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五年级关于王姓的历史来源作文)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五年级关于王姓的历史来源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1-21 19:59:54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五年级关于王姓的历史来源作文)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一】

微风轻轻拂过我们脸庞,每个人脸上都是一片虔诚,因为我们要去拜谒我们老祖宗的安息地——黄帝陵。

很快,车到达了黄帝陵。门口有一棵巨大的松树,旁边挂着“中华世纪松”的牌子。听导游说,这棵松是由祖国32个省、5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各地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栽种的,而旁边的那块“中华世纪石”也是由这些泥土拼合而成的。听了这些介绍,我们一行人的心也仿佛凝聚在了一起。

跨进那古色古香的大门,我一下子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气氛。古柏参天,青松成阴,阳光柔和地照着大地。我前行几步,见正前方隐约有座庙。导游说:“这就是黄帝陵,我们祖宗的墓啊!看到那块碑了吗?上有‘桥山龙驭’四字。‘桥山’指的就是后面那座像桥一样弯曲的山,‘龙驭’指的就是黄帝升天。黄帝就是在此升天成仙了。”我恍然大悟,继而感慨万千:五千年啦,我们的祖先长眠在这里;五千年啦,我终于来到了这里凭吊祖先。按捺不住崇敬之情,我请了两柱香,郑重地插在祭坛里,又深深地鞠了一躬:祖宗啊,我看您来啦!

敬香完毕,导游指着我们左手边的一个阶梯说:“这是汉武帝祭祀时建的‘登仙台’,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上有99级台阶,下有99级台阶,传说其象征着人长命百岁,走上一级台阶,人增寿一岁。不过,顺时针绕着黄帝陵走一圈有吉祥之意,所以我们先绕‘桥山’一圈,后上‘登仙台’。”

我们走进绿荫更浓密的世界。我禁不住回首,那庙匾上“黄帝陵”三字在香火缭绕中显得更加凝重,也更加神秘。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轩辕庙、下马坡、静心亭、人文初祖大殿、祭祀大殿、黄帝手植柏、将军树、夸父追日石、碑亭等景点。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黄帝手植柏和回归纪念碑。黄帝手植柏是一棵古老的柏树,相传乃黄帝亲手所植。它树干粗而纹路密集,看上去有一股以柔克刚、坚韧不拔的力量。5000年来,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回归纪念碑是两块黑色大理石雕成的,上面分别刻着“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以及碑文。这象征着儿女回到母亲的怀抱。我不禁遐想:什么时候这里会竖起“两岸统一纪念碑”呢?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也曾说过“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啊!

黄帝陵,中华民族的圣地!我来到这里,寻到了华夏儿女的根,绿叶对根的情更多了一份激动、景仰与自豪!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二】

有些时候,我会特别想念外婆家,想念那座古老的屋子,那用瓦片堆起的屋顶,那大部分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屋。

说来也奇怪,就在起程去外婆家的那一天,已经下了好几天雨的天空突然放晴了,久违的阳光拥抱着一切,空气不止是清新,还有一份特别的温暖,舒适极了。

我们自己开着车,一路悠闲地观赏着沿途的风景,轻松自在,全然没有旅途的疲惫,车窗外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可爱,那么愉快。

去外婆家的路在那一天似乎变短了,很快,我就看到了那个似乎很熟悉的.村庄。虽然之前,也多次来过外婆家,但这一次,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

踏在石板路上,感觉是那么地亲切,仿佛是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如今又重逢了。走进外婆家,简洁的院子,有几户一起居住的人家,养着鸡、狗。院中的两棵树,一棵已经开出了白色的花,而另一棵,大概是太娇弱了,还耐不住连日的严寒,尚未绽放花朵。

走进里面,穿过一条十几米长的廊子,就来到了厨房。外婆已经生了火,准备煮饭。柴火在炉里烧得正旺,火苗撩动着锅底,火光照得脸颊红扑扑的。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走出去一看,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着袅袅的炊烟,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在城市里,恐怕是无论如何,也寻不到的。

在外婆家小住了几日,虽说外婆家没有城市那么发达,街道没有城市那么热闹,但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使人魂牵梦绕。那里的人,是那么淳朴,那里的事,是那么亲切。混着悠悠的泥土味,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别有一种魅力。

后来,我还到外婆那个村的水库游玩了一番,看着着纯净的水,这青葱的山,这美丽的倒影,胜过任何一处的风景,就是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之相比,也逊色许多。我真希望,它永远都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在这儿,默默地在这儿,远离城市的喧嚣,不被世俗发现。当城市的污浊踏上这片净土,它还能像现在这般吗?当凡尘的污浊踏上这片土地,还会风景依旧吗?

虽然,我从小在如今所处的这座城市生长,但在我心中,外婆家才是我心灵的依托,才是我真正的根。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三】

端午节,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这旅途中,我们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才能让每一个佳节过得更有意义,更能触碰人心?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东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一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子,我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听到奶奶的话,我非常羞愧,脸红得像苹果。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又耐着性子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手拿住粽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用右手把它卷成一个漏斗形。”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了。接着,开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子,用细绳打成一个结,这样,一个不太像样的粽子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不已。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子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接二连三地包了好几个。

接着,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等到屋子里飘满了粽子的清香时,我知道我们包的粽子新鲜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有一种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的道理。真是一个让我快乐的端午节啊!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四】

鱼儿可以忘记那一簇簇绿油油的水草,但是它却忘不掉那给予它畅游的大海;鸟儿可以忘记沿途见过的山川,但是它却忘不掉那给予它自由的天空;花儿可以忘记那些给它带来快乐的蝴蝶,但是它却忘不掉那给予它安定的大地……

而我们人类,岂不是如此吗?

我们可以为忘记金钱,忘记荣誉,忘记朋友们的音容笑貌,但是我们能忘得掉我们的根,那块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

茫茫人海中,我们都在寻找那些似曾相识的陌生人,他们穿着家乡的衣服,这样的装束让我们感到欣慰;人声鼎沸时,我们都在寻找那些熟悉的家乡土话,听着那些与标准普通话格不入的家乡方言,我们觉得安心;去书店的时候,我们都在寻找有关描写家乡的书籍,读着那些朴素干净的话语,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

这些再平凡不过的细节,无时无刻都不体现着人类最本能的归宿感。寻根,不错的,自始至终……

伟大的音乐天才肖邦每到一个国家演出,他总喜欢带一瓶装着自己国家的泥土。他说:“闻着这泥土的芬芳,让我无时无刻地想到我的祖国波兰。”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旅居异国多年的俄罗斯太太托她的一位回乡探亲的朋友带一份家乡的报纸。当她看到这些多年不见的熟悉的俄罗斯文的时候,她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此刻,那种根的归属感,在她心中猛然爆发。

每个人的一生中,他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或者居住,但他们的心中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家乡的。当他们年老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回到自己的故乡,那最初的原点,根的起点,也是终点……

记得一位在巴黎留学的朋友,他说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在心里给自己的家乡道晚安。然后才能入睡,尽管法国的时间和中国的相差8个小时,然而这却是一种在他心底生长出来的情愫,一种寻根的思念,一种可以横跨时间与空间的力量,使他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路在我们的脚下一直延伸,寻根,从我们背上行囊的那一刻起,在远方,在心里,抑或在梦境……

寻根问祖王姓作文【五】

推开窗,一缕缕缭绕的清风,一声声婉转的鸟啼毫无预警地闯入了我迷惘的世界。随之,一种沉闷的氛围弥漫开来。伫立于楼台的一片夜幕中。正如我此刻的心,模糊了目标,迷失了方向……

凝望夜空,繁星万千,闪闪烁烁。然而,却没有一颗星辰与我共鸣。宇宙如此浩瀚,我却始终不能尽情遨游。

“一切都是我作茧自缚吧!”我不禁自嘲道。置身于父母辛辛苦苦为我们打造的世界中,我渴望一切都做到最好,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到头来,却是亲手将自己推进了命运的囚笼。如山般的压力向我袭来,窒息般的痛苦吞噬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以往的自信被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不安与迷茫。我不禁问自己:“你参加这场人生赛跑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回报父母一直以来为自己付出的心?可是,为什么总感觉心中空荡荡的,似是遗落了什么?”无数的疑问霎时缭绕心头,久久无法散去。只能无力地颓坐在那坚不可摧的牢笼中任命运之链将我缠得更紧,更紧……

夜凉如水,残月如钩,茫茫天际被无尽的黑暗侵蚀,夜空下尽是无奈与彷徨。迷惘的心漫无目的地飘荡,却不知归宿在何方!

“究竟何物能与心唇齿相依?竟让我的心如此彷徨。”纵使身在囚笼中的我已被命运之链勒得喘不过气来,但我依然沉浸在缕缕思绪环绕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我拼命地在脑海中搜寻。因为我知道,唯有尽早找到这“心之根”(应该可以称为“心之根”吧,它与心之间的关系就如大树与根的关系一般。即使再庞大的树木若没根系也一定存活不下去的,不是吗?)我才能摆脱命运之链的束缚,逃出牢笼!因此,无数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更换着。突然,一个陌生又有些熟悉的念头快速闪过,快得几乎令我抓不住。“这,这不就是……”我大惊失色。

原来,心之根便是梦想呀!曾几何时,“梦想”被我当作废物一般丢弃在一旁。因为,一向只想着冲向成功的我,眼中只有未来!殊不知,无梦何来未来?因为有梦,人才会一路浩歌;因为有梦,人才会一路披荆斩棘;因为有梦,心才有了赖以生存的根。而我,在忙于用璎珞去编织未来时,却忘了用璎珞来编织一个梦想,一个瑰丽绚美的梦想!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我终于寻回了我的心之根——梦想(即当一名作家)。为此,我的心才不再迷惘。

窗外的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依然闪烁,但我的心已不再彷徨;声声鸟啼蝉鸣依然从远方飘来,但那沉闷的氛围不知何时早已消散,迎来的是久违的豁然……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