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阅读方法(作文素材整理怎么做)

作文素材阅读方法(作文素材整理怎么做)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01 08:36:27
作文素材阅读方法(作文素材整理怎么做)

作文素材阅读方法【一】

许多同学轻视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学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有些所谓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捕捉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需要根据题意作比较后进行精加工。加工的前提仍要始终围绕文章的整体意思比较答案与文中提供的信息的异同,比较答案的内涵、外延和关系是否与题目的要求相一致等。

作文素材阅读方法【二】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

(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

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

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

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总结:认识并把握说明的对象,概括其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分析说明的方法,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作文素材阅读方法【三】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近几年,说明文阅读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纵观全国各地中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试卷中考查了说明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说明文阅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技法,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说明文阅读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要求学生指出文中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辨析说明方法并能指出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4.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文意、层意、段意。

5.体味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捕捉文中重要信息。

7.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发现、创新或提出建议。

根据上述命题范围,教师在指导学生说明文阅读训练时,可以从答题技巧上进行一些指导,以便学生能抓住重点,把握规律,准确表述。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就是题目,也有些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极少数需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提取。

2.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归纳。

①注意标题中的修饰性词语。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巍巍中山陵》,标题中的修饰语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松鼠》的开头“漂亮”“驯良”“乖巧”即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分散在各段中,要求学生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的词语进行归纳提取。

作文素材阅读方法【四】

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做完后,我们应该反复的研读真题,思考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风格,从中摸索规律以提高阅读水平与做题技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