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三年级每日晨读美文300字)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三年级每日晨读美文300字)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4-03-19 18:55:49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三年级每日晨读美文300字)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一】

初读这本书,感受颇深,把这一本书坚持读下来,这个过程就已经给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

由于小时候对孩子的陪伴缺席,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孩子上二年级时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从那时起我一直都在读书,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这本书上说人生中只有20%的经历来自亲身体验,剩下的80%则来自阅读。当看到别家孩子读书有声有色时,我便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经常带着有色眼镜去打击孩子:“你怎么那么笨,老也读不好!”急于想让孩子快点快点进步,快点快点成长。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孩子需要的是陪伴,慢慢地和孩子一起成长更重要!现在的我们对孩子要求太高了,一有不满意,就是打击讽刺批评。想想,如果我们是孩子,会喜欢哪样的方式对待我们?鼓励、允许、接纳!鼓励孩子;允许孩子做他们自己;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从读书这件事情上我感悟到:能坚持做好一件事情,便能做好更多的事情。好比如说是平和心态。

当遇到问题时重要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面对问题的心态,孩子也会有情绪、心态不稳定的时候,更需要我们教孩子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们遇到的问题。

当孙老师说让我们一起读书时,我内心满怀欣喜,心想一定坚持下来,给自己一个肯定,也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读书过程中并没有刻意地让孩子一起读,等到孙老师说,让孩子们也一起读起来时,孩子拿起书就读,并且读得声情并茂,这是我原来从来没有听到的声音,读后感。也是我一直想听到的读书声音!我对孩子说:“原来你读的比妈妈还好!”其实在我每天读书时,早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真是无声胜有声啊。这是身体力行的力量,教育真的不需要去教育,而是尽管去做就好了。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二】

天已微微发亮,我们走出宿舍,一抬头,两颗星星嵌在天空。一明一暗,一大一小,像两盏小橘灯。它们洒下微弱的光芒,照着学校的教学楼,给教学楼蒙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向远处望去,天边有一道紫红色的朝霞,美丽动人。在这美丽的清晨,我们迈进教室,准备晨读。

带着对一天美好生活的憧憬,翻开语文书,让美丽的文字在眼里流动,让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回荡……读冰心的《母亲》,让我感受到她对母亲的思念;读鲁迅的《社戏》,让我看到封建社会思想的陈腐;读朱自清的《春》,让我到春的多姿多彩;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让我感悟到了人性的美好……每一次阅读,都会冒出新的想法和感受,不知不觉中发现语文课本竟也是那么有趣。

诗词的世界精彩纷呈。读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我体会到他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读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体会到他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读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体会到一种淡淡的伤感。

我最喜欢的是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站在高高的北固亭中,望着滚滚长江水,感慨着千古兴亡之事,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他的豪放大气,以及浓浓的爱国之情。辛弃疾的词,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晨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让我的知识面更加宽广,也让我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我甚至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闲暇时拿出一本书,细细地品味一段温暖的文字。

我爱晨读,它让我每天都有好心情,伴我日日成长。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三】

当深深的失意困扰,便推开窗户,缓缓吸入新鲜的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雪白的鸽子盘旋飞翔,流淌下一串悦耳的哨音。就像儿时,带着惊喜,小心的捏住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散降落伞似的蒲公英的孩子。闭上眼,真诚的许个愿,再睁开双眸,盛满了欣慰和憧憬。

当无赖的.厌倦涌来,便离了家门,在远远的山坡上,注视夕阳壮丽的沉没。风声虫鸣,过滤心中的杂音,如同儿时,夜晚,在自家的小院,静静地蹲在花圃里聆听金龟子的歌声,扳着手指数天上闪烁的星星。

于是,嘈杂的世界渐渐隐去,拥有了一颗宁静的心……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四】

太阳橘红的脸很羞涩地探出,在白云中好奇地东张西望。阳光穿过树梢去叫醒枝头上的鸟,从美梦中醒来的鸟,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声。

女孩掀起了被子,整理了一下睡衣,从床上跳下来,将挡在眼前的一缕黑发匆匆忙忙地挂在了耳后,然后轻轻地捧起了桌上的书径直走到院子,用欢快的嗓音读“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读“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鸟儿停止了啁啾,立在枝头一动不动地听女孩读书,连身边的晨风都微喘着,生怕惊扰了这位读得认真的女孩。

是的,这是我。

我喜爱早晨,喜爱早晨带给我的焕然一新;喜爱晨读,喜爱晨读带给我的神清气爽。

我喜爱在寂静的小院里晨读,也喜爱在早读课堂上晨读。我也曾观察过班里的同学们晨读的模样——一些人在用双眼直勾勾地看着书,全神贯注地读,一些人捧着书一边声情并茂地读一边摇头晃脑,还有一些人读到一半忽然停下,用手托着下巴不知在思考什么。连那些平常风风火火的同学都安静下来,捧着书本在读。此时的班级就像是一片澎湃着书声波涛的大海,此起彼伏。每个同学无不沉醉在书的海洋中,用心享受晨读。

清晨那和煦的阳光,悦耳的鸟鸣,芳菲的花香让人心驰神往。此时捧上一本书,把花香与书香一起咀嚼,以书声开始清新美好的一天,是再好不过的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那么科学的晨读就应该是步入知识宝殿的阶梯。不晨读的学者就如同不上油的齿轮,如同不授粉的鲜花,如同不扎根的树苗。不能获取更牢固的知识,不能将学问烂熟于心。

我喜爱晨读,现在,将来,今天,明天,我都会去晨读。它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它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晨读的一天就不是完整的一天。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五】

当铺天盖地的冰雹袭来,许多人都躲在家里,而我却奔波在学习的路上;当寒冷的北风吹来,许多人都在被窝里,而我却在公园晨练;当受伤时,许多人哭爹喊娘,而我却没有,因为我很勇敢。

再一次全副武装,穿上轮滑鞋的我冲出了家门,开始了我最快乐的轮滑之旅。我和小伙伴边滑边聊天。突然,我听小伙伴说敢从市委天桥向下冲。我顿时好奇起来,就让他带我去看看。

来到目的地,那坡陡得惊人,我心里不禁打了个冷战,还没等我缓过神儿来,他早已站在了坡顶上了。只见他开始慢慢地向下滑,渐渐地速度逐渐加快,接着如箭一般冲了下去。我被他的精彩表演弄惊呆了。他催促我上去,我心想:糟了,玩大了,不摔,也得是个半残。“怎么,不敢上了?”“才……才没有!”“不想当逃兵,就上来!”我慢慢地滑了上去,心想:决不能让他小瞧我!于是,我心一横就向下滑去,滑了十几米觉得一点都不吓人,我一口气滑到了中间,往下望时,简直就是“立陡悬崖”,吓得我扶墙蹲了下来。这时,我那大胆的朋友在下边喊着:“怎么要当缩头乌龟呀?”被他这一激,我立刻来了勇气,再说我也是小区轮滑排名第二,还怕你这陡坡?想罢,我站起身来,就像一位威武的大将军一样向下滑去。随着速度逐渐的加快,我的心也一点一点提到了嗓子眼。到了坡底,我的心也落了下来。我又来到了坡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不禁全身发颤,心里如十只兔子在“砰砰”直跳,哆哆嗦嗦冲了下去,一脚没踩稳,来个180度的俯冲,结果到坡底来了个“狗啃泥”。我爬起来,又滑上去,控制住了心中的恐惧,又冲了下去,我成功了!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它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做事并不难,难的是勇敢面对困难也挑战。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六】

我,一个典型的漫画迷,什么《阿衰》《豌豆》……我看过无数,每次看到都大笑不止,但看了华君武老爷爷的漫画就笑不起来了,而且还有一肚子火气。

漫画上画的是在一个节假日几个身材高大的青年,有的是老板;有的是很有素质的军人;有的是“白衣天使”医生;还有的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和他们却对汽车站上写有“母子上车处”几个大字的牌子视而不见。这时有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看上去十分弱小,来到“母子上车处”,看到了这几个青年人站在这,很想上去理论,但看到他们身材高大又不敢过去,只能站在旁边,用无助的眼神看着他们,乞求他们离去。

其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公路上的牌子写着“正在施工,请减速慢行”,单过往的`车辆却比飞机还快;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四个字又有几个人看得“懂”?而高速公路的限速牌明明就在旁边,那些司机就是看不见。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是文明的时代,我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不应该无视他的存在,要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雄姿,而不是我们的自私。

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去消除这些现象,让祖国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

每日晨读三年级作文【七】

今天,我看见了一幅漫画,他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所画的讽刺画。

这幅画是写在一个候车亭里,有一块牌子,写的是“母子上车处”五个清晰的大字,而有几个大哥哥叔叔当没看见似的,把一对母子挤在了一边,这对母子本该享受待遇,而被别人占了便宜。

难道那些所谓“假文盲”的人的确是文盲吗?你们看,站在最前面的胖子,一看就知道是个有钱、有才、有权的人,他穿着一件羽绒大衣,啤酒肚,怎么看也不像个文盲啊。

再看看他身后这位,带着口罩,知道带着口罩的人,就是个知识分子啊。另外几位也是有头有脸的人,都是中产阶级分子和知识分子啊。然而他们这些人却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不但没有身出援手,而视而不见,这种行为实在可耻,令我感到愤怒。

华君武先生先生所画的这幅画,充分的批评了那些遇见了需要帮助的人,不但不帮助,却装做若无其事的人。我们以后可不能像画中的那些人一样,遇见待援者而袖手旁观,我们以后遇见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要及时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做一个良好的世界公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