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征文比赛获奖朋友圈文字)

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征文比赛获奖朋友圈文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8 16:02:58
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征文比赛获奖朋友圈文字)

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一】

那天我打开电视,看到节目中好像在举行什么比赛,并且还刚开始呢。我怀着好奇心看了下去,才知道这个比赛是《国学小名士》知识竞赛,看完后还感觉知识长进了不少呢。

参赛的选手们,年龄并不大,但各个都是人才,他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让我震惊不已。选手们十分好学上进,对诗句的了解和把握都已经滚瓜烂熟了,各种高难度诗句居然都能倒背如流、脱口而出,不光是观众,就连评委老师们也很敬佩这些孩子。不论大小年龄都十分淡定的迎接一次次比赛,不在乎输赢,他们的行李素质是多么得让我们欣赏啊!他们的脑袋里装着数不清的诗句,那么多的诗句,都那么深奥,是怎么把这些记在脑子里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看来他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表现平淡,一句句诗时刻在脑子里环绕着。看见对手反超了一点点,就要做得比对手还要强。他们说过的话,有水平、有素质、有涵养,每一句都有一定的意义和道理,听他们说话,就会懂得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道理。当我看完时,就向自己发誓以后一定要学好文学知识,学好语文这项学科打好基础,争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以后我希望老师多教我们一些国学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从国学经典中领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二】

一年级的三字经,二年级的弟子规,三年级的笠翁对韵......我都背过,然而却并不懂得背诵这些贤文的意义!直到观看了山东省第三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我所学的、所背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一种博大精深、国之文化的传承!

“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正是“国学小名士”的口号。背诵古诗词、辨识典籍、临场作诗,赛场上的哥哥姐姐们满腹经纶、沉着应对,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这些“国学小名士”的表现令我敬佩不已。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相信,这些哥哥姐姐们能够站在这个国学的舞台上展现自己,都是靠常年的积累,勤奋的阅读,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们。

通过“国学小名士”这档节目,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了国学是国家之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与精神支柱。国学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是我们的美德;国学也告诉我们做事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也是我们的美德;国学还告诉我们爱国的道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爱我中华,这更是我们的美德。

同学们,让我们细细的品味国学,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吧!

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三】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难得见到冬阳露脸,妈妈好像是整装待发的士兵一样终于可以出动了,把一切除旧布新的“家伙”准备好,一发号司令,我们兄弟立刻一起来大扫除,哥哥负责擦客厅的屏风和窗户,我负责擦房间的床头柜和窗户,妈妈则清洗前后阳台。

首先,妈妈把穿旧了的内衣裁成小块布——这就是我今天工作的“家伙”。我拿着它沾些干净的水,拧干后负责擦洗房间的床头柜和窗户,妈妈特别交代一定要拧得非常干,因为木头的床头柜怕湿,所以我小心翼翼的把抹布拧干再擦,“哇!有一层白白的、像棉絮般的灰尘!”没想到看似干净的床头柜竟然也有这么多灰尘,我就像士兵追赶敌人一样一一把这些灰尘给“除掉了”。

接着我再擦拭窗户,边框的污垢是黑色的,把水都染黑了,我努力的一遍又一遍把玻璃和窗户擦干净,这时我听到厕所里传来一声惨叫声“哇……”原来是哥哥摔倒了,幸好没事,但我们却被妈妈臭骂了一顿,因为我们洗抹布时太大意,把厕所的地板打湿了,结果害哥哥滑倒!这次的教训让我们学到:做任何事都不能贪快,一切都要小心。

大家终于完成年终大扫除的工作,妈妈特地去买餐点犒劳我们半日来的辛苦。大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欣赏窗明几净的环境,在大伙儿同心协力下,我们的家变干净了!我好开心!

朋友圈年终小作文大赛【四】

这几天,我观看了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有预赛、复赛和决赛。看了以后,学到了很多知识,感受很深。

决赛十分精彩,竞争非常激烈,让人看得激情四射,恨不得也参与进去。决赛分三个环节:初露锋芒——诗词接龙;火眼金睛——找出诗词知识中的错误;妙笔生花——根据命题现场作诗。其中,我最喜欢的环节是火眼金睛。这个环节考验的是小选手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我学到了很多经典国学知识。比如,古诗词中对自己父亲的称呼居然有这么多:家父、家严、家翁等等,这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节目是《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们语文课本上就有,而且,我们都读过,对里边的人物和语言都很熟悉。但是,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展现课本中的内容,我还是第一次见。里面的楚王演得惟妙惟肖,像是真的楚王站在大家面前一样。那毫不客气的语气,傲慢的神态和对晏婴的歧视都表现了出来,让人看了就生气。而晏子,面对楚王的傲慢,并不害怕,十分镇定,不慌不忙地同楚王展开周旋,楚王对齐国和晏子的每一次侮辱,晏子都用巧妙的语言作出了回击,搞得楚王狼狈不堪,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这就是经典国学的高深之处,语言也能作为刀枪之用,不得不佩服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

五千年的文明,国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国学又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我决心要认真学习国学经典,争取做一名国学小名士。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