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颁奖(优秀作文获奖奖励)

优秀作文颁奖(优秀作文获奖奖励)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23 18:25:10
优秀作文颁奖(优秀作文获奖奖励)

优秀作文颁奖【一】

生活处处都有感动,也许那感动与世长存,也许那感动只是一瞬间,或者那感动是平凡的小事。感动带给人们一次次心灵的深触。《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最深的是陶艳波母亲。她那一抹感动深深触及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艳波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本应该和丈夫儿子幸福安康的度过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儿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聪,这给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艳波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她坚信,她的儿子一定能开创辉煌。于是,她每天跟儿子一起上学,成了儿子一生的同桌。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陶艳波辞掉了工作,就这么,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陶艳波每天做随堂笔记,遇到听不懂,不理解的题便追着老师,一直追到了办公室,请求老师给她再次讲解一遍。晚上,陶艳波便细心地翻开笔记,给儿子讲题,有时甚至要讲好几次才能让儿子听懂。三十多岁的她,鬓发已经泛白,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脸颊。因为过度的操劳,导致陶艳波的秀发变得脆弱,最后一块块的脱落,使得陶艳波不得不戴上假发。身体也未老先衰。现在,儿子在她的坚持之下,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陶艳波,她只是一个母亲,却有如此强大的毅力,也是因为爱子心切。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哪怕放弃一切,放弃了容颜,健康。就手把青春埋葬在这里,但是陶艳波认为是值得的。她不问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将她百般摧残,她所顾虑的,所希望的,就是儿子将来的幸福与健康。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母亲也许没有这么让人感动,我们自己也许也不会那么命运多舛。但是请不要忘记,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是生活中积累的一点点小事开始,那一抹感动,虽然清淡,但在纸上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浓厚的。

优秀作文颁奖【二】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最让我感动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觉得这个名字很特别,后来看了她的事迹,更加感动。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她的颁奖词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优秀作文颁奖【三】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2月27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五代人百年坚守灯塔,三位亲人献出生命,“宁波守塔人”叶中央被不少宁波人所熟知,本报曾多次报道。近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正式启动,阿拉“宁波守塔人”跻身前20位候选人。如果您也被“宁波守塔人”的事迹感动过,请登录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网站,为“宁波守塔人”投上一票吧!评选时间截至2017年1月5日23:59。

据悉,《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全国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该栏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最终推选出10位当年度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年度人物。

优秀作文颁奖【四】

一大早我就来到了体育馆,只见这儿十分拥挤,来参观的人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我和爸爸妈妈走进展览厅,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展现在我眼前。忽然,我被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那就是我画的画。我的画被挂在最高,最显眼的地方!”妈妈见了,就兴高采烈地去欣赏我的'画了。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笑眯眯地走过来对我们说:“请各位小画家上前一步,准备领奖。”我听后激动地上蹿下跳,立刻跑到最前面等待领奖。在旁边参观的人听到工作人员的叫声都聚拢来,一会儿,这儿就围得水泄不通,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有请特等奖小画家陆奕锦上台领奖。”工作人员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我吗?是我要上台领奖了吗?工作人员再次说道:“有请特等奖小画家陆奕锦上台领奖。”在旁边的妈妈推了我一下,我才醒悟过来,便满怀喜悦地走上了领奖台。这时,宜兴广播电视台台长拿着一张红彤彤的奖状走到我跟前,把这份荣誉递给了我。台长又拿来了比赛奖品——一辆自行车。我接过奖品,与他握了握手,就下台去了。

在台下,我望着自己手中鲜红的荣誉证书,由衷感谢自己的学校,是学校给了我机会,更是学校培养了我。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多的机会踏上领奖台,不辜负学校、老师对我的栽培。

优秀作文颁奖【五】

在很久以前,我曾经有一个梦——再“第一名体操上有我们六年级(2)班的名字。为了这个比赛体操,我们一起努力奋斗,不甘落后。老师也经常抽出一些时间让我们练习,完成我们这个梦想。每天,太阳暴晒,我们班却不停的练习,改正错误的动作。我们就这样,整整的`训练了七天。

比赛的那一天,终于来了。

我们穿着朴实的校服,戴着白手套,穿着白网鞋。最重要的是我们怀着一颗必胜的心。

进场了,我们有愉快又紧张。随着广播体操的声音: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我们的心也随着平缓下来。我们发挥的都很好,就连评分员也有的站起来拍手叫好。我们都很高兴,但看别人做的那么整齐,那么标准,我们有了危机感,生怕自己办不如他们,大家都在旁边紧张的笑都笑不出来。

在说分数的时候,我们班九十八点八分,但一班却比我们高零点二分,位于第二名,一班第一名。我们班都十分嫉妒,恨。

在颁奖的那一瞬间,我们都很高兴,因为能在八个班中得第二名就很好了,有的同学恨不得跳到宇宙去有的肚子都要笑爆了有的还笑得合不住嘴。

颁奖典礼那一瞬间是多么的美好啊!

优秀作文颁奖【六】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是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一个伟大的民族有孕育可爱人民的土壤,他们正是时代的脊梁,传承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当网络上炒作国人素质低下,缺乏精神传承,每年的感动人物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他们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先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人的一生总需要一些力量,有力量支撑的灵魂才是充实和富有的,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我们不一定要去感动别人,但我们需要拥有一种力量,去匡正自己的志向,去支撑自己坚定自信地去实现自己的梦,这正是《感动中国》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

国家和人民始终会选择那些选择了国家和人民的人。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与他们相遇,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把美好代代延续。

优秀作文颁奖【七】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201x年2月22日,我们阳光园的老师们聚集在会议室,一同观看了——感动中国201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201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其中王宽很让我感动,他是郑州戏曲圈里的一位老艺术家,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他的颁奖词是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还有一位令我感动的是吴锦泉。20xx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xx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xx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