原来是报社的王叔叔,只见他正拿着粉笔在版墙上出报,他想写“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雷锋精神,希望人民都向雷锋学习,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没想到他刚写到“向雷锋”时,不远处有一个青年骑着自行车走过来,当他看到“向雷锋”这几个字时,便大笑道:“这年头哪来的雷锋!”王叔叔听到这几句话后瞅了他一眼,刚想走过来教训这无知的青年,谁知他加快速度溜走了。王叔叔叹了一口气,又继续写下去了。那青年一边骑单车,一边东张西望,一不小心撞到了一块大石头,他整个人从车上弹了出来,摔着了头。有位执勤的老人看见后,由于身体虚,便大喊道:“来人啊!有人受伤了。”王叔叔随声而来,王叔叔看到他头流了,便马上为他包扎伤口,然后又背起青年往医院跑去。背在背上的那位青年望了身后那位60多岁的老人,心中不由得感到惭愧,他想:就连一位60多岁的老人都帮助我,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这不是助人为乐的精神吗?他不由地说:“真是活雷锋啊!”

希望社会上的人民啊!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吧!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雷锋精神永世长在吧!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三】

经历了这么多才发现、原来那个最疼我的人一直就在我身边——爸爸。

1米73的身躯支撑着不足115斤的自己,削瘦的脸颊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生病时仍然会威严地在工地上发号施令,言词中有种让人不可违抗的感觉。

爸爸很少跟我说话,为了这个家,他必须很努力地工作工作再工作,常常会加班到第二天早上2点。看着他布满丝的眼睛,总会忍不住心疼,可是我却无法接近他。他匆匆的脚步甩下了我,焦急、烦躁的表情阻止我,让我远离他。爸爸像是一头易怒的狮子,以至于我看见他想躲着他,却又想关心他。毕竟,他是为了我们的。

爸爸会努力满足我学习上的一切要求,他支持我的兴趣爱好,不会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说话时总是有总冷冰冰的感觉,我能意识到他的.爱。晚上我喜欢看书,看得很晚,爸爸会提醒我早点睡觉,明天起不来把我从床上扔下来。其实他只是想让我听话,早点睡觉。习惯了他说话时的言外之意,我的大脑总会自动省略他最后一句警告,让话听起来更温馨。

永远忘不掉我生日前一天爸爸对妈妈说的话。生日、我想要一只小熊,每年都有一只的。最近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妈妈说不买了,心里真的很难受,一整天都撅着嘴抱怨。爸爸无意中看见,问了妈妈原因后说:“她要买就给她买吧!10几岁了、何况明天是她生日呢!”第二天,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我要的小熊,可是爸爸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在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我不应该提这样的要求,哪怕是以后补给我也行的。爸爸宁愿自己愁也不愿意让我不高兴。对不起、我错了。我会乖乖的了、

想想以前总是说:“没人在乎我了、没人要我了.”真的是没人要了么?不是、至少爸爸还是疼我的!

那个最疼我的人、谢谢你。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四】

经历了这么多才发现、原来那个最疼我的人一直就在我身边——爸爸。

1米73的身躯支撑着不足115斤的自己,削瘦的脸颊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生病时仍然会威严地在工地上发号施令,言词中有种让人不可违抗的感觉。

爸爸很少跟我说话,为了这个家,他必须很努力地工作工作再工作,常常会加班到第二天早上2点。看着他布满丝的眼睛,总会忍不住心疼,可是我却无法接近他。他匆匆的脚步甩下了我,焦急、烦躁的表情阻止我,让我远离他。爸爸像是一头易怒的狮子,以至于我看见他想躲着他,却又想关心他。毕竟,他是为了我们的。

爸爸会努力满足我学习上的一切要求,他支持我的兴趣爱好,不会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说话时总是有总冷冰冰的感觉,我能意识到他的爱。晚上我喜欢看书,看得很晚,爸爸会提醒我早点睡觉,明天起不来把我从床上扔下来。其实他只是想让我听话,早点睡觉。习惯了他说话时的言外之意,我的大脑总会自动省略他最后一句警告,让话听起来更温馨。

永远忘不掉我生日前一天爸爸对妈妈说的话。生日、我想要一只小熊,每年都有一只的。最近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妈妈说不买了,心里真的很难受,一整天都撅着嘴抱怨。爸爸无意中看见,问了妈妈原因后说:“她要买就给她买吧!10几岁了、何况明天是她生日呢!”第二天,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我要的小熊,可是爸爸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在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我不应该提这样的要求,哪怕是以后补给我也行的。爸爸宁愿自己愁也不愿意让我不高兴。对不起、我错了。我会乖乖的了、

想想以前总是说:“没人在乎我了、没人要我了.”真的是没人要了么?不是、至少爸爸还是疼我的!

那个最疼我的人、谢谢你。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五】

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是解说实体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等的说明文。如《松鼠》介绍了松鼠的外 貌、生活习性、经济价值等。事理性说明文是阐释抽象的事理、本质、规律等的说明文。如《向沙漠进军》阐释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说明文按写作方法,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人物、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这类文章具 有具体性、科学性和浅显易懂,所以又称为平实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兼 用描述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2021年江西中考语文作文内容【六】

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 在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冷、热、硬、软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功用(用途)等。

2.弄清顺序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通过合理的顺序层次表现出来的。说明文都是由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阅读说明文,要懂得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

(1)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如《故宫博物院》用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构造。

(2)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写书籍由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地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②从原因到结果,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结果如何。

③从特点到用途,如《向沙漠进军》中说明如何利用沙漠时,就先介绍沙漠日光照射告别强烈和日照

时间特别长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来说明其用途的。

④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中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⑤从概括到具体,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应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价值。

⑥从现象到本质,如《海不》先描述海浮力大、淹不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来说明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3.掌握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主要掌握如下六种:

(1)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2)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3)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4)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具说服力的依据。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数字。

(5)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说明文更要求语言的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特别注意表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准确运用以及下定义的恰当性。如《向沙漠进军》 中说,经过治理,已有一部分沙丘长了草皮和灌木,对于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这里,“过 度”“任意”用得非常有分寸,不是不能砍伐,而是不能“过度”;不是不能放牧,而是不能“任意”。

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二、阅读理解:点面结合,触类旁通

文言文阅读

1、抓住重点篇目,逐句翻译,关注一些整句,特别是问句、感叹句这一类句子。

2、识记书下注释词语。

3、注意重要实词翻译,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4、归纳古汉语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5、全面准确理解文章,概括阅读要点:如段落大意、人物形象、作者思想、语句含义等。

注意要灵活记忆,最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不要机械照搬,要活学活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