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角的度量作文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3 12:08:38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一】

离比赛还有一段时间,喜羊羊上数学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后认真复习,因村长说所出的题都在书上。而沸羊羊上课打瞌睡,课后就知道出去玩。看着喜羊羊那么认真,沸羊羊对喜羊羊说:“凭我的智商,你是赢不了我的。”“那不一定,咱们那天试过才知道。”“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一定赢。”沸羊羊骄傲地走了。

到了比赛那天,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有小狗、小熊、小兔子......喜羊羊和沸羊羊也一同进了比赛场,村长开始出题了,在黑板上写下了:98255000,“请快速读出这个数。”村长的话刚说完,喜羊羊就举手了,“九千八百二十五万五千。”喜羊羊一口气读完。“非常正确,给喜羊羊加10分。”喜羊羊首先得了10分,而沸羊羊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数“个、十、百、千、万......”“最小和最大的自然数是多少?”这次沸羊羊的动作非常快,马上举手,村长让他回答,“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大的自然数是9。”台下一片轰笑,沸羊羊暗想:我答错了吗?这时,小熊举手回答:“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回答非常正确,给小熊加10分。”比赛继续进行,两轮下来,小狗、小兔也得了分。沸羊羊一分也没有得到,这下,他着急了。“最后两道题,看谁先抢答正确。”村长继续出题,“24×26等于多少?”喜羊羊马上举手回答“624。”“回答正确,给喜羊羊加10分。”“78×72等于多少?”村长出了最后一道题,“5616。”又是喜羊羊回答正确。成绩出来了,小熊得了60,小狗得了80分,小兔得了80分,喜羊羊得了100分,而沸羊羊却得了0分,大家都称赞喜羊羊聪明,村长奖给喜羊羊一张奖状并把“神童”的称号送给了喜羊羊,沸羊羊惭愧地低下头。

事后,沸羊羊问喜羊羊为什么把:24×26,78×72 这两道题算的那么快,不用列竖式,喜羊羊说:“我是用了十制进一法,我们先看24×26=624,两个因数的十位都是2,可以算成2×(2+1)=6,再看两个因数的'个位是4和6,相加是10,把4和6相乘,4×6=24,最后两个积合并在一起就是结果了,24×26=624。78×72两个因数的十位都是7,我们可以算成7×(7+1)=56,两个因数的各位是8和2,相加是10,把8和2相乘,8×2=16,最后把两个算式的积合并在一起是5616,那么78×72=5616了。”听了喜洋洋的讲解,沸羊羊说:“这么简单,可惜老师讲课时,我认为自己会,就睡大觉了,唉!”

从这以后,沸羊羊明白了:光有聪明的头脑是不够的。他改掉了自己的缺点,上课认真听讲,学过的知识也及时复习,并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抄在本上,记在心里,勉顾自己,希望下一届数学比赛和喜羊羊再决高低。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二】

我是一个锐角,一个尖酸刻薄,自私无礼的锐角。但我并非是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我一直渴望成为一个直角,一个言行端正,有原则,讲道理的直角。

于是,我开始蜕变!我强迫自己把两条边使劲打开,尽管已经固定的角度使我打开得非常困难,可我拼了命地努力!这样,就可以使我容纳更多得小锐角,使我更靠近直角。当然,那些小锐角,曾是同我一样的尖酸刻薄。我竭尽全力包容他们,直到他们的边在我温暖目光的'关照里逐渐消磨,终于和我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每一个被我容纳的小锐角,都曾把他们尖尖的角端深深地戳进我的心里,他们的两条边在融入我肉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得将我刺痛。但是,为了成为直角,我忍受着累累的伤痕,把疼痛当成历练!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锐角了,我变成了直角——长久以来心心念念的直角!我激动不已,更是感激那些成就了我的小锐角!

就在我为我,为我们庆祝时,一个极小极小的锐角悄悄地依附在我的旁边。直角的身份认定很是苛刻,必须是90度,多一度少一度都是不行的。曾经,无数的小锐角成就了我今天直角的骄傲,可是,今天这个极小极小的锐角,却让我长久以来苦痛的努力付之东流……

我痛苦得用直角的原则和道理约束自己,把自己剔除直角的行列!

于是,我成了一个没有原则的钝角!在从前从锐角变直角的过程中,我只懂接受,却从不会拒绝!而如今,到了该拒绝时,为时已晚!就这样,每天机械得接受着,不知不觉,我放任自己成了一个平角——愚昧却自以为是!自认公平得将任何事物分成一模一样的两份,不考虑原因,不管内外。我的心终于也变得和大脑一样空洞!

再后来,我无节制的容纳,最终成了一个周角——一个没有起始之分的角,毫无意义!绝望和悲哀盘旋在我的内心!

我却在突然中意识到:我是那个最小的角,却也是最大的角!我是一条单一的射线,但同时也是无数条射线的完美融合。再在这个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二维世界里,我可以重新开始!终于一天,我又会用我的包容成就我的梦想——成为一个直角!这也是所有小锐角的梦想,我要乘“梦”而行……

于是,我又竭尽全力将自己使劲得撑开……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三】

我所看的这本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2月出版的《中学数学教学论》一书。

书中论述了中学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中学数学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本书的作者结合了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进行分析,做到理论与当今教材相结合,读后获益匪浅。

介绍了中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几何问题及其教学,尤其是其中关于计算教学的论述使我对中学数学中计算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书中谈到“计算更多的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下面我就结合书中的一些的观点并结合我在计算教学中的一些体验,谈谈我对计算教学的一个新的认识,即:应关注计算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都喜欢采用操作的方法,本来结合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无可厚非。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算法的建构离不开操作的直观感知来获取算理,但并不意味着有了操作就可以理解算理、建构算法。事实上动手操作所获取的只是对算理的直观感知,迫切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引导来搭建平台,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整理,以便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操作不能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和对算理的理解上,还应及时概括和提炼出算法。教师在学生操作之后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实现“实物操作”向“算法操作”过度,让学生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逐渐演变过程,逐步摆脱对操作的依赖,从而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把操作活动与知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操作活动,学生的思维由动作到半动作半表象,再到表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拾阶而上不断深入。

另外,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操作,在操作中充分理解算理,这就为抽象出算法储备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感性经验,为算法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再展开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将学生零散的经验和认识进行整理、汇聚,帮助学生将认识进一步明晰化、系统化,从而自然地促进算法的建构。

如果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不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必要的重构,而让仍沉浸在直观形象算理中的学生运用抽象的算法进行计算,则欲速而不达,不利于算法建构。

书中提到: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对数的运算结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即融口算、笔算、估算和简算为一体。我想,在教学此类知识时,在思维方法上,应该突破原有的单一凝固的某种算法前提下的教学格局,不是用简单的“加法”,而要用综合的方法来关注和处理单一打破后出现的复杂的多维变化的信息,通过价值判断和结构化的处理,形成有核心的丰富的统一。这才是融合以后形成的“多”与“一”的统一。新形成是的“一”不是“单一”,而是有“主”有“从”、有“层次”、是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这种融合可以唤醒学生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自觉意识,意味着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大的空间,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灵活主动。这才是计算教学深层次的教育价值。

总之,这本书对我而言在教学方面非常有帮助,可以大大地提高我对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让我可以学到很多新理念,并尝试着运用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地去摸索经历,从而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四】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

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五】

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么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能力几乎丧失了。学生的思考来源于何处?答案是老师的启迪和培养。我们做教师的往往都把主要力量用到让学生掌握现成的东西,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从不用思考,慢慢发展到不会思考,最后遇到问题也就不愿意思考了,这就会发生以上的情景。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做两件事: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而我们不少教师往往忽视了第二点,认为学生掌握了知识自然就聪明,其实不然,一个好奇的爱专研的和勤奋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学生。那么这种聪明在于教师的启迪和培养。现在的课堂重视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今年我带四年级数学,除了每周一节的数学思维训练课外,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设广阔的思维背景,力求做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教师绝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替代。”这样做我觉得对启发他们的思考有一点作用,有时候我也会泄气,因为学生的答案往往和题目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在努力的坚持着……在我们忙着应付各种考试的时候,请留一点时间让孩子思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是学生数学智慧的启迪者。智慧的教师眼中,不能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个知识,而更应该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以及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着眼于未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智慧,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终身发展。

数学角的度量作文【六】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小学数学教师》读书体会。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数学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刚踏上教学之路,为了走好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数学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如今,做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

据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滋润了无数数学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数学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