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今年初中入学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今年初中入学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08-06 06:23:18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今年初中入学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一】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要准确概括说明的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学会全面把握,要善于分析句与句甚至句与段之间的联系,会找关键词语或中心句,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这道题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该段是一个总起段,由此就不难发现噪音对人的伤害这个核心。

第二题考查了说明的顺序以及文段的结构特点。第一问要求回答说明的顺序,该段为了说明不同等级的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运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因此很明显是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安排的;第二问其实要求回答这样排顺序的好处,很明显这种逻辑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第三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和说明方法的把握。从画线句子的内容来看,运用了1/4两倍和越来越多来说明了人们的听力变得越来越差;说明的方法较容易,运用了数字列数字,列举了美国人、意大利人和一些国家的新兵举例子作比较。

第四题考查的是说明的语言,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降低了难度。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在句子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副词,删去以后对原句意思表达都有影响。解答这道题,可以逐题比较,看看哪一题删去后影响最小。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二】

(1)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2)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着,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3)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4)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9.第一段中画横线处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什么?(3分)

20.文中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理由是什么?(2分)

21.第二段的”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第三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一句中的”1/3以上”强调了。(2分)

22.阅读选文第三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找出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2分)

(2)试找出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2分)

23.我市正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作为攀枝花市的一员,阅读本文后你对攀枝花市的”双创”活动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用简要文字表述出来。(提出的建议不少于四条。)(4分)请重视”弹性水库”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三】

【—之记叙文解答探究】,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以时空变化划分

(2)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总分总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总结: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的结构及命题特点分析

【—初三语文期中试卷的结构及命题特点分析】,初三同学们注意了,想把语文试卷做好,不仅仅靠完全把题目做全对,也需要把试卷的结构和出题特点分析透彻。这样才能把握出题人的意图。

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这份语文试卷,难度不大,试卷结构又延续了以往的出题模式(形式闭卷;考试时间期中考试都是9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题型变化不是很大(仍为、阅读理解、三部分)阅读理解也都像以往一样来源于课外,浅显易懂,可读性强,且文质兼美,寓教育于其中。作文仍是话题形式,话题作文仍是考试亮点。所给引言(话题前的提示性话语),寓意丰富,启发性强,很容易学生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更有助于学生的写作创新。

试卷第一大题为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7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标点考察、写成语修改病句、仿写,还有一题综合实践的考察。第二大题课内外阅读积累,共13分包括课内诗词名句和课外名著考查。前面这两道题都属于基础知识。

第三大题阅读理解,共35分。一部分文言文阅读,16分。另一部分课外现代文阅读19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第四大题话题作文“面对自然”自拟题目,有启示语,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总结:从以上分析结果看,这次期中考试试题主要考察学生们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需要我们把握,这部分分值比较高。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点,今天的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识字与写字,请同学们认真记忆了。

识字与写字

要注意三点:

1、要注意阶段目标的连贯性。

初中阶段的三项目标,都是在小学的基础上一步步达成的。(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小学阶段,要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要求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而小学阶段,只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书法的审美价值。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阶段目标的连贯性体现得非常突出。

2、要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在“识字与写字”教学领域的综合体现。

比如,在小学1—2年级,就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就是侧重于“情感态度”的目标。认识汉语拼音、具有相应识字量、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等,就是“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多种检字方法的掌握,就属于“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可能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来的,但是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要坚持贯彻。

在“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

学生学习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有没有情感态度的要求呢?我们认为,工具是被人所掌握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鉴于此,《语文标准》中首先加强了在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这首先表现在重视识字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第一学段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二学段提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以此为前提,强调逐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到第四学段实现“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为了落实美育方面的要求,注意通过识字写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第一学段提出“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仅限于朦胧的感受,在第二学段开始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练习,要求“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3、要注意“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

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这样做,目的是多认少写,扩大阅读量,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上面的内容总结就是识字与写字要注意的三点,相信看过的同学们都已经熟记了吧。想要了解更多更全初中语文信息就关注。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之田园诗

【—知识积累之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初中语文,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余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六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

总结:因为有实际劳动,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四】

(1把课文当做例子,采用课外的、具有陌生感的说明文来进行测试,走出记硬背的误区,保证试题有较高的效用。

(2说明文的范围是很广的,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命题,都不应该有所偏废。同时适当加强一下社会科学类的说明文的阅读训练,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3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为目的的,因此说明文阅读测试的目标就是理解,包括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对说明中心的理解、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对说明方法的理解等。由于任何知识的介绍都离不开概念,而介绍高科技知识的文章中新概念又特别多,所以,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是解答说明文阅读试题的一个关键。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五】

独立雨中,心中涌起万般感慨!

假如我是曹操,我亦然会“东临碣石”,为的是“以观沧海”。海波在微微的荡漾,山岛也高高地耸立着。我想,如果再添加几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境,就再完美不过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可以听见秋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看见海面的波涛汹涌起伏。此时,已是夜里。抬头仰望,便可看见晴朗星空,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星河横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而那日月星辰,又都在大海宽阔的胸怀中运行,宛如吞吐在无边的海浪之中!假如我是曹操,该有多爽!

假如我是苏轼,我定然会前往“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可能正好赶上雨季,黑云像是被打翻的墨汁还未遮住山,而白雨宛如扯断的链珠,散入船中。再等上一小会儿,则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景象。雨后,又出现了一派“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的景色。真是使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呢!假如我是苏轼,该有多爽!

假如我是李白,我会躺在洛阳城的旷野,望着夜空中被群星所包围的一轮玉弓,聆听着远方笛子在悠扬的“暗飞声”,痛快地独饮一壶浊酒。此等美景、美乐、美酒却勾起我对故乡的深深留恋……就这样,我在玉笛的连绵萦绕下进入梦乡,梦里的,依旧是美好!醒后,我又前往庐山瀑布之际,观赏其壮丽之景。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云雾缭绕,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绸缎挂在山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那身边的雾气将自己包围,宛如身临仙境一般!假如我是李白,该有多爽!

假如终归是假如,永久也不能成真。我终归不明白能否活的与他们一样爽,但我只知道:

现在最爽——独立雨中!雨让我心头涌起万般感慨,这才让我得以“痛爽”一番!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六】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理性文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类型。事实论据包括现实材料、历史事实、确凿的统计数字等等。道理论据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义、公式、规律、法则,引用社会科学的经典论述、格言、警句等。需要注意的是,引证的内容能够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才称得道理论据,并不是文章中所引的话都是”引证法“,阅读时要认真辨析清楚。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依据论题,找出论点。

初读全文,弄清了作者究竟要议论什么问题之后,就可以精读各段,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中心论点有的.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有的是贯串于全文内容的始终,让读者自己去和概括。但它都与论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阅读时便可依据论题尽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谈骨气》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依据它,从文章的第一段就可以找到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分析论据,理解论点。

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地把握论点的不可忽视的基础,也是对所找论点是否准确的最好验证。

如《谈骨气》,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用的三个事实论据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个人物形象代表了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从古代官吏到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类型的典型。他们都是在”生与“的考验面前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4、了解论证方法。

例证法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观点就得到有力的证明。

引证法是根据正确公认的科学原理,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或名人来论证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使论述带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法是把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观点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比喻论证法是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观点正确的论证方法。这种比喻论证,由于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所以可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5、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议论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准确、严密,有感情。

如:“好个政府的‘友邦人士’!”这里“政府”是个起限制性作用的定语,这就给“友邦人士”定了性:他们与反动的政府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这个具有统属作用的定语是在分析“友邦人士”的真正嘴脸之后下的,与上文的“好个‘友邦人士’”相连,语气更重,揭露更深,表达了作者极度愤怒的感情。

初三入学语文考试作文【七】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分贝~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鸣。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岁~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

1.本文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个字以内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第③段画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