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迹的作文(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350字左右)

追寻红色印迹的作文(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350字左右)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6-12 06:42:21
追寻红色印迹的作文(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350字左右)

追寻红色印迹的作文【一】

时间依然在流驶着,岁月将我们定格在青春的这一季里。在这一季里,我们有过快乐、幸福、伤心、失落。这些抑或更多伴随我们走过了青涩的青春。

青春是一季绚烂的梦,是道清晰的伤痕。是人生赋予我们的特定的生活规则。这一季是我们最明媚的自我,同时我们又是懵懂、幼稚的。我们单纯地追逐着我们那些关于青春的不真切的梦。梦里我们都哭过、笑过。梦醒了,一切都随风飘逝,只流下失落的我们在哭泣。

曾经追寻的都伴随着岁月的流驶化蝶飞去,只留下关于青春的种种回忆,皆是那样的失落和憧憬。

我们不会停留,会继续追逐关于我们下一季的梦,我们如是想。

走过了,我们会祭奠、回味,曾经的我们已不复存在。岁月将我们的棱角磨的粉碎。曾经的天真和感性,今许已不在,我们变的理性、淡定。

“青春,我们是在桀骜不驯地活着,以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青春赋予我们的。”她如是说。

青春,这一季的梦已醒,为之我们失去了太多,明白了很多,懂得了许多。这一季里我们褪去了稚嫩的气息,变的现实,并继续向前,不曾停留,继续走过。

青春这列列车已驶至终点,人生的另一列列车即将启程,我们踏着岁月的碎片走过,踏上另一条关于我们人生的路,即将出发、追寻。回头望去我们的青春又是那样的清晰,弥漫着淡淡的伤感。

追寻红色印迹的作文【二】

我们的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踩出平静的声音。终于,莫名其妙地长大了,身体一夜间蜕变。然后,在某个清晨的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微笑,不可名状。儿时的影子成了珍贵的碎片,拼成回忆,在玻璃柜里搁着,不能触摸。

有人说:印记是刻在岁月里的故事,是小时候摔伤了留在心里的疤,一条一条像蜈蚣。抚着印记的时候,心里会或甜或苦地抽动,想起了什么又遗忘了什么。它又像是穿过的旧鞋子,蒙了灰,被遗弃在心的某个角落。在印记单纯的存在里,有时间深情的凝视。印记永远只能留在历史里,而生命是从历史堆里爬出来的。

也许成长的过程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你在不断成长中也被击得遍体鳞伤,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成长历练吧。人潮里,同龄人一样有着一张无所适从的脸,用原始的肢体语言应对着纷繁的城市。从身边经过的人们,一眼就能看到他们坚实而透明的外壳,从雅致到冷漠,从无谓到无情。我想,我理解他们,就像理解所有忙碌于这个城市里的人。

有人说:永远不要绝望。星星对天体绝望,才变成陨星坠落。而一颗陨星,是不会比整颗行星更有价值的。

现在,也许还有好多人和我一样共享着成长过程中的那份孤独。不管现实多么不容乐观,我们总要找个有光明的地方走下去,勇敢而坚定。而我们以后的成长之路也会像河流一样奔腾不息,一路上的跌跌撞撞只有自己知道,那路边墨绿的风景,只是作为参照物,它填补了心里的空白,让理想蠢蠢欲动。

追寻红色印迹的作文【三】

近日,参加“红色寻访”活动的同学发起了“百名寻访同学进百个团支部上百堂党课”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团支部学习活动,将自己在寻访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传递给更多同学。目前已有60多名寻访学生走进各个团支部。

讲台上,浙大外语学院德语专业研究生罗刚满怀激情,与同学们分享着他寻访中共一大会址的感悟。“一大的召开就像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重新探寻中共一大的历史,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

讲台上3位同学真切地将自己的寻访感受与大家分享。电气工程学院08级本科生白杨赞,来自一个“党员之家”,寒假时,他们一家3名党员走访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作为一名党员,面对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门前的党旗,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入党,我说,我想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人。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很多以前无法到的感受,在那一刻都涌现出来,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到自豪。”白杨赞激动地说。

今年寒假,跨越南北5000公里,从家乡黑龙江来到深圳,浙大工科信息大类大一的学生徐磊追寻着深圳的发展步伐,感悟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徐磊动情地说:“我们年轻党员肩负开拓未来的重任,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新老传承的使命。”坐在前排的学生连冰洁一直听得很专注:“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最特别和生动的一堂团支部党史理论学习课,3位同学讲得非常精彩。这一段段红色的历史时刻提醒着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我,更好地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今年1月,由浙江大学与本报联合发起的“红色寻访”活动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寻访归来,同学们自发组成了“红色寻访”报告团,举办专题报告会、感悟分享会、座谈会。据悉,下一阶段,同学们还将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企业和其他高校,分享寻访感悟,播撒红色信仰,在“红五月”里再增一缕青春气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