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抖音上教的最火的初中作文老师)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抖音上教的最火的初中作文老师)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6-28 21:14:10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抖音上教的最火的初中作文老师)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一】

不知为何,每当我想起晴子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心痛,因为我知道,她从来就没有爱过我。

我叫唐枫,已近而立之年,如今在世间游游荡荡,不知所终。

初次认识晴子的那一年,我十七岁,她十五岁,我与她在同一间中学念书,她是个标准的乐天派女生,长发,终日都是面带笑容,嘻嘻哈哈,不知疲倦,特别是那眼睛,明亮地透人心扉,有的时候,我想我会不会正是因为她那眼睛才使得自己迷恋上她,以致到了如今我渐渐忘却了她的面容,而那眼神总会在某一刻闯入我的脑海中,清晰透明。

夜渐深了,也起了风,原本平静的海面也开始泛起波浪,我双手插在外套的口袋上,眼睛盯着前方,此时,即使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了。风渐大,感觉更冷了,这地方已不属于我,我转过身,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去。

路上安静的出奇,传闻此一带抢劫伤人者与鬼怪居多,我突发奇想:如遇抢手,我逃不了,而又身无分文,他会不会因为我比他更穷而放过我,如遇鬼怪,此物我生平未见,它什么模样,我甚是好奇,世人常说:鬼与人一样,都会有好坏之分,这又让我想到遇抢手和遇鬼怪哪个更令人可怕,权衡之下,我心底竟选了鬼怪,可能我想自己生平没做亏心事,即使遇鬼怪也会是个好鬼吧!假若,一切都往坏的方向去想,最糟的结果是我了,别人我见过,而自己却不是自己能见到的了。我又想起我对亡的理解,了的人将会和了的人在某个空间,继续活着,如此如此,亡并不可怕,只不过是离开了生的人来到的人身边而已。

一路胡思乱想,我到了我家,说是家其实也不太准确的,只有一个小小的房间而已,里面装饰也很简单,除了书架上慢慢的一堆堆书之外,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灯,也正因为如此,倒很整洁。房间是一所单独的平房,在一个月前,我游荡来此小小渔村之时,发现这里很安静,村民都很淳朴,初来之时一小女孩拉着我的手叫我哥哥的情景使我倍感温馨,我发觉我爱上了这地方,便有了在此地长住的想法,如此一来我便租了这个小平房。平日里除了写作,玩玩大话之外,我便喜欢到处游荡,日子虽简单,但也快活。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我一直无法入眠,漫漫长夜,我也不知道今日自己到底怎么了,到了最后我好像作了一个梦,也或许不是梦,我自己没有睡着又怎么会作梦了?突然又想到白日梦的说法,而现在又是个黑夜,我发觉自己的想法很是荒谬,可能我从没作个这样一个梦吧!而梦中的情景却是如此的清晰:一只孤单海鸥追着一只仙鹤在空中飞舞,仙鹤飞的很慢而海鸥很努力的飞却是无法接近,最终海鸥筋疲力尽,落海身亡。这到底是梦非梦也无关紧要了,因为那只仙鹤又让我想起了晴子,我只能一味钻进对晴子的思念当中,因为我有种害怕,在某一天我再也记不起她的.模样,甚至她的眼睛也将会被时间的力量无情地从我脑袋中夺走。

在很久以前的一天,具体时间,晴天阴天我也早已忘却,那是我第一次遇见她,初来一陌生学校,我一人到处闲逛,或许我本就非欢喜说话之人,她跑过来问我女生宿舍该往哪走,眼睛直望着我,我一时竟无法反应过来,没有说话。而她依然面带着微笑又问:同学,你知道女生宿舍该往哪走么?我不知道答案,只耸耸肩说不知道,她说了声谢谢,走了。我望着她的背影,呆在原地,久久没有离开。有人相信一见钟情,而一见钟情往往只有在电影或者童话世界里出现,我没有相信,而在那一刻,一个人却是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种真真切切的感觉,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法用文字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只能把它静静埋藏在心底。此后的一个月里,我再也没有见过她,那时候我想,我会很快就忘记她,因为那种感觉像一场梦,而梦是奇怪的东西,时隐时现,但终究还是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时钟已经指向了深夜的四点三十分,我走出房间,望着不远处的渔光点点,我知道这是即将出海捕鱼的船只,我有些茫然,也许这种简简单单的渔民生活才显得更加真实吧!没有任何理由的,我突然又想起张继,这位大唐科举的落榜者,为何会想起他,我自己也不知道,或许一直以来我便喜欢他那首诗的缘故吧!不知觉中我便念了出来:夜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时此刻,我感觉有点累了,走回房间,准备大睡一觉,或许一觉醒来,阳光照满大地,我将对着大海,放声高歌。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二】

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

幸福的、迷茫的、不安的;

总之五味杂陈的……——题记

(一)这个女孩很脆弱

班上有个女孩,大大的眼睛里总是写满了淡淡的忧愁,虽长的很好,却没有其他女孩的水灵,她从来不主动跟老师说话,即使上课被请回答问题,多半是低头不语,偶尔答两句,也跟个蚊子哼似的。

说实话,我不讨厌如此类型的小女孩,女孩子本该如静放的一朵莲花。所以我也有意不去打扰她的安静的世界,准确地说这是我在几次试图与她作朋友失败后而无奈的想法。

偶然有一回,数学老师不小心给她换了个位置,她嚎啕不止,我才意识到,她的世界也有一种叫做感情的元素存在。

还有一回,因为跟小伙伴玩耍忘记了自己的值日生任务,被我拽过来训话,结果却真的没想到:回家的路上她一路不停抽泣,慌乱了那个疼爱她的爸爸,立即发信息质问我,不就没扫个地吗?用得着这样兴师动众吗?你打她了吗?她不扫地你可以叫她放学留下来扫啊?当时的我不知为何气不起来,只觉得为这个家长悲哀!父亲爱女儿,天经地义!但是在他那么大的人的心里,连最起码的“责任”二字都搞不明白,也难怪给不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是后来想到的)

耐着性子跟他一句一句谈到底,还好,他似乎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也似乎明白了要经得住风雨,才可能见彩虹的启示。

我告诉他:她脆弱的令人吃惊!她所屡犯的任何小错,如果你来半句训话看看,保证哭的昏天暗地,叫你手足无措!似乎除了哭,她什么也不会,长此以往,该如何快乐长大?

后来,他似乎若有所悟,不再咄咄逼人……

直到有一天,一个通讯录好友给我留言,要我多多照顾她,并说了一些她的状况,我才恍然大悟:可怜的孩子,原来如此脆弱的根源是来自缺失的那份弥足珍贵母爱啊!

家长会上见到了这位勇敢而自私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幸福,大胆的放下了曾经的一切,勇敢的找寻自己的生活,然而,她却泪流满面告诉我:她对不起孩子!要我对她孩子再严格点,哭就随她哭,我苦笑应和。

说实在的,面对这样的不说话脆弱的小孩,面对这样家庭教育本身就存在对立面的小孩,我不想伤筋劳神,只能望她兴叹……

(二)这个男孩有点怪

教了十几年的书,遇到这样的男孩子,还真是头一回。

不知道是性格所致,还是有其他隐情,他总是出奇的安静。一般这样的孩子不易引人注意,他似乎是一块石头,整日冷冰冰的,叫你看了心寒。还有更令人心寒的——

他的字写的很难认,我将之形容为医生开的药方,又如天书,他听了没半点表情,仍然我行我素,于是耐住性子,我也只得顺其自然了。

后来,事情有所转变,他变本加厉,开始隔三岔五的拒绝写作业,长此下去,也许他会从一个中等生范围里滑坡。

反复的做其思想工作,人家只有一个态度:低头不语,依旧以不变应万变。

真的,如果放在刚上班那会儿,我真的害怕我会有什么冲动的做法。感谢岁月,感谢社会,已经将我身上的棱角全部磨平。

都说让学生请家长的老师都是无能的老师,我承认我的无能,尝试小心翼翼的请来家长,结果还真的让人纠心。

家长看上去饱经沧桑,典型的淳朴的劳动人民形象,与我对话了三言两语后,竟然泪眼婆娑。令他伤心的原因不只是孩子不做作业那么简单!原来,这个家伙早就开始拒绝上学了,每日一到上学时间,便把自己反锁在家,说不想活了;说想了;说要把他爸妈得了;说就要登家上网打游戏!声嘶力竭,近乎疯狂!

我有点不敢相信,整日沉默不语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不可思议!

尝试着与搭班老师商量,他们都说这样的孩子留在教室就是个祸害,很可能会一个带一群!我有点紧张,这样的案例不是没听说过。但还是遵从了家长的意见:所有的就随他吧!

也很奇怪,当我把他的位置从前排调开时;当我们不再检查他的作业时;当任何人不再注意他时,他竟然再也没有缺席过,上课也睡的香了,下课也会笑了,只是偶尔学科小测试时,他会作一阵子不想参加,只是参加了所得的成绩再也不值一提了!

如果说这个孩子的现象也证明了家庭教育的失败,那为什么比他高一年级的亲哥与他竭然不同呢?可能我们得承认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就如古人所言的“人分三等”,而他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个千古难题,有道是:存在即合理,只是希望他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的长大,长大后能做一个幸福的人!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三】

还记得开学第一次见你时,那天在下雨,你穿了普通的灰衬衫和一条黑西裤.裤脚挽了起来,上面有泥土,脚上穿了一双人字拖,拖鞋上依然有泥土,你说你叫黄东平,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因为这一身另类的打扮,使我们马上记得了你,印象深刻.

你的课,老实说是最有趣的一科,因为那课上时不时会爆发的笑声.你是个幽默的人,在相处的三年间,我不止一次地深刻体会到,你不会用像其他老师那种暴力的让学生站起来的方式阻止学生的昏昏欲睡,你会时不时地串上个笑话,让我们在笑声中认真地听课.

你是让我觉得最好相处的老师了,所以我总会打趣地叫你“亲爱的小平”,而你也会微笑着回应我,你是个天生让人觉得亲近的人,不止是憨厚的外表,还有你的笑容.

你是个敬业的人,在期中末考试时,你定下了考的'好就有奖励的规定,考的很好的奖钱,最多的貌似是奖100元,考的还好的奖本子,很多,总有5.6本,而且都是你自掏腰包.

你对那些重点的解释总是很有趣的,比如你对根号的解释,因为有趣,所以我至今牢记,你说根号是监狱,正数是好人,所以可以出来,负数是坏人,所以出不来,而零是狱警,随便进出.如此有个性的解释,放眼全世界,大概只有你能想得出来吧!

所以说粉笔生涯,讲台春秋.所以老师都将青春奉献给了书本,奉献给了学生.听着你在课上的讲解声,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那是你用生命化作的生涯,那种声音仿佛来自远方,又仿佛近在眼前.

我不知道等我长大了,毕业了,工作了,离开这座小岛了,你是否还在这里教书,我不知道等我长大了,会不会时常去看看你,但我终究是不会忘了你了.因为你陪伴我走过了一段璀璨年华.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四】

——题记

在校园樱花飞舞的大道上,我静静的漫步,望着学部的教学楼,一阵忧伤涌至心头,不禁想:转眼间我也成了别人口中、老师关注、家长挂念的“毕业班”。每当我们盼望长大,总有一群人带着不舍伤感各自奔走。如果还能回到从前,我会把那些遗憾埋葬在青涩的时光内。

升入五年级以来,我们都格外的珍惜这一段小学阶段的美好时光,人手一本同学录,希望能留下身边好友的一些信息,带有一些祝福和念想。时间在一滴一滴的流逝,花朵在一瓣一瓣的凋零,我们在一点一点的成长。谁又能轻易描绘出我们分别时的`不舍?在每一张同学录的赠言下,我用心的写下每一句话,想着我们那些 的日子恍如昨日,却再也回不去了。

或许在未来的某个角落,我们会再一次相聚,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有欢乐、有苦涩、… …在奋斗的路上,有你、有我,把属于我们昔日的旋律,用我们的方式歌唱起来。

属于我们的梦,还有很多。

属于我们的路,还很长… …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五】

最近我看了《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经历都以数字的形式来表现,比如下楼数楼梯,走路计步数,跑步看秒表……把数学自然而然地融入在生活中,而不是记硬背地套用公式,更不是做大量的数学题目来巩固学过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往下看此书,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它让我重新了解和定义了数学,并构起了我探知的。

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全让路,这是四则运算的规则。“1,3,5”,大调;“2,4,6”,小调,这是音乐调子的规则。数学和音乐两者之间天壤之别,本无关联。可是看了此书,我神奇地发现音乐的“美”和数学的“精”这两者之间奇妙的关系。比如音乐常用的和弦1、3、5,恰恰是数学的奇数组合;而音乐常用的和弦2、4、6,恰恰是数学的偶数组合。这些有规律的数字跳动在五线谱上就能弹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歌曲,而跳动在数学书上它就是让我又爱又恨的数字精灵,两者合体,同步的节奏让我莫名兴奋。重新拿起奥数本再看题目,数字在我眼里就是跳动在五线谱上的小蝌蚪,而我提笔写下的解题过程,犹如自己填词作曲的歌,这让我兴奋不已,更让我源源不断地想去探索和深究数学的奥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妈妈”的影响下,日常生活中我早已习惯了上超市口算需支付的金额、买水果核对要找的零钱、写作文也要精算一下字数……久而久之这些数学原理、概念对我来说根本不需要理解就能很好地掌握,因为在生活中我早已把它们的规律用熟、用透、用烂了,而且在这些应用中让我明白了寻常的生活中竟蕴藏着如此美妙的数学原理。

神话来自神奇,不断延续这种神奇,不知不觉中挖掘的能力、探索的办法都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从而在快乐中练就神来之笔。

抖音上那些教作文的老师【六】

《妈妈教的数学》这本书是看了璨然的介绍后,毫不犹豫从淘宝上高价买回来的(书不贵,运费贵)。我对数学很怕,怕的天衣无缝。所以无论是笑笑数数还是做简单的习题,我从不多言,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还不懂得如何去引导她,不如什么都不做,做错误的事情比什么都不做更可怕。但是,心中始终放不下的是上学后怎么办?如果遗传了我的数学盲基因怎么办?虽然笑爹的数学不错,但是他似乎没有耐心去指导,而且似乎也不具备与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说白了就是他的指导,小孩子能听懂吗?)而我呢,也许有这份耐心,但又无这份能力。所以我必须读读它!

书到手,迫不及待的翻了前五分之一,我激动的难以言表,似乎长久以来的焦虑瞬间烟消云散。但是,意外的是,随着越读越多,我的焦虑慢慢又回来了,而冷静下来后,竟然发现焦虑更深了。以前虽然怕,但还指望笑笑也许能脱离我的遗传基因,能神奇的自己天生长好这跟数学筋。可现在越读越觉得数学太神奇,但也太深奥了,以至于读到最后,我觉得“能天生长好”的可能性真是太小了,太小了。所以……所以就没有所以啦……

书我还是喜欢,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买。只是,且听我唠叨唠叨……

内容如书名,作者以日记为记忆的线索,列举了他妈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领他感受,应用,认知,熟悉,理解“数学”的。他妈妈将很多抽象的概念题以具象的形式演练出来,帮助他从动手中解决数学问题。无疑,我其实收获是很大的,比如:书中开始就说道“对孩子来说,原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用,把规律用熟、用透、用烂,从而激发好奇心。”这一点令我对自己的“抽象盲”有所释怀,对自己放心则意味着“对遗传的放心”,“对指导工作的放心”等等(呵呵,我是不是想太多了)。在比如,他以自身的体会告诉我们“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是一种永恒的、源源不断的激励。”这点让我自己更清楚的理解孩子的感受,知道孩子的激发点在哪里,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家长的职责是引导,那么最先该知道引导的方向。这一点作者写了很多具体的例子,具体的方法,他妈妈用了很多种老师,同学,甚至史料上都无记载的方法,让他在同学老师面前大显身手。这些具体实例,都是我们可以照搬的。除此之外,作者还具体化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辅导原则,比如如何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或习题。如何面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他们思考不会做的题等等。实际上,我把书中重点的地方画下来很多很多,可话说回来,既然写的如此之好,如此之有用,为什么会越读越没有信心呢?

也许是因为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很平易近人的书,是用一个普通妈妈的方法,为普通妈妈打开一扇门,帮助普通的妈妈把忽略的,丢掉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孩子捡起来,准备出来。应该是普通妈妈能看懂的书,书上的方法也是普通妈妈知道的,熟悉的`,可以运用,可以操作的。可事实上,他运用的大量例子,我完全不懂,也没见过。虽然凭借记忆直接使用是没有问题,而且也确定是有帮助的,但是我绝对没有能力继续进行举一反三。

比如他遇到应用题不会做时,她妈妈的方法是带他实际操作。而换成我,我有可能知道是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可绝对不知道该如何带领她操作,操作什么?如何操作?我在微信朋友圈中有分享过其中一道题,也分享了答题步骤,确实有一些妈妈同我一样,看了解题后,也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所以我绝对不是独一无二的笨哈)。所以直接用他的法子可以,但是不能只会帮助孩子做着一道题啊,对吧?其中书中还有一个例子是买尺子橡皮转笔刀与钱的应用题,她妈妈带他去实际买了下,回来他就会做。可怜我研究半天,我也试着过家家般的操作了下,依然不会做(书中无解题方式和答案)。

在比如,他举例通过家里的秤,妈妈让他很早就熟悉了小数点。当然这个我可以学会,但是这种也许该叫“数学敏感度”(我自己起的名字)的东西,我却是不具备的。我想如果我家有秤,我也会给笑笑玩,可是玩来玩去,我能意识到引入小数点概念吗?尺子量东西,是笑喜欢玩的,和书上写的一样,见东西就量。可也就到此为止了,我把它和数学联系不上。也许即便是这样,这种玩也还是有它的意义所在,可是对比作者的妈妈的做法,意义就减少了太多太多。

作者说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妈妈就用了其他方法帮助他解题,这个思路是想告诉我们,避开孩子的短处,而且到达终点的路不止一条。可是碰到我这位笨妈妈怎么办呢?我当然记硬背的也许能学会这书上的几个绝招,但是现成的例子之外又怎么办呢?对于孩子不会做的题,家长不会做也正常,作者给家长的指导建议是与孩子讨论题目,讨论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可是如果我不会做,我根本也想不出怎么和孩子讨论啊。

越写泪越多啊。好吧!其实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不是不喜欢这本书,只是受到沉重打击所以来诉诉苦。它肯定是一本好书,如果读书人本就是理科生的脑袋,它绝对能将你沉睡的宝藏挖掘出来。可是笨妈如我,本就无宝,挖无可挖,也就只能借用它十分之一的智慧,略微弥补一二了,但有总比没有强。所谓不同人读出不同味吧!

晚上我翻出来以前买的绘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三本)”以及“安野光雅数学绘本(5本)”觉得它们有点像是救命稻草。以前觉得它们好,但是从无向今天这样能清晰的感受到好在哪里,解决或者帮助了什么样的“数学”点。我没有信心可以像作者的妈妈那样,随时留心让孩子观察,体验,运用“数学”,但幸好,还有故事。故事已经是专家写好的故事,一切具备,只欠东风吹来“讲讲”和“听听”!

这书只能在淘宝买到,读不读,买不买,你们自己掂量着办!我虽受打击,但依然推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