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心目中的初一3班(我的心愿考上内初班作文)

作文我心目中的初一3班(我的心愿考上内初班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2 19:37:48
作文我心目中的初一3班(我的心愿考上内初班作文)

作文我心目中的初一3班【一】

她是我的语文老师,她大约27岁,身高虽然不高她是我们三年级中最年轻的一位语文老师。

她对我们很严厉,我们做什么都要做得十分完美。

我曾经有过一次,重做做作业,那一次,我忘记带生字的按拼音写字。那天是星期一,星期一有美术课,当然,美术课我不用上了,我要重做按拼音写字。和我一样要重做作业的还有二位同学,他是林正,他需要重做的是家听,他先要抄,再家听。而陈妍瑜却是上周星期五的全部作业都要做,那是因为她没有做作业而重做的。

李老师也有温柔过,那次,我同桌被三班的一位男生撞了一下,我同桌的嘴唇流了,他捂着嘴,跑回我们班。其他同学都拿纸巾给他捂着,有的同学去叫李老师来,李老师来了,她来到的第一句话:“快去拿纸巾来,你怎么啦?有受伤吗?” 我同桌说:“我走到楼梯口,走了几步,发现有一群男生跑来,其中的一位带着卡,在脖子上,他撞了我,我的嘴唇就流了。”李老师见我同桌的嘴唇越流越多,说:“好了,不要说话了,越流越多,不说了,快用纸巾捂住吧!”“好!”

李老师一面严厉,一面温柔,但严厉不要太严厉,温柔不要太温柔。

作文我心目中的初一3班【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枳。”在中国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古代歌曲中,我们仿佛回到了当时。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荣归故里。而如今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已经在中西方分别拍成电影,但人物形象却有所不同。

中国版的花木兰电影主要宣扬了“孝”与“义”,在整部电影中赵薇主演的花木兰刻画出她对父亲的爱、对朋友的情、对匈奴人侵略中原的愤慨,那灰烟寥寥,流成河的战场上,勇敢的花木兰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屡立战功,最后被封为大将军,他宣扬的是中国的传统礼教“以孝为先,以德服人”,尽管其突破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从人物个性的刻画上,他仍然突出的是民族的气节、传统礼教的思想。

看完美国好来坞动画大片《花木兰》后,我的体会完全不同,这里的花木兰调皮、搞笑,个性十足,让我的无比喜欢,这里的花木兰让我看到的不象传说中的英雄,更象生活中个性十足的朋友,他更接近于真实,看后让人感觉轻松,与中国传统思想没有太多的联系,他崇尚的是个性,他刻意宣扬的是人的个性解放,倡导突破一切束缚,以个人的能力取得成功的个人英雄主义。

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分析《花木兰》,中国观众可能会对美国好来坞动画大片《花木兰》不太适应,觉得有些离谱。但是个人英雄主义也并不有损花木兰的形象,同样可以自圆其说。这也正是以西方人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意思之处。中国版的花木兰电影对“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塑造较以前也有较大的改进,也有许多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文化是多样性的,应该倡导和鼓励这种突破禁忌,大胆想象、发挥的做法,让中西方文化更多地交流、融合。

作文我心目中的初一3班【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大英雄,可在我心中,始终觉得诸葛亮才是大英雄。诸葛亮面如冠玉、身高八尺、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英雄气质始终让我崇拜不已。

诸葛亮足智多谋,想必每一位小学生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吧!里面的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便让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诸葛亮自信的对周瑜说:“我只要三天,我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我甘愿受罚。”这番话令周瑜大吃一惊,诸葛亮向鲁肃私自拨了20条快船,并用铁链子拴住,每条船上放30多个草靶子等。在第二天三更的时候,诸葛亮擂鼓呐喊,曹军看不清虚实,便朝水中放箭。不一会儿,船上插满了写着曹字的箭。回去后,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周瑜后,诸葛亮亲自将给周瑜的祭品摆到周瑜的陵墓前,亲自奠酒,还跪在地上朗读祭文,读完了又伏在地上,大声痛哭,泪如泉涌,哀痛不已。鲁肃看见诸葛亮哭得如此悲伤,说到:“诸葛亮情深意厚,反而是周瑜心胸狭窄,把自己给气了。”

诸葛亮还是一位军事人才。孙权想要从刘备那里取回荆州,孙权想用“招亲扣人质”,借此要回荆州。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三个锦囊。第一个是:把定亲的消息散布出去,取得人心,借此取得了孙尚香。第二个是:当刘备乐不思蜀时,误传曹操要去荆州,刘备以“祭祖”回家。第三个是:当追兵赶到,刘备打感情牌,取得夫人孙尚香的援助,顺利回到荆州。诸葛亮聪智,获得天下大势,运筹帷幄。

诸葛亮的渊博知识让人敬佩不已,能体现出他聪明机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