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西游记故事情节作文400字)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西游记故事情节作文4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20 23:08:57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西游记故事情节作文400字)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一】

松冠似龙爪,松干似龙鳞。

松针绿油赛龙须,松枝盘曲如龙角

身处中空藏烟火,正是那黑烟乌松林。

那三藏道:“悟空啊,这松树虽好,却挡住我们去路,你打听一下,这是个什么林?”那行者应声跳上半空,忽见那不远处有一碑文,便飞过去细看,只见上面写着:“烟松林禁地,石生烟沙火。大胆闯入者,有来必无回。”那行者遂去报三藏。三藏担忧:“那这林该如何去的?若不去,岂不挡我西行之路?”行者笑道:“进去,只要不动林间那石,便相安无事。”三藏闻言甚喜,便勒转马头,让行者开路,八戒、沙僧断后,往林中去了。

那松林上空忽生一朵火云,原来是一个魔王,住在松林旁无炎山元火洞中,久识得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却又惧有行者护住,便心生“趁火打劫”之计,遂施展法力,爆开三藏马旁一石,那龙马惊跳,将三藏摔下马来。林中岩石应声而开,顿时烟、沙、火四散,黄沙滚滚令人惊,浓烟阵阵令人寒,烈火弥漫令人炎。沙僧被一股烟喷飞,行者被黄沙盖住,不能动弹;那八戒被烧得晕头转向,昏倒在地。那魔头见状,便从半空掠走唐僧,径回洞府不题。

却说那林中,烟火俱散,行者挣脱黄沙,叫醒八戒、沙僧:“八戒,沙师弟,师父呢?”两人支吾着答不出来。行者便念动咒语,唤出土地。土地拜倒在地:“大圣远道而来,小神有失远迎。”行者以棒指之:“快说,刚掠走我师父的何物,免打!”那土地战战兢兢,道:“出这松林三里,有一座无炎山,山上有个元火洞,洞里有个魔王,叫元火大王,近来把守烟松林,您师父可能就是为他所取。”行者思索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沙师弟留在这看守行李,我和八戒去寻他!”说罢,扯着八戒飞出林子,径直往元火洞去。

那元火大王在洞中,刷锅磨刀,大摆宴席,要尝三藏肉。忽有小妖来报:“大王祸事啦,那洞门外,有一个雷公脸和尚,一个长嘴大耳朵和尚在叫骂哩!”那魔王道:“准是唐僧大徒弟孙行者和二徒弟猪八戒,休慌,藏好唐僧,且取披挂来,看我生擒这厮!”那行者与八戒正立洞门叫骂,见那魔王被一群小妖簇拥着出了洞门。好魔王!看他:

头戴烈焰冲天冠,身着岩炼锁子甲。

腰系火浣淬玉带,背披狮绒锦战袍。

脚踏锦丝火云靴,手持七星突火枪。

战战兢兢让人寒,正是那元火大魔王!

行者上前一步,挺棒喝道:“你这泼怪,还不快快放我师父!”那怪怒道:“好容易拿到唐僧,怎还要还于你手!”行者心生愤怒,与八戒冲上与魔王战斗。真一场好!

突火枪、火魔王,万映火光真闪亮。好大圣,金箍棒,虎虎生风打魔王。这个林前大显能,一心要吃唐三藏。那个努力保真僧,一心宁不肯放。他俩个喷云吐雾照天宫,播土扬尘遮斗象。得那轮红日淡无光,大地乾坤昏荡荡。来往相持八九回,那大圣败火魔王。

行者却力大棒沉,那魔王却体力不支,连连败退,八戒使着钉耙,也愈战愈勇,将那出战妖兵妖将得四散奔逃。那魔王见势不好,虚晃一枪,却闪到一旁,显出法来。那洞旁一里地,全都冒出火,放起烟。那真是好火!

炎炎烈烈遍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

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火舞西东!

行者与八戒却在那火阵之中,众妖却不会遭火焚身。八戒却又被烈焰烧晕,行者只得捻着避火诀,依然直取魔王。魔王便一口烟喷在行者脸上。行者顿时手软筋麻,涕泪直流,只得飞出阵外。那魔王遂收了法,回洞府安歇不题。

却说那行者拖着八戒败走,回看沙僧。行者诉说今日战事,后说:“那魔烧的真火,我真不知如何应对。”那八戒却醒言:“大师兄,你何不请天神伏魔!”行者略思片刻,言:“俺老孙去去就回!”

那行者却一路飞上三十三离恨天兜率宫,却与那手持拂尘的太上老君撞上了,老君道:“大圣怎来?我正要帮大圣伏魔那!”大圣疑惑:“老官儿,你怎知道我师父遇难?”老君言:“那怪本是我近日取在看丹房的金睛赤烈元火兽,因看兽的\'童子误食了“七返火丹”昏睡了七日,那兽竟逃下凡去,今日才知。如今他下凡为怪,凡间已七年矣。”行者问:“那他兵器是甚么变做?”老君道:“那柄突火枪乃是我炼丹、取丹使的插火针,竟被他取去了。我得知那怪所居无炎山山顶有一座寒玉湖,湖底有万年寒髓,正克那怪的真火,你可将他引出,等他被寒髓锢住,我再收他。”那大圣遂依计行事。

那魔王正与众妖饮酒作乐,准备日后吃唐僧肉。却听小妖来报:“孙行者又在洞外叫骂啦!”那怪怒道:“这泼猢狲,搅了我的兴致,看我他个片甲不留!”遂教洞中奔、魔二将点五百妖兵出战。那行者见魔出洞,便叫:“那泼魔,你大圣爷爷来了,还不快拜!”那魔王心生愤怒,持枪便刺,行者挺棒相迎。相持数十回合,妖兵妖将便助魔王,一齐掩。行者佯败,急往山顶飞去,魔王紧追不舍。直飞到那寒玉湖上空。魔王渐觉体内火元被锢,无处作法,大惊:“我中了这猢狲的计也!”说罢,那湖中万年寒髓发作,伸出七七四十九条冰链,将魔王缠得无法动弹。老君即按下云头,在湖旁现出身形:“泼物,你这厮还不快速速皈正!”魔王不敢怠慢,脱了冰链,就地打个滚儿,现了原形。原来真是一只金睛赤烈元火兽。老君从湖中取一条冰链,捆住兽颈,谢过行者,遂将兽牵回兜率宫去不题。

却说行者叫上八戒、少僧,将那洞内小妖,尽皆打,救出唐僧,一把火烧了洞府。那三藏骑上白马,仍叫行者开路,八戒、沙僧断后,继续西行。欲知取经之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二】

“猴哥——!”我大声地叫道。

大家都知道,我的\'猴哥就是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说起称孙悟空为猴哥,还有一段经历呢。这是我努力争取到的这个称呼哟,不信,请听我讲讲这个故事吧。

《西游记》电视连续集我早已看过,但真正看这本书还是这个寒假。那天,妈妈买回来这本书,让我看,我不耐烦地说:“电视早已看过了,还看什么书啊!”妈妈笑着说:“书与电视不一样的感觉。再说你是三年级了,应该学会看这些原著了。”妈妈的话听起来柔柔的,但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因为她是老师吗,我不得不照办。

就这样带着妈妈的指令,开始读这本书。谁知不读不知道,一读让我大吃一惊,原来读原著与看电视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越读越有味道,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白天读这本书,甚至去亲戚家拜年也带在身边,不时地读几段;晚上睡觉前也与这本书来个亲密的接触,最后才枕着书睡觉。很快就读完了这本书。可一遍又一遍,我越看越喜欢这本书,实际我是更喜欢书中的这个孙悟空,读着读着就不叫它孙悟空了,而改口叫它“猴哥”了。

那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许多亲戚欢聚一堂,猴哥。我自管自又在读这本书,读着,读着,读到精彩处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猴哥!猴哥!”他们被我的举动逗笑了。妈妈首先明白过来,故意“发难“说:“羞羞羞,怎能把孙悟空当哥哥?”我理直气壮地说:“怎么不能?老师都说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再说,这个孙悟空机智勇敢,勇斗妖魔,我非常佩服,我就要认它当哥哥。”爸爸附和地说:“真是傻,家中有哥你不叫,偏要认猴为哥哥?”我不慌不忙地说:“因为孙悟空本领大,妖魔鬼怪全不怕,我要学习它的本领强,认它当哥又何妨?”爷爷奶奶笑着说:“堂哥好几个,为何认悟空当哥哥?”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孙悟空不仅机智勇敢,更主要的是它有毅力,胸怀宽广,为了帮师傅去西天取经,它受尽委屈也在所不辞。我要向它学习,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外公外婆故意摆着脸说:“我不同意你叫猴子为哥哥,传出去让人笑话。”我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哥哥我叫定了。因为它心明眼亮,心地善良,打妖怪毫不手软,对百姓慈心一片。”

听了我的话,客厅里静悄悄的,突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举双手赞成你叫孙悟空为猴哥!”“耶!”我高兴地又蹦又跳,并大声地叫,“猴哥——”随即朗朗的笑声从客厅传出,传得很远很远……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三】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非常喜欢读它。《西游记》主要讲了孙悟空师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经,他们一路上遇到很多的困难,但他们并没放弃、退缩。最后,他们成功去西天取到了真经。

这本书的故事十分有趣,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发生过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有一天,在我看《西游记》的时候,妹妹跑过来捣乱。我非常生气地说:“快走开!别影响我看书!”妹妹很不开心,对我妈妈吞吞吐吐地说:“大……大姨,哥……哥哥不喜欢我。”

妈妈温柔地说:“哥哥不是不喜欢你,而是前几天我给你的哥哥买了一本《西游记》,他很喜欢这本书,所以在他读书的时候你就不要去惹他了。”

“知道了!”妹妹大声地回答。

我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又开始放心地读书了。

有一天,妹妹跑过来问我:“哥哥,《西游记》真的很好看吗?”我很认真地对她说:“这本书里的知识可丰富了,有很多故事,还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比如:做什么事情不退缩,如果这一件事情成功了的话,也不能骄傲,要认真地去做下一件事情!记住了吗?”

“记住了!”妹妹大声地回答。

勤能补拙,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阅读《西游记》不仅让我知道了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更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四】

打小无事偶尔看书,不多,但也反复看。除去一些小作文儿,还有几本名著,就有时翻一下。

才三年级时,我见哥哥对《西游记》情有独钟,便也就去看了。并非小白文,我一字一字慢慢看,自以为是看懂了,只觉得作者写的好。好在哪?好在好笑,好在打斗情节。嘿,看!猴哥儿又蹦出来了……

但这又如何?人生本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学的看的多了,悟性强了,也就明白了。

前说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取经之路同样是这么远。前说孙悟空背唐僧直去西天时,唐僧却又撒手不去,反要步行而去。

为何?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唐僧未曾经磨难,也就不能使心灵升华,也就取不到真经。经,我觉得不在经,而在取经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努力过,才能取到物质与心里的真经。

唐僧一去路途遥远多磨难,最常见的便是吃唐僧肉了。唐僧是人,也会害怕,书中常道唐僧落泪,有人以此说其软弱、无能。

我看不然,唐僧自知徒弟有大本领,一去一跟斗便好,但他在劫难过后惊魂未定之时,并没有叫徒弟带他直接走人,而是继续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这才兴许是取经的真理罢!

河就是由水汇聚而成的,它从发源地顺着崎岖不平的小沟往低处去,不流经这里,就到不了那里,要它本身越流越长,逐步填满,形成河流为止。正所谓――水到渠成。

唐僧取经便是如此。去取经的过程共有大小八十余难,所经之地,平乱,斩妖,安定下一方天地。这才是取经的过程,使他心灵升华为就像真经一样的过程。

《西游记》讲述唐僧取经的过程,为何目的是取经,却详写取经的过程?因为,取经的过程就是唐僧心灵的真经啊!

那是经风雨磨难锤炼而合成的,最为好的真经。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五】

再读了一部分《西游记》里的内容后,我认为在读过的几回中最有意思的一回,第16回观音院憎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这一回,在这一回中,黑风山的妖怪还未出现,讲的是那老和尚偷袈裟的事。

这一回中大概讲的是唐僧和大圣来到一座寺前,寺里的住持看到了唐僧的宝贝袈裟,起了贪念,想偷袈裟,但没有偷成最后自的故事。

我认为相比其它回,这一回全文比较幽默有趣。其中老和尚这一个人物刻画的特别有意有意义,我想吴承恩思是想通过这老和尚来表达那些衣服的名义,自私自利的人。就和鲁迅写陈和莲所想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我认为这种佛口蛇心的人就应该下阿鼻地狱。

除了老和尚这个人物外,我认为孙悟空在这一回合的表现也很有意思,当他在半夜醒来,发现那群和尚想放火,把自己和师傅烧后,他没有去找那个龙王,要些水来灭火,反而上天宫去找天王要了个‘避火罩’来一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把那老剥皮气的一头撞在墙上,上了西天。

另外,我认为文中那些僧人们的神情描写得非常好,也很有趣。文中是这样描写的,众憎见了,个个骨软身麻,跪着磕头滴着泪道:“恨我那不识人的老剥皮,使心用心,给你做今日反害了自己啊!”文中的众生们,连自己的本事施工都骂成了一个老剥皮,可想而知他们是有多么害怕孙悟空呀,也知道他们是一群见风使舵的人。

总之,《西游记》是本很不错的名著,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而且都非常有趣。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300字【六】

而在这时山中有一个自称叫黑风大王的妖怪注意到唐僧他们了,就刮起一阵阴风把唐僧卷走了。八戒和沙僧见师父被抓走了特别着急,这时候孙悟空回来了。

八戒和孙悟空说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孙悟空气愤地说:“是什么妖精,这么大胆,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抓走我师父?”于是就赶去营救师父。他在空中看见有一个洞,名叫黑风洞。孙悟空心想:师父一定在这个洞里,于是就拿起金箍棒去打门了,边打边说:“妖精还我师父!”就在这时,黑风怪在洞里说:“何人在外喧闹?”孙悟空说:“是你爷爷我。”妖怪说:“孙悟空,你来我这干什么呀?”孙悟空说:“妖精,还我师父!”孙悟空拿起棒子当头就打,黑风怪也拿起武器迎敌,两人打斗了一百多回合也没分出胜负来。妖怪就找了一个机会跑进洞里,紧关了洞门。

孙悟空无奈,只好撤了。回来见到对八戒和沙僧,对他们说:“二弟、三弟,这妖怪不知是何来历,连我也只能和他打个平手,我们三兄弟一起,一定可以救出师父!”八戒和沙僧说:“那还等什么?”

他们三人来到门前叫战。一会儿门开了,一群小妖精和黑风怪出来了,他们交上了手。悟空师兄弟联手对战黑风怪,黑风怪有些吃不消,他见事情不妙就跑回洞里去了。孙悟空叫出了当地的土地公公,对他说:“你知道这洞里的是什么妖精?这么厉害。”土地说:“大圣你有所不知,这是镇元大仙的守门兽,只因他偷吃了人参果被赶了出来,没想到他这些年修炼成精,到处为非作歹。”孙悟空赶紧去寻镇元大仙。镇元大仙听到这件事情,非常生气,马上赶到黑风山,收服了黑风怪。孙悟空救出了师父拜别了镇元子,继续往西行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