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27 20:13:47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一】

12月28日是爱老助残日,我们要做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和老人一起聊天。

一早,我们和张老师一起去了老年活动室。首先,我与一位老爷爷聊天。他今年70岁,但是看起来却很年轻。我问他:“您觉得现在的老人最需要什么?晚辈应该怎样关爱、尊重老人”他说:“有事要跟老人商量:老人容易失去自己的价值感,而最难过的是被当做废物。家里的事(尤其是老人所关心的),要事先向老人请示,藉此对他表示尊敬,让他感到受重视;满足老人钱的需要:有足够的钱使老人有安全感,生活亦较能自主;让老人饱口福:老人胃口不佳、行动不便,若能设法让他吃到喜爱的东西,可以使他快活好半天;让老人饱眼福:视力好、听力好的老人,生活质量高。若能常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还能唱歌,跳舞,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可年青十岁;不要忽视老人小毛病:老人体力及抵抗力都弱,小毛病不小心易成大问题,所以老人稍有感冒、发烧、食欲不振等现象,宁可过敏一点视作大问题来关心才好;不要在老人面前‘太亲热’:年轻夫妻往往忽略老人的存在,在老人面前亲热、恩爱。许多老年人常因为没了老伴,看了会感到孤单、寂寞。有些老人个性保守,对此可能不悦,或感到尴尬;对老人不可‘说服’:人上了年纪,脑细胞就减少了,思考也较不灵活,甚至有的变得很固执,所以有所规劝时,要特别和颜悦色,苦口婆心;要听老人讲‘故事’:老人喜欢重复说得意的往事,对他来说这是项有益身心的乐事。纵使三番两次的‘车轱辘转’,也要耐心去听。”

听着听着,不由得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事。一位刚退休的母亲,突然在家闲起来感觉没个着落,就在姐妹们的相邀下每天到公园跳舞,一来二去就会经常和一两个很要好的舞伴一起出去约个会或吃个饭什么的。她的儿子见了不禁大加挖苦:都什么年纪了还这么花心!老人受不了朋友的这种眼神,再也没有单独和人出去吃过饭。可以想象,老人内心有多向往和同龄的老人们一起乐一乐,聚一聚,尽情地享受属于他们的晚年之乐。还有一个朋友的母亲从乡下来到城里后,因为孤独寂寞,同另一个同样孤独寂寞的老大爷建立了感情,有意在一起过日子。和双方子女一提,竟遭到两方强烈的反对。为了子女的颜面,他们俩只好分开,成了时下很多被强行分开的黄昏恋情中的又一个牺牲品。

年轻人每天有自己的工作,与许多人交流,周末还要去娱乐一下。老年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心灵的空虚”,自我价值感的失去也会引起他们的失落感。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食量的充实。这些问题,用道理去衡量很简单;而用感情去对待,取舍却很难。

老人需要什么?是需要儿女们甩给的钱吗?不是!是需要儿女的冷漠吗?不是!是需要儿女们的嫌弃吗?不是!那需要什么?是需要关心是需要爱!是需要精神物质双重的关心!

很气那些自以为孝顺的儿女,每天趾高气扬的样子,对待老人像对待作错事情的孩子一样!这样对吗?老人不需要!

我想问问!当老人生病时有谁在身边照顾?是谁给老人洗澡,洗内衣,剪指甲。又是谁给老人做饭,收拾,聊天。有谁给老人经常打电话?

我希望老人们过的好,过的开心。不要顾及别人的眼神和目光!我只能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到我的孝心……这就足够了……年青人,让我们一起关爱、尊重老人,让老人们安度幸福晚年!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二】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栽到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移栽,它不会被人赏识,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我却要说:“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彷徨斗士鲁迅一样以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风弄月歌功颂德,而他却只想一展鸿鹄之志,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于是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三】

适应生存环境对我们高中生的发展同样重要。我的一位学姐曾对我讲过她的经历:她在初中时代是学校的尖子生,但在升入高中之后,始终无法适应高中的生活,她认为自己在初中时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同样奏效。却没想到,两次考试下来,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她重新调整了心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改变学习方法,最终使成绩得到了提高。她正是因为掌握了学习竞争的规律,对自己的各方面加以调整,才适应了高中生活,提高了自己的实力。材料中的橡皮桶改变了自身的情况,才适应了猛烈的风,在风的侵袭下仍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亦是如此,企业乃至国家的生存发展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企业只有适应社会需求,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改变经营方案,独辟蹊径,适应企业竞争,才能不被淘汰。

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并非是它天生的本领,仙人掌的“祖先”身上并没有刺,但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减少水分散失,它的叶片逐渐变成了刺,提升了自身的生存能力,使自己没有被沙漠环境淘汰,同时也为沙漠增添了生机。与材料中的橡皮桶一样,仙人掌通过改变自身形态,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使其自身没有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人类的社会处处存在竞争,若想不被淘汰,应先静观其变,总结出社会竞争的规律,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拘泥于传统方法,对自身状况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环境。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环境对世间万物来说都很重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在竞争中学会成长,丰富自我,提升实力。要像材料中的橡皮桶一样,为了适应环境努力改变自身条件,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四】

他们,满头银发,满脸皱纹,却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手拄着拐杖,却还有着硬朗的身躯。他们是——老人。现在都提倡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可为什么街上还到处可见老人乞丐?有一次,我偶然看见了一位老人乞丐写在地上的粉笔字的内容……

他写着:由于体弱多病,儿女看他已经老了,不中用了,就将他赶出家门。我看了,不禁为那些儿女的行为感到羞愧!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有病应该到医院医治,这不仅是老人对子女有养育之恩。他们年轻时劳累辛苦为了下一代,但作为儿女不但不回报,还做出如此天理难容之事,这对老人是多大的伤害!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我身为少先队员,就有义务去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也有责任批评那些不为父母着想的儿女!我提倡:“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从我做起!”

现在,只要看到有困难的老人,我都会上前帮忙。一天,我坐在公共汽车上,上车的人越来越多,这时,挤上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我见了,急忙起身准备让座,没想到,在一旁等候多时的一个小学生一屁股坐在位子上不动了,我拉了拉他的袖子,轻轻地对他说:“小同学,你能让座给那位老奶奶吗?”说着指了指不远的老奶奶,小学生翻了翻白眼说:“干嘛要让给她呢?”哼!还挺倔的。我只能搬出了大道理:“小同学,你想想,老奶奶老了,脚站不稳,万一摔倒了怎么办?你身体壮,应该让给那位老奶奶,再说,现在提倡尊敬老人,爱护老人,你说呢?”小学生听了,脸刷地一下红了,赶忙起身与我异口同声地说:“老奶奶请坐!”老奶奶慢慢地走过来,抚摸着我俩的头,说:“真是个好孩子!”小学生瞥了我一眼,脸更红了……

还有一次,邻居王奶奶带着她的两个小孙子从百货商店回来,手里提了大包小包的,又抱着一个小孙子,牵着另一个小孙子,王奶奶额上直冒汗,我连忙跑下来帮忙提东西,上楼后,又陪两个小东西玩,王奶奶一看,笑得合不拢嘴:“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我想:在我们少先队员的带领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主动帮助老人,懂得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作文

关于帮助老人适应新时代的作文【五】

今天,我照例乘公共汽车回家,中间要乘5站路。

我背着沉重的书包,从学校走了2站路到车站,到那后我已经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了,自己的脚都快走断了。上车后,我立即找了个座位,风似的跑过去,一屁股坐下,并且自言自语到:“啊!总算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这时,我看见一个青年也上了这辆公共汽车,他双手拎着货物,问售票员:“请问去外滩乘到哪?”“乘到终点站——外滩就到了,大概你还要乘十几站路吧!”售票员说。接着那青年便握着扶手,在喘粗气。

“常熟路站到了”广播中说道,车门开后,许多人拥出车门,那青年也找了个位子坐下,这时,已经没有空的座位了。最后,有一位老人走上来,他迈着蹒跚的步伐去买票。我看后很同情这位老人,想为他让座,可我转眼一想:我也刚坐到位子,如果自己让了座,又要受累了。算了,今天我不让座了,还是让别人当‘雷锋’,做好事吧!

转眼之间,我发现那青年对老人说:“老大爷,请坐我这!”还搀扶他坐到位子上。看了这一幕后,我十分惭愧,想:我虽然背着沉重的书包,但是那青年的货物比我的书包还要重,而且,他还要乘十几站路呢!他可以为老人让座,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不知不觉中,我的脸红起来。

从此,我乘公共汽车回家时遇到老人,我都会给他们让座,并且我想对那个青年说:“谢谢你,是你教会我怎样尊敬老人,同时,还用你无声的话语告诉我——为老人让座是一种美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