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2020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什么)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2020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什么)

首页写景更新时间:2023-12-19 14:38:50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2020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都是什么)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一】

“90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寄语年轻人:向前看,不要向钱看。此话一出,引起不少网友讨论,大家众说纷纭。的确,向钱看,是人的天性使然,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力,但,相比之下,笔者更愿意倡导过向前看的人生。

向钱看,不庸俗,但,向前看,更高雅。就如同经济学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无限的需求之中。而年轻人最大,最有限的资源就是强健的体魄和浓烈的投入热情。从古至今,我们对于钱的概念都有一种无限的痴迷。过去,钱是山顶洞人的石器,钱是各个兴衰更迭的朝代用作物物交换的载体,我们嗜财如命,我们成为守财奴。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娱乐活动不但丰富,我们似乎能够恍恍惚惚的意识到,荣华,富贵,钱财,不再是我们的全部了。

看范蠡,我们知道,钱财可以视作粪土,富贵可以看作浮云:看岳飞,我们明白,就算是把腰缠万贯给他做补偿,他也不愿落得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看钱钟书,我们知晓,当年这个心比天高,扬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少年,他拼了命的学富五车,仅仅是为了在危急存亡时刻,临危受命,不负国家所托。在被历史消磨的长河中,我们也应该隐隐约约的,能够知道,向钱看,是人生存的本能,它不可耻,它不庸俗,但人类的文明和追求也在一点点的进步,当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走一遭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可以还穿着更优雅的姿态,向前看。

眼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对钱宽容些,对未来自信点,向前看,何尝不是自己的一种自我救赎。说实话,这个世界并不缺挣钱的人,但却鲜少有能够把钱置之度外的人,依旧有拼劲的人。其实,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我们都可以星星点点地发现,每天在面对三点一线的生活的时候,也许真的会有短暂的几秒,我们会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变得麻木了?变得物质了?是不是被生活磨去了棱角?上学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赚钱,工作是为了现在更好的赚钱。向前看,其实不是为了一定要考清华北大,一定要堆金积玉,也不代表着我们一定要心高气傲,一定会不切实际。只是希望在这段蹉跎的岁月青春里,我们还可以保留我们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执念。

所谓的高光时刻,也许,真的就只是我们在向前看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而忙碌着。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二】

2月21日上午,我、爸爸和妈妈等一行十几人驱车去广西南宁青秀山游玩。

一到停车场,刚下车,我就知道了什么叫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青秀山大门的入口处堵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有人。游玩下山的人满脸都是笑,正打算进门的人却是满脸忧愁,好像在说:“呀!这么多人,怎么去游玩啊?”

走进大门,只见大路两旁的树木茂盛极了。它们好像一把把大伞,把炎热挡在外面,把清凉带给游客。它们又好像一个个士兵,保护着青秀山的一花一草和一群生机勃勃、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一路上,我还看到了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其中有一种花极为特别,有些像蒲公英。花是深红色的,好像一个毛茸茸的大绒团,被周围的绿叶映托着,漂亮极了。似乎在说:“我真漂亮呀!你们都不如我。”不过这种花在青秀山上很常见,一眼望去,几乎到处都是。

我们一路欢声笑语,边走边玩,不知不觉达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个桃花岛,那里的桃花已盛开,好多游客在那里拍照留念。

最令人高兴的事情是我们见到了小松鼠。堂妹小予听说我去年暑假在青秀山上见过松鼠,所以这次她就是冲着看小松鼠去的。上山的路上,她一直在念叨为什么没有见着松鼠呢。下山的路上,我突然看到路旁的树上有一条棕色的大尾巴。我激动地大声喊叫:“松鼠!松鼠!我看到了松鼠!”堂妹立马跑过来,也跟着兴奋地大叫:“松鼠!真的是松鼠!”我们的叫喊引起路人注意,大家都凑过来看松鼠。我从爸爸手中抢过我们事先带去的松子喂它。大概是我们的过于热情,小松鼠一下子就跑进草丛里不见了。我们仍呆在原地久久不愿离去,多么希望它能再次现身,但它最终没有再出现。不过,我们希望能看到小松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

这次青秀山之行,我玩得很开心!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三】

我们小桔灯作文班的棒棒糖老师大概30多岁,有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我们总能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

她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每次总能给我们创作新的游戏,比如说,今天老师教我们玩的游戏就是:用手拍桌子制造雨声,小雨淅沥沥、中雨哗啦啦、大雨啪啪啪!没一会,班里一会儿响起雷声,一会儿响起雨滴声。老师还带我们玩了超级模仿秀,有好多同学都上去表演老师的经典动作、口头禅,表演的很搞笑,有的表演老师扔粉笔头,有的表演用书拍人,其中还有我们的搞笑大王赵启正,他表演的是他们班李老师的经典口头禅,他学着老师平时的口气说:“北边有两棵大白菜,南边有五棵大萝卜,怎么都倒下了?快给我直起来!”话音刚落,大家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你看我们的棒棒糖老师课堂上多么有趣呀,上她的作文课,班里总是笑声不断!

他不仅幽默,还很严厉。上个星期上完作文课,老师检查我们的背诵任务,让没完成的同学放学后留下来一个一个过关,有的同学试图偷偷溜走,老师看到后严厉地说:“背不过来,不许回家吃饭,家长来了也不行。”

这就是我的老师,既幽默又严厉,我喜欢我的老师!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四】

话说马可波罗于元朝来到中国旅游,可是如今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了。现今马可波罗他闲着没事,便乘着专机来到广西,准备周游广西风景胜地,然后出一本书来记录现在的广西。

他先马不停蹄地赶往刘三姐的故乡—宜州。

在山歌节上,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在一起互相对唱着悦耳的山歌,此情此景,让马可波罗兴奋不已。他一边拿着摄像机到处拍照,一边穿梭于人群中,还情不自禁地用不大流利的中文唱了几句呢,周围的人听到唱歌被逗得笑破了肚皮。让马可波罗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是宜州家家户户都有彩屏液晶电视,有很多家还买了轿车。

马可波罗逛够了宜州山水,又来到了天峨,参光水电站,水电站实在太大,横跨大河,像一个巨大的水上城堡。奔腾的河水犹如千万铁骑在水电站前荡漾,滚起巨硕无比的浪花。马可波罗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发电量有多大,可答案着实吓了他一大跳。马可波罗深处大拇指一遍又一遍地惊叹道:“广西厉害啊!”

马可波罗还有点不服气,决定到一些偏远的山区看看。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村民自发修水泥公路,齐心协力建起水泥房和砖房,路通了,电通了。城市与乡村,人与人的心也通了,大家都在努力建设着自己美好的生活。

马可波罗彻底服了,他继续游玩,在广西留下了他的足迹。马可波罗后来出了一本《广西游记》,则会本书成了世界畅销书籍。马可波罗确信中国改革开放是成功的,中国的前景一定是长空万里!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五】

无数次经过马路。可是,你是否曾留意过,他,一个普普通通的,整日守岗位的,他——交通警察。

——题记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大多都值得我们敬佩。而我,最敬佩的,就是那马路上每日打着手势的——交通警察。

每次,当我路过马路,就会看见他,无论寒冬酷暑,马路上他的身影,都不会消失。

酷热的暑假,冷饮店的生意可红火了。连太阳公公也叼着冰棒。可是,在这个时候,额头上布满汗珠的交通警察仍不厌倦的比着一点儿不变的手势。马路上汽车的笛声响个不停,给这炎热的季节添了几分烦躁,可是他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使马路有秩序极了。

寒冷的冬天,人们裹着厚厚的大衣,都不敢出门。交通警察却不畏严寒,依然站在他的岗位上,指挥着交通。刺骨的寒风不听话地吹进交通警察的脖子里,他打了几个寒颤,可面对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他顾不得理理衣领,任随东风抚摸他的脖子。

有一次,放学后的我照常走过那条马路。这时,“嘟嘟……”一辆银白色汽车按着紧急的喇叭,疾驰而过,没有最受交通规则。交通警察见了,把站岗的任务交给同事,骑上摩托车,追上去。我停下脚步,怀着好奇心想看看。警察叔叔拦住了“银白色汽车”。司机探出头来:“你是谁?!敢来拦老子的车?不你是要命了吗?你知道我是睡吗?等我告诉一个朋友,你就别想再站在这岗位上了!”看到这儿,我以为警察叔叔会就此“罢休”,我想错了。交通警察亮出证件:“我是这儿的交通警察。我有义务罚你。如果我失职了,那我就要尽完我最后的职责!罚款,扣分!”司机那股神气劲儿立刻消失了,怏怏地抽住钱包和驾驶证。

交通警察叔叔不畏严寒,不惧酷暑。坚持守着他的岗位,公正,不怕“丢饭碗”。他就是那默默奉献的梅花、那看似不起眼的小草。我真钦佩那交通警察叔叔!

我钦佩,交通警察的优良品质。我钦佩,交通警察的公正公平!

——后记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六】

我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位老人的拐杖掉进栅栏内,用手够不到,老人没有拐杖又寸步难行。一个个行人走来询问,一个个行人又摇摇头地走开。我看不下去,一个箭步走到栅栏前,突然,一只手搭在我肩上,“小同学,这不用你,我来!”我一回头,原来是爸爸,他看到是我也吓一跳。

我往后退,只见爸爸抓住栅栏,一跳,一翻,进去。拿出拐杖,慢慢地放在老人手上。然后,爸爸马上走。老人问我:“他是谁啊?”“我爸爸!”我自豪地说。

我尊敬他,因为他的无私奉献。

我的爸爸,守信、诚实、无私奉献。我为有这样的一个爸爸而感到骄傲!

广西人2021高考作文题汇总【七】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

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

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

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

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接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回望卧龙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我的奶奶“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每当刘若英低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总会禁不住想起奶奶。

在童年的记忆中,奶奶占据了我生活的四分之三的空间和时间,听到《后来》,奶奶的点点滴滴就像中秋的月亮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爷爷在奶奶很年轻时便过世了,留下了三个儿女让没有劳动力的奶奶抚养。奶奶终日以泪洗脸,靠着亲朋和政府的资助维持残缺的家,但三个孩子只剩下两个。爸爸结婚时,因为家穷,奶奶是东挪西借才给爸爸完成婚事。穷则思变,爸爸妈妈在生下弟弟后带上弟弟外出谋生,我与姐姐就与奶奶一起生活。

艰难的生活环境让奶奶没少哭过,那时我总是觉得烦,一见她哭我便理也不理地往同学家里跑。奶奶身体很差,常吃药,家里常年有药味,我总觉得我们家的事特多,我最不想呆的地方就是家了。

后来,经过爸爸的拼搏奋斗,家里经济状况改善了许多,奶奶手里也有了多余的钱,于是奶奶总会买吃的买穿的给我。同学们都很羡慕我,说我有个好奶奶。可我却不以为然:钱是我爸妈赚来的,买东西给我那是正常的。在我记忆中,我很少有善待她的场面,那年我念初一,中午放学回家,奶奶依旧躺在床上,我知道她又犯病了,再看看锅——没饭,不知怎的,可能是因为肚子饿,我没好气地问她为什么,她用微弱的声音回答我:奶奶今天没力气去买菜,所以只煮了绿豆,你先吃点,呆会……没等她的话讲完,我又跑了。

不久,我转学到了县城,在人地生疏凡事都要自理的地方,我渐渐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日子是这样的令人难忘!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和奶奶通的一次电话:奶奶,我好想你,我好想回家念书……这是我长这么大头一次想念她,我想她当时肯定在哭,但我知道她的心里却笑着:小孙女懂事了。

奶奶在世时,我从未买过吃的或用的东西给她。唯一的一次承诺是高一下学期,因为注册,我得提早上去,我跟躺在床上的奶奶说:“奶奶,我要上去念书了,你要好好养病。等大周(学校每一个月放一次长假回来时,我到超市买好吃的给你,还有,等我赚钱了,我会用头一个月的工资为你买衣服。”她笑了,笑得那么慈祥,那么灿烂,甚至还带有小孩的天真。可是,在我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奶奶却永远地走了,没有跟我说一句话。为什么,到现在我还弄不明白,就在昨天,她对我讲话时,精神不是很好吗?她不是叫我照顾好自己,早点回家吗?

我的诺言成了我最内疚的借口,生离别是人生最无奈的一件事,不管你是凡夫俗子还是帝王将相。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生离前你还可以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让疼你爱你的亲人欣慰,这时,我脑海中又浮现出“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珍惜以后回来/不知道这份爱/会不会还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